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谈中国诗钱钟书核心素养目标1.语言:品味语言,鉴赏评价。2.思维与审美:(1)理解作者观点;(2)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激趣导入钱钟书无疑是一个谜一般神秘而又富于魅力的人物。照相机式的记忆力,纵贯中西古今的博学,滔滔不绝的口才,浓郁的机趣与睿智,淡泊宁静毁誉不惊的人格,使得钱钟书极富传奇色彩,蜚声海内外。更有甚者,外国记者如是说,“来到中国,有两个愿望:一是看看万里长城,二是见见钱钟书”。简直把他看作了中国文化的“奇迹”与象征。中国文化中有一种现象不得不说,这就是诗歌。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不仅戏曲“以诗为词”,小说“有诗为证”,而且连书法也要写诗,绘画也要题诗。然而,什么是中国诗的一般印象呢?中国诗有什么特征呢?让我们来看一看玩转中西文化的魔术师——钱钟书先生的见解。文本精准导读主题群文通读·钱钟书随笔文本读写联动文本精准导读Ⅰ通读导图引路,概览全文在诵读全文的基础上,根据结构导图的提示,填出空缺处相应的内容。富于暗示中西诗内容、作风相合微任务活动一理解作者观点Ⅱ深读任务驱动,深度学习1.作者谈中国诗的立场是什么?答案比较文学。2.与西方诗歌相比较,中国诗具有哪些特征?请根据提示填写下面的表格。从发展看①从形式看②从技巧看③从语言看④从内容看⑤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诗篇幅短小中国诗富于暗示中国诗笔力轻淡,词气安和中国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3.在论述中国诗的特点时,作者把哪一个特点说得最详细?为什么?答案(1)作者把中国诗含蓄蕴藉、富于暗示的特点说得最详细。作者首先说中国诗“言有尽而意无穷”,意在言外,耐人寻味。接着说中国诗往往在无言中蕴含神秘;中国诗喜用疑问句发问引思,诗歌荡气回肠。(2)之所以说得最详细,就是要给人一个整体的印象,因为中国诗的含蓄凝练、晦涩难懂的特点是最出名的。4.中国诗与外国诗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如果有,表现在哪些地方?答案“中西诗不但内容常相同,并且作风也往往暗合。”中国诗里有所谓“西洋的”品质,西洋诗里也有所谓“中国的”成分。5.中国诗与西洋诗是相通的,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外国诗呢?(请用课文语句概括)答案研究外国的诗会使我们对本国的诗有更深的领会,正如到外地旅游能增加对家乡的爱恋一样。微任务活动二分析文章的论证方法及效果钱钟书《谈中国诗》善于用“比”,即比较、类比、比喻等。试举例加以分析。1.运用比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善用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多用比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作者对中外诗歌进行了多角度比较,如中外诗歌的发展史、篇幅长短、风格特色、语言形式、思想内容等,观点明晰,分析令人信服。本文善用类比方法,用读者熟悉的事物加以类比,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增强了说服力。为了证明“中国诗是早熟的”“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作者用中国绘画里早已有了“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以及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周到作类比,使我们清楚地认识到了中国诗的特点。文中大量运用比喻句,不仅很好地证明了本文的观点,还使文章的语言更形象、生动。如“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这两个比喻句形象地证明了中国诗符合爱伦·坡“诗的篇幅‘愈短愈妙’”的主张。微任务活动三品味语言,鉴赏评价1.理解下列句子在文中的含意。(1)中国诗是早熟的。早熟的代价是早衰。答案中国没有史诗,连最好的戏剧诗也产生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诗歌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2)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的聪明。答案揭示中国诗歌发展的超常——早熟而早衰的原因,用反语的形式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人不重逻辑严密、臆断行事的思想方法的危害。2.赏析下列语句。(1)“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两三分钟。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闪电战”“轻鸢剪掠”的比喻有什么妙处?答案“闪电战”形象地概括了中国诗在篇幅上的特征——短以及欣赏诗的速度快。“轻鸢剪掠”是英国短语,意思是像轻盈的老鹰掠过天空。鸢,又名“老鹰”。以“闪电战”“轻鸢剪掠”的比喻加以论证,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中国诗简短而又意味悠远的特点。(2)“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案暗喻。“鞋子”“脚”分别比喻中国诗不允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和中国诗的篇幅。形象地说明了“诗体”和“诗心”的关系:诗歌的内容决定了形式,形式也会反作用于内容。比喻信手拈来,丰富精当。(3)“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试对这段话作简要赏析。答案“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所从事的事情是微雕,以此来比中国诗人创作的诗歌之精练简短。