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中华文化的智慧之花——熟语“无鸡之谈”与“见鸡行事”过去某富人家有一块约三亩的余田,经中间人说合租给张三种,田租按惯例外,每亩地索要成年鸡一只。见面那天张三将三只鸡抓在手里,藏于背后,田主见状遂吟道:“此田不与张三种。”张三闻之忙将鸡献出,田主又吟道:“不与张三却与谁?”张三问:“初间不与我,后又与我,为何?”那田主道:“初乃无稽之谈,而后乃见机行事。”熟语是语言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为人们所熟悉、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结构的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成语一般来源于书面语言,包括古代各种著作(神话传说、寓言故事、历史著作、诗文、小说等)。成语一般言简意赅,形象生动,富于艺术表现力。惯用语、歇后语、谚语主要来自人们口头广泛流传的现成语言,大多总结了历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斗争经验或对自然的认识,往往诙谐生动,含蓄隽永,极具生活的情趣性。本节探讨了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等熟语的特点。1.较常用的熟语有哪几种?提示(1)成语,它是最重要最常用的一种熟语,它是人们长期使用后凝固下来的固定词组。(2)惯用语,它是指有特定比喻含义的固定词组。(3)歇后语,是汉语的一种特殊熟语形式,一般由两部分构成,有点像猜谜语:前半截是形象的比喻,像谜面;后半截是说明或解释,像谜底。因为通常只说前半截,故称歇后语。(4)谚语,它是在民间流传的比较通俗的一些语句。2.熟语在构造上有什么特点?提示结构上有固定性不能颠倒原有成分不能插入其他成分不能替换原有成分意义上有整体性不能像词组那样根据组成成分来分析整体意义往往有自身特殊的意义各自有特殊形式成语:主要采用四字格惯用语:多为三字格,组成成分可拆开歇后语:可省略后半部分使用3.如何定义成语?其特点是什么?其来源有哪些?提示4.成语与惯用语、谚语有什么区别?提示首先,惯用语和谚语是口语性质的;成语大都出自书面语,具有书面语性质。其次,在语言形式上,成语主要采用“四字格”的形式,字面不能随意更换。而惯用语和谚语松散一些。例如,“快刀斩乱麻”“九牛二虎之力”“驴唇不对马嘴”“前怕狼,后怕虎”,这就是常说的惯用语;“百闻不如一见”“真金不怕火炼”“有志者事竟成”“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这是一些经验之谈,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属于谚语一类。熟语成语语言文字的珍品民族文化的精华古汉语的“活化石”其他熟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熟语特点结构上有固定性意义上有整体性各自有特殊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