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1 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课件 人民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一列强入侵与民族危机1.课程标准列举1840年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的侵华史实。2.学习要点(1)掌握两次鸦片战争的原因、大致侵华路线以及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理解战争的影响。(2)掌握中日甲午战争的基本史实,能够分析《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内容与影响。(3)清楚瓜分狂潮的主要表现与影响。一二一、国门洞开(一)历史背景1.西方资本主义迅猛发展,急需开辟更大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2.中国国力渐衰,内部危机严重,处在巨变的前夜。深度点拨学习近代列强侵华的历史背景时,应从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等方面进行思考;同时,应注意历次侵华战争在时代背景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一二(二)近代前期列强发动的五次大规模侵华战争1.鸦片战争(1)基本经过:1840年,英国发动侵华战争;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签订《南京条约》。(2)《南京条约》的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国商人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深度点拨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打开中国市场,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仅仅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线。一二2.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由英国和法国联合发动,俄国侵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3.中法战争1883—1885年,由法国发动,打开了中国的西南门户。4.中日甲午战争(1)基本概况:1894年,日本挑起中日甲午战争;1895年4月,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2)《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一二《马关条约》与《南京条约》相比,有什么显著的不同?提示:两个条约核心内容的差异在于两次工业革命后西方国家对外经济扩张的主要方式的改变,即由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商品输出与资本输出并存,但资本输出成为经济扩张的主要方式。一二5.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基本概况:1900—1901年,英国、德国、法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八国组成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辛丑条约》。(2)《辛丑条约》的主要内容:向侵华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一二(三)近代列强侵华对中国的影响1.无视中国人民的基本生存权,使数以百万计的无辜百姓流离失所。2.疯狂掠夺中国人民的财产和国家财富,毁坏中华文明遗产。3.强迫清政府签订割地赔款条约,破坏了中国的领土、领海、司法等方面的主权完整。4.疯狂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并通过政治贷款、勒索赔款、在中国设厂筑路等,控制中国的经济命脉。5.主权独立的中国逐步沦为受外国支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一二二、瓜分狂潮与民族危机1.瓜分狂潮(1)背景:《马关条约》刺激和加剧了列强对中国的争夺。(2)开始标志:三国干涉还辽是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3)概况:俄国威逼清政府于1895年冬给予俄国军舰在胶州湾“过冬”的特权。1897年11月,德国占领胶州湾;12月,俄国强占旅顺口和大连湾;随后,法、英、日等国纷纷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知识补充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与西方列强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直接相关,使中华民族陷入了更加深重的民族危机之中。一二2.“门户开放”政策(1)背景:美国成为世界工业强国,但其军事力量不能与其他列强抗衡;美国政府为了满足工商界进入整个中国市场的需要。(2)内容:美国承认列强在华“势力范围”中的既得权益,同时要求各列强开放其“势力范围”,使美国也能从中“利益均沾”。(3)实质:缓和列强间的争夺和消弭中国人民的反抗,由列强在中国建立“国际共管体系”。(4)结果:得到列强不同程度的赞同,使列强在中国空前激烈的争夺暂时取得表面上的一致,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局面。拓展延伸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企图凭借经济实力排挤其他西方列强,从而达到独占中国市场的根本目的,是美国开始全面侵华的重要标志。问题1问题2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端?(1)从国家主权看: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拥有独立主权的国家;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领土、关税、司法、领海等主权遭到严重破坏,独立发展的进程被迫中断。(2)从经济发展看:鸦片战争前,中国是一个以农耕经济为主、闭关自守的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利用侵略特权,向中国疯狂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逐渐把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渐瓦解。(3)从社会矛盾和革命任务看:鸦片战争前,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主要矛盾,革命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反封建斗争;鸦片战争后,外国资本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主要矛盾,反封建反侵略成为中国革命的主要任务。问题1问题2【例题1】下面是清道光帝给参与谈判大臣所下达谕旨的部分内容,该谕旨()A.颁发于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B.隐含着天朝上国的外交观念C.导致了社会性质的根本改变D.坚决捍卫国家领土主权完整解析:材料内容涉及上海、厦门、宁波等口岸,表明该谕旨颁发于鸦片战争期间,故A项错误;根据“巢穴”“赏借”等词汇可以看出道光帝仍然以天朝上国皇帝自居,故B项正确;C项是鸦片战争的后果不是谕旨的后果,故错误;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答案:B问题1问题2为什么说《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1)清政府赔偿白银共计9.8亿两,既窒息了民族经济发展的生机,又给广大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保护,使以武力为后盾的公使团俨然成了清政府的“太上皇”,“使馆界”实际上成为“国中之国”,属于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为列强直接镇压中国人民的革命活动提供了“合法”依据,也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主要表现。(4)拆除天津大沽到北京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各国派兵驻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使西方列强长期驻兵于中国的战略要地,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的控制之下,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完整和国防安全。问题1问题2【例题2】法国政府曾向各国递交一份备忘录,为将要到来的议和定调子。其中写道:“由于各国使馆希望前往沿海或各国部队想要从沿海前往首都(北京),为了保持道路始终畅通起见,各国对某些地方进行军事占领。”该条文的核心内容最终写入了()A.《马关条约》B.《天津条约》C.《北京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本题考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根据材料信息“各国使馆”“从沿海前往首都”“军事占领”等,综合分析可知,这些信息符合《辛丑条约》的内容。答案:D

1 / 1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