用生活之中的看东西“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来比中国诗的精练微妙,更是形象逼真,将抽象的东西具体化了。(4)“我愿意换个说法,说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怀孕的静默”应怎样理解?答案言外之意不说出来,所以叫“静默”,而这种言外之意,已经由说出来的话加以暗示了,正像胎儿在母体之中了。这里用这种生活中的现象比喻诗歌的暗示性分外妥帖,且别具幽默感。(5)“他引诱你到语言文字的穷边涯际……有时他不了了之,引得你遥思远怅……这‘不知’得多撩人!”这里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答案作者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整体句式相似,条分缕析,很有气势地证明了中国诗富于暗示的特征;“引诱”“不了了之”等表达活泼,富有情趣;最后一句运用感叹语气,赞赏之情溢于言表。(6)“可是中国诗的‘比重’确低于西洋诗;好比蛛丝网之于钢丝网。西洋诗的音调像乐队合奏,而中国诗的音调比较单薄,只像吹着芦管。”这两个句子中的两个比喻有何表达效果?答案作者用“蛛丝网”和“钢丝网”、“乐队合奏”和“吹着芦管”的对比,深入浅出地指出了中国诗和西洋诗的差异:中国诗低沉斯文,西洋诗高亢雄壮。Ⅲ延读疑难探究,思维提升文章最后一段写道:“这只在西洋就充中国而在中国又算西洋的小畜生,该磨快牙齿,咬那些谈中西本位文化的人。”像这样的句子,读者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妙,有人认为不雅。请结合文章内容和作品风格谈谈你的看法。答案(观点一)这样的句子正体现了作者独特的语言风格。幽默是演讲中的重要技巧,通过幽默风趣的语言能够极大地调动听众的热情,提高他们对演讲内容的兴趣,从而收到较好的演讲效果。像上面的句子,作者以生动的比喻表达出对待“中国诗”应有的态度,批判了那些中西本位文化论者,亦庄亦谐,妙趣横生。(观点二)这样的句子虽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态度,但用语过“俗”,态度过于严厉,“小畜生”磨牙咬人的比喻似乎有愤世嫉俗的意味,不容易让人接受,与上文的整体风格不太一致。助读材料1.文化昆仑——钱钟书钱钟书(1910—1998),现代文学研究家、作家、文学史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江苏无锡人。字默存,号槐聚。他长期致力于中国和西方文学的研究。著有散文集《写在人生边上》,短篇小说集《人·兽·鬼》,长篇小说《围城》,选本《宋诗选注》。文论集《七缀集》《谈艺录》及《管锥编》(五卷)等。《管锥编》曾获第一届国家图书奖。钱钟书治学贯通中西,古今互见,融会多种学科知识,探幽入微,钩玄提要,在当代学术界自成一家。因其多方面的成就,被誉为“文化大家”。2.比较文学比较文学是一种跨文化与跨学科的文学研究。它要求研究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学科中人与人通过文学进行沟通的种种历史、现状和可能。它致力于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并希望相互怀有真诚的尊重和宽容。3.本位文化论所谓本位文化论,是指那种蓄意把中国和西方文化割裂开来,对外来文化进行排斥的论调。20世纪40年代的中国,许多人在文化上盲目“自尊”,以中国文化为“本位”文化,对外来文化一概排斥。反过来,西方有许多人也是狂妄自大,以西方文化为本位文化,对中国文化采取蔑视的态度而加以否定。4.钱钟书名言小辑(1)一个人,到了20岁还不狂,这个人是没出息的;到了30岁还狂,也是没出息的。(2)据说每个人需要一面镜子,可以常常自照,知道自己是个什么东西。不过,能自知的人根本不用照镜子;不自知的东西,照了镜子也没有用。(3)天下只有两种人。比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好的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到最后吃。照例第一种人应该乐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好的;第二种人应该悲观,因为他每吃一颗都是吃剩的葡萄里最坏的。不过事实却适得其反,缘故是第二种人还有希望,第一种人只有回忆。(4)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游戏也罢),人生的愿望大都如此。必备知识积累卡片字词知识1.严正:严肃正当;严肃公正。2.一蹴而至(cù):蹴,踏。至,达到。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3.数见不鲜(shuòxiān):经常看见,并不新奇。4.颦蹙(píncù):皱着眉头,形容忧愁。5.回肠荡气:形容文章、乐曲等十分动人。主题群文通读·钱钟书随笔一、文艺评论中国诗与中国画钱钟书这不是一篇文艺批评,而是文艺批评史上一个问题的澄清。它并不对中国旧诗和旧画试做任何估价,而只阐明中国传统批评对于诗和画的比较估价。当然,文艺批评史很可能成为一门自给自足的学问,学者们要集中心力,保卫专题研究的纯粹性,把批评史上涉及的文艺作品,也作为干扰物而排除,不去理会,也不能鉴别。不过,批评史的研究,归根到底,还是为了批评。我们要了解和评判一个作者,也该知道他那时代对于他那一类作品的意见,这些意见就是后世文艺批评史的材料,也是当时一种文艺风气的表示。一个艺术家总在某些社会条件下创作,也总在某种文艺风气里创作。这个风气影响到他对题材、体裁、风格的去取,给予他以机会,同时也限制了他的范围。就是抗拒或背弃这个风气的人也受到它负面的支配,因为他不得不另出手眼来逃避或矫正他所厌恶的风气。正像列许登堡所说,模仿有正有负,“反其道以行也是一种模仿”;圣佩韦也说,尽管一个人要推开自己所处的时代,仍然和他接触,而且接触得很着实。所以,风气是创作里的潜势力,是作品的背景,而从作品本身不一定看得清楚。我们阅读当时人所信奉的理论,看他们对具体作品的褒贬好恶,树立什么标准,提出什么要求,就容易了解作者周遭的风气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好比从飞沙、麦浪、波纹里看出了风的姿态。一时期的风气经过长时期而能持续,没有根本的变动,那就是传统。传统有惰性,不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