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371-2013 鳙鱼养殖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150B52备案号:38400-2013DB32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T2371-2013鳙鱼养殖技术规程RegulationofbreedingtechnologyofBigheadCarp2013-09-15发布2013-10-1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371-2013I前  言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溧阳市农林局提出。本标准由溧阳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锦华、陈罗明、吴国民、张国娣、余水法、蒋瑛、赵德富、钱立宇、偰国胜。DB32/T2371-20131鳙鱼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鳙鱼养殖的环境条件、夏花培育、鱼种培育、成鱼养殖、饲料要求及鱼病防治。本标准适用于鳙鱼池塘、水库(或大水面)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11778鳙鱼苗、鱼种GB13078饲料卫生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SC/T1008淡水鱼苗种池塘常规培育技术规范3环境条件3.1场地选择3.1.1水源充足,排灌方便;周围10km范围内没有对渔业水质构成威胁的污染源。3.1.2池塘通风向阳。3.2水质3.2.1水源水质应符合GB11607的规定。3.2.2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规定。3.2.3池塘水体透明度30cm左右。底质应符合GB/T18407.4的规定。3.3池塘要求池塘要求见表1。DB32/T2371-20132表1池塘要求池塘类别面积(667m2)水深(m)池塘坡度长宽比底质要求淤泥厚度(cm)清塘消毒夏花塘2~50.8~1.51:2.55:3池底平坦,壤土或沙壤土≤20鱼入塘前15d左右进行药物清塘,药物使用应按NY5071的规定执行。鱼种塘5~101.5~2成鱼塘10~302~2.54夏花培育4.1培育要求4.1.1苗种应由持证苗种生产企业提供,苗种质量符合GB11778的规定。4.1.2苗种培育应符合SC/T1008的规定。4.2池塘准备将池水排干,使池底彻底曝晒,放苗前(7~10)d,用生石灰清塘,清塘时注水10cm左右,每亩用(100~150)kg生石灰水溶后全池泼洒。清塘(3~5)d后,注水保持池水水深50cm左右,并施基肥,完全发酵的人畜粪施(200~250)kg/667m2,商品有机肥使用量按说明使用。施肥应符合NY/T394的规定。4.3苗种放养放苗前(2~3)d加注新水,使池水保持在(70~80)cm。放苗时温差不得超过5℃,应在池塘上风硬底质处,将盛苗容器倾斜于水中,让鱼苗随水徐徐溢出,不得倾倒。由鱼苗直接培育成夏花,放养密度(20~30)万尾/667m2,若计划将鱼苗养到乌仔再拉网分塘,则放养密度可增大到(40~50)万尾/667m2。4.4饲养管理4.4.1投饵管理鱼苗下塘一周内,一般不用投喂;一周后每天每667m2用(3~4)kg黄豆磨浆,雾化全池均匀泼洒,使豆浆悬浮于水面上,上风处适当多泼。每天投喂2次,即上午9时、下午3时各投喂1次。当鱼苗长到1.5cm后,在池边四周浅滩处打点增投豆饼糊等饵料。4.4.2水质管理鱼苗下塘一周后开始向池中加注新水,后每隔(3~5)d注水1次,每次(15~20)cm,最后使水深达到(120~150)cm。保持适度肥水,当池水肥度不够时,适时适量追肥。4.4.3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观察鱼苗活动是否正常、水肥度是否适当、有无病害发生以及查看鱼体大小等,以便采取措施和确定拉网时间。及时捞出蛙卵。鱼苗下塘25d左右时,体长达(2.5~3)cm时,经拉网锻炼后便可分塘或出售。DB32/T2371-201335鱼种培育5.1培育要求5.1.1苗种应由持证苗种生产企业提供,苗种质量符合GB11778的规定。5.1.2苗种培育应符合SC/T1008的规定。5.2池塘主养5.2.1放养模式6月上旬每亩放养规格为(1.5~2)kg/万尾的夏花鱼种(0.5~0.6)万尾,并可搭配团头鲂夏花(0.15~0.2)万尾或草鱼夏花(0.1~0.15)万尾或异育银鲫夏花(0.05~0.1)万尾。5.2.2投饵管理培育期间根据水质情况及时追肥。同时进行人工投喂,可将豆粕轧成糊状,定点投喂和化水全池泼洒相结合的方法或投喂粉状配合饵料。5.2.3水质管理培育期间,每(10~15)d注水或换水1次,每次(20~30)cm。每(15~20)d用生石灰化浆全池泼洒1次,浓度(15~20)mg/L。高产塘应配备增氧机,并根据池中溶氧状况适时开动增氧机增氧。5.3池塘套养5.3.1鱼种塘套养6月上旬每亩套养规格为(1.5~2)kg/万尾的夏花鳙鱼种(0.03~0.05)万尾。5.3.2成鱼塘、蟹塘套养6月上旬每亩套养规格为(5~6)kg/万尾的夏花鳙鱼种(0.02~0.03)万尾。6成鱼养殖6.1养殖模式成鱼养殖模式见表2。表2成鱼养殖模式水域类型鱼种规格(kg/尾)套养尾数(尾/667m2)成鱼塘套养0.15~0.430~80蟹塘套养0.3~0.540~50湖泊围网套养0.3~0.525~40水库增殖0.5~0.85~206.2成鱼塘套养DB32/T2371-201346.2.1放养模式不同成鱼池塘鳙鱼套养模式见表3。