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1811-2011 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62备案号:江苏省地方标准DBDBDBDB32323232DB32/T1811—2011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RulesfortheproductiontechnologyofAnthuriumPotPlant2011-06-15发布2011-08-1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1811—2011I前言红掌是我省主要温室花卉产品,可周年开花,花、叶观赏性俱佳,目前年出圃量约300万盆。为规范我省红掌盆花生产,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编制。本标准由江苏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起草单位:南京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邵和平、高年春、张宁宁、童晓利、衡燕、张琼、魏启舜、曹荣祥、桂勇武、张晓燕。DB32/T1811—20111红掌盆花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红掌(Anthuriumandraeanum)盆花生产的术语和定义、设施、栽培技术和标志、包装。本标准适用于红掌盆花的温室生产管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18247.2—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2部分:盆花3术语和定义3.1粗泥炭coarsepeatmoss指结构粗糙,泥炭块粗细度在5mm~20mm或10mm~30mm的商品泥炭。4设施4.1温室红掌盆花在各类温室设施内栽培,包括对温度、湿度、光照、通风等实行自动、半自动调控的定型温室,或具备加温、通风、遮荫、增湿等条件的保护性设施。4.2栽培床宜采用移动式植床,床宽180cm,床高75cm。也可在温室地坪上栽培,先平整地面,再铺一层细砂,后覆盖地布。4.3水处理系统雨水、洁净的河塘水采用过滤消毒池处理;地下水、自来水采用反渗透过滤系统或电渗透过滤系统处理。5栽培技术5.1品种选择选择适宜本地区栽培种植的品种。主要有红色系的大哥大(火焰、Dakota)、阿拉巴马(Alabama)、北京成功(BeijingSuccess)、圣火(Vitara)、红甜心(SweetheartRed);粉色系的粉冠军(PinkDB32/T1811—20112Champion)、茱莉(Joli);紫色系的香妃(Fiorino)和白色系的白冠军(WhiteChampion)等。5.2栽培基质5.2.1基质调配以粗泥炭、珍珠岩和河砂按50:3:2的体积比混合配制为佳。直径小于13cm盆选择粗细度5mm~20mm的粗泥炭,直径大于13cm盆选择粗细度10mm~30mm的粗泥炭。加入0.5kg/m3~0.75kg/m3的NPK和适量的微量元素,调整pH值5.5~5.7,EC值0.4mS/cm~0.6mS/cm。5.2.2消毒包装完好的新鲜基质不需要消毒,重复使用的基质应消毒。5.2.2.1甲醛熏蒸40%甲醛稀释50倍均匀喷洒基质,用量200ml/m3,拌匀后堆积密闭5d,揭开翻晾7d后使用。5.2.2.2蒸汽消毒将100℃~120℃的蒸汽通入基质中心40min~60min。5.3种苗规格与栽培容器选择根系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生长健壮的健康种苗。4个月的穴盘种苗,植株高度6cm~12cm,栽培的容器规格为盆径12cm;7个月的小盆种苗,植株高度10cm~18cm,栽培的容器规格为盆径14cm。上盆栽培5~6个月后换盆,容器规格为盆径17cm,换盆栽培5~7个月后出圃。5.4种苗栽植5.4.1种苗准备种苗进圃后,尽快从包装箱中取出,遮荫养护。种苗轻拿轻放,保持根团完整。环境温度控制在20℃~25℃,光照强度控制在10000lx~13000lx,可通过叶面喷雾降温。种苗处理完毕后尽快上盆种植。