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B52备案号:40053-2014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1878—2013细鳞鱼养殖技术规范QinlinglenokAquaculturetechnicalspecifications2013-09-25发布2013-12-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壮、焦永发、李海波、谢宜涛、尹迎春、葛晨霞、刘丽晖、孙占胜、张丽、刘晶、矫珑。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1细鳞鱼养殖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细鳞鱼养殖的环境条件、亲鱼培育、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鱼饲养、鱼病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细鳞鱼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30.3虹鳟养殖技术规范人工繁殖技术NY/T5161无公害食品虹鳟养殖技术规范3环境条件3.1产地环境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水源充足、注排水方便、光照充足。3.2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水质清新,透明度高,周年水温5℃~20℃,溶解氧≥6mg/L。若为地下涌泉水,应充分曝气。4养殖设施4.1水泥池,长方形,水流通畅,无死角,有一定坡降度,设有防逃闸门及控制水位的闸板。4.2成鱼池:宽4m~5m,长度为宽度的5倍~6倍,坡降度为0.8%。4.3稚鱼池:宽2m~2.5m,长度为宽度的5倍~6倍,坡降度为0.2%。5亲鱼培育5.1亲鱼来源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2亲鱼应来自国家级或省级原、良种场或原产地,并检疫合格。5.2亲鱼质量5.2.1体质应健壮、体型匀称,无病、无伤、无畸形。5.2.2不携带病原体,可数性状及可量形状在规定范围内。5.2.3近亲繁殖的后代不得留作亲鱼。5.3繁殖年龄——雌性:最佳繁殖年龄5龄~8龄。——雄性:最佳繁殖年龄4龄~7龄。5.4亲鱼饲养5.4.1饲养环境——培育池面积160m2~320m2,水深保持在0.6m~0.8m,人工繁殖前降低水位至0.3m~0.4m。——培育水温5℃~13℃,产前6个月水温不超过12℃。——繁殖前2个月水流速保持在1.0m/s~1.95m/s。5.4.2放养放养量为5kg/m³~10kg/m³。雌雄亲鱼可混养,比例为4:1。产前30天将雌、雄亲鱼分池饲养。5.4.3饵料与投喂——饵料应含有较高的动物性蛋白,蛋白质含量≥45%。可适当投喂生物活饵料(如野杂鱼等)或在饵料中添加维生素C、E、虾红素或类胡萝卜素等,以提高精子和卵子质量。——饵料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日投喂2次。按亲鱼总体重1%计算给饵基数,在产卵期间日投喂量为基数的30%,在产卵期前1个月和结束后1个月为基数的50%,其他时间为基数的70%。5.4.4日常管理——早、晚巡池,观察鱼体活动情况;清晨及傍晚清除污物、粪便和饲料残渣。——发现疫病,应及时进行治疗。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规定。——死鱼及时捞出,做无害化处理。6人工繁殖6.1雌雄鉴别——雌鱼:在临近繁殖期间,腹部柔软,体色浅,腹部发白。——雄鱼:在临近繁殖期间,体色相对发黑,腹部灰黑色。注:细鳞鱼婚姻色不明显,雄鱼较雌鱼提前一个月达到性成熟,可在临近产卵期以人工试采方式进行挑选。6.2成熟度鉴别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3——雌鱼:腹部膨大柔软,生殖孔红肿外突。用手轻压腹部,即有圆而饱满,有弹性的卵粒流出。——雄鱼:用手轻压腹部即有入水即散的乳白色精液流出。6.3采卵与采精6.3.1采卵——将卵直接挤入多孔(孔径为2.5mm)采卵盆中。——采卵盆大小根据每批次采卵量的多少来选择。——采出的卵子切不可遇水。6.3.2采精——把精液直接挤于卵上,每4尾~6尾雌鱼卵用2尾~3尾雄鱼精液。——采精时,鱼体、器皿及操作人员手上的水应擦拭干,避免外界任何水滴进入,避免鱼体粪便、尿液、血水等污物混入。注:采卵和采精前1d~2d停止投饵;整个过程在室内无直射光的条件下进行。6.4人工授精6.4.1试剂配制等调液:NaCl:90.7g、KCl:2.4g、CaCl2:2.6g、双蒸馏水10L,温度调至4℃以上。6.4.2干导法授精等调液或清水淋洗卵2次~3次,洗去一些卵中流出的卵黄物质,将卵移入不带孔的授精盆中,挤入精液,轻轻沿一个方向快速均匀搅拌10s~20s,使精卵充分接触,加入等调液或清水(以刚浸没过卵为宜),继续均匀搅拌20s~30s,放置于阴暗处静止15min~20min。确认精子完全失去受精能力后,用清水多次漂洗受精卵,直到水清澈透明为止,将受精卵于水中静置阴暗处0.5h~1h,待完全吸水膨胀后再放入孵化器中。6.4.3湿导法授精等调液或清水漂洗鱼卵,排出洗液,加入等调液或清水(没过鱼卵即可),立即挤入精液,轻轻均匀搅拌20s~30s,放置于阴暗处0.5h~1h,待完全吸水膨胀后,漂洗数次,之后放入孵化器中。6.4.4产后亲鱼处理——用药物对亲鱼进行消毒处理,预防水霉发生。——药物选择与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规定。6.5孵化6.5.1孵化设备使用塑料孵化桶或玻璃钢平列槽,其构造参照SC/T1030.3中6.1条或8.1条。