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7.080B31备案号:14151-2003浙江省地方标准DB33DB33/447.1—2003无公害双孢蘑菇第1部分:菌种Non-environmentalpollutionAgaigusbisporusPart1:Mushroomseed2003-08-20发布2003-08-28实施浙江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3/447.1—2003I前言DB33/447-2003《无公害双孢蘑菇》标准按部分发布,分为三个部分:——第1部分:菌种。——第2部分:生产技术。——第3部分:商品菇。本部分为DB33/447-2003的第1部分。本部分附录A为规范性附录。本部分由浙江省农业厅提出。本部分起草单位:浙江省嘉善县农业经济局。本部分主要起草人:樊根强、鲍荣焕、杨玉成、陆剑峰、陈福权、陶如龙。DB33/447.1—20031无公害双孢蘑菇第1部分:菌种1范围本部分规定了双孢蘑菇菌种生产技术规程。本部分适用于在浙江省行政区域内生产、经销、使用的双孢蘑菇菌种。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部份的引用而成为本部份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部份,然而,鼓励根据本部份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部份。GB/T191-200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GB/T6388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GB/T12728-1991食用菌术语GB15569-1995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3术语和定义本部分的术语和定义按GB/T12728-1991的规定,其它未规定的采用下列术语和定义。3.1脱壁因菌龄过长或其他非侵染性因子导致的菌丝体萎缩,菌丝变淡,培养基收缩而脱离瓶壁。3.2抑菌圈由不良环境发黄或变淡的菌丝圈。4制种4.1菌种确定通过合法途径引进的并按国家规定允许用于生产的菌种。4.2母种繁殖4.2.1培养基PDA(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等,配方见附录A(规范性附录)。4.2.2培养:经出菇鉴定合格的母种在无菌条件下按1:25-1:40进行转管,置20℃-25℃恒温培养,温度一般先高后低,1天-3天25℃,3天后22℃-24℃,菌丝长至1厘米长时保持20℃-22℃,当菌丝长至1/3斜面时保持18℃-20℃,菌丝满管后即为母种,对暂不使用的母种贴好标签,置4℃-5℃环境中保存。4.3原种4.3.1培养基生产原种的培养基宜选用附录A提出的配方。4.3.1.1粪草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DB33/447.1—20032制作方法是把稻麦秆切短,大约为2cm-3cm,加入粉碎牛粪粉、石膏、石灰,充分拌匀,混堆充分发酵至棕红色,取腐熟的稻麦草晒干备用。装瓶前,加水调湿使培养基均匀吸水至含水量达65%左右,随后铲成一堆,15h左右即可装瓶。4.3.1.2发酵棉籽壳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制作方法是将棉籽壳、牛粪粉、石膏、尿素(或复合肥),过磷酸钙等原料用石灰调节pH值至9,充分拌匀拌湿后,建堆发酵,堆宽1.5m,高1.2m-1.5m,长度不限,当料温达65℃-70℃时可进行第一次翻堆,以后当料温控制在55℃-60℃之间,每次翻堆时根据需要补充1%石灰水,含水量控制在65%-70%之间,经过4次-5次翻堆,棉籽壳长满大量高温放线菌,料堆呈黄棕色或棕褐色,无大粪块,无严重氨味及霉味,略带香味,微有厩肥味;生熟度适中,且有韧性,不易拉断,柔软有光泽,发酵棉籽壳晒干并干燥贮藏备用。制种时把腐熟棉籽壳按配方要求与其他辅料充分拌匀,用1%石灰水调节pH值为9,含水量达62%~65%左右,堆5小时-7小时,搅拌均匀装瓶。4.3.1.3粮食培养基(配方见附录A)制作方法是在制种的前一天下午,将麦粒或谷粒浸泡在2%石灰水,pH11以上,7月-8月份时,大小麦一般泡14h左右,谷粒20h左右,以浸透为标准,将把浸透的麦粒或谷粒捞起沥去石灰水,用清水冲洗干净、沥干。按配方加入预湿辅料,用石灰水调节pH为9,含水量为40%-42%。4.3.2装瓶粪草或发酵棉籽壳培养基装瓶时要随加随压实,上紧下松,装到瓶肩上部,料面距棉塞3cm,清洁瓶口和瓶表面,塞上棉塞,以握棉塞提起,瓶不掉下为准。麦粒或谷粒种的装瓶,在装到瓶肩后再加盖预先准备的已发酵好的粪草料封口,封口材料的制作,把经3次-4次翻堆并充分发酵后晒干备用的干熟牛粪或干熟棉籽壳用2%石灰水调湿至无白心,加入各占培养料总量2%的食用菌专用石膏和轻质碳酸钙,充分拌匀,含水量为40%-45%。以后操作同棉籽壳培养基。4.3.3灭菌灭菌宜采用高压灭菌,粪草及棉籽壳培养基压力为0.2Mpa~0.25Mpa,灭菌时间为3h;粮食菌种培养压力为0.18Mpa,灭菌时间为2h。