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422-2013 茭白-慈姑套作栽培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31备案号:41124-2014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422—2013茭白-慈姑套作栽培技术规程Rulesoftheproductionofwaterbamboointerplantwitharrowhead2013-12-30发布2014-01-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422—2013I前言茭白-慈姑套作栽培技术是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研制成的水生蔬菜高效栽培模式,可以有效利用温光资源和水土资源,达到茭白和慈姑产品的双丰收,取得高产高效。该栽培技术模式目前尚无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鉴于该技术模式在全国各水生蔬菜产区已有较大应用面积,为进一步规范该技术模式,促进该技术模式的推广应用,保障该技术模式的高产高效和茭白、慈姑的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结构和编写》进行编写。本标准由扬州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扬州大学、扬州市浩扬水生蔬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良俊、陈学好、王波、程立宝、杨荣伟、徐强、齐晓花。DB32/T2422—20131茭白-慈姑套作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茭白-慈姑套作栽培的产地环境、生产技术措施、采收要求等。本标准适用于茭白-慈姑套作栽培。本标准适用于江苏省及生态条件相似的地区。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T8321.8-2007农药合理使用标准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准则通则NY5010-2002无公害食品蔬菜产地环境条件NY5238-2005无公害食品水生蔬菜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一熟茭白single-harvestwaterbambootype又称单季茭白。一般于春季分墩栽植,当年秋季采收茭白。生产上为保持种性和获得高产,多实行年年选种、换田重栽。这种春季栽植,秋季采收1次的茭白类型称为一熟茭白。3.2两熟茭白double-harvestwaterbambootype又称双季茭白。于春季或早秋栽植,当年秋季采收一季茭白,称为秋茭;残留的茭墩在田中越冬,次年春季萌芽后到初夏(5月中旬~6月上中旬)再采收一季茭白,称为夏茭。这种栽植1次,采收两次的茭白类型称为两熟茭白。3.3晚水慈姑arrowheadcultivatedatearlyaugust长江中下游地区栽培慈姑应在8月初以前栽植结束,一般将7月下旬至8月上旬栽植的慈姑称为晚水慈姑。DB32/T2422—201324产地环境茭白-慈姑套作栽培的产地环境应符合NY5010-2002的规定。要求土壤肥沃,有机质含量1.5%以上,pH5.6~pH7.5,含盐量宜在0.2%以下。要求水源充足、地势平坦、排灌便利,具有保持(5~20)cm水层的条件。5生产技术5.1.1整地大田定植前15d以上整地,耕翻深度(15~20)cm,做到田平泥烂。放入浅水5cm左右。5.1.2基肥施用应按NY/T496-2002规定执行。每667m2施入腐熟堆厩肥1000kg以上、NPK三元素复合肥20kg。5.2品种选择5.2.1茭白品种选择5.2.1.1一熟茭白品种选择选择植株较矮小,早熟的优良品种。如:蒋墅茭、一点红等。5.2.1.2两熟茭白品种选择选择秋茭早熟的两熟茭白优良品种。如:两头早、鄂茭2号等。5.2.2慈姑品种选择根据市场消费习惯,可选择扬慈1号、紫园等品种。5.3种苗准备5.3.1种苗质量种苗纯度达95%以上。种苗健壮,无病虫危害或机械损伤。5.3.2种苗用量每667m2茭白种苗用量2000穴,每穴(2~3)株;慈姑种苗用量1000株左右。5.3.2.1茭白育苗留种茭墩原田越冬,或挖出另田假植寄秧,第二年萌芽后植株生长至20cm左右高时,分墩移栽。5.3.2.2慈姑育苗育苗前5d以上做好苗床,耕翻深度15cm左右,做到田平泥烂。放入浅水3cm左右。将选留的慈姑种球取出,紧贴慈姑球茎切下顶芽,摊晾至顶芽切口收干后插入苗床,株行距10cm左右。育苗期苗床保持潮湿或浅水层,并适当控肥,保持植株(4~6)片叶。5.4种植DB32/T2422—201335.4.1种植时间5.4.1.1茭白种植时间一熟茭、两熟茭春季种植时间一般在4月上中旬。5.4.1.2慈姑种植时间慈姑种植时间为8月初。5.4.2种植方法茭白采用大小行栽培,大行行距80cm,小行行距40cm,穴距(35~40)cm,每穴(2~3)株健壮分蘖苗。慈姑于8月初定植于茭白大行内,株距(35~40)cm。5.5田间管理5.5.1茭白田间管理5.5.1.1水层管理茭白定植后保持(3~5)cm浅水,约1周后植株返青活棵,结合耘田除草,放干田水,追提苗肥;追肥后第二天恢复浅水层;以后随着植株的长高,逐步加深至10cm左右;孕茭期可加深水层至(15~20)cm,以利于孕茭;采收时适当放浅水层,方便采收。