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专题归纳总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立法一、我国古代法制指导思想的演变情况与儒家思想法律化1.内涵:“以德配天”、“明德慎罚”(一)西周的法制指导思想2.历史地位:汉中期以后,被发挥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为“礼法结合”的特征的中国传统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①上请②恤刑③亲亲得相首匿1.引经立法④《曹魏律》八议⑤《北魏律》与《南陈律》的官当(二)儒家思想法律化的过程与表现⑥《晋律》“准五服以制罪”⑦北魏死刑复奏制度⑧《北齐律》“重罪十条”2.引经注律3.引经决狱(春秋决狱)二、我国古代法律形式的演变情况(二)行政法典:《唐六典》、《大明会典》、康雍乾嘉光五朝《大清会典》三、历代的主要法典编撰的演变情况①郑国子产“铸刑书”:历史上首次公布成文法1.由秘密——公布成文法②郑国邓析“作竹刑”:私人公布成文法③晋国赵鞅“铸刑鼎”:历史上第二次公布成文法2.法典名称的演变:刑(夏商周春秋)——法(战国的《法经》)——律(商鞅变法)3.法典篇章结构的变化(1)“总则”部分名称与位置的变化“具律”(《法经》的末尾)——“刑名”(《曹魏律》律首)——“刑名”、“法例”(《晋律》首)——“名例”(《北齐律》首)(2)篇章数目的变化《北齐律》、《唐律疏议》、《宋刑统》为12篇——《大明律》、《大清律例》为7篇(3)编撰形式的变化A.《唐律疏议》B.《宋刑统》(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刊印颁行的封建法典)在体例上取法于唐末《大中刑律统类》和五代《大周刑统》C.《大明律》、《大清律例》:名例+六律4.几部重要法典的特点与历史地位①出礼入刑1.西周:礼、刑②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2.魏晋南北朝时期:律、令、科、格、比、式相互为用①仁宗前为“律敕并行”3.宋代②神宗后“以敕破律、代律”①律4.明代a.明初特别刑事法规②《大诰》b.重典治吏5.清代:例(一)法律形式①维护封建专制,保护地主私有财产和奴隶制残余(1)特点②体现法家“轻罪重刑”思想A.《法经》①战国时期封建立法的典型代表和全面总结(2)历史地位②体例、内容为后世立法奠定了基础①礼法合一(1)特点②科条简要、宽简适中③立法技术完善B.《唐律疏议》①中国传统法典的最高成就(2)历史地位②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C.《大清律例》:传统封建法典的集大成者第二部分中国古代刑法一、刑罚适用原则①区分公罪(从轻)与私罪(有完全私事和假公济私:从重)1.唐代②自首免罪1、自新减轻③类推(其应出罪者,则举重以明轻;其应人罪者,则举轻以明重)④对化外人相犯①从新2.明代②“重其所重”(贼盗及钱粮);“轻其所轻”(违反礼教)二、各朝特色罪名①西周的“五过”:惟官、惟反、惟内、惟货、惟来a.“十恶”: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②隋唐b.六杀:谋杀、故杀、斗杀、误杀、戏杀、过失杀c.六赃:受财枉法、受财不枉法、受所监临、强盗、窃盗、坐赃③明朝的“奸党”罪,明太祖设立三、刑罚制度演变1.奴隶制五刑2.秦朝的“具五刑”3.汉朝文(重)景(轻)时期的肉刑改革运动①彻底废除宫刑(西魏与北齐)3.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改革②改良族刑(凡从坐之女子免除死刑,而没为官奴婢)③北周首创流刑五等入律1自首的条件:(1)犯罪未发”(2)必须完整、实事求是,不能“不尽不实”(3)不属于“越度关’、通奸或者强奸罪以及私习天文罪(4)没有谋反和“于人损伤、于物不可备偿”的情形(5)如数归还赃物4.隋朝《开皇律》正式确立封建制五刑①太祖创立折杖法作为重刑(除死刑及反逆、强盗罪外)的代用刑;5.宋朝②刺配刑③凌迟刑(南宋时,《庆元条法事类》正式将凌迟刑作为法定刑。)6.明朝的“充军刑”,创设于宋,明将其定为正式刑罚第三部分中国古代民法一、古代的婚姻制度A.结婚年龄:“男年十五,女年十三以上,并听婚嫁”B.宋律还规定禁止五服以内亲属结婚,但姑舅、两姨兄弟姐妹结婚除外C.禁止在任州县官与部下百姓交婚,除非订婚在其上任之前且任后对方情愿的不在禁止范围内2.宋朝结婚制度(1)一夫一妻多妾制A.三大原则(2)同姓不婚(3)父母之命、媒妁之言B.“六礼”:(1)纳采(2)问名(3)纳吉(4)纳征(5)请期(6)亲迎1.