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B44DB61陕西省地方标准DB61/T577.5—2012富硒肉牛生产技术规程2012-11-19发布2012-11-30实施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61/T577.5—2012I前言本标准为DB61/T557.1~16—2012的第5部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与表述。本标准由安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农业局提出。本标准由陕西省农业厅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少谋、刘绵刚、汪成安、张建文、周黎明、李娟、吴杰、李强斌。DB61/T577.5—20121富硒肉牛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纯天然富硒肉牛场建设、规划布局、饲养管理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用纯天然富硒饲草饲料生产纯天然富硒肉牛。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NY5027无公害食品畜禽饮用水水质NY5030无公害食品畜禽饲养兽药使用准则NY5127无公害食品肉牛饲养饲料使用准则NY/T39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技术条件3牛场建设布局3.1场址选择牛场应距离主干公路、铁路,其它畜禽养殖场,居民点在500m以上,在居民点的下风处,地势低于居民点,离开居民点污水排出口。不应建在化工厂、水泥厂、矿场、屠宰场、制革厂等环境污染企业的下风处或附近。牛场应水电路讯四通。3.2水质应符合NY5027标准规定。3.3土壤类型土壤以贫瘠沙质土壤为最好,周围应有较大面积的农业、林业用地,便于粪便无公害处理。3.4空气质量应符合NY/T391标准规定。3.5场区规划布局牛场一般分生活区、管理区、生产区和病牛隔离治疗区。3.5.1生产区包括生产区和生产辅助区。生产区主要包括牛舍、运动场、积粪场等,应设在场区地势较低的位置,杜绝外来人员、车辆出入。生产辅助区包括饲料库、饲料加工车间、青贮池、干草棚、机械车辆库、采精授精室等,与牛舍要有一定距离,建在地势较高处。DB61/T577.5—20122生产区与辅助区要用围栏或围墙隔开,大门口设门卫传达室、消毒室、更衣室、车辆消毒池等,出入人员、车辆必须经过严格消毒。3.5.2管理区包括办公室、财务室、接待室、档案资料室、活动室、试验室等,与生产区应有50m以上的距离。3.5.3生活区职工生活区应在牛场上风处和地势较高的地段,并与生产区保持100m以上的距离。3.5.4隔离治疗区包括兽医诊疗室、病牛隔离舍,应设在下风处,地势较低,与生产区距离在100m以上。3.6建筑物配置要求3.6.1牛舍牛舍的建造应便于饲养管理、采光、防暑、防寒、防疫。建多栋牛舍时应交叉配置,便于通风。建4栋以上牛舍时,可2行交叉配置,前后对齐,牛舍间距20m以上。3.6.2饲料库离每栋牛舍的位置较适中,位置稍高,通风干燥。3.6.3干草棚、料库尽可能设在下风地段,与周围房舍有50m以上的距离,单独建造,既可晒草,又可防火。3.6.4青贮池位置适中,地势较高,防止粪尿等污水浸入,要求出料运输方便,节省劳力。3.6.5兽医室应设在牛场下风处,相对较偏僻,便于隔离,减少空气、水的污染传播。3.6.6办公室及职工宿舍应设在牛场的上风处,地势较高,防止空气、水的污染与疫病传染。3.7牛舍建筑要求3.7.1地基与墙体基梁0.8m~1.0m,砖墙厚0.24m,双坡式牛舍脊高4m~5m,前后檐高3m~3.5m。牛舍内墙的下部应设墙围,用水泥抹光,便于冲洗消毒。3.7.2门窗门高2.1m~2.2m,宽2m~2.5m,门应向外开。