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B05备案号:37434-2013DB22吉林省地方标准DB22/T1068—2011代替DB22/T1068-2004绿色农产品细辛生产技术规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forgreenasarumheterotropoidesvar.mandshuricumproduction2011-12-01发布2011-12-15实施吉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068—2011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吉林省农业委员会提出并归口。本标准代替DB22/T1068-2004,对DB22/T1068-2004修改内容如下:——增加了“前言”章节;——修改了“范围”章节的内容(见1,2004年版的1);——增加了规范性引用文件的数量(见2,2004年版的2);——删除了术语“北细辛”,增加了术语“绝对千粒重”、“湿种子千粒重”(见3,2004年版的3);——删除了产地环境中的“周边环境”条款(见4,2004年版4.1);——删除了“适宜品种”条款(见5,2004年版的5.1);——修改了“种子外观”内容(见5.1.1.1,2004年版5.2.1.1);——将标题“分级”改为“种子质量”,给出了“质量标准”(见5.1.1.2,2004年版5.2.1.2);——增加了“种苗质量”条款,给出了“质量标准”(见5.1.2.2,2004年版5.2.2);——删除了“留种”中的“汉城细辛”(见5.2.1,2004年版5.3.1)——变“结合整地施入基肥”各类地重复说明为“整地”项下的总述(见2011年版和2004年版6.2);——修改了“种子消毒”药剂的浓度(见7.1,2004年版7.1.2)——变“育苗”和“直播”播种时间重复说明为“播种”章节下设“播种时间”条款(见7.2,2004年版7.1.1、7.2.1);——删除了直播方法中的“撒播”条款(见7.3.2,2004年版7.2.2)——将移栽田调光“方法”中“透光率“改为“郁闭度”表述,数值亦进行相应转换(见2011年版、2004年版9.2.2.2);——删除田间管理中移栽田的“水分管理”标题(见9.2.5、9.2.6,2004年版9.2.6);——删除了“育苗田”、“移栽田”田间管理中“畦面药剂消毒”内容(2004年版9.1.8、9.2.8);——引用了“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将“禁止使用的农药种类”与“允许使用及常用农药”二部分内容合并,变病害“种类”标题为直接将病害种类做为“病害”条款下的内容,删除了病害中的“防治”标题,(10.1、10.2、10.3,2004年版10.1、10.2、10.3、10.4.1、10.4.2);——叶枯病防治中增加了“种苗消毒”及药剂防治新农药(见10.3.1.4、10.3.1.5,2004年版10.4.2.1)——增加了菌核病“药剂防治”条款和“种子种苗消毒”项下种子消毒新药剂(见10.3.2.3、10.3.2.1,2004年版10.4.2.2);——增加了锈病“药剂防治”新药剂(见10.3.3.2,2004年版10.4.3.2);——增加“采收时间”条款,将“采收年限”和“采收时期”列于“采收时间”项下,修订了采收部位和采收时期(见11.1.1、11.1.1.2,2004年版11.1);——修改了“加工场地”、“挑选”、“水洗”条款;增加了“干燥”条款,并规定了干燥温度,将“阴干”条款并入“干燥”条款(见11.1.1~11.1.1.4,2004年版11.2.1~11.2.4)。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本标准起草人:郭靖、王英平、王志清、邵财、关一鸣、潘晓羲、张浩本标准于2004年11月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068—20111绿色农产品细辛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以东北细辛[AsarumheterotropoidesFr.Schmidtvar.mandshuricum(Maxim.)Kitag.]为基原的绿色中药材细辛生产过程中的产地环境、种子(苗)、选地整地、播种、移栽、田间管理、病虫鼠害防治、采收加工、包装运输和贮藏等生产技术规程。本标准适用于山区和半山区绿色细辛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大气环境质量标准GB5749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NY/T394绿色食品肥料使用准则NY/T393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二、四制twoyears-fouryearssystem细辛播种育苗2年,移栽后生长4年起收作货。3.2三、三制threeyears-threeyearssystem细辛播种育苗3年,移栽后生长3年起收作货。3.3郁闭度shadedensity遮挡阳光照射程度。如郁闭度0.7,是指遮光为70%,透光为30%。3.4绝对千粒重thousanddryseedweight亦称“干物质千粒重”,即1000粒细辛籽粒的干物质重量。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068—201123.5湿种子千粒重thousandfreshseedweight1000粒籽粒含有规定水分状况下的重量。4产地环境4.1气候条件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条件,年降水量为650mm~1000mm;日照时数为2200h~2600h;年平均气温为2.1℃~6.5℃,最高气温为35℃~37℃,最低气温为-35℃~-40℃,5月~9月平均气温为15℃~20℃,≥10℃年活动积温1900℃~3100℃,无霜期110d~150d。