5.4.2上盆种植在花盆底部放5cm~6cm厚的粗泥炭,将种苗置于盆中央,填充基质至植株基部芽点,离盆口2cm~3cm,轻轻振动花盆,使基质均匀分布在根团周围。5.4.3盆距调整种苗上盆定植后盆靠盆紧密排列。随着植株生长,植株叶片碰接后适时扩大盆间距,一次扩大30%的摆放面积。当植株间叶片相互遮蔽,花盆与盆土基本不可见时再次扩盆。5.4.4恢复期管理上盆后1~2周为恢复期。上盆当天或第二天喷施1次70%的甲基托布津800倍液。遮荫,光照强度13000lx,空气湿度70%以上。上盆3d~4d后施1次EC值为0.5mS/cm~0.6mS/cm的液肥。5.5水肥管理5.5.1水分管理DB32/T1811—20113每周对叶面进行喷淋1次。小苗每2d~3d浇水1次;中苗每3d~4d浇水1次;大苗每4d~5d浇水1次。高温季节增加浇水次数和浇水量,开启微喷设备、水帘通风系统增加空气湿度。冬季减少水分供应,每5d~7d浇水1次,夜间保持叶片干燥,增强御寒能力。5.5.2肥料管理5.5.2.1带肥浇水红掌生长期追施全成分营养液。营养液EC值为1.0mS/cm~1.2mS/cm,最大不超过1.5mS/cm,pH值5.5~6.0。每周浇施1次,以基质见干时追施为佳,冬季适当减少施肥次数。施肥完毕,用少量清水淋洗叶面,清除残留肥液。红掌的通用营养液配方见表1。表1红掌通用营养液配方A母液(1000L,100倍浓缩)B母液(1000L,100倍浓缩)硝酸钙Ca(NO3)2.4H2O61.0kg硝酸钾KNO312.3kg硝酸铵NH4NO38.0kg磷酸二氢钾KH2PO420.4kg硝酸钾KNO36.7kg硫酸钾K2SO415.0kg3%鳌合铁(DTPA)2.7kg硫酸镁MgSO4.7H2O20.0kg硫酸锰MnSO450g硼酸钠Na2B4O795.0g硫酸锌ZnSO490.0g硫酸铜CuSO419.0g钼酸钠Na2MoO419.0g注:A母液和B母液分别用38%硝酸和59%磷酸适量调整pH值。5.5.2.2施用缓释肥生长期可同时追施长效缓释肥。如奥绿肥(Osmocote)10-11-18Mg2,小苗约施2g/盆,中苗3g/盆,大苗4g/盆,每4~5个月施用1次。5.6光照管理红掌适宜生长的光照强度为10000lx~22000lx,冬春季不超过25000lx。红掌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的光照要求见表2。表2红掌不同季节和生长阶段的光照要求(lx)季节小苗期中苗期大苗开花期夏秋季10000~1600016000~2200014000~18000冬春季11000~1700018000~2500016000~200005.7温湿度管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为昼温25℃~28℃,夜温15℃~20℃,相对湿度70%~80%。5.8基质检测、调节及补充每半个月抽样检测基质pH值和EC值1次。pH值调整采用0.2%的碳酸钾溶液浇灌提高,或用0.1%的磷酸溶液浇灌降低。基质EC值宜保持在1.0mS/cm左右,EC值高于1.2mS/cm时应多浇水,EC值低于0.8mS/cm时可多施肥。及时对根系外露的植株补充基质。DB32/T1811—201145.9分级管理定期检查植株生长状况,按照生长势强弱进行分级,集中摆放,促使弱小植株按时出圃。5.10株形管理5.10.1剪叶、剪花蕾剪除下部黄化和多余的老叶。在营养生长阶段,及早剪除过密的花蕾。花后剪除残花。修剪的刀具用0.1%~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多把刀具交替使用,防止植株间病菌的交叉感染。5.10.2摘吸芽摘除植株基部过多的簇生吸芽,集中养分。如吸芽带有根系,可上盆定植。5.11病虫害防治5.11.1主要病害红掌的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茎腐病、叶斑病、炭疽病和细菌性枯萎病等。红掌主要病害的防治方法参见附录A。5.11.2主要虫害红掌的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和红蜘蛛。红掌主要虫害的防治方法参见附录B。5.11.3病虫害综合防治5.11.3.1把好种苗关,选择抗病品种,种植无病虫的健康种苗。5.11.3.2温室四周通风口用防虫网与外界隔离,避免非工作人员、外来人员进入温室。温室入口处放置消毒垫,入棚人员对鞋底经过消毒后进入大棚。