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61∕T 965-2015 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01.040.61B21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965—2015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forfieldinspectionofmaizeseeds2015-05-25发布2015-07-01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1/T965—2015I前言本标准的编写规则依据GB/T1.1-2009。本标准部分技术内容源于OECD《小区种植鉴定和种子田田间检验指南》(2001)。本标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附录B、附录C为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草单位:陕西省种子管理站。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英、刘五志、杨娟妮、陈西、张田、刘冰、张海波。本标准首次发布。联系方式如下:单位:陕西省种子管理站电话:029-86522181地址:西安市凤城三路1号邮编:710018DB61/T965—20151玉米种子田间检验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玉米种子田要求,繁殖和生产田的田间检验程序及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玉米种子繁殖和生产田的田间检验。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2.1品种真实性genuinenessofvariety供检品种与文件记录(如品种描述、标签等)是否相符的程度。2.2特征特性characteristics品种的植物学形态特征(如:株高、株形、叶色、叶形等)和生物学特性(如:抗病性、抗逆性、抗虫性等)。2.3杂株率percentageofimpurities检验样区中所有杂株株数占检验样区本作物总株数的百分率。2.4散粉株sheddingpollenplant检验样区中主轴超过50mm的或分枝花药伸出颖壳并正在散粉的植株。2.5原种basicseed用育种家种子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或按原种生产技术规程生产并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种子。2.6大田用种certifiedseed由原种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常规种子或达到规定质量要求的杂交种种子。3原则3.1依照可靠的品种描述。DB61/T965—201523.2依据有关信息(尤其是小区种植鉴定的前控结果),策划和实施能覆盖玉米种子田的、有代表性的、符合标准要求的取样程序和方法。3.3检验应在苗期、花期、成熟期进行,但至少应在品种特征特性表现最充分、最明显的花期检查一次。对当时不易确认的,做出结论之前应多次进行检验。4种子田要求4.1隔离4.1.1空间隔离自交系繁育基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应不低于500m,杂交种制种基地与其他玉米花粉来源地应不低于200m。4.1.2时间隔离春播制种播期应不少于40d,夏播制种播期应不少于30d。4.1.3屏障隔离杂交种制种田在空间隔离低于200m,不低于100m时,应设置屏障隔离带,屏障隔离带应宽度不小于5m、高度不低于3m,同时应种植宽度不小于5m的父本行。4.2杂株率和散粉株率全部杂株最迟应在散粉前拔除,若母本已有5%的植株抽出花丝,而父本杂株散粉株率在0.2%以上时,制种田报废。杂株率和散粉株率见表1。