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四单元 10 短新闻两篇 别了“不列颠尼亚”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掌握新闻的基本特征及其一般结构,了解有关香港回归的资料。2.体会文中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新闻报道的语言特点。3.掌握运用现场景物寓意抒情的写法和历史与现实相融合的写法。4.学会关注社会人生,增强责任意识和民族自信心。别了,“不列颠尼亚”学习目标重点1.掌握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理解文中重要语句深刻含意,品味本文庄重、含蓄的语言风格。难点探究现实场景和背景资料有机融合的写法。重点难点课前预习一、扫除生字①接载()②撤()离③凝()重④紫荆()花⑤掩映()⑥旗帜()⑦停泊()⑧世人瞩()目⑨冉()冉升起zàichèníngjīngyìngzhìzhǔbórǎn二、阅读思考1.找出《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导语和主体部分,并简单概括其大意。2.《别了,“不列颠尼亚”》的主体部分共有9个自然段,在这9个自然段中,主要写了哪些事件?它们是按什么样的顺序来写的?3.假如你是新华社的一位记者,见证了香港回归这一难忘的时刻,你该用什么样的语调来播报这一新闻?作者简介《别了,“不列颠尼亚”》署名周婷、杨兴,实际上这是新华社周树春、杨国强、徐兴堂、胥晓婷四位记者的合称。这四位记者通力合作,真实准确地报道了盛大庄严的香港政权交接仪式。写作背景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离开祖国一个半世纪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这是中华民族的一大盛事,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为了报道并见证这一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盛事,世界各大新闻媒体纷纷聚集香港。新华社的数位记者不辱使命,不负众望,真实、准确地记下了这难忘的时刻。本文曾获第八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唯一一篇完整反映英方撤离过程的新闻佳作。课文探究1.“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以后的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末代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成为历史的陈迹”。能否将句中加色的词语互换?为什么?在这则新闻稿中,为什么要插入一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如何理解画横线的句子?答案:示例不能互换。因为不符合事物发展的正常顺序。港督府经过历任港督完善,是英国统治的象征,是英政权在港的标志。港督府是英统治的象征,港督的离去,人去楼空,意味着英国统治的结束。“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等描述性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港督府的外观。通过对港督府的描述,告诉世人,经过中国人民长期的艰苦努力与漫长的等待,香港已经回到祖国的怀抱,随着末任港督彭定康的离去,中国人民一段屈辱的历史永远地成为过去。“陈迹”二字写尽了香港回归后,中国人民的一段屈辱的历史已经永远地成为过去的民族尊严、民族自豪。“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不仅见证了那段历史,时时警醒国人,而且演绎了今天国家的尊严,彰显了民族的复兴。2.为什么说英国的告别仪式是“日落仪式”?答案:示例“日落仪式”的背景一是泊在港湾中的“不列颠尼亚”号,一是“紫荆花图案”,作为英国告别仪式的背景,标志着英国对中港150年来的殖民管治结束和香港自治的新的历史阶段的开始。英国曾经占领了非常广大的殖民地,被称为“日不落帝国“,喻指在它的领土上,永远都有阳光照耀。香港于1997年脱离英国的管治,可以说在中国香港的土地上,英国殖民管治的太阳落了,所以把英国告别仪式称为“日落仪式”。对于在驻港英军总部附近举行的告别仪式,作者也只是提了一句,但作者随后捕捉到了一个典型的镜头:“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象征英国统治的“不列颠尼亚”号,与象征香港回归祖国的特别行政区区旗,构成了鲜明的对比,启示人们发现这一仪式的深刻内涵。3.体味《别了,“不列颠尼亚”》最后一段“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为什么把时间精确计算到“一共过去了156年5个月零4天”?如何理解“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答案:示例香港离开祖国母亲的怀抱整整156年5个月零4天!字里行间回荡着百年巨变的沧桑感叹。对于中国人民来说,英国在香港进行的殖民管治的这段历史是刻骨铭心的,是不应该被忘记的。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人民经过漫长的期待,终于迎来了香港回到祖国怀抱的这一天。作者心中所蕴含的丰富的情感却是通过精确记下英国管治的时间来表现的,语言非常含蓄,很有分寸。“从海上来”,是说当年不可一世的英国远征军强占了中国的领土,开始了对香港的管治;“从海上去”,明写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暗写英国对香港的管治结束,点明主旨。这里既没有讽刺,也没有欣喜,但我们却能在看似平实的语言中,感受到作者心潮的起伏和抒发的情感。内容小结深入探究1.“别了,‘不列颠尼亚’”这一新闻标题有什么独特之处?请结合文本简要赏析。答案:示例①主谓倒装,突出“别了”这一内容,更能表达情感,彰显文章主题。②运用借代手法,用“不列颠尼亚”号指代英国,形象、生动。毛泽东在1949年美国驻华大使司徒雷登回国、美国政府的白皮书发表之时,曾经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别了,司徒雷登”。本文活用此标题,“别了”委婉的语气中略带一丝嘲讽。③一语双关。字面上看,是指参加完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末任港督彭定康乘坐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离开香港,这是描述现实的场景;深层含意是,“不列颠尼亚”号的离去,象征着英国管治在香港的终结,中华民族的一段耻辱被洗刷。2.文中写了三次降旗,各有什么意义?答案:示例第一次降旗是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来,这标志着今后香港再也不会有港督来管治。