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07.080B47备案函:41323-2014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450—2013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技术规程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ArtificialPropagationof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2013-12–20发布2014–02–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450—2013I前言双齿围沙蚕在水产养殖及垂钓等方面用途广泛,国内外市场需求量非常大,常常出现有价无货,供不应求的情况。近年来沿海各地纷纷开展其人工育苗,但育成率和单位面积苗产量差异很大,迄今我国双齿围沙蚕的苗产量仍然远远不能满足养殖生产的需求,成为制约其人工养殖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提高我省大规格双齿围沙蚕苗种的产量和质量,推动沙蚕养殖产业的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依据多年来科研推广成果,江苏省双齿围沙蚕科研与生产实践经验,并结合国内外研究成果,同时参考了国家的有关标准而制定的。本标准按照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盐城工学院提出,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盐城工学院海洋技术系、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滩涂底栖生物学重点实验室。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吕富、黄金田、王资生、齐志涛、王爱民、吕林兰、赵卫红、於叶兵、董学兴、仇明。DB32/T2450—20131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双齿围沙蚕Perinereisaibuhitensis(Grube)人工育苗的设施、亲体挑选与培育、产卵与孵化、幼虫培育、苗种培育、出苗、包装与运输等。本标准适用于双齿围沙蚕人工育苗,其它种沙蚕的人工育苗可参照实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2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异沙蚕体(heteronereis)是沙蚕科为代表的一种特有的生殖现象。在产卵排精前夕,其体形发生变化,生活方式由底栖爬行转为快速游动,这种具有生殖态的虫体称为异沙蚕体。3.2群浮(swarming)沙蚕性成熟后,生活方式由底栖爬行转为快速游动,这种生殖习性称为群浮。3.3疣足幼虫(nectochaeta)是担轮幼虫期后的幼虫,刚出膜时具有3对疣足称为3刚节疣足幼虫或3刚节幼体,以后新体节在尾节前部不断长出,按体节数量称为相应的刚节疣足幼虫或刚节幼体。4育苗设施4.1育苗室DB32/T2450—20132为玻璃钢瓦结构,四面通风,水泥池若干只,每只底面积20m2~50m2,用于催产、孵化、幼虫培育和苗种培育。4.2室外土池长方形室外土池若干块,用于亲体培育和苗种培育,每块宽3m~4m、面积667m2~1334m2为宜,便于投饵和异沙蚕体捞取。4.3饵料培养设备设施饵料池总面积约为育苗池面积的40%,具体要求见表1。表1饵料培养设备设施设备设施容积或面积水深一级培养容器(三角烧瓶)1000ml,5000ml-二级培养容器(透明塑料袋或塑料桶)10L/袋或50L/只-三级培养池(水泥池)20m2~40m20.6m~1.0m4.4配套设施具备供电、供水、供气、照明等系统,其中供水系统的砂滤池应配备4只,进行二级沙滤。5亲体挑选与培育5.1亲体挑选于4月初~8月初,挑选健康、身体无损伤,肉红色或青绿色,体表具光泽,体长180mm~270mm,具150刚节~230刚节(规格160条/kg~300条/kg)的未变态个体作为亲体。