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点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2.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互转化 3.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1)观察法:如果溶液中有未溶解的物质且随时间变化质量不变,说明该温度下该溶液不能继续溶解这种物质,该溶液一定是该物质的饱和溶液。(2)实验法:在一定温度时,如果溶液中没有未溶解的物质,可以向原溶液中加入少量原溶质,如果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是饱和溶液;如果继续溶解,说明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易错警示(1)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与溶液的浓和稀没有必然的联系。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2)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后,溶液的浓度不一定增大,如降低温度使不饱和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时,溶液的浓度不变或减小。(3)要明确指出哪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例如,在一定条件下不能再溶解食盐的溶液,还可能再继续溶解蔗糖。例1(2018山东莱芜二模)t℃时,分别采取下列措施,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是 ()①降低温度②升高温度③加水④加足量溶质⑤恒温蒸发水A.只有①B.只有④和⑤C.只有②和④D.只有①和③解析少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故降低温度不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大多数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对于这样的物质,升高温度,溶液仍为不饱和溶液;加水后,所得溶液仍能继续溶解溶质,不能使不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加足量溶质,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一定能使接近饱和的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答案B知识点二溶解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1)概念: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如果不指明溶剂,通常所说的溶解度是指物质在水里的溶解度。(2)正确理解溶解度概念的四要素条件一定温度。因为同一种固体物质在不同温度下对应的溶解度是不同的,因此必须指明温度标准100g溶剂。溶剂的量是人为规定的,为100g。此外100g是指溶剂的质量,不能误认为是溶液的质量状态达到饱和状态。溶解度是表示同一条件下某物质溶解能力大小的物理量单位以克为单位。严格地说应该是g/100g溶剂(3)溶解性与溶解度的关系 图9-2-12.溶解度曲线(1)概念: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2)含义 (3)溶解度曲线的应用①判断某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的变化趋势;:::::曲线上的点物质在对应温度下的溶解度点两曲线交点两物质在对应温度时溶解度相等线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曲线下方的点表示溶液为不饱和溶液面曲线上方的点表示溶液饱和且有未溶晶体④确定不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⑤确定结晶的方法。3.气体的溶解度(1)概念在压强为101kPa和一定温度时,在1体积水里溶解达到饱和状态时的气体体积叫气体的溶解度。(2)影响因素①内因:溶质、溶剂的性质。②外因:温度和压强,气体物质的溶解度随压强增大而增大,随温度升高而减小。(3)气体溶解度与固体溶解度的比较固体溶解度气体溶解度标准100g溶剂1体积水外界影响因素温度温度、压强例2(2018湖北咸宁中考)在t1℃时,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9-2-2所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3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烧杯②中的上层溶液是饱和溶液B.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C.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D.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解析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上层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A正确;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将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分别加入各盛有100g水的两个烧杯中,烧杯①中没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中溶液的溶质是氯化钾,B错误;烧杯①中的固体全部溶解,烧杯②中有固体剩余,所以烧杯①中溶液质量比烧杯②中溶液质量大,C正确;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所以将温度升高到t2℃,烧杯②中的固体全部溶解,D正确。答案B知识点三结晶1.概念:在一定条件下,固体物质可以从它的水溶液中析出。通常把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称为结晶。2.结晶的方法及适用范围图9-2-4结晶的方法适用范围举例应用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物质如图9-2-4中的乙物质如果乙中混有少量的甲,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乙冷却热饱和溶液(或降温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如图9-2-4中的甲物质如果甲中混有少量的乙,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3.海水晒盐(1)原理:利用阳光和风力使水分蒸发,使食盐结晶析出。(2)主要过程 图9-2-5例3图9-2-6是对20℃时一定质量的甲的溶液进行恒温蒸发结晶的实验过程,请回答。 图9-2-6(1)蒸发前原溶液是(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n的数值是。(2)依据上述实验,你认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是(填字母)。A.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随温度升高而减小C.无法判断(3)20℃时,甲的溶解度为克。解析(1)蒸发前的烧杯底部没有固体,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1g晶体,第二次蒸发10g水析出5g晶体,所以蒸发前原溶液是不饱和溶液;第三次蒸发10g水应析出5g晶体,所以共析出11g。(2)题中析出晶体是通过蒸发溶剂实现的,不能判断出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3)由实验数据可知,每蒸发10g水析出5g甲,设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x,则 = ,x=50g。100gx5g10g答案(1)不饱和11(2)C(3)50题型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及转化例1向50mL水(密度是1g/mL)中加入一定量KNO3固体的操作如图9-2-7所示,K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8所示。请回答: 图9-2-7 图9-2-8(1)A、B、C中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填字母)(2)当x=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3)要使硝酸钾从溶液中析出,常用的方法。