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489-2013 茗毫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05备案号:41185-2014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489-2013茗毫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Rulesforproducingandmanufacturingtechnologyofminghaotea2013-12-30发布2014-01-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489-2013I前言本标准在编写结构、内容和格式等方面均符合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苏州市林业站、常熟市作物栽培技术指导站、常熟维摩剑门绿茶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陆建阳、王珍、李金珠、盛良明、唐祝明、朱丽萍、顾胜昔。DB32/T2489-20131茗毫茶生产、加工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茗毫茶生产、加工的术语和定义、茶园规划设计、茶园建设、茶园管理、茶园病、虫、草害防治、衰老茶园更新改造、管理记录、采摘、鲜叶拣剔、加工制作、加工记录。本标准适用于茗毫茶。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9137保护农作物的大气污染物最高允许浓度GB11767茶树种子和苗木GB14881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16453.1-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坡耕地治理技术GB/T16453.2-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荒地治理技术GB/T16453.4-2008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小型蓄排引水工程NY/T393-2000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的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茗毫茶minghaotea是指采自林茶或果茶间作茶园茶树上的幼嫩芽叶,经独特工艺加工而成,具有“条索纤细较直,色泽绿润,匀整显毫、滋味鲜醇”为主要品质特征的绿茶。4茶园规划设计4.1环境空气质量应符合GB3095中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4.2灌溉用水质量应符合GB5084的规定。4.3土壤环境DB32/T2489-201324.3.1土壤环境质量应符合GB15618的规定。4.3.2土壤PH4.5~5.5。低于4.0时用白云石粉、石灰等物质调节,高于6.0时选用生理酸性肥料调节。4.3.3土壤类型为黄壤土。4.3.4土层厚度80cm以上。4.3.5山坡坡度≤15°。4.4林果茶间作选用合适的树种,把林、果与茶树有机地间种在一起,营造复合生态茶园。郁闭度一般在0.3~0.4为宜,郁闭度达不到上述要求,可通过疏伐或补植树木的措施加以调整。4.5道路设置设一条主干道,若干便道,道边同步配种防护林。4.6排灌系统因地制宜设置截洪沟、横水沟、纵水沟及蓄水池。5茶园建设5.1茶园拓植坡地拓植应符合GB/T16453.1-2008的规定,荒地拓植应符合GB/T16453.2-2008的规定。5.2开种植沟沟宽80cm,沟深60cm。5.3施有机肥分2~3层施入,肥土拌匀,每667m2施腐熟有机肥约3000kg~5000kg。5.4种苗选择应符合GB11767二级苗以上规定。5.5种苗用量5000株/667m2~10000株/667m2。5.6栽植规格双行密植,大行距1.3m,小行距30cm,株距20cm,每穴1株~2株。5.7种植时间每年春季2月份~3月份和秋季10月份。5.8种植要求DB32/T2489-201335.8.1种苗应随挖随栽,外地调用苗根系必须消毒,应办理检疫手续,然后用泥浆沾根栽培,并注意保湿,2d内必须栽完。5.8.2种苗栽植应用低沟栽植法,保持根系舒展,根土雍实,灌水后复土,离地15cm~20cm处定剪,根际铺稻草。6茶园管理6.1幼年茶园管理6.1.1施肥薄肥勤施。6.1.1.1基肥9月下旬~10月上旬施农家肥2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200kg/667m2。6.1.1.2追肥按纯氮2.5kg~3kg逐年增加,N:P:K以1:2:2比例,分3~4次施入小行中心线处,深度10cm。6.1.2补苗对断行缺株,翌年3月上旬移栽同龄生茶苗2株/穴。6.1.3定剪2足龄茶树高30cm以上,主茎粗0.3cm以上,在离地15cm处剪去主枝。3足龄茶树离地30cm处剪平。4足龄茶树离地(40~45)cm处剪平。时间为3月上中旬。6.2成年茶园管理6.2.1养蓬幼茶生长5年后应运用“采高留低、采密留稀、打顶养侧”的方法培养采摘面,同时应达到以下基本指标:a)树高在80cm左右;b)茶树的1级、2级、3级分枝比例应为1:3:9;c)采摘面育芽新梢在1000个~1300个/m2;d)叶层厚度在10cm~12cm;e)叶面积指数为3~4;f)茶园复盖度为85%以上;g)亩产成茶50kg左右,其中高挡在80%。6.2.2修剪6.2.2.1轻修剪宜采用春前、春后、秋后“三三”制形式。边缘修剪宜隔年进行。6.2.2.2深修剪DB32/T2489-20134当树冠商埠形成鸡爪枝(结节枝)、茶芽瘦小、叶张薄时需深修剪。