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 34 T 124.1-2003沿江棉花原(良)种常规繁育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DB34备案号: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124.1—2003代替DB34/T124.1-1996沿江棉花原(良)种常规繁育规程2003-12-24发布X2003-12-24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124.1—2003I前言本标准根据GB/T3242—1982棉花原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的要求,结合我省沿江棉区原(良)种繁育现状,总结我省棉花原(良)种常规繁育经验,在多年实践的基础上,对原地方标准DB34/T124.2—1996作了如下修订:——根据棉花原(良)种繁育的程序和当前培育抗虫棉这一新的目标,将抗虫性作为一个重要指标增加。——根据棉花原(良)种繁育的实际应用和客观需要,增加了“自交混繁法”的技术规程。本标准起草单位:望江县农业委员会、望江县优质棉种业有限公司、望江县棉花原种场本标准起草人:方贵来、王林、裴百春、陈静本标准于2003年12月24第一次修订。替代DB34/T124.1-1996。DB34/T124.1—20031沿江棉花原(良)种常规繁育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棉花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三年三圃制和自交混繁法常规繁育、原(良)种加工等技术要求。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4407经济作物种子、纤维类NY400硫酸脱绒与包衣棉花种子3原(良)种繁育基地建设3.1建立专业棉花原(良)种场棉花原(良)种场是棉花原(良)种繁育的基地,一般良繁的三圃和(或)保种圃,基础种子田,原种生产田均安排在专业原(良)种场进行,原(良)种场的建设规模根据繁殖规模确定,要求配备较强的专业技术队伍,必要的室内考种、检测和小型种子加工设备。原(良)种的选繁基地要求选择在土质肥沃、无枯(黄)萎病、旱涝保收的地点,并配套完善排灌设施,尽可能减轻原(良)种繁育过程中旱涝灾害的影响,同时要求与周边常规棉花生产大田隔离在500m以上。3.2选择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基地应选择在良种轧花厂附近,昀好是土地实行规模经营的农场,以及条件较好的乡(镇)。要求良繁基地土质肥沃,无枯(黄)萎病,棉田相对集中,旱涝保收,生产者的植棉技术水平相对较高。4三年三圃制采取以“单株选择,分系比较,混系繁殖”为内容的三年三圃制。4.1单株选择这是原种生产的基础。单株选择要在原种圃、株系圃当选的株系中选取,或在纯度较高的大田中选取,选具有原品种的典型性状,并结合铃多、结铃分布均匀,生长健壮,早熟不早衰,无病虫害及衣分、绒长、强度和细度符合品种标准性状,其株型、叶形、铃形具较强一致性的单株,并做到丰产性、优质性、抗逆性相结合。4.1.1入选单株分两次初选,第一次在结铃盛期,着重观察叶形、株型、铃形等形态特征,抗虫品种注意顶尖及蕾铃危害率;第二次在吐絮后,收花前,着重观察结铃和吐絮情况决选签标。抗病品种要选抗病单株并劈杆鉴定;抗虫品种应做抗虫性鉴定,选抗性好的单株。4.1.2入选株数单株数量要根据下一年株行圃的面积而定,一般每公顷株行圃可种植1200~1500个单株,田间选择时所选单株应超过3000株,以备考种淘汰,淘汰率不低于50%。4.1.3分株收花入选单株每株统一收中部正常吐絮棉铃5个,分株单收一株一袋装袋,编号、晒干。DB34/T124.1—200324.1.4分株考种分株轧花,考察铃重、绒长、衣分、籽指、衣指、籽色、籽型等性状,将过高或过低于平均值的单株淘汰。4.2株行圃4.2.1株行圃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排灌方便,无枯(黄)萎病田块。4.2.2田间顺序排列将上年入选单株,分株行点播成株行圃,行长10m,每隔9个株行设1对照行(同一品种的原种)。每区段的行长、行距数要一致,密度比大田低10%。