表1玉米种子田田间杂株率、散粉株率类别田间杂株率%散粉株率%自交系原种≤0.1--大田用种≤0.2--亲本单交种原种父本≤0.1任何一次花期检查≤0.5或三次花期检查累计≤1.0母本≤0.1杂交种大田用种父本≤0.2任何一次花期检查≤1.0或三次花期检查累计≤2.0母本≤0.25田间检验程序5.1检验项目5.1.1自交系繁殖田DB61/T965—20153主要检查隔离方式、隔离距离、品种真实性、杂株百分率、其他植物植株百分率、种子田其他情况(如倒伏、病虫、有害杂草等)。5.1.2杂交种制种田主要检查隔离方式、隔离距离、父母本杂株百分率、散粉程度、花粉授粉状况、收获方法(是否适时收获母本或先收获父本)。5.2田间检验时期和次数5.2.1玉米自交系检查至少两次。开花前应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开花期应检验田间杂株和杂株散粉株情况。5.2.2玉米杂交种检查至少五次。开花前应检查隔离条件和杂株,开花期间应(母本有5%植株花丝抽出后至萎缩前)检查三次;种子成熟期应检查一次。5.3调查5.3.1基本信息被检单位及地址;种子品种、类别(等级);农户姓名和电话、种子田位置、田块编号、面积;种子田前作情况、种源情况、田间管理情况、栽培管理情况等,并应查验品种证明书。5.3.2隔离情况应现场检查隔离情况。包括其他作物、本作物(大田生产及自生苗)或杂草病害浸染情况等。5.3.3品种真实性随机检查100个植株,确认其真实性特征特性与品种描述中的是否一致。5.4取样5.4.1样本总样本大小(包括样区大小和样区频率)应符合4N原则,即如果规定的杂株标准为1/N,总样本大小至少应为4N。5.4.2样区5.4.2.1同一品种、同一来源、同一繁殖世代、同一耕作制度和栽培管理相同而又连在一起的地块可划分为一个检验区。样区频率的规定见表2。5.4.2.2自交系繁殖田,则每个样区检查500株。生产杂交种的种子田,应将父母本行视为不同的“田块”,父母本行分别检查计数,每个样区检查100株。5.4.2.3取样样区的位置应覆盖整个种子田,样区分布应随机广泛,不应故意选择比一般水平好或坏的样区。5.5鉴定DB61/T965—201545.5.1根据品种的主要特征特性(见附录A)鉴别种子田中的杂株,鉴定母本散粉株、父(母)本杂株散粉株。记录在样区中总株数、所发现的杂株数、母本散粉株数和父(母)本杂株散粉株数。种子田样区计数最低频率的规定见表2。表2种子田样区计数最低频率面积(公顷)样区最低频率生产自交系生产杂交种母本父本少于255337744101055121266141477161688181899-10202010大于10在20基础上,每公顷递增2在20基础上,每公顷递增2在10基础上,每公顷递增15.5.2鉴定时如遇以下列情况,可采用如下特殊处理:a)严重的品种混杂或母本散粉。如果发现种子田有严重的品种混杂或母本散粉现象,只需检查两个样区,取其平均值,推算杂株率或母本散粉株率,如果检测值超出规定值,则停止检查。如果检测值没有超出规定值,依此类推,继续检查,直至所有的样区。b)种子田处于难以检查的状态。如果种子田严重倒伏、长满杂草、病虫或因其他原因导致生长受阻或生长不良,无法进行检验,种子田应淘汰。上述情况处于难以判别的中间状态时,田间检验员应利用小区种植前控鉴定得出的证据作为田间检验的补充信息,加以判断。c)在某一样区发现杂株而其他样区并未发现杂株。如果在某一样区内发现了多株杂株,而在其他样区中很少发现同样的杂株,应充分利用品种特征特性进行仔细检查甄别。6结果计算与表示6.1杂株率杂株率按公式(1)计算。()100株数样区内供检的本作物总样区内发现的杂株数%杂株率×=…………………………(1)6.2母本散粉株率母本散粉株率按公式(2)计算。()100物总株数母本样区内供检的本作株数样区内发现的母本散粉%母本散粉株率×=…………………………(2)DB61/T965—201556.3父(母)本杂株散粉株率父(母)本杂柱散粉株率按公式(3)计算。100本总株数)母(供检父本杂株散粉株数)母(父(%)杂株散粉株率本)母(父×=…………………………(3)6.4其他指标异作物、杂草、病(虫)感染株率应依次分别按公式(4)、公式(5)、公式(6)计算。100异作物株数供检本作物总株数异作物株数(%)异作物×+=…………………………(4)100杂草株数供检本作物总株数杂草株数(%)杂草×+=…………………………(5)100供检本作物总株数株数)虫(感染病(%)感染)虫(病×=…………………………(6)7结果报告7.1田间检验结束后,田间检验员应及时填报检验结果单(见附录B)。