DB41河南省地方标准DB41/T517—2015代替DB41/T517-2007山楂栽培技术规程TechnicalregulationsforcultivationofCrataeguspinnatifida2015-08–13发布2015-11–13实施河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ICS65.020发布B61DB41/T517—2015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41/T517-2007《山楂栽培管理技术规范》,与DB41/T517-2007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标准名称由《山楂栽培技术规范》修改为《山楂栽培技术规程》;——增加了育苗技术;——修改了病虫害防治技术。本标准由河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济源市林业工作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守龙、付筱、郑旭东、苗爱清、王永兴、李中福、李中国。本标准于2007年12月首次发布,2015年8月第一次修订。DB41/T517—20151山楂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山楂栽培的术语和定义、育苗、建园、土壤管理、施肥、水分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综合防治及采收、贮藏、分级与包装。本标准适用山楂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8321.9—200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九)NY/T496—2010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SB/T10092—1992山楂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三叉枝具有两个长势较强的侧生分枝,其长度达到了原枝头长度,与原枝头共同形成三个枝头的枝。3.2燕尾枝具有三个以上长势较强的侧生分枝,其长度达到了原枝头长度,与原枝头共同形成四个以上枝头的枝。4育苗4.1种子采集与处理选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植株上充分成熟的果实,人工或机械取核,洗净,阴干贮存。4.2沙藏选朝阳处,挖深80cm,宽60cm的地沟,长度视种子多少而定;底部铺10cm湿沙,以1份种子5份湿沙(湿度以手握成团不滴水为宜)混拌均匀后,放入沟内摊平,上面加盖10cm的湿沙,然后覆土,土堆高于地面,每隔1m插一把秸秆至沟底,上露出土堆20cm。4.3整地作床DB41/T517—20152选择地势平坦、土层较厚、土质疏松肥沃、排灌方便的地块作圃地,每667m24.4播种施1000kg~2000kg腐熟的农家肥,作宽100cm~110cm的苗床,灌透水,2d后即可播种。4.4.1播种时间沙藏至第2年秋季上冻前或第3年春季解冻后即可播种。4.4.2播种量每667m24.4.3播种方法播种量约15kg。每床播四行,宽窄行播种。窄行距20cm+宽行距40cm~50cm+窄行距20cm,边行距床埂10cm。开沟播种,沟深1.5cm~2cm,条播将种沙均匀撒播于沟内;点播按株距10cm,每穴点播3粒种子,覆土0.5cm~1cm。最后覆盖地膜。4.5砧木苗管理出苗后及时破膜放苗,苗周围覆土,幼苗长出1~2片真叶时揭去地膜,3~4片真叶时,按10cm的株距间苗,疏密补稀。及时松土除草。幼苗长到20cm时进行摘心,并抹去苗木基部10cm以下萌生枝,同时结合浇水每667m24.6嫁接施尿素10kg。此后每月追肥一次,并浇透水。在嫁接前五天可灌一次大水。4.6.1接芽选择选取良种母树上生长健壮的一年生枝条中上部的饱满芽。4.6.2嫁接时间在8月上旬至9月初。4.6.3嫁接方法带木质芽接法,在接芽上方1.5cm处向下切削,直到芽下方1cm处,然后在芽下方0.8cm~1.0cm处向下约30º斜切一刀,取下带木质的接芽;在砧木距地面20cm处,选一光滑部位,由上向下切宽、深与已削取的接芽相近似的切口,将接芽嵌入砧木切口内,下端切口对齐,左右两侧形成层对齐(至少应一侧对齐),然后用塑料条扎紧即可。