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670-2014 电梯安全技术评价规范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91.140.90Q78备案号:41882-2014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670-2014电梯安全技术评价规范SpecificationforSafetyTechnologyAssessmentofElevator2014-03-30发布2014-04-3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670-2014I前言本标准依据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C为规范性附录。本标准由南京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庆光蔚、张军、冯月贵、任诗波、王鹏程、金严、谢卿阳、米涌。DB32/T2670-20141电梯安全技术评价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电梯安全技术评价的适用范围、总则、评价程序、评价指标、评价方法和评价结论判定原则等。本标准仅适用于在用曳引驱动乘客电梯。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7588电梯制造与安装安全规范GB/T10058电梯技术条件GB/T10059电梯试验方法GB/T10060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T18775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维修规范GB/T20900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风险评价和降低的方法AQ8001安全评价通则3术语和定义GB/T7024、GB7588、GB/T20900和AQ8001确立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定性评价qualitativeassessment不采用数学的方法,而运用风险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借助于评价者专业的经验和知识,以及对事故可能发生的途径和变化规律的把握,对电梯的安全性能作出评价结论的过程。3.2模糊定量评价fuzzyquantitativeassessment采用模糊数学方法,收集和处理数据资料,构造数学模型,对评价对象电梯做出定量结果的价值判断,以量化分值和安全级别归属判定电梯设备整体安全状态的过程。3.3评价指标assessmentindex根据评价目标和评价方法的需要,按照电梯危险与有害因素类别,将系统划分为若干有限、相对独立、确定和需要评价的项目范围。3.4隶属度membershipgrade用[0,1]区间内的一个数值分别表征评价单元属于五个“好、较好、中、较差、差”安全评分等级的程度高低。越接近于1,表示评价指标属于该等级的程度越高,越接近于0表示程度越低。DB32/T####—201423.5电梯安全分级elevatorsafetyclass根据电梯的模糊定量评价情况而评定的电梯整机安全状态高低的分级。4总则4.1安全评价应由依法取得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准资质的电梯检验检测机构进行。4.2在用电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电梯使用单位可以提请电梯安全评价:——故障频率高,影响正常使用的;——使用期限超过十年的;——使用单位认为需要更新、改造、重大维修的。4.3安全评价机构应组成评价组。评价组应由五名(含)以上取得电梯检验检测人员证书的检验人员或电梯相关领域技术专家组成。组长应具有电梯检验师资格。4.4安全评价机构应编制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规范安全评价过程和行为,保证评价质量。