娶妻的三大原则与”六礼”程序(一)结婚(二)离婚制度1.“七出”:“不顺父母、无子、淫、恶疾、妒、多言、盗窃”“三不去”:“有所娶无所归、与更三年丧、前贫贱后富贵,不去。”2.宋朝的离婚3.宋朝离婚财产分配夫亡,妻不守志者去财,即“若改适,其见在部曲、奴婢、田宅不得费用”。二、古代的继承制度(一)身份继承:嫡长子继承制(二)财产继承:诸子平分制(宋代承认女子的财产继承权)三、古代的契约制度①质(买奴隶、牛马所用的长契)(一)西周的契约形式②剂(买卖兵器、珍异所用的短契)③“傅别”(借贷契约)①绝卖A.买卖契约②活卖③赊卖①对房宅的租赁称为“租”、“赁”或者“借”B.租赁契约②对人畜车马的租赁称为“庸”、“雇”(二)宋时的契约形式C.租佃契约①“借”指使用借贷(不付息,又称为“负债”)D.借贷契约②“贷”为消费借贷(付息,又称为“出举”)第四部分中国古代司法一、司法机关①正式设立于北齐,为中央最高审判机关1.大理寺②从宋朝开始演变为慎刑和复核机关(一)中央司法机关2.审刑院:宋太祖时设立的中央司法分权机构,神宗时并入刑部1.宋代提点刑狱:宋太宗时始设,派驻州县之上监察司法(二)地方司法机关2.清代司法机构的管辖分工:地方笞杖刑案件,由州县定案;徒刑案件,由督抚定案;军流刑案件,由刑部定案;死刑案件,刑部审核后,再经大理寺复核,报皇帝裁决。二、监察机关①台院(侍御史,监察中央百官,并承办御案)A.禁止妻子随意出走、离婚,即“妻擅走者徒三年,因而改嫁者流三千里,妾减一等处刑”B.但在“夫外出三年不归,六年不通问”的条件下,允许妻子离婚或改嫁唐:御史台②殿院(殿中侍御史,监察朝仪活动中的失礼行为)③察院(监察御史,监察地方官吏)三、诉讼制度①狱(刑事案件)(1)西周②讼(民事案件)1.管辖①公室告:“贼杀伤、盗他人”(2)秦①范围:子盗父母,父母擅杀、刑、髡子及奴妾②非公室告②原则:禁止“非公室告”①五听:辞听、色听、目听、气听、耳听(1)西周②三刺:一曰讯群臣,二曰讯群吏,三曰讯万民(2)西汉的春秋决狱:原心论罪①拷讯不能任意采以,必须是“反复参验,犹未2.审判制度能决”的案件②拷讯时只能用常行杖,次数不得超过三次,每次拷讯间隔时间为20天,总数不得超过二百,杖(3)唐朝的刑讯逼供罪以下,不得超过所犯之数③刑讯后,当事人仍不供认,取保释放④对享有议、请、减等法律特权的人,以及70以上、15以下、孕妇、残废人不得刑讯,而实行众证定罪(4)宋:翻异别勘①唐:三司推事、三司使、都堂集议制(5)唐、清的会审制度②清的秋审、朝审的四种处理情况:情实、缓决、可矜、留养承祀(1)“秋冬行刑”(谋反大逆除外)(2)死刑复奏(北魏太武帝正式确立)3.刑罚执行制度(3)保辜制度(“辜限”内死亡,则加害人要负杀人罪责;如在限外或虽在限内,因他故死亡,仍以伤害罪论处)(4)明代的廷杖(明太祖首用)第五部分中国近代法制一、清末修律与改革(一)主要特点与影响①指导思想上既效仿外资法律形式,又固守封建传统1.主要特点②内容上封建专制传统与西方资本主义法学最新成就的混合③形式上改变了诸法合体④没有民主与反映人民的利益①标志中华法系解体2.历史影响②为法律近代化奠定了初步基础③传播了资本主义法律文化④推动了资本主义经济与近代教育的发展(二)修律改革的内容(1)《钦定宪法大纲》:第一个宪法性文件1.宪政(2)《十九信条》:对人民权利只字不提(3)咨议局:地方咨询机构(4)资政院:中央咨询机构(1)《大清商律》2.民商法律(2)《大清民律草案》:整体局限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大清现行刑律》:废除七篇结构和凌迟刑3.刑事法律(2)《大清新刑律》:第一部近代意义上的专门刑法典,虽公布但没有施行(1)大理院(最高审判机关)与法部(最高司法行政机关)4.诉讼与司法(2)治外法权(领事裁判权、观审、会审公廨)二、民国时期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性文件制定时间与机构内容备注钦定宪法大纲1908,宪政编查馆正文君权,附录民权;皇帝专权,人民无权;十九信条1911,资政院缩小皇权,扩大国会,总理权力;皇权至上,未提民权;临时约法1912,改总统制为责任内阁制,扩大参议院权力;刚性,2/3,4/5,3/4;天坛宪草1913,三权分立,民主共和,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未正式通过;中华民国约法1914否认责任内阁,总统独裁;即袁记约法中华民国宪法1923规定国权和地方制度即贿选宪法中华民国宪法1947独裁集权,人民无权;政体非国会,内阁,总统制;政权四项,治权五项;规定了抽象民权,无法实现;规定地方制度,加强官僚垄断;精神与1931《训政时期约法》,1936《五五宪草》一致;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