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第26讲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1.十一届三中全会关于改革开放的决策。2.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4.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名师导语』考点一经济体制改革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开启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局面。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是考查频率较高的区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兼有少量的非选择题;内容主要涉及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表现及影响、国企改革的背景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从时空观念的角度,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南方谈话”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结合社会背景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仍是关注的重点。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知识点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背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时间:1978年12月。(2)内容:确立了实行_________、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方面来的方针。(3)意义:揭开了中国__________的序幕。改革开放经济改革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措施(1)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发展乡镇企业:1984年后,农村改革进入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时期,进一步提高了农民的生活水平,有利于农业________建设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内容在土地_______基础上,把土地长期承包给各农户使用,农业集体生产变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特征包产到户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_____的自主权,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公有制经营现代化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乡镇企业是我国农民的一项伟大创造,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副产品,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推动力量,是走向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必由之路。邓小平曾用“异军突起”来形象地比喻乡镇企业的发展。乡镇企业的迅速发展,冲破了传统的城乡分工体系,开创了一条富有中国特色的农村现代化道路。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知识点二城市国有企业改革1.中心环节:增强_________。2.目标:建立社会主义有计划的商品经济。3.过程(1)展开:1984年10月,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全国全面展开。(2)深化:1992年,中共“十四大”确立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目标——建立__________制度。企业活力现代企业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4.意义(1)增强了企业的竞争实力,逐渐形成了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2)使_________大幅度增加,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国有资产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中国经济的转型从1979年起,中国进入了双重转型阶段。双重转型是指体制转型和发展转型的结合或重叠。什么是体制转型?就是从计划经济体制转向市场经济体制。什么是发展转型?就是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向工业社会。——厉以宁《国家命运:中国未来经济转型与改革发展》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知识点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1.过程(1)提出目标:1992年,中共“十四大”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目标。(2)立法保障:1993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第一次写进我国宪法。(3)发展创新:1997年,中共“十五大”指出:“________________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4)初步建立:21世纪初,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意义:解放了生产力,使中国经济与__________真正接轨,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加快了中国现代化发展的进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非公有制经济世界经济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逐步确立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了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综合国力的提升和国际地位的提高。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图示解史】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信息提取: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战略决策是党和国家的一次伟大转折:实现了经济路线、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成为我国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开创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局面。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漫画解史】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信息提取: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民拥有了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承包经营权是公民和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对集体所有或者国家所有的、由集体使用的耕地、林地、草地以及其他依法用于农业的土地所享有的承包经营权利。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构图解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信息提取:邓小平“南方谈话”和中共十四大的召开有力推动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初步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和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图片解史】“票”的存与废信息提取:1955年11月国家正式印制使用的粮票,具有“第二货币”的美称。改革开放后,粮票被国家陆续收回销毁。粮票的使用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粮票的废除和股票的发行说明计划经济体制开始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探究1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1.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的原因(1)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健康发展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而农村改革又直接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得到健康发展。(2)新中国成立以来对社会主义道路探索的失误在农村中的危害远远大于城市,且已关系到农民的温饱问题,必须首先在农村进行改革。(3)农村中一些思想束缚打破较早的地区,当地农民和地方领导已经大胆地开始进行改革试验,农村已出现了改革势在必行的趋势。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的必要性(1)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20世纪50年代所建立起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强调国家对整个经济活动实行高度集中管理,其弊端越来越明显,日益制约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2)改革实践的必然选择:30多年的改革实践证明,要使社会主义经济充满生机和活力,就必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从根本上破除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3)理论探索的科学结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形成了邓小平理论。(4)国际形势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有重大突破。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012·课标全国,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成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解析从材料信息看,1992年,下海经商人员迅速增加,许多人员甚至辞去公职“下海”,这反映了商品经济大潮对人们思想观念的冲击。联系邓小平“南方谈话”提出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知A项符合题意。1984年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在所有制结构上强调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故排除B、C两项。仅凭“下海潮”并不能说明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故排除D项。答案A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和特点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1)以土地等基本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为前提,坚持了农村的社会主义制度。(2)把集体统一经营和家庭分散经营相结合,既发挥了集体统一经营的优越性,又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3)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伟大创举。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1)首先在农村展开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从1979年开始,在农村进行了两步改革:第一步,改革的重点是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理顺农民与集体的关系;第二步,改革的重点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商品经济,理顺农民与国家的关系。(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是从扩大全民所有制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试点开始,已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进行局部改革试验和探索;第二阶段,全面改革城市经济管理体制。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019·辽宁丹东模拟)《激荡三十年》中写道:“在1983年之前,政府明令不允许私人买汽车跑运输,一个今天已经消失的经济犯罪名词——‘投机倒把’在当时是一个很严重的罪名。”之后,“投机倒把”的罪名被“长途贩运”所替代。出现这种变化得益于()A.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B.对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发展乡镇企业,农民离土不离乡解析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长途贩运等私营经济的发展迫在眉睫,故C项正确。答案C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到1979年,集体农业活动的组织方面正在发生一场意义更深刻的变化……开始了叫做生产责任制的某些尝试……责任进一步下放到家庭中。到1981年或1982年,在最贫困的省份中,90%以上的家庭以户而不是以生产队为单位负责耕种以前的集体土地。这个制度在较富裕的省份中也日益推广开来……到1983年底,几乎全部农业生产都是以家庭为基础的。——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核心论点:以家庭为单位进行农业生产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适应了中国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改变了农村的面貌。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2018·课标全国Ⅲ,31)下表中的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我国()中国乡镇企业行业分布表(单位:万个)年份农业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商、饮、服务业198229.2874.925.389.5817.01198823.28773.5295.58372.55623.23A.农村剩余劳动力大量转移B.城乡一体化逐步实现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D.工业结构趋于合理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解析分析表格数据可知,除农业中乡镇企业分布数量减少外,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餐饮服务业中乡镇企业分布数量都在增长,说明有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其他行业。故A项正确。答案A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考法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考题1】(2017·课标全国Ⅰ,31)1990年,一份提交中央的报告说,理论上的凯恩斯主义和实践中的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把计划用作国家干预的一种手段,从那时候起,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据此可知,该报告的主旨是()A.肯定国家干预经济的发展模式B.阐明融入经济全球化的必要C.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D.剖析西方经济体制的实质答案C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明立意从理论探索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计划与市场相结合成为世界经济体制优化的普遍趋势”肯定了市场的作用,实际上是主张摆脱传统经济模式的束缚。★清误区本题为史论阐释型选择题,难度适中。对“市场”与“计划”的分析,突破了传统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经济模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方法突破』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考法2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与特点【考题2】(2018·山西太原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模式。这种模式的主要弊端是:政企职责不分,条块分割,国家对企业统得过多过死,忽视商品生产、价值规律和市场的作用,分配中平均主义严重。——《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84年)基础·自主学习核心·互动探究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初以农村改革为重点的第一阶段,80年代中后期以城市为重点、城乡联动和全面改革以来,以中共十四大为标志,改革进入了新阶段。……新阶段是改革的攻坚阶段,是以建立新体制为主要使命的阶段。——宁可主编《中国经济发展史》(1)材料一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计划经济体制有何弊端?后来是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