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2∕T 774-2005 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ICS65.020.20B39备案号:16522-2005江苏省地方标准DB32DB32/T774—2005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StandardoperatingprocedureforChrysanthemummorifoliumRamat“Hangbaiju”2005-02-03发布2005-04-20实施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2/T774—2005前言杭白菊在我省有数十年历史,是主要的特色经济作物之一。为规范杭白菊的生产,特制订本标准。本标准按GB/T1.1-200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规则》、GB/T1.2-2002《标准化工作导则第2部分:标准中规范性技术要素内容的确定方法》编写。本标准由江苏省农林厅提出。本标准由江苏苏洋药材料集团公司、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胡建国、王旭东、路红军、郭巧生、段金廒、刘德辉、孙晓东、严秀贵。DB32/T774—20051杭白菊生产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杭白菊的产地环境、扦插育苗与大田移栽、种植密度、田间管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采收与加工、留种技术。本标准适用于杭白菊的生产。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NY5120-2002无公害食品饮用菊花产地环境条件3产地环境杭白菊生产的产地环境条件应符合NY5120-2002的规定。4扦插育苗与大田移栽4.1繁育方法以嫩茎扦插育苗,进行无性繁殖。4.2种茎准备选择无病斑、无虫口、无破伤、无冻害、壮实,直径0.3cm~0.4cm、长10cm~15cm的春发嫩茎(萌蘖枝)作为插穗。4.3扦插育苗4.3.1育苗时间4.3.1.13月下旬~4月上旬,土层(5cm~10cm)日平均地温在10℃以上时进行。4.3.1.2苗龄在50d~60d后移栽。4.3.2苗床准备苗床应选择向阳地,于冬前深翻冻垡。细耙整平,做成宽1.5m~1.8m、长4m~10m的平畦。4.3.3扦插方法4.3.3.1将插穗按株距3cm、行距10cm斜插或直插在苗床上,扦插枝入土1/3~1/2,插后立即浇足水。4.3.3.2在苗床上方搭建40cm高的荫棚,荫棚材料可就地取材,透光度控制在0.3~0.4。晴天上午8时~9时至下午4时~5时遮阴,其他时间撤去遮阴物。4.4大田移栽4.4.1大田准备4.4.1.1选地选择地势高爽、排水畅通、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的砂壤土种植。在茬口选择上,以种植水稻三年以上回旱地、绿肥翻耕地、休闲地最为适宜。如需套作则以油菜、大麦及蚕豆为前茬。4.4.1.2基肥移栽前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厩肥2000kg~3000kg、大于12%的过磷酸钙20kg。4.4.1.3整地选地如是冬闲地,则冬前应进行耕翻,耕深在20cm以上,保证立垡过冬。移栽前施入基肥后,耕翻20cm深,耙平,并按南北向做成高30cm、宽200cm左右的宽畦。4.4.1.4沟系要求DB32/T774—20052做到内三沟配套,与外三沟沟系相通。4.4.2大田移栽4.4.2.1移栽时间5月中、下旬至6月上、中旬进行。4.4.2.2起苗和移栽苗处理移栽前1d将苗床土淋湿,起苗后根部同向对齐并扎成捆,每捆100株~200株,剪去苗上部嫩尖,保留移栽苗高20cm~25cm。移栽前根部用拌有500倍50%多菌灵和500倍90%晶体敌百虫的泥浆沾根,随即移栽大田。4.4.2.3株行距5月移栽则按35cm×40cm的株行距,6月移栽则按30cm×35cm的株行距。4.4.2.4移栽方法开穴移栽,穴栽深8cm~10cm,栽后压实。