第二次降旗是当天港岛每天一次的降旗。这次降旗如果在平时就很平常,但在这一天意义却非常大,因为这面旗帜的降下,标志着被英国管治了156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第三次降旗是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这是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这次降旗,标志着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管治结束了,也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3.《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选取的角度与其他报道香港回归的新闻有什么不同?答案:示例作者没有写交接仪式现场多么庄严,也没有写庆祝回归的人群多么激动,更没有对这一事件进行政治分析,而是选择了英方撤离这样一个角度,显得比较新颖。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写成英军撤离大事记的形式,而是在简略介绍英国人降旗、参加交接仪式、登上“不列颠尼亚”号回国这一系列事件过程中,穿插对英国人登上香港、开始管治的历史的回顾,两相对照,将现实的事件放在了一个历史的背景中,这就更加突出了事件的历史意义。4.《别了,“不列颠尼亚”》一文中,在介绍了仪式之后,作者总要介绍一些背景材料,课文中现实场景和背景材料融合的事例是哪些?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答案:示例好处:背景资料对事件作了必要的补充,使得每一项仪式都显示出历史的跨度,使人感受到深厚的历史内涵,也让人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仪式本身的现实内涵。因而,虽然作者并不直接发表评论,说出仪式的历史意义,但情感和评价暗含其中。课堂训练1.根据拼音填汉字。(piāo)()扬(zhì)独树一()①(piào)()勇②(chì)()热白()灯(piāo)()窃(zhǐ)()尺天涯③(chè)()头()尾④(ɡuǎn)()窥蠡测(qī)()茶(jiān)草()人命飘骠剽彻彻帜炽炽咫管菅沏2.判断下列加色成语使用的对错。①在这个项目中,他一丝不苟,管窥蠡测,为下一步的研究做了充分的数据准备。()②北京四合院居民这种建筑形式,体现了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文化传统,真可谓独树一帜啊!()③为官作吏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解析:独树一帜:单独树立起一面旗帜,指自成一家。语境强调的是四合院这种建筑形式具有与众不同的巧妙的构思,应用“别具匠心”。××√解析:管窥蠡测:比喻眼光狭窄,见识短浅。管窥,从竹管里看天。蠡测,用瓢来量海水。语境强调的是“他”在项目中做了数据准备,此处属望文生义。解析:草菅人命: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任意残杀人民。3.辨易混词。邻近/临近[选词填空]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邻近辨析:“邻近”和“临近”都可以作动词,表示“靠近,接近”。邻近:位置接近;附近。指甲、乙两处在空间上相邻,有名词用法。临近:(时间、地区)靠近;接近。没有名词用法。如:临近年关,街上的人多了起来。课后作业1.下列加色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毋庸置疑,任何急功近利的创作行为都将会受到市场的惩罚,成功从来就没有捷径,想要获得成功,就必须登高自卑。B.客厅墙上挂着我们全家在桂林的合影,尽管照片有些褪色,但温馨和美的亲情依然历历在目。C.要解决医患矛盾,既需要运用法律武器制止违法行为,更需要从根本上釜底抽薪,进一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D.一年一度的智电汽车投资者大会日前在我市召开,相关行业的精英们齐聚一堂,坐而论道,共论智电汽车发展新趋势。2.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21世纪以来,国内出版业遭受了以互联网技术、移动技术、数字化阅读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呈现出复杂多变的博弈局面,传媒结构发生了微妙变化。B.汉绣注重构图,讲究纹饰,花鸟虫鱼、龙虎凤凰、飞禽走兽,皆可绣以为纹,把写实与抽象融为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风格。C.希望工程的意义不仅在于建造多少所漂亮学校,资助多少个失学孩子,还在于为中国社会公益事业的起步和发展起示范作用。D.信息数字化对个人生活发生了直接的影响,如果名字里用了一个计算机字库里没有的字,那么报名、取钱、贷款、登机……都难以办成。3.阅读下面的一则消息,拟写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5字。为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由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引进的影片《青年马克思》于2018年5月5日在全国上映。4日,该片在京举行了映前新闻发布会。电影《青年马克思》由法国、德国、比利时联合拍摄,2017年在柏林国际电影节展映后引起强烈关注。《青年马克思》讲述了年轻的马克思1844年在巴黎与恩格斯相识相知,因共同的理想信念,致力于彻底改变当时的世界。后来,两人受托起草“正义者同盟”规章,改组建立共产主义者同盟,合作撰写《共产党宣言》的伟大历程。电影频道节目中心主任说,《青年马克思》紧紧围绕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大胆采用“双主角”的模式展开叙事,和当代年轻观众情感相通。推出这部影片是为了缅怀马克思的伟大人格和历史功绩,重温马克思的崇高精神和光辉思想。答案:1.A解析:A.登高自卑:做事应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正确。B.历历在目:形容景象或事物的面貌清清楚楚地出现在眼前。不能用于“温馨和美的亲情”。C.釜底抽薪:抽去锅底下的柴火,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与前面“从根本上”重复。D.坐而论道:原指坐着议论政事,后指空谈大道理。与语境中共同谈论智电汽车发展不符,属望文生义。2.C解析:A.成分残缺,在“信息技术”后加“的冲击”。B.不合逻辑,“花鸟虫鱼”“龙虎凤凰”与“飞禽走兽”有交叉关系。D.搭配不当,“发生”改为“产生”。3.纪念马克思200周年诞辰,《青年马克思》全国上映。解析:第一段文字为导语,根据导语概括。

1 / 2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