封闭式的窗应大一些,高1.5m,宽1.5m,窗台高1.2m。3.7.3屋顶常用双坡式屋顶。3.7.4牛床DB61/T577.5—20123一般要求长1.6m~1.8m,宽1m~1.2m,坡度1.5%,牛槽端位置高。3.7.5饲槽多采用群饲通槽,设在牛床前面,以固定式水泥槽最适用,其上宽0.6m~0.8m,底宽0.35m~0.4m,呈弧形,槽内缘高0.35m(靠牛床一侧),外缘高0.6m~0.8m(靠走道一侧)。3.7.6通道对头式双列牛舍,中间通道宽1.4m~1.8m,通道宽度应以送料车能通过为原则。若建道槽合一式,道宽以3m为宜(含料槽宽)。3.7.7粪尿沟宽度应以常规铁锹能正常推行为宜,宽0.25m~0.3m,深0.15m~0.3m,坡度3-5度。3.7.8饮水槽建在运动场边缘,槽长3m~4m,上宽0.7m,槽底宽0.4m,槽高0.4m~0.7m。每25-40头牛应有一个饮水槽。3.7.9运动场运动场的大小,其长度应以牛舍长度一致对齐为宜,以每头牛10㎡设计宽度。3.7.10围栏可用钢管建造,也可用水泥桩柱建造,要求结实耐用,围栏高1.2m~1.5m。3.8牛场绿化3.8.1场区林带在场界周边种植乔灌混合林带。乔木类有大叶杨、柳树、红椿等。灌木类有洋槐、紫穗槐、侧柏等,刺篱笆有狼牙刺、铁篱笆等,3.8.2道路绿化道路两旁宜采用小叶女贞、黄洋、冬青等品种。3.8.3运动场绿化运动场周边植1-2行庶阳林,可采用杨树、槐树、法国梧桐等树种。3.8.4隔离带绿化各场区的四周应植隔离林带,可采用杨树、榆树、红椿等树种,两侧种灌木。3.9牛粪处理场采用粪尿分开收集处理工艺,在牛场外面100m以外的下风处设牛粪堆集发酵处理场,四周应挖防洪沟,经8个月以上时间堆集发酵处理后,方可作为有机肥料施用。冲洗的粪尿经过沼气池发酵后方可施用。DB61/T577.5—201244牛场环境监测4.1水源每年应对水源监测2次以上,采用自由饮水,不限量。4.2饲草饲料牛场所采用的混合饲料、牧草、饲料作物、青贮饲料、青干草、青干草粉等饲草饲料原料必须是达到富硒标准的产品,而且硒含量必须达到下列指标:单一精饲料0.10mg/kg~0.40mg/kg,混合精料0.10mg/kg~0.30mg/kg,青绿饲料、青贮饲料0.02mg/kg~0.50mg/kg,青干草、青干草粉0.10mg/kg~0.50mg/kg。做到每进一批监测一批,批批不漏。4.3舍温适宜温度犊牛13℃~25℃,育成牛4℃~20℃,育肥阉牛10℃~20℃。4.4相对湿度最适宜相对湿度70%~80%。4.5噪声与粉尘噪声不高于75dB。可吸入颗粒物(标准状态)日平均值≤2mg/m3,总悬浮颗粒物(标准状态)日平均值≤4mg/m3。4.6气流夏季应加强通风,冬季风速0.1m/s~0.4m/s之间。4.7有害气体氨气日平均值≤20mg/m3,硫化氢日平均值≤8mg/m3,二氧化碳日平均值≤1500mg/m3,恶臭70倍稀释。4.8细菌空气中细菌数≤20000个/m3。4.9照度应在50LX左右。4.10饲养密度犊牛每栏可养8-10头,每头占地面积2.5㎡~3.5㎡。育肥牛每头占地面积应在5㎡~10㎡以上,每群规模因场而异。5饲养管理5.1引种DB61/T577.5—201255.1.1应优先从经过绿色系统、有机系统认证的牛场或地区引进种牛、牛犊、育肥架子牛等。并按有关规定办理检疫承运手续,引入后要隔离观察45天以上,经动检部门检查确定为健康合格后,方可供生产使用。5.1.2不可购买来自基因工程改造的牛种。5.1.3坚持自繁自养的原则,不从有牛海绵状脑病及高风险的国家和地区引进种牛、胚胎。5.2犊牛饲养管理5.2.1产犊处理犊牛产出后立即用消毒杀菌过的干布或干草将口、鼻部粘液擦净。对于假死牛,应将小牛两后肢拎起,倒出咽喉部羊水,并进行人工呼吸。脐带自己断裂的,在断端用5%碘酊充分消毒;未断的,在距腹部60mm~80mm处拉断,然后充分消毒,消毒后用纱布把脐带兜起来,防止感染。5.2.2编号称重初生犊牛在剥去软蹄后应编号、称重、记录,填报犊牛登记表。