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2216-2012 竹海金茗茶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120.20B35备案号:36416-2013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2216-2012竹海金茗茶生产技术规程TheproductiontechnologyregulationofZhuhaijinmingtea2012-12-28发布2013-02-28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2216-2012前言为了保护竹海金茗茶的生态环境,提升竹海金茗茶的品位,加强竹海金茗茶的生产管理,促进竹海金茗茶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l-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的规定编写。本标准中茶叶生产技术参照NY/T5197-2002《有机茶生产技术规程》,茶叶加工技术参照NY/T5198-2002《有机茶加工技术规程》,茶叶产地环境参照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本标准由江苏省宜兴市岭下茶场提出并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胜群、顾卫忠。DB32/T2216-20121竹海金茗茶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竹海金茗茶的生产及加工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包括基地选择、规划、种植、土壤管理和施肥,病、虫、草害防治,茶树修剪,茶叶采摘和加工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竹海金茗茶的栽培和加工。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5749-2006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ll767-2003茶树种苗NY/T227-1994微生物肥料NY5199-2002有机茶产地环境条件3基地选择和规划3.1产地环境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99的要求。3.2基地规划与建设应有利于保护和改善茶区生态环境、维护茶园生态平衡,发挥茶树良种的优良种性,便于茶园灌溉。3.3道路和水利系统3.3.1根据基地规模、地形和地貌等条件,设置合理的道路系统,包括主道、支道、步道和地头道。以茶场为中心,与各区、片、块有道路相通。3.3.2建立完善的水利系统,能蓄能排。宜建立茶园节水灌溉系统。3.4种苗要求种苗质量应符合GBll767-2003中规定的Ⅰ、Ⅱ级标准。3.5茶园建设3.5.1茶园应远离交通主干线1000m以上,四周或茶园内不适宜种茶的空地植树造林,茶园的上风口应营造防护林。主要道路、沟渠两边种植行道树,梯壁坎边种草。3.5.2茶园可适当种植遮荫树,遮光率控制在20%~30%。3.5.3对缺丛断行严重、覆盖度低于50%的茶园,应通过补植缺株、合理剪、采、养等提高茶园覆盖度。4茶树种植4.1新拓茶园DB32/T2216-201224.1.1茶园开垦应注意水土保持。根据不同坡度和地形,选择适宜的时期、方法和施工技术。4.1.2平地和坡度15°以下的缓坡地等高开垦:坡度在15°以上时,不宜种茶。4.1.3开垦深度在60cm以上,在此深度内有明显障碍层(如硬塥层、网纹层或犁底层)的土壤应破除障碍层。4.1.4茶园与四周荒山陡坡、林地、农田交界处应设置隔离沟。4.1.5使用无性系良种茶苗,采用单行或双行低沟种植,每亩需栽苗4000株~5000株。品种以福鼎大毫为主的和选择适应本地气候、土壤的茶类,并对本地主要病虫害有较强的抗性,适制竹海金茗茶的多毫中小叶种,禁止使用基因工程繁育的种苗。4.1.6种植前施足底基肥,基肥为有机肥和矿物源肥,底肥深度30cm~40cm。4.2换种改植4.2.1对土壤条件好,茶树树龄大的老茶园,宜采用换种改植。