5.11.3.3定期检查,发现病株立即采取隔离、销毁或针对性的药剂防治措施。5.11.3.4在栽培区均匀设置黄板,诱杀害虫,掌握虫情。5.11.3.5搞好环境卫生,定期通风换气。6标志、包装6.1标志包装物上应标明产品名称、数量、规格、质量等级、生产单位、地址、联系方式和图示标志等。6.2包装6.2.1分级每盆盛开的佛焰苞达4朵以上时可出圃。参照GB/T18247.2—2000《主要花卉产品等级第2部分:盆花》中的质量标准对产品进行分级。包装前保持基质湿润,植株和盆器洁净。6.2.2包装17cm盆栽用上口径41.5cm×下口径22.5cm×袋长55cm的塑料套袋包裹,再用纸箱包装。直立装箱的纸箱长60cm×宽60cm×高85cm,横卧装箱的纸箱长98cm×宽64cm×高22cm。装箱时花盆紧靠排列,避免植株挤压。装箱后封口,打上包装带和通气孔。DB32/T1811—20115附录A(资料性附录)红掌主要病虫害防治措施红掌主要病害防治措施见表A.1。表A.1红掌主要病害防治措施病虫害名称发生条件及症状防治措施根腐病、茎腐病一般在基质过湿、植株过密时发生,多从根系或茎基部开始,病变部位腐烂变褐,叶缘变黄下垂。疫霉菌引起的根腐可使茎部和叶片受害,根和茎部呈褐色。发病初期,用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45%代森锌4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25%瑞毒霉500倍液灌根,或用30%恶霉灵800倍液、64%卡霉通1000倍液等药剂喷施。每5d~7d用药1次,同一种药连用2~3次后更换。叶斑病病斑始于叶尖或叶缘,形状不规则,呈褐色,边缘淡黄色,严重时可扩展至整个叶片,叶片干枯。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或70%代森锌800倍液,或雷米尔700倍液等药剂喷施。每5d~7d用药1次,连用2~3次后更换。炭疽病高湿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多发于叶尖或叶缘,病斑呈圆形或半圆形。发病初期,发病部位叶片褪绿黄化,边缘褐色,中间灰白色,有时有轮纹。发病后期,病斑上出现许多小黑点,湿度大时,有淡黄色或黄色粘液出现。此病也会引起花腐。加强栽培管理,经常通风透光,及时摘除病叶。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700倍液,或炭疽净900倍液,或敌克松600倍液等药剂喷施。每5d~7d用药1次,连用2~3次后更换。细菌性枯萎病多在叶与花上开始发生,症状为中心棕色周边发黄的斑点,被感染中的组织可见水渍状斑点。枯萎病的传播和危害速度很快,侵染对象以叶片为主,当感染程度扩大成系统性侵害时,植株死亡。定期用72%农用硫酸链霉素6000倍液、50%细菌性角斑宁1000倍液、20%叶枯唑900倍液等药剂喷施预防。一旦发病,彻底销毁病株及附近植株,并对其余植株采取严格的防疫措施。病害预防高温高湿、温室不通风等条件是病害预防的关键期。用硫酸链霉素、细菌性角斑宁、叶枯唑、甲基托布津、百菌清、多菌灵、代森锌等药剂喷施,每7d~10d施用1次,轮换使用。DB32/T1811—20116附录B(资料性附录)红掌主要虫害害防治措施红掌主要虫害防治措施见表B.2。表B.2红掌主要虫害防治措施病虫害名称危害部位及症状防治措施蚜虫叶片失绿,严重时叶片卷曲、皱缩,易引起煤污病而影响光合作用。黄板诱杀,为害初期喷药防治。用10%吡虫啉3000倍液,或50%抗蚜威1000倍液,或氧化乐果6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4d~5d喷药1次,连用2~3次后更换。蓟马主要为害幼嫩的叶片、叶柄和佛焰苞,部位多在背面,为害后出现褐色条纹,严重时引起叶和花皱缩畸形。黄板诱杀,为害初期喷药防治。用10%吡虫啉3000倍液,或50%杀螟松1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2500倍液等药剂喷雾。每4d~5d喷药1次,连用2~3次后更换。红蜘蛛主要为害嫩叶和叶芽,使为害部位枯萎,老叶变黄,花上出现褐色斑点。为害初期喷药防治。用17%虫螨杀净3000倍液,或20%扫螨净3500倍液,或0.5%克螨灵3500倍液等

1 / 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