5种植密度5月移栽5000株/667m2左右,6月移栽5500株/667m2左右。6田间管理6.1除草缓苗(7d~10d)后,以中耕除草为主,前期稍深锄,入伏后,宜浅锄。6.2追肥6.2.1促根肥移栽20d、缓苗后10d左右,追施第一次肥,用量为尿素10kg/667m2和25%的复合肥15kg/667m2~20kg/667m2。施肥方法为穴施,每4株1穴,穴深5cm~6cm。6.2.2发棵肥时间在7月中旬。用尿素10kg/667m2,选阴雨天撒施,用厩粪水1000kg/667m2,选睛天浇施。6.2.3促花肥时间在9月中旬。用25%的复合肥35kg/667m2~40kg/667m2,于阴雨天撒施。每隔7d,用0.2%磷酸二氢钾溶液喷施,连续3~4次。6.3灌排6.3.1灌水方式为浇灌,灌水量视降雨量和田间温度而定。6.3.2降渍梅雨季节注意清理沟系,以便及时降水防渍。6.4打顶6.4.1时间第一次在7月中旬,第二次在7月下旬~8月上旬,第三次在8月20日~25日。6.4.2方法打顶宜在晴天植株上露水干后进行。第一次应重打,用手摘或用镰刀打去主干和主侧枝7cm~10cm,留用30cm高;第二次和第三次则应轻打,摘去分枝顶芽3cm~5cm。每次打顶或摘除的菊花头应集中带出田外。6.5培土追肥和第一次打顶后,结合中耕除草,在根际培土,增强根系,防止倒伏。7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治方法7.1枯萎病DB32/T774—20053防治方法:选用无病老根留种;轮作;做高畦,开深沟,降低湿度;拔除病株,病穴撒古灰粉或用1000倍50%多菌灵浇灌。7.2锈病防治方法:发病初期喷洒1000倍15%粉锈宁。7.3斑枯病防治方法:收获期彻底清除病残体;避免田间高湿;发病初期交替喷洒1:1:200波尔多液、800倍70%甲基托布津。7.4花叶(病毒)病防治方法:选无病株留种育苗;加强田间管理,增施有机肥料,防治蚜虫。7.5蓟马防治方法:冬春清除田间杂草、消灭虫源;发生期喷洒1000倍液10%吡虫啉。7.6菊天牛(菊虎)防治方法:发现茎梢萎蔫时,于折断处下方约4cm处摘除,集中销毁;5月~7月,在早晨露水未干前在植株上捕杀成虫。7.7蛴螬防治方法:清洁园田,铲除四周杂草,减少蚜虫迁入机会;蚜虫发生期喷洒1000倍10%吡虫啉;保护和利用瓢虫、食蚜蝇、草蛉等天敌。8采收与加工8.1采收8.1.1时间种植当年11月上旬第一次采摘,约占总产量的50%~60%,隔5d~7d采摘第2次,约占产量的30%,再过7d采收第3次。8.1.2标准花瓣平直,有70%的花心散开。如遇早霜,应提前采收。8.1.3方法应于晴天露水干后或午后,将花头手工摘下。8.2产地加工采用传统的蒸煮杀青工艺进行加工。8.2.1上笼鲜花采回后,薄薄地摊晾2h~3h,然后将已散去表面水分的花头放入直径33cm的小蒸笼内,花心朝外,拣去枝、叶等杂质;厚度一般以4朵花高,约3cm~4cm为宜。8.2.2杀青上笼后即放在蒸汽上蒸煮,保持笼内温度90℃左右,保持蒸时火力均匀。蒸1min~2min后将蒸笼一起取出。8.2.3晾晒将已蒸煮杀青过的菊花立即扣倒在竹帘或芦席上晾晒,日晒1d~2d后翻花一次,3d~5d后至7成干时置通风的室内摊晾,经2d~3d后再置室外晒至干燥即成。8.3分级标准加工好的白菊花呈饼状,故俗称“菊花饼”。并依据感官性状如香郁程度、颜色、花头整齐度、盛花率、花饼大小和厚度及其手感等为标准进行分级,分级见表1。DB32/T774—20054表1分级等级要求特级香气浓郁,整个菊花饼白中略带微黄,花头整齐一致,盛花率90%以上,直径25cm左右,厚0.8cm左右,手感柔软。甲级香气浓郁,整个菊花饼白中略带黄,花头大小基本一致,盛花率70%~90%,直径25cm左右,厚0.8cm左右,手感柔软。乙级香气较浓,整个菊花饼呈黄白色,花头大小基本一致,盛花率60%~70%,菊花饼不够圆正,手感较硬。丙级香气一般,有霜冻花(紫色),大多不成饼,含有50%~60%的未开足的花。此大多为加工方法不当和第三次采摘后加工的次花。9留种技术9.1选种11月菊花收获时,选择无病、无虫口、健壮、具本栽培类型特性的菊花植株做种株。9.2保种对选定的种株,让其继续生长至12月中旬枯倒后,割去地上部分残枝,适当铺设2cm~3cm的废弃秸杆,即可自然越冬保苗。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