解析(1)据图可以看出,B中有固体剩余,故B中一定是饱和溶液;(2)20℃时,在100g水中所能溶解的KNO3的最大量是31.6g,所以在50mL水中所能溶解的KNO3的质量最多为15.8g,因此当x的值为15.8-10=5.8时,B中恰好没有固体剩余;(3)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从其溶液中析出晶体常用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答案(1)B(2)5.8(3)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点拨将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加水的方法一定可行;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而言,升高温度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对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而言,降温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题型二溶解度曲线的意义与应用例2(2018江苏连云港中考)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9-2-9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图9-2-9A.T2℃时,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B.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C.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D.T1℃时,甲、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解析T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取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制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甲乙,A错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均降温到T1℃,得到的溶液仍饱和,B正确;甲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大,丙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若甲中混有少量的丙,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C正确;T1℃时,甲、乙溶解度相等,均为30g,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D正确。答案A题型三有关溶解度数据表格的考查例3(2018吉林长春一模)根据下表数据,回答问题:(1)20℃时,将136g饱和Na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2)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要提纯KNO3,采用的方法是(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3)若将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填序号)。A.0~20℃B.20~40℃C.40~60℃D.60~80℃温度/℃020406080100溶解度/gKNO313.331.663.9110169246NaCl25.736.036.637.338.439.8解析(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所以将136g饱和NaCl溶液蒸发10g水后,再降温到20℃,可析出NaCl晶体的质量为3.6g;(2)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KNO3溶液中含有少量NaCl,要提纯KNO3,应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3)通过分析溶解度数据可知,若将表中数据在坐标系中绘制成NaCl和KNO3的溶解度曲线,两条曲线的交点对应的温度范围是20~40℃。答案(1)3.6g(2)降温结晶(3)B易错点一对饱和溶液的性质理解易错例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饱和溶液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B.改变条件,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可相互转化C.升高温度时,固体物质的饱和溶液一定变成不饱和溶液D.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解析一定条件下,某物质的饱和溶液里一定不能继续溶解该物质,但不一定不能溶解其他物质,A错误;极少数固体物质(如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对于这样的物质,降温才能使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错误;有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其饱和溶液属于稀溶液,D错误。答案B纠错点睛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物质来说,升高温度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但对于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的物质来说,降温能使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易错点二对固体溶解度的概念理解易错例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100g水中最多溶解某物质40g,则该物质的溶解度为40gB.20℃时,可把20g氯化钠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20gC.硝酸钾在20℃时的溶解度为31.6g,则100g硝酸钾溶液中含有硝酸钾31.6gD.物质溶解的过程中,搅拌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解析A项,未指明温度;B项,未说明是否是饱和溶液;C项,20℃时,100g水中可溶解31.6g硝酸钾;D项,搅拌只能加快溶解,不能增大物质的溶解度。答案D纠错点睛准确理解固体溶解度概念应把握四要素:(1)条件:一定温度;(2)标准:在100g溶剂里;(3)状态:达到饱和状态;(4)单位:克。知识点一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1.(2018山东潍坊诸城三模)欲使一种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最可靠的方法是 ()A.降低温度B.再添加溶质C.升高温度D.倒出些溶剂答案B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此时升高温度不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有的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此时降低温度不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液具有均一性,倒出溶剂不现实;加入溶质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2.能证明硝酸钾溶液在20℃时已达到饱和状态的叙述是 ()A.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的质量不变B.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KNO3晶体,晶体不再溶解C.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KNO3晶体析出D.取少量该溶液,降温到10℃时,有KNO3晶体析出答案B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质的质量不变,与溶液是否饱和无关;温度不变时,向该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晶体,晶体不再溶解,说明原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取少量该溶液,升温后无晶体析出,无法确定原溶液是否是饱和溶液;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接近饱和的溶液降温至10℃也会有晶体析出,不能说明是20℃时的饱和溶液。3.向一瓶接近饱和的氯化铵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铵晶体,下列图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答案C接近饱和的NH4Cl溶液中溶质质量不为0,A错误;加入NH4Cl晶体后溶质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