4.3.4接种灭消毒好的瓶子,放在干净室内冷却,当温度下降至30℃以下时将瓶子搬入无菌箱或无菌室内,随后使用气雾剂对空间及瓶表面进行消毒,消毒后30min即可开始接种。按无菌操作的方法接种。每支母种接4瓶-6瓶原种。4.3.5培养室的消毒在培养前一周,培养室用甲醛10ml/m3和敌敌畏3ml/m3并加入等量的水加热密闭熏蒸72h,通风换气待用。原种培养接种后移入培养室在20℃-25℃的温度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制原种早,时间较宽裕,则可在菌丝长到2/3或1/2时进行常温培养,在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及时淘汰杂菌污染的菌种,注意培养室通风。4.4栽培种4.4.1培养基4.4.2按4.3.1规定执行。4.4.3装料按4.3.2规定执行。4.4.4灭菌按4.3.3规定执行。DB33/447.1—200334.4.5接种按4.3.4规定执行,每瓶原种可接栽培种50瓶-60瓶。4.4.6培养室消毒:选择通风、干燥、清洁卫生、荫凉的培养室按4.3.5规定的消毒方法进行消毒。4.4.7栽培种培养接种后移入培养室进行培养,每200m3的培养室存放密度不超过8000瓶,培养时当室温超过30℃应注意做好降温措施,如遇长期干旱,可在地面洒少量1%石灰清水以增加湿度,如连续阴雨湿度偏大,可在室内撒些石灰粉吸潮,在培养过程中应经常检查杂菌,及时淘汰,注意保温培养室通风。每周防虫一次,可选用敌敌畏800倍喷雾。5菌种质量要求菌种质量应符合表1规定。表1菌种质量要求项目母种原种、栽培种粪草棉籽壳谷粒或麦粒菌丝状态特征生长势强、均匀洁白上下均匀,粗壮浓密,菌丝洁白,有蘑菇香味。粗壮浓密,束状菌丝明显,菌丝白色,有蘑菇香味。粗壮浓密,基质内外充满菌丝,色泽洁白,有蘑菇香味。菌龄180d(2℃-4℃)60d-90d60d-90d(室温小于15℃)30d(室温小于30℃)15d害虫不允许杂菌积水抑菌圈菌皮/无允许少量有允许少量有脱壁/瓶肩允许轻度有吐黄水/原种无,粮食栽培种允许有少量水珠6检验方法6.1种性鉴定母种:将优良的母种提早做成原种,并进行栽培试验,经出菇鉴定后,出菇正常者,方可作为母种。出菇鉴定按下列规定进行。栽培要求:小区面积0.11m2,方式为箱栽,重复≥3次随机排列,出菇场地在室内,培养料为粪草料或无粪合成料。记载内容:生长进度:菌丝恢复、定殖天数,覆土至菌丝搭土的天数,第1,2潮菇起始时间,持续天数。产量(鲜重):第1,2潮菇总产、单产。考种:取样期为第1-2潮菇盛期,样品不少于10个,考种项目为菇形、色泽、菇盖直径和厚度、DB33/447.1—20034菇柄长度和直径、开伞难易程度、单菇重,对异常环境条件反映,出菇特征。种性比较:出菇鉴定结果与原品种的各项指标进行比较。结论:根据比较结果,出菇鉴定材料的出菇性状、子实体形态与原品种一致的为种性纯正,差异显著的为种性变异。原种、栽培种:查母种供应单位的出菇试验记录及鉴定结果。6.2菌丝状态特征目测、镜检。6.3菌龄查生产记录。6.4杂菌、害虫目测:如不能定论的,再镜检。6.5积水、抑菌圈、脱壁、吐黄水目测。7检验规则7.1抽样7.1.1组批以同一分离转接时间、方法、培养条件的母种、原种为一批。以同一种源、制作方法、培养条件的栽培种为一批。7.1.2抽样方法同一批母种应逐支检验。原种、栽培种分别按批量的5%、1%随机抽样,抽样数量不得少于20瓶。7.2合格判别同一样品中,菌丝状态特征、菌龄、杂菌、害虫、积水、抑菌圈、脱壁、吐黄水、菌皮九个项目中有一项不合格,就判不合格。根据检验结果,计算出样品中的合格数和不合格数。当不合格数<5%时,判该批为合格;当不合格数>5%时,判该批不合格。对不合格批可作必要的技术处理后,按6.2重新抽样检验。7.3质量仲裁供需双方对质量有异议时,双方可协商解决或由菌种管理站进行仲裁。8标志、保藏、运输8.1标志出售的菌种须贴有标签,标签应清晰、牢固,应符合GB/T191-2000、GB/T6388的规定,具体标明菌种名称、级别、生产许可证号、执行标准号、生产单位名称、地址及商标、接种日期、有效期限和合格证明。8.2保藏8.2.1母种一般在冰箱中保存,保存温度2℃-4℃,保存期超过6个月,则应转管复壮。8.2.2原种、栽培种应在干燥(空气相对湿度50%-70%)清洁、避光、荫凉的室内保存。原种菌龄不超过90天,棉籽壳栽培种菌龄不超过30天,谷粒或麦粒种不超过15天。8.3运输8.3.1调运DB33/447.1—20035向外调运的菌种,应按GB15569-1995进行检疫,办理检疫证书。8.3.2运输栽培种应避高温烈日运输。装车后应及时启运,在运输中需有防震、防晒、防潮、防污染措施。DB33/447.1—20036附录A(规范性附录)培养基配方A.1母种培养基配方A.1.1马铃薯培养基(PDA)马铃薯(去皮)200克、葡萄糖20克、琼脂18~20克、水1000毫升。A.2二级和三级种培养基A.2.1粪草培养基(适合二级种)发酵麦秆和稻草72%,发酵牛粪20%,麸皮5%,糖1%,磷酸钙1%,石膏1%,含水量62%~65%。A.2.2棉籽壳培养基(适合二、三级种)发酵棉籽壳72%,发酵牛粪粉10%,河泥粉15%,过磷酸钙1%,碳酸钙1%,石灰1%,含水量62%~65%A.2.3谷粒培养基(适合二、三级种)麦粒(小麦、大麦、谷粒)87%,碳酸钙2%,石膏1%,牛粪粉10%,含水量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