5.2亲体培育5.2.1环境条件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规定;水温控制在15℃~35℃范围内,最适在22℃~30℃;盐度控制在15~35,最适在24~27;溶氧保持在4mg/L以上。5.2.2培育密度250条/m2~350条/m2。5.2.3日常管理5.2.3.1水深及换水通过水深调节沙蚕生活的底质温度,4、5月5cm~10cm;6月10cm~20cm;7、8月20cm~40cm。每6天全换水1次,干露24h。5.2.3.2饵料及投饵DB32/T2450—20133培育底栖硅藻作为饵料,同时每天日落前投喂0.5%~3.0%的人工配合饲料(豆饼粉:鱼粉=4:1)。6产卵与孵化6.1催产池与孵化池催产池和孵化池为室内水泥池(4.1所述)。催产池放满过滤海水,池中布若干直径1m的锥形底筛绢网箱(孔径≤0.1mm),并于每只锥形底筛绢网箱中置1气头和1直径略小的平底网箱(1mm≤孔径≤2mm)。孵化池放50cm深的过滤海水,气头1个/m2。6.2异沙蚕体收集与催产在群浮高峰(每月农历十三和农历二十七左右)前4d~5d排干亲体培育池水,再于群浮高峰的当天清晨注水20cm~40cm,待异沙蚕体上浮时立即用网勺捞起,放于含20mg/L高锰酸钾的海水中2~4min,杀灭附于沙蚕体表的有害生物,然后捞起用过滤海水冲洗后按雌雄比例3:1,放在催产池网箱中,每只网箱放0.5kg~1kg异沙蚕体,让其自然产卵排精,其间不间断充气。每小时收集1次受精卵经过滤海水冲洗后放于孵化池中。经6h~12h产卵排精后,将匍匐于箱底的异沙蚕体和网箱移去。6.3孵化条件水温22℃~28℃,盐度24~27,连续大量充气(使水面呈沸腾状),药物使用按NY5071准则执行。6.4孵化密度受精卵密度20粒/mL~40粒/mL。6.5日常管理孵化期间每天补新鲜过滤海水5cm~10cm。7幼虫培育7.1培育条件幼虫孵化出膜后,减少气量(水面有米粒大小的气泡为宜),其他同6.3。7.2培育密度培育密度10个/mL~20个/mL。7.3日常管理7.3.1换水3、4刚节疣足幼虫期间日换水1次,换水量为10%~20%。7.3.2投饵3刚节疣足幼虫后期开始投喂湛江等鞭金藻和牟氏角毛藻各10×104cell/mL,EM菌(5~15)×108cell/mL,一直培育至4刚节疣足幼虫末期。DB32/T2450—201348苗种培育8.1苗种培育池苗种培育池为室内水泥池(4.1所述)或为室外土池(4.2所述)。水泥池中预先铺厚1cm~1.5cm的消毒泥沙,室外土池须事先翻耕耙平和消毒。8.2转池当幼虫发育到4刚节疣足幼虫末期和5刚节疣足幼虫初期时,将幼虫连同培育用水一起转到苗种培育池中,并补充适量新鲜过滤海水。8.3培育条件水温20℃~33℃,盐度20~35,溶氧保持在5mg/L以上,药物使用按NY5071准则执行。8.4培育密度30个/cm2~40个/cm2(以单位面积底泥平均分布幼虫的个数计)。8.5日常管理8.5.1换水每天换水10%~20%,每6天干露12h~24h。8.5.2投饵室内水泥池每天投喂湛江等鞭金藻和牟氏角毛藻各10×104cell/mL,EM菌(15~25)×108cell/mL和适量人工饵料;室外土池培育底栖硅藻和浮游藻类,并每天投喂EM菌(15~25)×108cell/mL和适量人工饵料。人工饵料投喂方法:体长2mm以内个体增喂经孔径≤0.05mm筛绢过滤的虾片和熟豆浆,百万尾幼沙蚕每天投喂虾片0.5~2.0g和2~5g干大豆做成的豆浆;体长超过2mm的幼沙蚕增投鱼粉、螺旋藻粉和豆粕粉(三者之比为3:3:4),以百万尾计,每天投喂量分别为:体长2mm~4mm时为5g~15g、4mm~6mm时为15g~30g、6mm~8mm时为30g~60g、8mm~10mm时为60g~110g、10mm~12mm时为110g~180g。9出苗9.1规格体长1cm左右的幼沙蚕。9.2质量大小均匀,苗种健壮,能迅速爬行与钻泥沙。9.3出苗方法干露3d~5d后注水20cm,用水泵冲泥沙赶苗上浮,用孔径≤0.3mm筛绢拉网捕捞。9.4计量采用称重法,将沙蚕苗全部从育苗池取出,去掉沙与杂质后称总重。DB32/T2450—2013510包装与运输10.1包装用60cm×30cm×10cm的泡沫盒分装,每盒装沙蚕苗0.5kg~1.0kg,5~10盒叠在一起,内置冰袋降温,外套纸箱。10.2运输采用10℃左右干法运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