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语文 第二单元 4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了解《左传》相关知识;积累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2.分析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和技巧,赏析烛之武的形象。3.学习文章善用伏笔、曲折有致、详略得当的叙事技巧。4.学习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以国家利益为重的爱国主义精神。烛之武退秦师学习目标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重点1.积累“陪”“易”“以”“之”“焉”“与”“微”等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及其他文言知识。2.分析生动的故事情节,评析烛之武的形象。难点分析烛之武的语言艺术。重点难点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课前预习一、扫除生字①贰()于楚②函()陵③氾()南④佚()之狐⑤夜缒()而出⑥杞()子⑦阙()秦⑧共()其乏困⑨逢()孙èrhánfányìzhuìqǐquēɡōnɡpánɡ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二、阅读思考1.秦、晋围郑的理由是什么?2.佚之狐对郑伯说的话,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3.烛之武说秦伯的思路是怎样的?4.晋文公退兵的三个理由是什么?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作品简介《左传》又名《左氏春秋》或《春秋左氏传》,相传为春秋末年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也是杰出的历史散文巨著,为“十三经”之一。《左传》记事起自鲁隐公元年,止于鲁哀公二十七年,以《春秋》的记事为纲目,以时间先后为序,详细地记述了整个春秋时代各诸侯国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也具体地描绘了一些人物的生活琐事,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和政治状况。它与《公羊传》《谷梁传》都是为解说《春秋》而作,故合称“春秋三传”。《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精确,详略合宜,委曲简洁;写人简而精,曲而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作家简介左丘明,姓左丘,名明(一说姓丘,名明,左乃尊称),春秋末期鲁国人。左丘明知识渊博,是鲁国史学家。左氏世为鲁国太史,左丘明约与孔子同时,而年辈稍晚。曾与孔子一起“乘如周,观书于周史”。他品行高洁,为孔子所推崇。后世称其为“文宗史圣”“经臣史祖”。第一部国别体史书——《国语》亦是他的作品。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写作背景1.秦、晋围郑原因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在这之前,郑国有两件事得罪了晋国。一是晋文公当年流亡路过郑国时,郑国没有以礼相待。二是在公元前632年(鲁僖公二十八年)的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曾出兵帮助楚国(《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向役之三月,郑伯如楚致其师”)。城濮之战以楚国失败而告终。郑国感到形势不妙,马上派人出使晋国,与晋结好。甚至在公元前632年5月,“晋侯及郑伯盟于衡雍”,但是最终也没能感化晋国。晋文公出于争夺霸权的需要,还是在两年后发动了这次战争。2.秦、晋合作原因秦、晋两国联合围攻郑国,是因为秦、晋都要争夺中原霸权,均需要向外扩张。晋国发动对郑国的战争,自然要寻找得力的伙伴,秦、晋历史上关系一直很好,所以秦、晋联合亦成必然。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课文探究1.点明秦、晋驻军情况,有何意图?答案:①写攻方的阵势强大,郑国危在旦夕,交代烛之武游说秦伯的背景。②两军分驻南北两边,互不接触,为烛之武秘密说服秦伯提供了有利条件。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2.第2段烛之武的一番话有何言外之意?本段在情节安排上有何作用?答案:①烛之武的一番话,表达了其多年不被重用的委屈,委婉地批评了郑伯的用人方针。②佚之狐力荐,说明烛之武才能不凡,以烛之武的才能,他不会真的拒绝,文章妙在一荐一拒,掀起波澜。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3.从郑伯的话可以看出他是一个怎样的人?烛之武“许之”仅仅是因为郑伯的劝说吗?