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 第十六讲 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十六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专题考点知识内容题型高考统计选择题非选择题第十六讲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寻觅社会的真谛①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高频考点②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和普遍规律√√高频考点③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低频考点④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高频考点2.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①哲学价值的含义√低频考点②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高频考点③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低频考点④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高频考点3.实现人生的价值①人生价值的含义和判断标准√低频考点②实现人生价值√√高频考点十一、寻觅社会的真谛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先进的社会意识可以正确地预见社会发展的方向和趋势,对社会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着阻碍作用。2.社会基本矛盾运动(1)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关系:第一,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第二,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规律: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2)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关系:第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第二,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规律: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体现了两者之间的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3.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及其实现方式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解决中实现的。阶级社会:革命;社会主义社会:改革。4.社会历史的主体(1)人民群众的地位和作用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2)方法论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十二、实现人生的价值1.人的价值(1)价值的含义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积极功能和属性。(2)人的价值的含义和评价含义: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社会、他人和自己的需要。评价: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归根到底是看他的贡献。2.价值观及其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会形成对事物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这就是价值观。(2)价值观的导向作用第一,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第二,价值观是人生的重要向导。3.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第一,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第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4.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含义: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会因时间、地点和条件的变化而不同,这就是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特征。意义:把握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有助于我们正确评价历史和现实中的各种价值观念,防止简单化和片面化倾向;有助于我们的价值观念与时俱进,从而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进行正确的价值选择。5.人的价值的实现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透析哲学非选择题经典考法:演绎式材料分析1.设问特点归纳法和演绎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归纳就是从个别到一般,演绎则是从一般到个别。归纳推理是由个别或特殊的知识概括出一般性的结论;演绎推理是从一般性的原理、原则中推演出有关个别性知识。纵观高考试卷中的哲学主观题,主要类型都是演绎式设问,设问的形式是“运用××××原理,分析××××问题”。也就是说,这类题型首先给定“一般理论”,然后要求运用该理论分析“个别事件”,这种从一般理论到个别材料的设问方式就是哲学非选择题的演绎式考查方法。2.题型突破第一步是“定”。首先要根据设问确定需运用的观点、原理,明确理论之后要对该理论的内容进行全面的回忆,如果答题时使用的理论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则该题的作答就可能“全盘皆输”。第二步是“分”,即对观点、原理进行分解。这是获得更多要点、对材料进行多角度分析的必然要求。比如把意识的作用分解为“人能够能动地认识世界”和“人能够能动地改造世界”;把认识论的相关原理分解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的无限性、反复性和上升性,等等。第三步是“筛”,即挖掘材料,筛选出材料中的有效信息,为组织答案提供方向性指导。筛选出材料中的信息之后,才能据此进一步选准能够用于组织答案的理论要点。第四步是“联”,即把材料中的观点与所用的原理进行“对接”,做到理论和材料的有机结合,避免理论和材料“两张皮”的现象。演绎式材料分析特别忌讳照搬教材理论“扣帽子”、堆砌材料“充数量”。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