表3不同成鱼池塘鳙鱼套养模式主养品种产量级别(kg)鳙鱼放养鳙鱼产出规格(kg/尾)套养尾数(尾/667m2)规格(kg/尾)产量(kg)团头鲂9000.15~0.2550~601.75~285~1006000.25~0.470~801.75~2120~140异育银鲫7500.15~0.2530~401.75~250~705000.25~0.460~701.75~2100~120草鱼15000.15~0.2550~601.75~285~10010000.25~0.470~801.75~2120~140青鱼7500.15~0.2550~602.5~3120~1505000.25~0.470~802.5~3180~2006.2.2池塘准备清淤晒塘。人工或机械方法清除过多的淤泥,淤泥厚度≤20cm,晒塘(20~30)d。放养前(7~10)d用生石灰150g/m2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6.2.3鱼种放养6.2.3.1鱼种质量应符合GB11778的规定。6.2.3.2鱼种规格(0.15~0.4)kg/尾。6.2.3.3放养时间3月底前。6.2.3.4放养密度(30~80)尾/667m2。6.2.4捕捞采用拉网捕捞。6.3蟹塘套养6.3.1鱼种放养6.3.1.1放养时间3月底前。DB32/T2371-201356.3.1.2放养规格(0.3~0.5)kg/尾的鱼种。6.3.1.3鱼种质量应符合GB11778的规定。6.3.1.4放养密度(40~50)尾/667m2。6.3.2养殖管理6.3.2.1水质管理蟹种放养之初,池塘水位保持(0.6~0.7)m,以后逐渐加深,4月至5月水位保持(0.8~1.0)m,7月至8月保持(1.2~1.5)m,透明度保持50cm左右。注意用生石灰调节水质,pH值控制在7.5~8.5。视水质情况可用微生物制剂和底质改良剂每月调节(2~3)次。盛夏适当注水,保持水位相对稳定。6.3.2.2日常管理坚持早、中、晚巡塘,随时掌握情况,做好池塘日志,发现问题及时处理。6.3.3捕捞采用拉网和干塘捕捞。6.4湖泊围网套养6.4.1鱼种放养6.4.1.1放养时间3月底前。6.4.1.2放养规格(0.3~0.5)kg/尾的鱼种。6.4.1.3鱼种质量应符合GB11778的规定。6.4.1.4放养密度(25~40)尾/667m2。6.4.2日常管理6.4.2.1清除附着物及时捞除挡在网皮、竹桩旁的杂草和污物,保持围网清洁,保证水流畅通。6.4.2.2检查维修DB32/T2371-20136勤检查网皮有无破损及竹桩摇动,做好网皮、竹桩、拉杆、缚条的维修和更换。6.4.2.3应急处理台汛来临前,应准备好抢险材料,进行检查加固,及时清除网前的浮污物,避免逃鱼事故。6.4.2.4定期检查和测定定期取样检查鱼类生长情况,测定其体长、体重、肥满度等数据,做好记录,掌握分析鱼类生长趋势,并为轮捕和下年生产计划调整提供有关数据。6.4.3捕捞捕捞工具使用大网拉网。6.5水库增殖6.5.1鱼种放养6.5.1.1放养时间鱼种放养在每年1月至3月,夏花放养在每年7月至8月。6.5.1.2放养规格夏花规格在(20~30)kg/万尾。鱼种规格在(0.5~0.8)kg/尾。6.5.1.3鱼种质量应符合GB11778的规定。6.5.1.4放养密度夏花放养:贫营养型每667m2放(50~100)尾,中营养型(100~150)尾,富营养型(150~200)尾。鱼种放养:贫营养型一般每667m2放(5~10)尾,中营养型(10~15)尾,富营养型(15~20)尾。6.5.2日常管理6.5.2.1定期检查和测定定期取样检查鱼类生长情况,测定其体长、体重、肥满度等数据,做好记录,掌握分析鱼类生长趋势,并为轮捕和下年生产计划调整提供有关数据。6.5.2.2生态养殖整个养殖期水库内不投饵,不施肥,不用药,保持适量的水草、螺蚬、河蚌,形成良好的生态环境。6.5.3捕捞捕捞工具使用大网拉网。7饲料要求饲料符合NY5072和GB13078规定的要求,粗蛋白含量在(28~30)%。DB32/T2371-201378鱼病防治8.1鱼病的预防8.1.1鱼苗、鱼种入塘前,用(1~2)%食盐水溶液浸洗(5~10)min;鱼苗、鱼种下塘2周后,用lmg/L漂白粉(28%有效氯)泼洒一次。8.1.2死鱼应及时捞出,无害化处理。8.1.3病鱼池中使用过的渔具应浸洗消毒,病鱼池水未经消毒不得任意排放。8.2常见鱼病及其防治常见鱼病及其防治见表4。表4常见鱼病及其防治病名症状防治方法休药期注意事项锚头鰠病肉眼可见虫体,病鱼不安,寄生处组织发炎每m3水体用4.5%氯氰菊酯(0.02~0.03)ml,全池泼洒500度日禁用于虾蟹池塘白头白嘴病病鱼体瘦发黑,反应迟钝,吻端至眼球一段的皮肤色素消退成乳白色发病池每m3水体用三氯异氰尿酸(30%有效氯)(0.3~0.45)g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d500度日禁用金属容器稀释烂鳃病病鱼体色发黑、厌食,鳃丝红肿或腐烂、缺损,鳃表面有许多黏液黏附和白色增生物发病池每m3水体用三氯异氰尿酸(30%有效氯)(0.3~0.45)g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d500度日禁用金属容器稀释腐皮病病鱼背鳍和腹鳍以后的躯干部分或腹部两侧有卵圆形或椭圆形红斑,严重时肌肉腐烂,露出骨骼或内脏发病池每m3水体用三氯异氰尿酸(30%有效氯)(0.3~0.45)g全池泼洒,每天一次,连用2d500度日禁用金属容器稀释注:渔药的使用参照NY5071的要求执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