答案:①面对老臣的牢骚和批评,郑伯先自责,再晓老臣以郑亡之危害,可见他是个善于自省的人。②不是。郑伯的自责和晓以利害只是给了烛之武接受“使命”的台阶,烛之武“许之”主要还是因为他深明大义,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4.烛之武提起“朝济而夕设版”这段历史,意图何在?妙在哪里?答案:①是为了让秦伯警惕晋侯的狡猾:当年被晋国国君欺骗,出力却一无所获;如今又和晋国联合围郑,恐怕还会上当。②正当秦伯考虑灭郑、存郑与自己的利害关系时,烛之武抓住这一契机,利用矛盾来离间双方,引发秦伯深思。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5.怎样看待晋文公“不仁”“不知”“不武”三条退兵理由?答案:①“不仁”是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如果真讲仁义,当初就不会发兵围郑。②“不知”才是实质,是对现实情况的客观分析,对动武后果的冷静判断。③“不武”即胜负之数难以预料,晋国退兵,也是因为个人之“利”。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内容小结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深入探究1.烛之武为什么能三言两语劝退秦军?试分析其游说妙在何处。答案:①“言利”巧攻心理。烛之武站在秦国的立场上说话,从秦穆公的利益出发,不仅消除了秦穆公的戒心,还赢得了秦穆公的好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通过让步假设推出存郑的好处,以利益来引诱秦穆公,让他动心,达到劝说秦穆公与晋国毁约、进而退师的目的。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②“言害”巧析形势。从现实状况来看,如果晋国得到了郑国的土地,“邻之厚,君之薄也”。从发展来看,烛之武先以“夫晋,何厌之有”引起秦穆公注意,再以晋国“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巧妙分析,最后给出亡郑将”阙秦以利晋”的结论,让秦穆公真正感到危险之所在,从而迅速做出存郑的决策。③“言史”巧施离间。烛之武见到秦穆公之后,不忘离间秦、晋两国关系,如果说在“亡郑”还是“舍郑”的利害分析上,烛之武的挑拨离间还是隐性的话,那么他拿出历史事实,“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指出晋的过河拆桥、忘恩负义,则是赤裸裸地挑拨秦、晋关系,以“夫晋,何厌之有”把火烧得更旺,不仅使秦穆公觉得攻郑枉费心机,而且顿感危险将至。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2.试从“志士、勇士、辩士”这三个方面对烛之武的形象进行分析。答案:①志士。由于长期未被重用,烛之武的满腹牢骚与委屈溢于言辞,以至于用“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来推辞。但郑伯的一番诚意与对国家形势和个人利益关系的透彻分析,最终打动了他,他决心以国家利益为重,去劝说秦伯。这足以说明他是个深明大义的爱国志士。②勇士。两军交战,成败难料;出使秦师,生死未卜。烛之武“夜缒而出”,勇入秦营,其知难而上、义无反顾的冒险精神也展示了他的“勇士”性格。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③辩士。烛之武到了秦营之后,面对强敌,不卑不亢,侃侃而谈。他先论说灭亡郑国对秦国有害无益,只是增加了邻国(晋国)的土地。然后承诺,保存郑国将会对秦国大有好处,这是郑国请求秦国退兵所施与的小恩小惠,既可使对方感兴趣,以权衡利弊,又不失本国尊严。一番利诱之后,烛之武又从秦、晋的历史关系入手,揭示出晋侯忘恩负义的本质,公开挑拨秦、晋两国的关系;并且用发展的眼光,引导秦伯认识到晋的贪婪会给秦国带来的危险。这就使秦伯认识到晋是敌而非友,并最终和郑国结盟。烛之武一字未提郑国的利益,却成功说退秦师,充分展现了他的“辩士”形象。“辩士”形象是烛之武形象的核心。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3.请结合文章内容,试从情节结构的角度,谈谈本文的写作特点。答案:①篇幅虽短,结构完整。文章首先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接着由佚之狐推荐,引出烛之武,这是故事的开端;郑伯于危急中请烛之武前往秦营,烛之武不念个人私怨,慨然应允,这是故事的发展;烛之武在夜间“缒而出”,私访秦伯,并用一番动人的言辞说服了秦伯,这是故事的高潮;秦伯退兵,并派人戍守郑国,最后晋侯也被迫退兵,郑国转危为安,这是故事的结局。整篇故事结构是完整而严谨的。②处处注意伏笔照应。例如,在交代秦、晋围郑的原因时,用“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来说明秦、郑并没有根本的矛盾冲突,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了伏笔。再如“夜缒而出”照应了开头的“晋侯、秦伯围郑”“国危矣”。“微夫人之力不及此”,照应了“君尝为晋君赐”。