4.2大气质量大气环境符合GB3095中的二级标准。4.3土壤质量土壤环境符合GB15618中的二级标准。4.4水质量灌溉用水符合GB5084;加工用水符合GB5749。5种子(种苗)5.1种子(种苗)质量5.1.1种子5.1.1.1外观形态种子卵状圆长锥形,2.6mm~4.3mm,1.2mm~2.3mm,附有肉质种阜,种皮褐色或深褐色,有光泽。5.1.1.2种子质量播种用种子应是采收后刚清洗的湿种子或保湿贮藏的种子,干燥条件下贮藏的种子由于饱满、无病粒、碎粒。绝对千粒重不低于3.00g,发芽率力不低于80%,净度不低于90%。5.1.2种苗5.1.2.1种苗年生育苗后生长2年~3年的种苗。5.1.2.2种苗质量移栽用种苗,越冬芽、根系应发育良好,无损伤,无病虫感染。各年生种苗应达到如下标准:二年生种苗:根重不低于0.8g,须根数不低于8条,根长不低10cm。二年生种苗:根重不低于2.5g,须根数不低于16条,根长不低14cm。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068—201135.2良种繁育5.2.1留种选择5年生~6年生健壮的东北细辛植株留种,去杂去劣,疏去病弱果实。5.2.2种子采收6月中、下旬,当果实由红紫色变为粉白色,果肉呈粉质、种子黄褐色,无乳浆时采收。因细辛果实成熟期不一致,须分批采收。5.2.3种子清洗果实采收后在阴凉处放置2d~3d,待果皮变软开裂、果肉成粉状时搓去果皮果肉,用清水将种子冲洗干净,控干水分即可趁鲜播种。5.2.4临时贮藏细辛种子清洗后,最好立即播种。如不能及时播种,必须进行保湿贮藏,用小于种子的洁净细河沙3份~5份与1份种子混拌均匀,置于阴凉处贮藏,沙子湿度保持为15%左右,温度20℃左右,贮藏时间不得超过7月末。6选地整地6.1选地6.1.1山地选择20°以下缓坡荒山或耕地,以北坡或东北坡为宜,土质为疏松肥沃的棕壤土,pH6.0~7.0。6.1.2林下地选择生长椴树、桦树、枫树、柞树、槐树、曲柳等阔叶或针阔混交林下,灌木和草本植物生长稀疏的地方。坡向为北坡、东坡和东北坡,坡度为20°以下的缓坡。土壤选择土层较厚、疏松肥沃的棕壤或暗棕壤土,微酸性至中性,pH6.0~7.0。6.1.3农田地前茬作物以豆科、禾本科为宜;土壤为壤土或沙壤土,pH6.0~7.0。6.1.4参后地利用参后地种植细辛,以选择20°以下缓坡参后地和农田参后地为宜。施用过有机氯农药的参后地,需经土壤降残处理,达标后方可使用。6.2整地结合整地或作畦施入基肥(施肥方法见9.3.2.1)。6.2.1山地由下而上开垦,每隔50m~60m设隔离带(宽10m~15m),防止水土流失,清除灌木杂草,耕翻深度为20cm~25cm,拣出树根、石块等杂物,耙细整平。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068—201146.2.2林下地6.2.2.1畦作由下向上开垦,每隔50m~60m设隔离带(宽10m~15m),清除林下灌木杂草,耕翻深度为20cm,拣出树根、石块等杂物,耙细整平。6.2.2.2穴作选择适宜场地清除过密的灌木和草本植物,用镐刨坑穴栽。6.2.3农田地选地后先清理地上秸杆,再进行灭茬,然后耕翻耙细。6.2.4参后地利用山地参后地种植细辛,收参前将参帘和塑料撤除,棚架不动,收参时将畦土按原畦堆放,保护好畦旁树苗;利用农田参后地种植细辛,收参前将棚架拆除集中推放,收参后先将畦间距耕翻,再用畦床土将畦间距填平,重新作畦。7播种7.1种子消毒播种前,将种子用50%速克灵1000倍液30min。7.2播种时间6月下旬~7月上旬。7.3播种方法7.3.1育苗7.3.1.1条播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距5cm横向开沟,沟宽8cm~10cm,深3cm,沟底搂平,然后将种子混拌少量细沙,均匀播于沟内,覆土0.5cm~1.0cm,畦面覆盖松针或稻草保湿。鲜种子播种量80g~100g/m2。7.3.1.2撒播做畦时,将覆盖用土堆放在畦间距上面,搂平畦面,用少量细沙与种子拌匀,均匀地撒播在畦面上,覆土0.5cm~1cm,畦面覆盖松针或稻草保湿。鲜种子播种量100g/m2。7.3.2直播7.3.2.1条播方法同于7.3.1.1,种子间距为2cm~3cm,鲜种子播种量50g/m2~60g/m2。7.3.2.2穴播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068—20115在做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cm~20cm,穴距10cm~15cm压穴,穴深1cm,每穴播种5粒~8粒,覆土与穴面相平,再覆盖3cm~5cm厚松针或稻草。鲜种子播种40g/m2~50g/m2。8移栽8.1移栽制度采用二、四制或三、三制。8.2移栽时间秋栽于9月下旬至10月上旬;春栽于4月上中旬细辛越冬芽萌动前。8.3起苗移栽前适时起苗,用四齿钩将苗刨出,抖净泥土,分级后移栽。对不能及时移栽苗需进行假植。8.4移栽方法8.4.1畦栽在做好的畦上,按行距20cm横畦或顺畦开沟,沟深视种苗根长而定,以不卷根梢为宜,穴距15cm~20cm,每穴栽4株~5株,芽胞向上,须根舒展,覆土3cm~4cm。春栽后遇干旱应浇透水,保证出苗。8.4.2穴栽在林下适宜栽植细辛的地方刨穴,穴深视种苗根长而定,每穴栽4株~5株,覆土3cm~4cm。9田间管理9.1育苗田9.1.1检查覆盖物播种后至翌春出苗前,经常检查畦面覆盖物变化,发现有裸露或过薄的地方,应及时补盖。9.1.2撤出覆盖物3月下旬至4月上旬,出苗时,将用草覆盖的育苗畦要全部撤出,然后再覆盖一薄层松针或锯末;用松针覆盖,于出苗前撤出2/3或1/2,剩余部分保留。9.1.3预防冻害出苗后及时搭设荫棚,防止早春冻害。9.1.4除草1年生~2年生细辛苗期,见草就除。9.1.5防旱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本标准仅供内部使用不得翻印DB22/T1068—20116山地育苗,遇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