5.5.1.2追肥按NY/T496-2002规定执行。茭白定植后约1周后植株返青活棵,结合耘田除草,放干田水,每667m2施腐熟的粪肥水500kg或撒施尿素(8~10)kg,作为提苗肥。植株开始“孕茭”时,及时追肥1次,每667m2施入复合肥30kg,或尿素15kg、硫酸钾15kg和过磷酸钙10kg。5.5.1.3除草定植前,应结合耕翻整地清除杂草;定植后至植株封行前,宜人工拔除杂草。水绵或浮萍等藻类发生时,通过排干田水搁田(1~2)d防治。5.5.1.4除老叶植株分蘖后期,正值夏秋高温季节,茭墩内部植株拥挤,应将各茎蘖基部已发黄的老叶拉去,随即踏入田土中沤作肥料,使株丛内和株丛间通风透光。尤其在套种慈姑定植前应进行认真的除老叶,以方便慈姑定植,同时,在茭白采收后期,慈姑植株旺盛生长前也应及时做好除老叶工作。5.5.2慈姑田间管理5.5.2.1水层管理以浅水勤灌,防止干旱为原则。在高温多雨季节,应适当排水搁田,以防引起徒长。在高温干旱情况下,应注意适当深灌凉水。植株生育前期保持5cm左右浅水。定植后,气温达35℃以上时,可于深夜或清晨引灌凉水,并加深水层至(12~20)cm,减轻高温的不良影响。8月中、下旬以后,气候转凉,再恢复水层l0cm左右,植株大量结球时,落浅水层到5cm。DB32/T2422—201345.5.2.2追肥按NY/T496-2002规定执行。晚水慈姑追肥应遵循一促到底的原则。并且必须重视氮、磷、钾的配合施用。定植后10d左右,每亩可施腐熟粪肥1000kg或尿素10kg,施后耘田,使肥料与土壤混和均匀。8月底9月初植株开始大量抽生匍匐茎时,每亩施腐熟粪肥800kg,或尿素25kg、另加施草木灰50kg,或NPK三元复合肥30kg。5.5.2.3除草定植前,应结合耕翻整地清除杂草;定植后至植株封行前,宜人工拔除杂草。水绵或浮萍等藻类发生时,通过排干田水搁田(1~2)d。5.5.2.4除老叶当植株具有6片以上成长叶时,将植株外围老叶连同叶柄捺人株旁泥中,留中央旺盛生长叶5片左右。直至气温降到25℃以下时为止。5.6病虫害防治5.6.1防治原则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生物防治”措施,配套使用化学防治措施的原则。5.6.2防治方法5.6.2.1农业防治加强清洁田园,防除杂草,减少病虫基数和病虫源。5.6.2.2物理防治人工摘除莲花夜盗蛾等夜蛾类害虫的卵块,或于幼虫尚未分散前集中捕杀;用杀虫灯诱杀成虫。田间设置黄板诱杀有翅蚜虫、设置蓝板诱杀蓟马。5.6.2.3化学防治5.6.2.3.1药剂使用原则和要求农药使用应符合GB4285-1989、GB/T8321.8-2007(所有部分)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的规定。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和高毒、剧毒、高残留的农药。5.6.2.3.2茭白病虫害防治茭白病虫害防治用药及使用方法见表1。DB32/T2422—20135表1茭白病虫害防治用药及使用方法病虫害种类农药名称使用浓度安全间隔期(d)茭白纹枯病5%井冈霉素悬浮剂1000倍液1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茭白胡麻斑病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10长绿飞虱25%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152.5%的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5大螟、二化螟25%的杀虫双水剂300倍液1550%的杀螟硫磷乳油600倍液15稻蓟马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2050%的辛硫磷乳油1500倍液105.6.2.3.3慈姑病虫害防治慈姑病虫害防治用药及使用方法见表2。表2慈姑病虫害防治用药及使用方法病虫害种类农药名称使用浓度安全间隔期慈姑黑粉病20%三唑酮乳油1000倍液15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10蚜虫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10DB32/T2422—20136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5慈姑钻心虫2.5%溴氰菊酯乳油2500倍液15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106采收6.1茭白采收茭白采收适期的外观指标是单株茎蘖假茎基部显著膨大,一侧露出白色的茭肉,是采收的最佳时期。6.2慈姑采收慈姑于地上部枯黄时采收。一般以12月份收获产量最高。7选留种7.1茭白选留种孕茭初期,巡视全田,淘汰“雄茭”和“灰茭”茭墩,选留符合品种特征的植株留种。7.2慈姑选留种选择生长健壮、符合品种特性的慈姑栽培田块留种,留种田种球采收后选择符合品种特性、无病虫害和机械伤、顶芽粗度(0.6~l)cm的优良球茎作种。8生产档案建立田间生产技术档案。对生产技术、病虫害防治及采收中各环节所采取的措施进行详细记录。生产档案保存两年以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