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③波澜起伏,曲折有致。例如,大军压境,郑国危在旦夕,而佚之狐的推荐使郑伯看到了一丝希望。读者满以为烛之武会顺利出使敌营,谁知他却因为长期得不到重用而拒绝,使郑国的希望又趋渺茫。秦国单独退兵后,子犯欲袭击秦军,秦、晋关系陡然紧张,接下来晋文公的一番话使一场风波终于平息。④详略得当,剪裁得体。文章重在表现“退秦”,所以重点是烛之武的说辞。对“退秦师”的前因后果,都是简略交代,甚至对夜见秦伯的场面也只字未提,集中笔墨塑造了烛之武这一形象,从而做到繁而不杂、疏密有致。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4.烛之武“被埋没”,有人认为是因为郑伯不能知人善任,有人认为是因为他不会“毛遂自荐”。你同意哪一种看法?答案:观点一:郑伯不能知人善任。大军压境,国家危在旦夕,才想到重用人才;遭到拒绝后,才想到自责。可见郑伯是一个目光短浅之人。所以,烛之武到晚年才被重用,郑伯应负主要责任。观点二:烛之武不会“毛遂自荐”。在烛之武的心里,还存留着作为“士”的清高与孤傲。他关注天下形势,思考安天下济苍生的谋略,却得不到展现自我的机会。如果不是“秦、晋围郑”,烛之武恐怕真要湮灭于历史的风雨之中了。国君不可能了解每一个人,烛之武的默默无闻,主要是因为他不会抓住机会展示自己。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课堂训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问题。晋侯①赏从亡者,介之推②不言禄,禄亦弗及。推曰:“献公③之子九人,唯君在矣。惠、怀无亲,外内弃之。天未绝晋,必将有主。主晋祀者,非君而谁?天实置之,而二三子④以为己力,不亦诬乎?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下义其罪,上赏其奸,上下相蒙,难与处矣!”其母曰:“盍亦求之?以死,谁怼⑤?”对曰:“尤而效之,罪又甚焉。且出怨言,不食其食。”其母曰:“亦使知之,若何?”对曰:“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其母曰:“能如是乎?与女偕隐。”遂隐而死。(选自《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注】①晋侯:指晋文公,即重耳。他逃亡在外,在秦国的帮助下回晋继承君位。②介之推:晋文公臣子,曾割自己腿上的肉给晋文公吃。③献公:重耳之父晋献公。④二三子:指跟随文公逃亡的人。子是对人的美称。⑤怼(duì):怨恨。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课堂训练1.对下列句子中加色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晋侯赏从亡者亡:逃亡B.不亦诬乎诬:诬陷C.下义其罪义:赞美D.尤而效之尤:过失,罪过答案:B解析:“诬”如果解释为“诬陷”,应翻译为“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诬陷吗”,明显不通。在这里应解释为“欺骗”。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2.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窃人之财,犹谓之盗,况贪天之功以为己力乎?(2)言,身之文也。身将隐,焉用文之?是求显也。答案:(1)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天之功作为自己的贡献呢?(2)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将要隐藏,哪里还要用言语去装饰它?这样做,就是为了显露自己了。解析:(1)“况……乎”为固定句式,表反问。(2)“文”,修饰,文饰。“焉”,疑问代词,哪里。“……也”表判断。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3.读了本文后,你觉得介之推是一个怎样的人?答案:介之推是一个不求荣华显达,不贪功好利之人;他心中如何想,就如何表现在外,绝对不做心口不一的事情。解析: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围绕介之推的言行进行归纳。如“介之推不言禄”“二三子以为己力,不亦诬乎”“尤而效之,罪又甚焉”。高中语文必修1第4课参考译文:晋文公赏赐跟从他逃亡的人,介之推不谈赏赐,赏赐也没有他。介之推说:“献公的儿子九人,只有国君在世了。惠公、怀公没有亲近之人,国内外都厌弃他们。上天没有断绝晋国的后嗣,一定会有君主。主持晋国祭祀的人,不是国君是谁?实在是上天立的他,而那几个人以为是自己的功劳,不是骗人吗?偷窃别人的钱财,都说是盗窃,更何况贪天之功作为自己的贡献呢?下面的人赞美他们的罪过,上面的人奖励他们的欺诈,上下相互欺骗,就难以和他们相处了!”他的母亲说:“何不也去请求封赏?就这样死了,怨谁?”介之推回答说:“明知是错误而效法它,罪过更要加重了。而且我发出过怨言,不吃国君的俸禄。”他的母亲说:“也要让国君知道这件事,怎么样?”介之推回答说:“言语,是身上的装饰品。身子

1 / 3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