4.5安全评价机构应统一制定电梯安全技术评价原始记录,明确格式及其要求,并在本单位正式发布使用。4.6进行安全评价时,使用单位应向电梯安全评价机构提供相关技术资料和运行管理资料,并安排专业人员配合。5评价程序5.1评价前期准备5.1.1组成评价组评价机构受理安全评价提请后,按4.3的规定组成评价组。5.1.2收集技术资料收集整理待评价电梯相关技术资料。5.1.3制定评价方案评价机构应根据被评价电梯实际情况制定评价方案,参考附录A规定项目明确评价指标,并根据所确定评价指标配备必要检测设备。评价方案应按安全评价过程控制文件要求履行审核批准手续,通过后方可使用。5.2现场评价5.2.1听取使用单位介绍,查阅运行管理资料,考查电梯使用环境和管理机制。5.2.2现场检查,实施评价方案,完成评价原始记录。5.3处理与分析基于现场评价原始记录,按照附录B.2和B.3规定的评价方法进行定性评价和模糊定量评价。5.4形成评价结论DB32/T2670-20143列出主要风险因素及严重程度,明确评价电梯所属安全级别,形成评价结论,提出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及改善安全状态的建议。5.5编制评价报告5.5.1电梯安全技术评价报告是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括性总结,文字应简洁、准确。应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做出评价意见。5.5.2电梯安全评价报告的结论页应有评价组成员、组长、编制、审核、评价机构技术负责人或授权签字人的签字和安全评价机构的评价专用章或公章。电梯安全评价机构和委托单位应将评价报告存档保存,保存期至少为3年。5.5.3出具综合评价结论的要求见本标准附录C。5.5.4评价报告格式见本标准附录D。DB32/T####—20144AA附录A(规范性附录)电梯安全技术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法电梯安全技术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法见表A.1。表A.1电梯安全技术评价指标与检测方法序号I级指标II级指标III级指标最低级指标检测方法1电梯设备U曳引系统U1制动器U11制动器应动作灵活,工作可靠(动作灵活——打开和闭合时制动臂、线圈的铁心响应迅速,没有明显的滞后,动作时施加力的制动部件无卡阻现象)U111目测2制动时两侧闸瓦应紧密、均匀地贴合在制动轮工作面上,松闸时应同步离开,制动轮与闸瓦不发生摩擦U112目测,必要时测量3制动器元件应齐全,无损坏U113目测4制动器需设置松抱闸到位检查装置U114目测5所有参与向制动轮或盘施加制动力的制动器机械部件应当分两组装设U115目测6电梯正常运行时,切断制动器电流至少应当用两个独立的电气装置来实现,当电梯停止时,如果其中一个接触器的主触点未打开,最迟到下一次运行方向改变时,应当防止电梯再运行U116由电气原理图,检查切断制动器电流的电气装置数量和独立性,并通过运行试验判断制动状况7制动器起动或换速时不应有“二次开闸”现象U117目测8曳引机轴与蜗杆轴联轴器工作时应无异响U118目测9减速器U12油量应符合规定的油线位置(即最大和最小刻度之间)U121检查油标油位确定油量10减速器应无严重渗油U122目测DB32/T2670-20145序号I级指标II级指标III级指标最低级指标检测方法11电梯设备U曳引系统U1减速器U12润滑油的质量U123目测12工作时无异常声响及振动U124目测13工作时蜗杆轴应无轴向窜动U125目测14曳引轮U13曳引轮槽不得有不均匀或其它严重磨损U131目测15运行部件防护应符合标准规定;防跳、挡绳装置固定应可靠,挡绳装置与绳之间的间隙应符合要求U132目测16钢丝绳U14曳引钢丝绳、限速器钢丝绳表面无严重油腻U141目测17曳引钢丝绳、限速器钢丝绳应无扭曲、锈蚀U142目测18曳引钢丝绳不应有断股、过度磨损、断丝等缺陷,无严重变形U143目测,必要时用游标卡尺测量(过度磨损——钢丝绳直径减少10%以上;过度断丝——整条钢丝绳,任何一个捻距内单股的断丝数大于4根;或者断丝集中在钢丝绳某一部位或一股,一个捻距内断丝总数大于12根(对于股数为6的钢丝绳)或者大于16根(对于股数为8的钢丝绳)。