4.2.2茶园开垦首先台刈茶树及清理地面上零星的树木、竹子、小灌木、乱石、土堆等;然后初垦,开垦深度60cm以上,除尽砖石、竹鞭、杂草、宿根等,并适当局部平整土地;在种植前进行一次复垦,进一步清理地面,复垦深度30cm以上,通过深翻,可改良深层土壤结构和理化性质,促进微生物的活动,为茶树根系生长创造有利的土壤条件。开垦时间一般在夏季高温前或冬季严寒前,这样经开垦后的茶园,经夏垡或冬垡后,有利于土壤的熟化。4.2.3开挖栽植沟种植方式以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为宜,按行距1.5米放样,种植沟上宽70cm~80cm,深度50cm~60cm,底宽40cm~50cm。沟底铺稻草每亩1000kg,复一层土,再施饼肥每亩150kg~200kg,复合肥每亩50kg,分层施入种植沟中,肥土拌匀,上复薄层表土。4.2.4茶苗品种参照本标准4.1.5条的要求。4.2.5栽植方式和密度以单行条栽或双行条栽为宜,单行条栽规模:150cm×20cm,每丛定植2株,约每亩4500株;双行条栽规格:150cm×30cm×30cm成三角形排列,每丛定植1株~2株,每亩约5000株。4.2.6种植时间根据茶园整地开垦、施肥回土以及调苗的实际情况,茶苗定植以晚秋和早春为好,即霜降前或惊蛰至春分。种植前按茶行行距划线开挖栽植沟,茶苗尽量带土移栽,减少伤根,使根系舒展,茶苗放入沟中边复土、边踩紧,使根与土紧密结合,均匀自然分布,不能上紧下松,栽植深度要适宜。透水性好的沙性坡地茶园,采用低沟种植法,有利于蓄水抗旱,提高成活率。5土壤管理和施肥5.1土壤管理5.1.1监测土壤肥力水平和重金属元素含量。根据检测结果,有针对性地采取土壤保护措施。5.1.2采用地面覆盖等措施,提高茶园的保土蓄水能力。覆盖材料未受有害、有毒物质的污染,每年每亩用稻草1000kg。5.1.3采用合理耕作、施用有机肥等方法改良土壤结构。耕作时应考虑降水条件,防止水土流失。对土壤深厚、松软、肥沃,树冠覆盖度大、病虫草害少的茶园实行减耕或免耕。5.1.4幼龄或台刈改造茶园,间作豆科绿肥,培肥土壤和防止水土流失。5.1.5土壤相对含水量低于70%时,茶园采用移动喷灌方式灌溉。灌溉用水应符合NY5199的要求。5.2施肥。DB32/T2216-201235.2.1肥料种类5.2.1.1有机肥,指无公害化处理的堆肥、沤肥、厩肥、沼气肥、绿肥、饼肥及有机茶专用肥。有机肥料的污染物质含量应符合表1的规定,并经有机认证机构的认证。5.2.1.2矿物源肥料、微量元素肥料和微生物肥料,只能作为培肥土壤的辅助材料。微量元素肥料在确认茶树有潜在缺素危险时作叶面肥喷施。微生物肥料应是非基因工程产物,并符合NY/T227的要求。5.2.1.3土壤培肥过程中允许和限制使用的物质应符合本标准附录A的规定。5.2.1.4禁止使用含有毒、有害物质的城市垃圾、污泥和其它物质等。5.2.2施肥方法5.2.2.1根据土壤理化性质、茶树长势、预计产量、制茶类型和天气条件,确定合理的肥料种类、数量和施肥时间,实施茶园平衡施肥,防止茶园缺肥或过量施肥。5.2.2.2基肥一般每667㎡施菜饼肥150kg~200kg,秋季开沟深施,施肥深度20cm以上。5.2.2.3追肥可结合茶树生育规律进行多次,使用腐熟后的有机肥,在根际浇施;或每667㎡施商品有机肥100kg,在开采前30天~40天开沟施入,沟深10cm,施后覆土。5.2.2.4叶面肥料在茶叶采摘前10天停止使用。表1有机肥料污染物质允许含量单位:mg/kg项目浓度限值砷≤30汞≤5镉≤3铬≤70铅≤60铜≤250六六六≤0.2滴滴涕≤0.26病、虫、草害防治6.1防治原则茶园有害生物防治遵循防重于治的原则,从茶园整体生态系统出发,综合运用各种防治措施,创造不利于有害生物孽生和有利于各类天敌繁衍的环境条件,保持茶园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生物的多样性,减少各类病虫草害所造成的损失。6.2农业防治6.2.1换种改植或拓植新茶园时,应选用对当地主要病虫抗性较强的品种。6.2.2分批、多次、及时采摘,抑制假眼小绿叶蝉、茶橙瘿螨、茶蚜虫、茶白星病等危害茶叶的病虫。6.2.3通过修剪,剪除分布在茶丛上部的病虫,减轻毒蛾类、蚜类、茶橙瘿螨、黑刺粉虱等害虫危害。6.2.4秋末宜结合施基肥进行茶园深耕,减少翌年在土壤中越冬的鳞翅目和象甲类害虫的种群密度。6.2.5将茶园根际附近的落叶及表士清理至行间深埋,有效防治叶病类和表土中越冬的害虫。