4.7嫁接后管理4.7.1剪砧嫁接后将接芽10cm以上部位剪除,10d~15d检查成活后在接芽上方1cm处二次剪砧。4.7.2除萌及时抹除砧木基部萌芽。DB41/T517—201534.7.3解绑接芽长到10cm~15cm时,解除塑料绑条。5建园5.1园地选择在坡度小于20°的丘陵、山地建园,应修筑梯田或挖鱼鳞坑,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在土质贫瘠的沙滩平地建园,应进行客土改土,挖大穴栽植。5.2苗木选择栽植前,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根系完整、无病虫害的苗木。一年生苗要求苗高40cm以上,地径1.2cm以上,主根保留长度35cm以上。随起苗随栽植。栽植时,配置授粉树,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1。5.3栽植密度平地、滩地和6°以下的缓坡地为长方形配植,株行距3m×4m;6°~20°的坡地,沿等高线栽植,株行距为2m×4m。5.4栽植时间分为春栽和秋栽。春栽在土壤解冻后至萌芽前(3月中下旬),秋栽在落叶后封冻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5.5栽植方法穴栽,穴长×宽×深为0.8m×0.8m×0.6m;沟栽,沟深、宽各0.8m。栽植前,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与表土混合后填入坑或沟内,填到穴深1/3~1/2时,用脚踏实,再填部分表土至距地面30cm时,将苗木放入穴内,对准株行距,填土踩实,灌足水后封土,并围绕树干盖上1m25.6定干的地膜。秋栽,翌春定干;春栽,栽后定干,定干高度70cm~80cm。6土壤管理6.1深翻改土每年或隔年采果前后,沿大量须根分布区的边缘,既树冠垂直投影边缘内外,进行开沟,深翻改土。沟宽50cm左右,沟深30cm~50cm。将表层土混合基肥和绿肥或秸秆填入沟的底层,心土盖在上面,最后大水浇灌。6.2中耕除草每年生长季节进行3~5次,中耕深度8cm~10cm。DB41/T517—201546.3覆盖保墒早春或秋季在树盘内覆盖地膜保墒;覆草一年四季均可进行,但应避开早春气温回升期,在距根颈20cm左右覆草,覆草厚度为10cm~15cm。7施肥7.1施肥原则应符合NY/T496-2010的规定。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禁止施用硝态氮肥。在果实采收前20d内禁止施用叶面肥。7.2基肥施肥时期在9~11月份,以早施为好。主要施农家肥、磷肥和适量氮肥。可以采用环状沟施肥、放射状施肥或条状沟施肥等方法,但以行间或株间条状开沟50cm左右深施,或结合秋季深翻改土施入最好。施肥量,1~3年生幼树2kg/株5~50kg/株,4~8年生初果期树50kg/株~100kg/株,9~50年生盛果期树200kg/株~250kg/株为宜。7.3追肥第一次于花前10d左右,追施花前肥,以速效氮肥为主,每株追施尿素0.5kg~1kg;第二次于7月中下旬追施果实膨大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每株追施尿素0.5kg,过磷酸钙1kg,草木灰5kg;第三次于8月中旬追施果实增重肥,氮、磷、钾肥配合施用,每株追施尿素0.5kg,过磷酸钙1.5kg,草木灰5kg。7.4叶面喷肥盛花前后15d~20d,喷施0.3%~0.5%的尿素;花蕾膨大期、盛花期和盛花后15d各喷施一次0.3%硼肥,可与尿素混喷;7~9月份,喷施一次0.3%的磷酸二氢钾;盛花后一个月和采收前2个月各喷施一次0.5%钙肥。8水分管理8.1灌水与排水清明前灌足一次发芽水,花后幼果膨大期灌一次果实膨大水,立冬前灌足一次封冻水。雨季及时挖排水沟排水。9整形修剪9.1整形9.1.1自然开心形定干高度70cm~80cm。定干第二年在整形带内选分布均匀、长势平衡、生长健壮、基部角度合适的3~4枝短截1/4或1/5为主枝,其余枝条剪除或拉平。第三年对主枝延长枝适度短截,并在各主枝的中部选留2~3个向外生长的分枝作侧枝,进行中度短截,剪去1/3,侧枝间距60cm左右。