7.2根据检验结果,签署下列之一意见:a)田间检验的所有项目都符合生产要求,被检种子田符合要求;b)田间检验的所有项目有任何一部分未符合要求,且通过整改措施(如去杂)可以达到生产要求的,应签署整改建议。整改后,确认田间检验的所有项目符合要求后,在检验结果单上确认被检种子田符合要求;c)田间检验的所有项目有一部分或全部不符合生产要求,且通过整改措施仍不能达到生产要求的,应建议淘汰被检种子田。DB61/T965—20156AA附录A(规范性附录)玉米品种鉴定的主要特征特性A.1植株性状A.1.1第一叶鞘花青甙显色:绿色、淡紫色、紫色、深紫、黒紫。在展开2叶之前,观察幼苗第一叶叶鞘的颜色。A.1.2第一叶尖端形状:尖、尖到圆、圆、圆到匙形、匙形。在幼苗期观测第一叶尖端形状。A.1.3叶片边缘颜色:绿、红绿、紫红、紫。在展开4叶期观测第四展开叶。A.1.4上位穗上叶与茎杆角度:5°以下为极小、25°±为小、50°±为中等、75°±为大、90°以上为极大。在50%植株开花时观测。A.1.5上位穗上叶性状:叶姿态,直、轻度下披、中度下披、强烈下披、极强下披;叶长,极短、短、中、长、极长,在轻度乳熟期用尺度量上位穗上叶叶环至叶尖的长度;叶宽,极窄、窄、中、宽、极宽,用尺度量上位穗上叶中下部的宽度;叶色,极淡绿、淡绿、绿、深绿、极深绿、紫绿;叶缘波状程度,弱、中、强。A.1.6叶鞘色:绿、浅紫、紫、深紫、黑紫。观测穗位叶或上位穗上叶叶鞘。A.1.7株高:即地面至雄穗顶端的高度(cm);分别为极矮、矮、中、高、极高。A.1.8穗位高:即地面至第一果穗着生节的高度(cm)。A.1.9穗位与株高比率:分别为极小、小、中、大、极大。测量地面至雌穗结穗位置的高度与地面至雄穗顶部的高度,计算穗位与株高比率。A.1.10株型:紧凑型、松散型。A.1.11茎粗:测定地上第三节间中部直径,即茎粗。A.2雄穗性状A.2.1雄穗抽出期:当雄穗顶部从叶片抽出时。A.2.2最上面一个节间的长度:从剑叶节至雄穗基部分枝的距离,分短、中、长。A.2.3雄穗抽出剑叶的长度:a)短:最低雄穗分枝没有抽出剑叶;b)中:最低雄穗分枝抽出剑叶0cm~15cm;c)长:最低雄穗分枝抽出剑叶15cm以上。A.2.4雄穗分枝长度:分为短、中长、长。A.2.5雄穗侧枝姿态:分为直立、轻度下弯、中度下弯、强烈下弯、极度下弯。A.2.6雄穗小穗颖片或其基部的颜色:绿色、浅紫、紫、深紫、黒紫。在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小穗颖片或其基部颜色。A.2.7花药(新鲜花药)颜色:绿色、浅紫、紫、深紫、黒紫。在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A.2.8雄穗主轴与分枝的角度:5°以下为极小、25°±为小、50°±为中等、75°±为大、90°以上为极大。在50%植株开花时观测。A.2.9雄穗小穗密度:分为疏、中、密。在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主轴上部1/3处。DB61/T965—20157A.2.10雄穗最低位(最高位)侧枝以上的主轴长度:分为极短、短、中、长、极长。应在散粉盛期观测雄穗下部(上部)侧枝以上的主轴。雄穗一级侧枝数目:极少、少、中、多、极多。A.3雌穗性状A.3.1花丝颜色:绿色、浅紫色、紫色、深紫、黒紫;在吐丝期观察花丝颜色。A.3.2果穗着生姿态:向上、水平、向下;在腊熟期观察果穗着生姿态。A.3.3穗柄长度:剖开果穗苞叶,观察穗柄与穗位节间长度的比值;当穗柄长度不大于穗位节间长度的一半时,为短;当穗柄长度近似等于穗位节间长度时,为中;当穗柄长度明显大于穗位节间长度时,为长。A.3.4苞叶长度:用手指横在果穗顶端,果穗明显露出苞叶为极短;当苞叶刚好覆盖果穗或超出果穗一个手指以内,为短;超出2个手指为中,超出3个手指为长。A.3.5穗形:圆筒形、直圆锥形、中间型。A.3.6穗长:果穗基部至穗顶的长度,分极长、长、中、短、极短。A.3.7穗粗:分极粗、粗、中、细、极细。测量干果穗中部。A.3.8穗轴色:白色、粉红色、红色、紫色。A.3.9穗轴中部直径:细、中、粗。A.3.10果穗籽粒行数:8以下为极少、10-12为少、14-16为中、18-20为多、22以上为极多。A.4籽粒性状A.4.1粒型:硬粒型、偏硬粒型、中间型、偏马齿型、马齿型、爆裂型、甜质型、糯质型。A.4.2粒色及粒顶部色:白色、淡黄、黄色、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