6.5.2孵化密度塑料孵化桶放卵密度参照SC/T1030.3中6.1条的规定;玻璃钢平列槽放卵密度为20000粒/m2~30000粒/m2。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46.5.3孵化环境——安静、避光、防震。——孵化水溶解氧≥6.5mg/L。——孵化水温保持在8℃~10℃为宜,最适孵化温度为9℃。6.5.4孵化管理6.5.4.1保持水流畅通,定期消毒,控制水霉菌着生。消毒药物应符合NY5071的规定。6.5.4.2胚胎发育敏感期内卵应保持静置状态。受精卵发眼后,及时拣出死卵,计算采卵量和发眼率。6.5.4.3仔鱼破膜后,加大注水量至每1万尾0.1L/s。及时捞出卵膜及死苗,刷洗小槽,保持水流畅通,防止缺氧窒息。6.5.4.4每天进行温度监测,计算胚胎发育积温。积温按下式计算å==niitK1........................................(1)式中:K——发育积温,单位为度·日;n——发育期经历的天数,单位为天(d);ti——发育期内每天的平均水温,单位为摄氏度(℃)。7苗种培育7.1鱼苗培育7.1.1培育环境——玻璃钢平列槽和培育池。玻璃钢平列槽构造参照SC/T1030.3,槽内水深10cm~12cm;培育池长20m,宽2m~3m,设置在上水流处,水深20cm~25cm。——培育适宜水温12℃~18℃。——水量控制在0.1m3/s~0.15m3/s。7.1.2放养密度从开口至0.2g/尾时,在平列槽内培育,平列槽内放养密度为5000尾/m2~10000尾/m2;0.2g/尾以上时,将鱼苗从室内平列槽中移到室外培育池,放养密度为1500尾/m2~5000尾/m2。7.1.3饵料与投喂7.1.3.1饵料包括生物活饵料(水蚯蚓、蚤类等)与人工全价配合开口饵料(进口鲑鳟鱼开口料或自制的开口破碎料)。生物活饵料应预先漂洗干净并消毒。人工饵料应具有较高的漂浮性,符合GB13078、NY5072的规定,营养全面,粒径0.2mm~0.4mm。7.1.3.2稚鱼半数上浮时开始投喂驯化。7.1.3.3开口至0.5g/尾时日投饵8次,0.5g/尾~1g/尾时日投饵6次。7.1.4日常管理7.1.4.1仔鱼破膜至开口驯化期间用15W/m²白炽灯照明,投饵后逐渐增加到100W/m²,离水面100cm,每天开灯12h。7.1.4.2进水口用网目为3mm的细筛网拦截,并于排水口处安装防逃设施。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57.1.4.3鱼苗从室内移到室外培育时,水温差在2℃以内。7.1.4.4用2%盐水对鱼体进行消毒,时间依据鱼苗情况等灵活掌握。7.1.4.5室外培育池上方铺设遮阳网或遮阳棚,饲养一段时间后逐渐撤掉。7.1.4.6勤刷闸门,及时清除死苗,定时清污,保持水流畅通和良好的培育环境。7.2鱼种培育7.2.1饲养环境培育池长20m~30m,宽4m,水深30cm~50cm。最适水温14℃~18℃,最高水温不超过20℃。7.2.2放养密度依据鱼种规格、水温、注水量来确定苗种的放养密度。规格在1g/尾~10g/尾时,放养800尾~1500尾/m3;10g/尾~15g/尾时,放养350尾/m3~800尾/m3;15g/尾~25g/尾时,放养200尾/m3~350尾/m3。7.2.3饵料与投喂7.2.3.1投喂全价配合颗粒饵料,蛋白含量高于50%,饵料符合GB13078、NY5072的规定。饵料粒径应与鱼种口径相适应,范围在0.6mm~3mm。7.2.3.2投喂应定时、定量,随水温、生长情况调整投喂次数和投喂量,以鱼种八成饱为宜。初期日投喂6次,中期4次,后期3次。当规格达到15g以上时,日投喂2次。7.2.4日常管理7.2.4.1定期筛选,分级饲养。7.2.4.2早晚巡池观察鱼种活动和摄食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采取措施解决。7.2.4.3调整水流速为1cm/s~1.5cm/s,池水交换率为1.5次/h~2次/h。7.2.4.4调整注水量为35L/s~40L/s,且随鱼种的生长和游泳能力的增强而逐渐增大,以鱼种不贴排水口拦鱼栅为宜。7.2.4.5其他执行5.4.4条。8成鱼饲养8.1饲养环境饲养池长20m~40m,宽4m,水深50cm~70cm;注水量≥50L/s,流速1cm/s~2cm/s,池水交换率2.5次/h;适宜水温12℃~20℃,最适水温16℃~18℃。8.2放养密度规格在25g/尾~100g/尾时,放养100尾/m3~200尾/m3;100g/尾~250g/尾时,放养28尾/m3~100尾/m3;250g/尾~500g/尾时,放养20尾/m3~28尾/m3。8.3投喂管理早晚投喂2次,每次间隔7h~8h。遵循“少多少”、“慢快慢”原则。饵料符合GB13078、NY5072的规定。8.4日常管理细鳞鱼有异食性,应避免杂物落入池中引起误食。其他执行7.2.4条。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69鱼病预防9.1发眼卵、苗种、亲鱼的引进要严格进行检疫和消毒。池塘和工具也应严格消毒。9.2避免使用霉变饵料。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ICS65.150B52备案号:40053-2014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1878—2013细鳞鱼养殖技术规范QinlinglenokAquaculturetechnicalspecifications2013-09-25发布2013-12-01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878—2013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水利厅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吉林鸭绿江上游国家级自然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