6.3物理防治6.3.1用人工捕杀,减轻茶毛虫、茶蚕、蓑蛾类、茶丽纹象甲等害虫危害。6.3.2利用害虫的趋性,进行灯光诱杀,色板诱杀或异性诱杀。6.3.3采用机械或人工方法清除杂草。6.4生物防治6.4.1注意保护和利用本地茶园中的草岭、瓢虫、蜘蛛、捕食螨、寄生蜂等有益生物,减少人为因数对天敌的伤害。DB32/T2216-201246.4.2宜使用生物源农药,如微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6.5农药使用准则6.5.1禁止使用和混配化学合成的杀虫剂、杀菌剂、杀螨剂、除草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6.5.2植物源农药宜在病虫害大量发生时使用。矿物源农药应严格控制在非采茶季节使用。6.5.3引种时,应进行植物检疫,不得将当地尚未发生的危险性的病虫草随种苗带入。6.5.4茶园主要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见本标准附录B。6.5.5茶园病虫害防治允许、限制使用的物质与方法见本标准附录C。7茶树修剪7.1根据茶树的树龄、长势和修剪目的,采用定型剪、轻修剪、深修剪和台刈等方法,培养优化型树冠、复壮树势。7.2深修剪和台刈改造的茶园需清理树冠,使用波尔多液冲洗技杆,以防治苔藓和剪口病菌感染等。7.3覆盖度较大的茶园,每年进行茶行边修剪,保持茶行间20cm左右间隙,以利田间作业和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发生。7.4生产茶园采用夏剪,茶树高度低于80cm,修剪枝叶应留置在茶园内,以利于培肥土壤,病虫枝条和粗干枝应清除出园。8鲜叶采摘8.1从业人员在上岗前须体检,合格者才能上岗,传染病及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疫病患者不得上岗。从业人员必须保持个人卫生,不得涂脂擦粉。8.2应根据茶树生长特性和竹海金茗茶加工原料要求,严格按标准适时嫩采,鲜叶原料应匀净鲜齐。8.3鲜叶采摘应做到提手采,鲜叶原料以单芽、一芽一叶初展或半展为主。芽梢长度掌握在2.0cm~3.0cm,每500g鲜叶含6000个~10000个芽梢,不带鱼叶、紫芽、单张、夹叶老片和非茶类夹杂物。8.4盛装鲜叶的器具应用清洁卫生、通风性能良好的竹编茶篮或篓筐,不得使用布袋、塑料袋等软包装。8.5采下的芽叶应及时运抵茶厂,在运输过程中,应轻放、轻压,减少机械损伤。切忌紧压、日晒、雨淋,防止鲜叶质变和混入有毒有害物质。9加工要求9.1茶厂9.1.1茶厂周围的大气环境应不低于GB3095-2012中规定的二级标准要求。9.1.2茶厂要远离交通主干线,垃圾场、畜牧场、医院、居民区以及排放三废的工业企业污染源。9.1.3茶叶加工中直接用水冲洗,加工设备和厂房用水应符合GB5749的要求。9.1.4茶厂的设计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工业企业设计标准》的规定。9.1.5茶厂建在茶园中心或附近安全地带,兼顾交通、生活、通讯的便利。9.1.6根据加工要求布局厂房和设备。加工区应与生活区、办公区隔离。茶厂环境应整洁、干净、无异味,需绿化、美化、净化。主要道路应铺设硬质路面,排水系统通畅。9.1.7加工车间建筑牢固,空气流通,光线明亮,应有足够的能满足加工工艺和产品批量所要求的加工、包装场地,厂房面积不应少于设备占地的10倍,地面应平整光洁,便于清洗,推荐地砖或水磨地面,墙壁无污垢。9.1.8茶厂应有足够的原料、辅料、成品和半成品仓库或场地。原材料、半成品分开放置,不得混放。茶叶仓库应具有密封、防潮功能,推荐使用冷藏库贮藏茶叶,保温温度5℃左右。9.1.9车间宜安装换气扇或除尘设备,室内粉尘最高容许浓度不得超过10mg/m3。9.1.10加工厂内不应堆放生产资料和杂物。5DB32/T2216-201259.1.11加工厂应有卫生行政部门发放的卫生许可证,配有相应的更衣、盥洗、照明、通风、防潮、防霉、防蝇、防鼠、防蟑螂的设施及污水排放设备,存放垃圾废弃物设施,采用机械、物理、生物方法消除蝇、鼠、蟑螂和其他有害昆虫及寄生条件。9.2加工设备9.2.1不宜使用铅及铅锑合金、铅青铜、锰黄铜、铅黄铜、铸铝及铝合金等材料制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