其余枝条DB41/T517—20155甩放不剪,留作辅养枝。9.1.2疏散分层形定干高度70cm~80cm。定干第二年选留第一层三大主枝,层内距20cm~30cm,主枝和中心领导干轻度短截,剪去枝长的1/4~1/3。第三年中心领导干延长枝继续短剪,并选留二、三层主枝适度短截。整形过程可在四至五年内完成。9.1.3细长纺锤形该树形是一种适合密植栽培的树形。定干高度为80cm左右。主干延长枝每年按40cm~50cm剪留,在达到预定高度后不再短剪。主枝拉枝至70°~90°,其延长枝轻剪或不剪。完成整形任务后,全树高3m左右。9.2修剪9.2.1修剪时期修剪分冬季修剪和夏季修剪。冬剪在落叶后至发芽前进行,夏剪在生长季节进行。9.2.2幼树修剪1~3年生树,以整形为主,在整形的基础上,轻短截各级骨干枝的延长枝,疏除竞争枝和背上旺枝,其它枝条缓放不剪。4~5年生树,各级骨干枝除了长势弱和未达到树形结构标准者进行短截外,其它骨干枝缓放不剪。疏除过密枝、竞争枝、背上旺枝,回缩冗长枝,培养结果枝组。9.2.3初果期修剪采取冬夏结合的修剪方法,调整和培养合理的树体结构,保持结果和树体均衡生长。应用先放后缩和先截后放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健壮结果枝组。充分利用辅养枝结果,及时疏除无利用价值的辅养枝。9.2.4盛果期修剪继续调整骨干枝的从属关系,保持良好的树体结构。修剪手法上,以疏为主,疏缩结合,对结果枝组采取去弱留强,去中心留两侧,回缩更新衰弱枝组,疏密疏弱促健壮,疏外围促内膛防止结果部位外移。及时疏除重叠、交叉、密挤枝;对外围结果母枝,可采用“三叉枝”截中间、“燕尾枝”截一留一的原则,疏剪强枝,保留中庸枝。对球体结果枝组,去上留下,去弱留强,去中心留左右;对扁平枝组见弱回缩。保持枝组有高有低,波浪延伸。9.2.5衰老树修剪对于外围枝生长势减弱、小枝干枯严重、外围枝条下垂、出现自然更新现象、产量显著下降的衰老树,及时疏除病虫枯枝、密集无效枝,回缩外围枯梢枝(回缩至有生长能力的部位),促其萌发新枝。其次,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的徒长枝,尽快恢复树势。10病虫害综合防治10.1主要病虫害种类DB41/T517—20156山楂主要病害有山楂锈病、山楂花腐病和山楂白粉病等,主要虫害有桃小食心虫、山楂叶螨、舟形毛虫、梨星毛虫、刺蛾类、山楂花象甲等。10.2防治技术山楂主要病虫害防治见附录A。使用农药种类及方法符合GB/T8321.9-2009的要求。注意轮换用药,合理混用,严格控制农药安全间隔期。11采收、贮藏、分级与包装11.1果实采收11.1.1采收时间山楂早熟、中熟品种在8月下旬至9月中旬成熟,晚熟品种在9月下旬至10月中旬成熟。根据果实成熟度、用途和市场需求综合确定采收适期。药用、鲜食、贮藏和用来加工山楂汁、山楂酱、山楂酒、山楂晶、山楂糕和山楂糖片等不需要保持果形的制品,应在果皮完全转红、果个肥圆、果点度明显、果面有果粉和蜡质、果柄易摘取时采收。用作加工罐头、果脯和蜜饯等需要保持果形,并需要较大的硬度的产品,可提前15d左右采收。11.1.2采收方法以手工采摘为主。在树体高大、手工不易采摘时,需在树冠下部撑上布篷等物后,慢慢将果实摇落。11.2贮藏11.2.1沟贮法选择阴凉、地势较高、排水良好的地方,挖东西向沟,沟深50cm~60cm,宽70cm~80cm,长度视贮藏量的多少而定。将沟底铲平,铺10cm~15cm厚的干净细湿沙,推平并压实。其上堆放40cm~50cm厚的山楂果实,顶部高出地面,略呈屋脊形,沟两侧挖30cm宽,20cm深的排水沟。白天遮盖草帘,晚上揭帘放露。小雪节后,顺草帘两侧压土封帘。大雪节后,覆盖秸秆等材料保温、保湿。此法可将山楂果实贮至翌年清明节前后。11.2.2袋藏法将果实装入聚乙烯保鲜袋内,封好口,单层放于阴凉处。气温降至0℃以下时,将袋移到室温为1℃~6℃的屋内。装袋后1个月内,每5天左右敞开袋口一次。温度降到0℃以下后,每月敞袋口一次,并拣出烂果。然后再装袋封口。此法可贮至翌年4月份。11.3分级应符合SB/T10092-1992的规定。11.4包装采用坚固耐压的果筐、果箱包装,筐内衬蒲包或稻草帘,箱内四周衬包装纸。鲜食山楂,每件净重不超过10kg;加工山楂,每件净重不超过30kg。每果筐或果箱内只能装同品种、同等级的果实。果筐或果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