19每根曳引绳张力与平均值偏差均不大于5%U144将轿厢停在行程的适宜位置处,用张力检查装置测量每根钢丝绳的张力,计算张力偏差20绳头组合与绳头板情况应符合要求U145目测DB32/T####—20146序号I级指标II级指标III级指标最低级指标检测方法21电梯设备U曳引系统U1钢丝绳U14限速器钢丝绳不应有断股现象,不应有过度的断丝和磨损U146参考U143的检测方法22限速器钢丝绳端部连接良好可靠U147目测23紧急操作装置U15盘车手轮电气开关设置符合GB7588电气安全装置规定,并最迟应在盘车手轮装上电梯驱动主机时动作U151目测24松闸扳手和可以拆卸的盘车手轮放置在机房内容易接近的明显部位U152目测25在电梯驱动主机接近盘车手轮处或盘车手轮上,明显标出轿厢运行方向U153目测26易于观察轿厢是否在开锁区U154目测27应急救援程序清晰方便可见且可正确有效指导实际操作U155目测28能够通过操纵手动松闸装置松开制动器,并且需要以一持续力保持其松开状态U156手动试验29紧急电动运行装置依靠持续揿压来控制轿厢运行,此按钮有防止误操作的保护,按钮上或就近标出运行方向。一旦进入检修运行,紧急电动运行装置控制轿厢运行的功能由检修控制装置所取代U157手动试验30导向系统U2/每根导轨应当至少有2个导轨支架,其间距一般不大于2.50m(如果间距大于2.50m应当有计算依据),端部短导轨的支架数量应满足设计要求U21目测31支架应当安装牢固,焊接支架的焊缝满足设计要求,锚栓(如膨胀螺栓)固定只能在井道壁的混凝土构件上使用U22目测32两列导轨顶面的距离偏差,轿厢导轨为0~+2mm对重导轨为0~+3mmU23至少取井道中的上中下三点测量DB32/T2670-20147序号I级指标II级指标III级指标最低级指标检测方法33电梯设备U导向系统U2/每列导轨工作面每5m铅垂线测量值间的相对最大偏差,轿厢导轨和设有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1.2mm,不设安全钳的T型对重导轨不大于2.0mmU24使用激光垂准仪或5m长磁力线锤沿导轨侧面和顶面测量,对每5m铅垂线分段连续检测,每面不少于3段34轿厢U3轿顶U31轿顶应设置易于接近的检修运行控制装置和急停装置,并符合设置相关要求;轿顶应装设2P+PE型电源插座U311目测并手动试验35井道内的导向滑轮、曳引轮和轿架上固定的反绳轮,应设置防护装置,以避免悬挂绳脱槽伤人和进入杂物U312目测36顶层空间符合GB7588要求U313测量37轿顶防护栏设置符合要求并安全可靠U314目测38导靴(滚轮)接触部(转动部)的磨损不应太大、润滑良好U315目测39轿顶照明应符合安全电压U316测量40轿厢体U32轿厢不应有严重锈蚀和变形U321目测41轿厢有效面积应符合相关规定,超载装置动作可靠U322外观检查,必要时卷尺测量轿厢面积;试验超载装置42轿厢内操纵按钮动作灵活,信号显示清晰,控制功能正确有效U323手动试验43轿厢内应装有紧急报警装置和应急照明,并符合TSGT7001要求U324手动试验44轿厢地坎上应装设护脚板,并符合要求U325目测,必要时测量45轿门或门框的间距应符合GB7588的有关要求U326测量46随行电缆不应有老化断芯情况U327目测、测量47轿厢吊顶完好无损坏U328目测48轿厢内须张贴乘客须知U329目测DB32/T####—20148序号I级指标II级指标III级指标最低级指标检测方法49电梯设备U门系统U4/层、轿门运行不应卡阻、脱轨或在行程终端时错位U401运行试验50设置层门紧急开锁装置警示且该装置有效、自动关闭层门装置工作可靠U402目测并手动试验51防止门夹人保护装置工作有效U403手动试验52门间隙符合GB7588要求U404测量53层、轿门机电联锁保护符合要求U405手动试验54层门地坎与轿门地坎的水平距离不大于35mmU406直尺测量55门刀、门锁滚轮与地坎间隙满足要求U407测量56门刀门球啮合深度大于等于5mm,且滚轮不应严重磨损U408直尺测量57井道安全门、检修门设置、开启、电气安全开关符合要求U409手动试验58门机及传动装置运行平稳、无撞击,接线端子标记清晰、固定可靠、接触良好,无明显氧化及锈蚀U410目测59层门、层门地坎、轿门不应严重锈蚀和变形U411目测60层门滑块无过度磨损U412手动试验61门的锁紧符合GB7588的要求U413手动试验62门的闭合符合GB7588的要求U414手动试验63重量平衡系统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