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种群和群落1.以种群的特征为主线辐射对种群概念的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种间、种内关系等知识点。2.以种群的增长曲线的物理模型图和表格信息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3.以群落的动态变化为线索,涉及群落的演替、演替的类型及人类活动对演替的影响。一、种群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1.解题模型2.模型解读(1)年龄组成是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性别比例是通过影响出生率间接影响种群密度的。(2)直接决定种群密度的是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出率和迁入率。二、种群密度的调查方法1.样方法(1)调查对象:植物或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动物。(2)取样方法:常用五点取样法(如图1)和等距取样法(如图2)。(3)注意事项①随机取样;②样方大小适中;③样方数量不宜太少。2.标志重捕法(1)调查对象: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2)注意事项①调查期间无迁入和迁出、出生和死亡;②标志物对所调查的动物生命活动无影响。(3)误差分析利用标志重捕法得到的种群密度会偏大的原因有两个方面。①在实际情况下,动物在被捕获一次后被重捕的机会会降低。②动物具有很强的活动性,有时会引起标记物的脱落。3.黑光灯诱捕法调查对象:趋光性昆虫。三、群落的空间结构项目内容形成的原因群落结构的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植物的垂直结构表现植物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层影响因素主要与光照强度有关动物的垂直结构形成原因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水平结构由于光照强度、地形、盐碱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种群意义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四、群落的演替演替的原因(1)环境不断变化;(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变;(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5)人类活动的干扰意义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初生演替起点从没有过植被或原有植被被彻底消灭了的环境时间和速度经历的时间长、速度慢次生演替起点只是失去了原有植被的环境时间和速度时间短、速度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