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150B51备案号:18642-2006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897—2006梭鱼、对虾池塘混养技术规范Thetechniqueregulationforredeyemulletandprawnsofmixedcultureinpond2006-03-25发布2006-05-25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897—2006前言为规范梭鱼、对虾混养技术,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和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的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的规定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海洋与渔业局提出。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赣榆县水产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兆芳、高锡伦、辛华、秦泗洪。DB32/T897—20061梭鱼、对虾池塘混养技术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梭鱼、对虾池塘混养的环境条件、设施、放养准备、苗种、养成管理、饲料、病害防治、收捕。本标准适用于梭鱼与对虾的池塘混养。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13078-2001饲料卫生标准GB/T18407.4-2001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NY5051-200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52-2001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环境条件3.1选址应符合GB/T18407.4的要求,底质为泥质或泥沙质。3.2水质淡水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1的要求,海水养殖水质应符合NY5052的要求。4设施4.1养成池4.1.1面积0.3ha~2.0ha。4.1.2池形长方形,长:宽为3:2或5:3。4.1.3池底平坦,向排水口处倾斜,比降为0.2%。4.1.4池深池埂高2.0m~2.5m,水深1.5m~2.0m。4.2闸门单孔三槽闸,进、排水闸在池两端相向设置。4.3进、排水渠道排水渠的宽度大于进水渠,排水渠底低于各养成池排水闸底0.3m。5放养准备DB32/T897—200625.1清污整池排净养成池、蓄水池及沟渠积水,封闸晒池,维修堤坝、闸门,清除杂藻。5.2除害消毒5.2.1药物药物使用应符合NY5071的要求。5.2.2除害清除敌害生物、致病生物。5.2.3消毒用生石灰全池泼洒,用量为1200kg/ha~1500kg/ha。5.3繁殖饵料生物消毒后1d~2d纳水,培养饵料生物。5.4肥料使用原则5.4.1平衡施肥肥料结构中,有机肥所占比例大于50%。有机肥经过充分发酵、消毒。5.4.2控制总量水中硝酸盐含量在40mg/L以下。6苗种6.1鱼种放养6.1.1环境水深0.5m~0.6m;透明度30cm~40cm,pH值7.6~8.6。6.1.2规格20尾/kg~40尾/kg。6.1.3密度7500尾/ha~15000尾/ha。6.1.4时间2月~3月,水温6℃以上。6.2虾苗放养6.2.1环境水深0.6m~0.8m;透明度40cm,pH值7.6~8.6。6.2.2规格1.0cm~1.5cm。6.2.3密度12万尾/ha~20万尾/ha。6.2.4时间4月下旬~5月,水温14℃以上。7养成管理7.1水质7.1.1参数pH值7.6~8.6,透明度25cm~40cm,溶解氧不小于5mg/L,氨氮不大于1mg/L。7.1.2调控放苗后~6月底加水,1次/10d~15d,0.2m/次;7月~9月换水,1次/10d~15d,30%~50%/次;10月以后补水,每1次/15d~30d,每次补足池水。DB32/T897—200637.2饲料7.2.1质量应符合GB13078和NY5072的规定。7.2.2投喂率配合饲料日投喂率为虾体重的3%~5%,梭鱼体重的3%~15%。7.2.3投喂方法投饵机投喂,早、晚各1次。7.3日常管理7.3.1巡塘每天凌晨和傍晚各巡塘一次,注意观察水质变化,检查鱼、虾的活动、摄食情况,检修养殖设施。7.3.2生长测定测定鱼、虾的体长、体重,并测算存池虾的数量;梭鱼1次/30d,对虾1次/10d。7.3.3水质测定定期测定水温、pH值、溶解氧、透明度。7.3.4日常记录建立生产档案,做好日常管理记录。8病害防治8.1预防隔离病源,改善水质,改良底质。8.2治疗使用药物应符合NY5071的要求。9收获9.1对虾9.1.1时间7月~8月。9.1.2方法定置陷网起捕。9.2梭鱼9.2.1时间适时上市。9.2.2方法拉网或干塘起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