株行圃四周应播种四行同一品种原种作保护行。4.2.3田间鉴定4.2.3.1苗期重点鉴定出苗整齐度、抗病性、生长势、抗虫品种还应在苗期鉴定抗虫性,拨除杂株,缺苗20%以上者淘汰。4.2.3.2花铃期观察生长势、开花早晚、叶形、铃形、株型等形态特征、抗病性、抗虫性(抗虫品种)典型性和一致性,拨除杂株,防止串粉。4.2.3.3吐絮期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在吐絮初期,观察各株行生长势,结铃性、纯度和病害情况。凡生长比对照差的株行或株行内有一棵杂株的应全行淘汰。第二次在吐絮盛期或收花前,观察吐絮的集中程度,重点观察记载典型性、一致性。应在入选株行中收20个中部正常吐絮的棉铃作室内考种用。昀后分别收摘当选株行的留种花并计产量。4.2.4室内考种用考种样本考察铃重、绒长、整齐度、衣分、籽指、衣指、籽色、籽型等,有条件的可以考察纤维强度和细度,根据考种结果,决选出优良株行,分别轧花留种。4.3株系圃4.3.1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旱涝保收、无枯(黄)萎病地块。4.3.2分区播种成株系圃根据株行种子数量,每小区播2~4行,每隔3个小区用同品种原种作对照,生长期间观察项目同株行圃,凡一株系中杂株率超过0.5%的株系应予淘汰,杂株率在0.5%以内,其他性状符合要求,拨除杂株后可以入选。4.3.3决选优良株系入选株系通过霜前、霜后花产量比较,室内考种(考种项目同株行圃)和田间鉴定结果,决选优良株系,当选的优良株系不少于供试株系的70%,入选株系混合轧花,作下年原种圃用种。4.3.4株系鉴定圃在上年当选的每个株行中取少量种子播种成鉴定圃,以评定各株系优劣。4.4原种圃4.4.1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旱涝保收,无枯(黄)萎病的田块连片种植。4.4.2原种圃的鉴定将上年当选株系混合轧花的种子,采取育苗移栽或定穴点播,扩大繁殖系数。在花铃期和吐絮期进行二次观察鉴定。调查田间纯度,严格拨除杂株。霜前花分收、分轧保种。在第一次、第二次收花前,划片随机5点取样,每个样本收中部正常吐絮的棉铃100个进行室内考种,其结果作为当年的原种质量指DB34/T124.1—20033标,原种圃生产种子为原种(零代种),经繁殖区扩大繁殖后,即可作大田用种。生产出的原种可与大田生产用种(良种)作比较试验,以鉴定原种产量水平。5自交混繁法5.1核心用“分系自交保种,混系隔离繁殖”技术生产原种。5.2程序建立保种圃,基础种子田和原种生产田。5.3建立保种圃经过单株选择与株行鉴定两年的准备时间,所用的材料是新育成的品种的原原种或原种,若从育种单位或原种单位直接引进自交,也可当年引种当年建成保种圃,所建成的保种圃株行不得少于100个。5.3.1单株选择在保种圃中,每年均要进行单株选择、自交保种和株行鉴定。在开放的原种圃中,每年也要选一部分单株补充到保种圃中,保证淘汰后仍稳定在100个以上。5.3.2株行鉴定保种圃中所有株行均须考种鉴定,考种项目参照三年三圃制。5.3.3建立自交保种圃保种圃一旦建成就年年照此进行,保持稳定直到品种更换。根据考种和田间观察相结合,发现个别不良自交株行仍需淘汰,淘汰率一般在10%左右。5.3.4核心种子当选株行开放授粉的种子混合后为核心种子,翌年在基础种子田中种植。5.4基础种子田5.4.1核心种子扩繁用核心种子,采用节省种子扩大繁殖系数的办法播种,选择在保种圃周围生产条件好的地集中种植,密度稀于大田,使优良性状充分表现。5.4.2品种鉴定除杂生育期间注意田间观察,了解个体的典型性和群体的整齐度,随时除杂去劣,拨除杂株。吐絮期随机取样考种,混合收花、轧花、保种,所得种子为基础种子,用于下年原种生产田播种。5.5原种生产田用基础种子在隔离条件下继续集中种植在基础种子田周围,为原种生产田。采用高产栽培措施,随时注意除杂去劣、除病株。收花前先收考种样品,然后混合收花、轧花、保存种子,所得种子为原种,扩大繁殖后供大田用种。6原(良)种加工和种子质量通过原(良)种繁育生产出的棉花原种,要单独进行种子加工,严防加工过程中出现混杂。原种的加工程度可根据原种的规模量确定,数量较大的可采取硫酸脱绒和(或)种衣剂包衣,种子加工参照执行NY400硫酸脱绒与包衣棉花种子标准,加工后的种子质量应符合GB4407.1标准。———————————

1 / 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