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考点梳理整合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1.曲折历程(1)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2)发展:甲午中日战争后,以状元实业家张謇为代表,中国人走上了“实业救国”道路。(3)“短暂的春天”:辛亥革命后,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4)受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再度受挫。考点梳理整合2.曲折发展的原因: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3.评价: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虽然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而且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考点梳理整合二、社会生活的变化1.变化(1)交通工具:19世纪70年代以后,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传入中国。新式交通工具的引入,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促进了商品的流通。近代交通管理和通信事业的发展,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社会习俗: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强令男子剪掉辫子,劝禁女子缠足;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体现出自由平等的新风尚。(3)人们的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方式日益开放,出现了崇洋逐新的趋向。在时装、烫发流行之际,旗袍、中山装等具有民族风情的服装也受人青睐。2.评价: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考点梳理整合三、近代教育1.新式学堂: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2.废除科举制: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约1300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考点梳理整合四、新闻出版业1.报刊: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2.出版: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考点梳理整合五、文学艺术1.文学:鲁迅的《狂人日记》,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他的《阿Q正传》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解放区的文艺工作者深入工农群众,创造出一批优秀文艺作品,如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丁玲的《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周立波的《暴风骤雨》等小说。2.绘画:齐白石擅绘花鸟草虫。徐悲鸿熟悉中西画法,创作了《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宏篇巨作。3.音乐:在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中,聂耳创作了《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谱写了时代的最强音。冼星海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表现出中华民族的伟大、独立、坚强,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百折不挠的拼搏精神。考点梳理整合4.电影: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无声电影是1905年拍摄的京剧《定军山》,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歌女红牡丹》。《十字街头》《马路天使》《渔光曲》等经典影片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规律方法探究考法中国近代社会的转型1.中国近代社会的变迁变迁经济创办近代工业(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兴办实业;兴建铁路;发展通信事业;经营新式航运业等政治开放言论;兴民权;推翻帝制;建立共和国;颁布宪法等军事改用洋枪;用西方训练方式操练军队;建设新式海军;训练新式陆海军等文化教育兴办新式学堂(京师大学堂等);派遣留学生;宣传西学;倡导民主与科学;提倡白话文;倡导文学革命(新文学);废科举;创办报刊等生活习俗拍照留影;观赏电影;劝禁缠足;剪发辫;易服饰;改称呼;改礼仪;提倡新道德等规律方法探究2.推动中国近代社会转型的主要因素: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传入;社会变革;先进人士推动;思想解放;政府提倡;生产方式变革等。规律方法探究【例题】近代以来,西方工业文明传入中国,使中国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假如你是一位已经接受新事物,辛亥革命后生活在上海的政府官员,你不可能()A.坐轮船或火车出差B.向上司行跪拜礼、称“老爷”C.发电报问候亲人、与朋友照相D.在报纸上看新闻、休闲时看电影解析:题干关键信息为“辛亥革命后”。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后,废除跪拜礼,代之以文明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之类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等平等的称呼。故B项不符合当时的情景。答案:B规律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