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T 1530-2012 蒲公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38DB13河北省地方标准DB13/T1530—2012蒲公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2012-04-19发布2012-04-30实施河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T1530—2012I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河北农业大学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马春英、聂庆娟、杨太新、蔡景竹、刘晓清、胡言光。DB13/T1530—20121蒲公英田间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无公害蒲公英田间生产产地环境条件,选地整地、繁殖方法、田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及田间配套管理措施。本标准适用于河北省露地蒲公英无公害田间生产过程。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084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1561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国家外经贸部《药用植物及其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2001)3产地环境产地的空气符合空气质量GB3095二级标准,灌溉水符合农田灌溉水质量GB5084标准,土壤符合土壤质量GB15618二级标准。4栽培技术4.1选地整地选择光照充足,肥沃、疏松、富含有机质的土壤。播前亩施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均匀撒在田面上,深翻地30cm左右,整平耙细,做成宽1.5m~2.0m的平畦。4.2繁殖方法4.2.1物种来源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收载的菊科植物蒲公英(TaraxacummongolicumHand-Mazz)、碱地蒲公英(TaraxacumborealisinenseKitam)或同属数种植物为物种来源。4.2.2种子繁殖一般在4月中旬播种,亩用种量0.4kg~0.5kg。播种时在畦内划1cm浅沟,沟距15cm~20cm,将种子与5倍左右的细沙混匀播入沟内,覆土0.5cm左右。DB13/T1530—201224.2.3根段繁殖9~10月挖取蒲公英主根,切成2cm~4cm的小段,在备好的畦面上开4cm的沟,将根段植入沟内。栽植行距20cm,株距10cm~12cm,覆土,稍压实浇水。4.3田间管理4.3.1间苗定苗播种后10d~15d出苗,幼苗长到2~3片叶,结合中耕除草进行间苗,5~6片叶时定苗,株距5cm~8cm。4.3.2中耕除草幼苗出齐后进行第一次浅锄,以后每10d左右中耕除草1次,直到封垄为止。封垄后可人工拔草,做到田间无杂草。禁止使用除草剂。4.3.3施肥灌水6~8月份追2次肥。每次亩追施尿素10kg~15kg,磷酸二氢钾5kg~6kg。追肥以后立即浇水。当遇到春旱,影响出苗和幼苗生长时,可根据土壤含水量适时适量进行灌水,保证土壤中的水分。8~9月份结合中耕培土进行叶面喷肥,亩用尿素0.75kg~1kg。磷酸二氢钾0.1kg~0.3kg,兑水30L~50L喷雾。5病虫害防治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与化学防治相结合。5.1白粉病合理施肥,避免偏施氮肥,适当增加磷、钾肥,促植株生长健壮,增强抗病力。收获后清洁田园,病残体要集中深埋或烧毁。发病初期,喷洒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20%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傍晚喷洒,隔7d~10d左右1次,连喷2~3次。5.2斑枯病合理施肥,提高植株抗病力;秋后收集病株残体,集中烧毁,以减少病菌来源。发病初期可选用1:1:150波尔多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50%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喷洒防治。5.3蚜虫黄板诱杀蚜虫,有翅蚜初发期可用市场上出售的商品黄板,或用60cm×40cm长方形纸板或木板等,涂上黄色油漆,再涂一层机油,挂在行间株间,每亩挂30~40块。无翅蚜发生初期,用0.3%苦参碱乳剂800~1000倍液,或天然除虫菊素2000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或10%烟碱乳油杀虫剂500~1000倍液进行喷洒。6采收与加工DB13/T1530—20123春至秋季花初开时收获,采挖带根全草,除去杂质,洗净,晒干。7蒲公英常见病虫害及发生条件和防治见表1。表1蒲公英常见病虫害发生条件及药剂防治病虫害名称病原及害虫种类发生与传播发生条件药剂防治白粉病真菌:子囊菌亚门,单丝壳属Sphaerothecafusca(Fr.)Blμm气流传播高温高湿、通风透光不良等情况下,均易发病多菌灵可湿性粉剂,三唑酮乳油。斑枯病真菌:半知菌亚门,壳针孢属SeptoriataracaeicolaMiura气流、风雨传播高温高湿、多雨波尔多液,百菌清可湿性粉剂,多菌灵可湿性粉剂,苯菌灵可湿性粉剂。蚜虫同翅目,蚜科Aphidoidae有翅蚜迁飞气温18℃~25℃苦参碱乳剂,天然除虫菊素,辟蚜雾可湿性粉剂,烟碱乳油杀虫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