5月上中旬把鸡爪枝全部剪去(10~20)cm。6.2.3耕作茶园翻耕宜结合施肥进行,深浅有度。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可试行减耕或免耕。6.2.3.1春茶前浅耕立春~雨水间,将茶行普遍耕作一次,深度10cm~20cm。6.2.3.2春茶后浅耕立夏前后,深度10cm~15cm左右。6.2.3.3夏茶后浅耕小暑~大暑,深度10cm~15cm左右。6.2.3.4冬前深耕在秋茶采摘结束后进行一次,深度25cm~35cm。6.2.4防旱抗涝工程,应符合GB/T16453.4-2008的规定。6.2.5茶园施肥6.2.5.1肥料用量农家肥3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300kg/667m2。6.2.5.2施肥时间基肥宜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施入,追肥分别在2月上旬、5月中旬、7月中旬分三次施入。6.2.5.3施肥方式基肥沟施深度为30cm以上,追肥沟施深度为10~20cm,施肥宜隔行进行,逐年轮换。7茶园病、虫、草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将病虫草害控制在经济阀值以下,尽量不使用农药。7.1植物检疫种苗引进严格执行国家、省颁布的植物检疫制度,防止检疫性病虫草害蔓延传播。7.2农业防治采取分批及时采摘,合理修剪,疏枝清园,耕作除草,水份管理等措施,创造有利茶树生长,不利病虫发生的环境条件。7.3生物防治DB32/T2489-20135保护利用天敌,喷洒病毒制剂,以菌除虫及以虫除虫。7.4物理机械防治通过捕杀式摘除害虫及卵块,拨除病株及灯光、食饵诱杀害虫。7.5农药防治利用上述措施后,茶园病虫害仍达到防治指标时,需限制性使用农药防治,并按NY/T393-2000规定执行,并严格掌握其安全间隔期。7.5.1生物源农药使用核型多角体病毒制剂(NPV)或BT制剂于5月下旬局部防治茶尺蠖和鳞翅目害虫。7.5.2植物源农药于6月或7月用1.1%绿浪(百部、楝乳油)40ml/亩~50ml/亩防治小绿叶蝉及鳞翅目害虫1次;若局部螨类危害严重时,在7月或8月用99.9%敌死虫(植物油乳剂)250ml/亩~500ml/亩防治。7.5.3若个别园地茶园害虫危害仍在防治指标上限,则个别茶园有限度地在8月或9月,用1.1%仙草灵水剂(苦参碱制剂)40ml/亩~50ml/亩防治,可兼治鳞翅目,膜翅目及蚧类害虫。7.6所有杂草应利用农业措施防治,条件适宜时可放养家禽家畜来抑制草害、虫害。8衰老茶园更新改造8.1更新树冠,复壮树势8.1.1重修剪5月上中旬对未老先衰茶树,剪除树冠1/3~1/2(35cm~40cm)。8.1.2台刈4月下旬对衰老茶树用台刈剪从根颈处剪除全部枝条(离地5cm~10cm)。8.2深耕施肥,改良土壤8.2.1树冠修剪后,深翻30cm~40cm,并施有机肥3000kg/667m2~5000kg/667m2或商品有机肥200kg/667m2~400kg/667m2。最后在行间覆盖稻草500kg/667m2~1000kg/667m2。8.2.2对土层浅薄茶园,加培客土,使土层达成60cm以上。8.3加强管理对树冠更新的茶树,第2年~3年春进行定型修剪,留养夏秋茶,防治病虫害。8.4茶园改造对严重衰老、品种混杂、断行缺株严重的茶园应改植换种,良种苗选择按新茶园建设规定执行。9管理记录DB32/T2489-20136建立完善的农事活动档案,记载生产过程中如农药、肥料的使用情况及其他栽培管理措施,档案保存时间不少于三年。10采摘10.1时间3月中下旬~4月中旬。10.2鲜叶标准鲜叶分级见表1。表1鲜叶分级级别芽叶组成特级一芽一叶初展,微有初展一芽二叶。一级一芽一叶初展,略有少量初展一芽二叶。二级一芽一叶占40%,一芽二叶占60%。三级芽小叶大,一芽二叶,略有少量嫩叶。10.3采摘方法采摘要分批勤采,要提采,不掐采。10.4鲜叶质量鲜叶要求新鲜有活力,不采雨水叶、病虫叶、紫芽叶及剥芽孢。10.5盛放工具鲜叶盛放在清洁竹篮、竹篓中。不紧压,不用布袋及塑料袋。11鲜叶拣剔11.1要求鲜叶长短整齐,均匀一致。11.2方法鲜叶剔除鱼叶、老叶、嫩籽及其它杂物。11.3摊凉采摘及拣剔后鲜叶应薄摊(厚度5cm),在室内阴凉处的洁净无异味的竹匾上。时间为2h~3h,进行轻度萎凋。12加工制作DB32/T2489-2013712.1杀青12.1.1投叶量采用70型长滚筒式杀青机,投叶量100Kg/h~150Kg/h(杀青机型号不同,投叶量相应改变)。12.1.2温度进叶口筒体内温度为120℃~140℃。12.1.3时间2min~3min。12.1.4程度手感柔软,略失光泽,稍有粘性,始发清香。12.1.5原则老叶嫩杀,嫩叶老杀。12.1.6注意事项滚筒预热时必须先空转,杀青之前先用老叶或茶梗滚2次~3次,结束后须待滚筒冷却后方可停止转动。12.2揉捻12.2.1设备揉捻一般用40型、45型、55型揉捻机。12.2.2时间特级、一级鲜叶18min~20min,二级、三级鲜叶22min~25min。12.2.3投叶量(杀青叶)40型为8kg±1kg、45型为15kg±1.5kg、55型为35kg±3.5kg。12.2.4要点加压掌握“轻、重、轻”的原则,特级、一级鲜叶压力宜稍轻,二级、三级鲜叶压力要适当加重。12.2.5解块聚结成团块状的揉捻叶应解散团块。12.3干燥12.3.1设备6CH-20型烘干机。12.3.2温度DB32/T2489-20138第一次烘干80℃~90℃;第二次烘干100℃~120℃。12.3.3时间第一次烘干10min。第二次烘干8min~10min。12.3.4摊凉第一次烘干后摊凉15min~20min。12.3.5程度第二次烘至茶叶有触手感。含水量6%~7%为适度。12.3.6要点撑握火功,烘至足干,干燥后的茶叶薄摊在竹匾或木板上,冷却待包装。13加工记录加工厂应按GB14881要求记录保存各项原始记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