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有话“好好说”——修改病句翰林为什么被降职据说清朝乾隆皇帝十次下江南。其中有一次来到一座规模很大的坟墓前面,那里不但有碑,而且有石人石马。乾隆指着一个石人问旁边一个翰林:“他叫什么名字?”那个翰林见皇帝发问,一时紧张,竟没答上来,想了一会儿才奏道:“启奏圣上,他叫仲翁。”乾隆当时没表示什么,可是回到京城之后,却降旨把这位翰林贬为通判了。贬官的圣旨是四句打油诗:“翁仲为何作仲翁,只因窗下少夫功。从今不许作林翰,贬入朝房作判通。”原来,翁仲本是古代传说中的巨人,为人守门,恪守职责,故帝王将相墓前多设其石像。那位倒霉的翰林,一时紧张,把“翁仲”说成了“仲翁”,结果被贬官。这件事情的真实性,我们无法查证,值得注意的是,它提醒人们语句中的词序、语序是不能随意颠倒的。所以,乾隆皇帝用一种调侃戏谑的手法把“功夫”“翰林”“通判”分别颠倒为“夫功”“林翰”和“判通”,讽刺那位答错了的翰林。有限的词语,能组合出无限的句子,其背后是语法这只看不见的手在操纵着。违背语法,就会形成病句;遵守语法,就会生成文从字顺的句子。病句,影响句子的正确表达,有碍正常的语言交流。本节研究了造成病句的原因、常见的病句类型及修改病句的一般方法。1.什么叫病句?提示病句,就是语言表达有毛病的句子。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2.常见的病句种类有哪些?提示病句的种类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3.如何判断句子有没有语病?提示一是“类比法”,即仿造同类句子。当对一个句子的格式是否正确产生怀疑时,可以仿照原句的格式另造几个同类句子来比较一下。如果仿造的结构都不能成立,就可以判定原结构是有毛病的。二是“紧缩法”,即紧缩复杂句子。如果对一个比较长的句子是否正确产生怀疑,就可以先把长句中的各种修饰成分去掉,只保留句子的主干(主语、谓语动词和宾语)来检查句子是否正确。如果句子主干部分的主谓搭配和动宾搭配都没有问题,再检查枝叶(定语、状语和补语)和主干成分之间是否搭配。如果主干和枝叶之间搭配合适,最后再检查枝叶本身有没有问题。4.什么叫语序不当?它主要有哪几种情况?提示5.病句“结构混乱”的情况有哪几种?提示6.病句“不合逻辑”的情况有哪几种?提示不合逻辑包括两种情况:(1)概念不恰当。如:这种船,装备了大炮和各种武器。“武器”包括“大炮”。(2)判断不合理。如:他是众多的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幸免”即没有死,不可能是“死难者中”的“一个”。7.修改病句常用的方法有哪些?提示修改病句病句的常见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不合逻辑修改病句的方法→换、添、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