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三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1 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1.课程标准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2.学习要点(1)概述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下列实践活动:“一五”计划建设、三大改造、中共八大、“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等。(2)总结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一二三一、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1.历史背景土地改革运动和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国营企业的建立及其迅速发展,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奠定了基础。2.路线保障1953年,中共中央制定了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的指导方针。3.基本任务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拓展延伸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同时并举、相互促进的关系,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一二三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1)状况:工人、技术人员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革新运动,农村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援工业建设。(2)成就:到1957年,各项指标大都大幅度超额完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建成投产,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一二三5.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1)过程:组织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组织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2)结果: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3)评价: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的社会变革,但在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了许多问题。一二三二、曲折发展的十年1.《论十大关系》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2.中共八大(1)召开:1956年9月,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2)内容:分析了国内形势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制定了全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3)意义: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方面取得的初步成果。一二三3.“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中国的社会主义实践刚刚起步,人们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等重大问题,在理论和思想上缺乏深刻认识。(2)兴起: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相继在全国范围内迅速展开。(3)影响:“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开来,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深度点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都是“左”倾错误的产物,但前者片面强调经济建设的高速度,后者片面强调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两者都是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严重失误。一二三4.中共中央的调整(1)措施:1960年冬,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并决定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2)结果:经过全国人民的努力,到1965年,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5.主要建设成就(1)先后建成武汉、包头等钢铁基地,形成了工业设备制造等十几个基础行业。(2)全国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都有了铁路,福建、宁夏、青海、新疆第一次通了火车。(3)石油已经实现自给,中国人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宣告结束。一二三三、“文化大革命”中的国民经济1.基本状况(1)“文化大革命”前期,在“全面夺权”的狂潮中,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严重影响。(2)1971年林彪反革命集团被粉碎后,周恩来大力进行调整和整顿,国民经济有了起色。(3)1975年,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重申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的宏伟目标。(4)第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后,邓小平以铁路整顿为突破口,对交通运输、钢铁工业和国防科技工作等进行整顿,国民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5)“四人帮”阻挠邓小平整顿经济,趋于好转的经济形势再次遭到破坏。一二三2.危害中国的经济建设遭到极其严重的破坏,使正常的生产和社会秩序出现严重混乱,拉大了与发达国家已有的差距。问题1问题2全面认识过渡时期总路线。(1)过渡时期总路线包括“一化”和“三改”,两者同时进行,不可分割:“一化”为主体,“三改”为两翼。(2)过渡时期总路线明确向全党和全国人民提出了从新民主主义逐步转变为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和纲领,对指引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取得胜利起了重要作用。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当时的中国国情相结合,成功探索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3)从整体上来说,在一个几亿人口的大国中比较顺利地实现了如此复杂、困难和深刻的社会变革,的确是伟大的历史性胜利。但在实际的过程中,“三改”先于“一化”提前完成,造成主体与两翼脱节,生产关系变革与生产力发展不平衡;改造中要求过急,步伐过快,导致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以致造成了长时间的历史遗留问题。问题1问题2【例题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解析:题干反映了我国减少住宅建设投资比重,并抑制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的现象,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其主要目的是节省出更多的资金用于国家的工业化建设,故A项正确。“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原有的重工业基础非常薄弱,因此国民经济结构处于不合理的状态,故B项错误。国家压缩的是基本建设投资额中的住宅建设投资额,而不是整个基本建设投资规模,故C项错误。D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答案:A问题1问题2我国经济建设出现严重失误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峙、美苏两极争霸的国际格局,促使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急于建成社会主义,以对抗资本主义、维护国家安全。(2)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空前高涨,迫切要求尽快摆脱贫穷落后的状况,从而造成了人民主观愿望与经济发展实际水平的严重脱节。(3)党和国家领导人没有正确认识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国情,忽视了经济建设的客观规律,违背了实事求是的工作指导原则。(4)党和国家领导人缺乏对“左”倾错误的认识和警惕,致使政治上的“左”倾错误蔓延到经济建设领域,严重影响了经济建设的正常进行。问题1问题2【例题2】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大跃进】dàyuèjì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问题1问题2解析:本题考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党的“左”倾错误。从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对“大跃进”词条的注释中,可判断当时还没有认识到“大跃进”运动是错误的,故A项错误。“拨乱反正”与“大跃进”运动没有关系,故B项错误。D项与“大跃进”运动的史实不符,故错误。根据题干中的时间信息以及《现代汉语词典》对“大跃进”的阐释等,可知这主要反映了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前,党的“左”倾思想的影响依然比较严重,故C项为正确答案。答案:C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