5.2.3喂初乳在犊牛产出后30min~60min就应该哺喂初乳,初乳的第一次喂量,可根据牛体形大小,健康表现来合理掌握,在不影响消化的情况下,尽量饮足。按初生重为40kg计算,第一次喂量1kg~1.5kg。以后按体重定量,日给奶量应相当于犊牛体重1/7~1/6。哺喂初乳为1周,每天哺喂次数5-6次为宜。5.2.4哺喂常乳犊牛自出生后第二周开始哺喂常乳。哺乳期一般4-6个月,其中前2个月以全乳为主,以后改喂脱脂乳。每头犊牛全期哺乳总量600kg~800kg,多者达1000kg,每天喂奶2-3次。在犊牛生后2-3天可在乳中加入少量酸奶,到第5天可增加到200g~300g,1月龄后900g~1000g。5.2.5补饲犊牛出生后1周可添加优质青干草自由采食。10-15日龄开始训练吃精料,可将玉米粉、麸皮、牛奶、食盐、复合维生素、矿物质微量元素等煮粥喂之。每日每头喂干粉料10g~20g,数日后增至80g~100g;1月龄时每天250g~300g,2月龄时每天0.5kg。多汁饲料在出生后20天开始补饲,最初每天20g~25g的胡萝卜等,2月龄时增加到1.5kg~2kg。1月龄后饲喂犊牛专用青贮饲料,每天0.1kg-0.2kg,3月龄时逐渐增加到1.5kg~2㎏,4-6月龄增至5kg~15kg。5.2.6隔栏饲养犊牛出生后应及时放进保育栏内饲养,保育栏大小为1.1㎡~1.2㎡,每头一栏,隔离饲养管理.出产房后转入犊牛栏中,集中管理,每栏可容纳5-10头。5.2.7运动犊牛从小就应该养成接近饲养员和接受刷拭的习惯。刷拭时,先将粪结块用水浸湿,再用软毛刷刷拭,手法宜轻,令牛舒适,不要用手顶犊头的头部,也尽量不用刷子或篦子乱挠犊牛额部和角间。5.2.8断奶DB61/T577.5—20126对于哺喂人工乳的牛犊,在初乳结束后用人工乳饲喂,同时添加代乳料自由采食,35日龄就可断奶。母乳哺喂,可在4-6月龄后断奶,尽量缩短哺乳期,提前断奶,断奶过渡期应在7天以上。5.3青年牛饲养管理犊牛6月龄后进入青年牛育肥阶段,此时体重已达150kg~200kg。日粮搭配以粗饲料为主,适当搭配精料,精粗比为2:3,粗蛋白质含量14%-16%。12月龄后进入催肥阶段,把精粗饲料比调到3:2或7:3,粗蛋白质含量达到11%~13%。杂交肉牛16-18月龄体重可达450kg~500kg,平均日增重在1kg以上,料重比3.5:1。5.4肉牛饲养管理5.4.1饲料分类肉牛精料可分3类,即哺乳期料(2-3月龄)、犊牛料(3-6月龄)和肥育牛料(6-18月龄)其粗蛋白质含量需要分别为20%、15%和13.5%。5.4.2生长肉牛营养需要应符合肉牛营养饲养标准。5.4.3日粮需要量日粮干物质供给量从4.4kg逐渐增加到10kg,其中混合精料的供给量占30%-40%,植物纤维占日粮的比例不应低于35%。粗饲料包括优质青干草、青贮饲料、氨化秸秆等,青绿多汁饲料包括牧草、饲料作物、块根块茎类等,日粮精青粗应合理搭配,可减少精料用量,降低肥育成本。5.5去势去角、去势宜在断奶前进行,以在2月龄左右为最好。5.6驱虫在断奶之际和转舍、外运以前,对犊牛进行体内外寄生虫病检查,如有必要,应及时清除。5.7架子牛育肥5.7.1品种选择最好选择肉牛品种或杂交品种,年龄不超过3岁,体重250kg~400kg以内的架子牛。3岁以上的牛育肥效果较差。5.7.2隔离观察架子牛进场后应隔离观察30天。在此期间让牛充分适应,对于大便干燥小便赤黄的牛,用牛黄清火丸调理肠胃心火。入场10天左右进行体内驱虫。驱虫后可用小苏打片洗胃,洗胃后用中草药健胃。5.7.3强度催肥架子牛经过一个月时间的调理适应,即可饲喂育肥牛饲料,自由饮水,自由采食,日给料3次,育肥期40-90天,平均日增重可达1.225kg,精料料重比2.5:1。6饲料使用要求DB61/T577.5—20127按NY5127标准执行。7疫病防治7.1消毒7.1.1消毒药品应当从下列物质中选择清洁剂和消毒剂:肥皂、生物可降解清洁剂、5%碘液、10%高锰酸钾溶液、氢氧化钠、碱式碳酸钠、石灰和漂白剂等。7.1.2消毒处理时,应将牛群赶离处理区,牛粪便要用物理方法清除干净。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