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火山上的短暂稳定1.课程标准知道《非战公约》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作用。2.学习要点(1)掌握《洛迦诺公约》签署的背景条件、内容和影响。(2)掌握《非战公约》的签订背景、原则和意义。(3)归纳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各国维护世界和平的尝试,掌握法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对德政策的演变,理解军备竞赛和帝国主义裁军的相关内容。一二三一、欧洲安全与《洛迦诺公约》1.背景(1)法国积极寻求安全: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积极构建安全保障体系,热心支持“小协约国”集团,还分别与波、捷、罗、南等国缔结了条约。②法国占领鲁尔受挫后,国内主张对德和解的力量抬头。新任外长白里安积极主张通过协商改善法德关系,解决法国安全问题。(2)德国力争同法国实现和解:德国自战败特别是经过鲁尔危机后,在外交上采取主动,力争在各国的保证下同法国实现和解。(3)英国主张促成法德和解:从长远看,英国担心德国重新西侵;同时,它又反对法国在欧洲大陆称王称霸,主张促成法德和解。一二三2.签订1925年10月,德、比、英、法等7国在洛迦诺召开会议,签订了最后议定书和六个附件,总称为《洛迦诺公约》;此外,在这次会议上,德国分别同波兰、捷克斯洛伐克草签了仲裁条约。3.主要内容(1)德国和比利时之间、德国和法国之间的边界领土维持现状。(2)《凡尔赛和约》关于莱茵非军事区的规定应得到遵守。(3)德、法和德、比互不侵犯,和平解决争端。(4)德国和法、比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发动侵略,越过边界或在非军事区集结军队时,其他缔约国应立即援助被侵犯的一方。一二三4.影响(1)《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有助于欧洲局势的稳定。(2)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它为德国重新成为政治大国铺平了道路。(3)《洛迦诺公约》只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随着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必将被新的争夺所代替。一二三二、军备竞赛与裁军问题1.军备竞赛(1)华盛顿会议以后,各资本主义大国竞相发展巡洋舰、驱逐舰、潜水艇等辅助舰只,或致力于改进技术,以提高舰只的火力和航行速度。各国明争暗斗,竞争非常激烈,军备扩充之风愈演愈烈。(2)洛迦诺会议以后,帝国主义国家争夺市场和势力范围的斗争日益加剧,军备竞赛也日益激烈。一二三2.裁减军备(1)各国在军备问题上的目标:①法国:力图保持自己庞大的陆军优势,加强它在欧洲的霸权地位。②英国:力图限制法国的陆军力量,采取扶德抑法的政策,鼓励德国重新武装。③美国:对英法控制的国联采取抵制态度,加速复活德国的经济军事力量,以削弱英国海军和法国陆军的实力,加强它对整个世界的影响。④德、意、日:三国都试图打破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束缚,希望尽快恢复和发展本国的军事实力。其中,德国打着权力平等的幌子,要求重振军备;意大利为了抵消法国在欧洲大陆的优势地位,采取与德、英接近的做法;日本迫切需要加强实力,以把英、美从远东地区排挤出去。一二三英国采取扶德抑法政策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提示:继续推行其传统的“大陆均势”政策,凭借自己的经济和军事实力,维持欧洲各国之间的相互牵制,以达到维持其霸主地位并主宰欧洲的目的。一二三(2)国联裁军:1925年,行政院成立由各国官方代表组成的裁军会议筹备委员会,并先后召开六次会议,但各国根本没有达成协议的诚意,最后会议没有取得任何成果。(3)多边裁军:1927年,在美国的倡议下,在日内瓦召开了一次新的裁减海军军备的会议,出席会议的只有英、美、日三国,会议最后不欢而散,一项协议也没有达成。3.裁军的实质帝国主义只是利用人民要求和平的善良愿望,打出裁军的旗号,制造和缓的假象,实际上却是在欺骗世界舆论和人民,肆无忌惮地进行着扩军备战的活动。一二三三、《非战公约》1.背景洛迦诺会议之后,法国国际地位下降,法国政府决定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2.签订过程(1)1927年4月,法国外长白里安致函美国人民,建议两国决不把战争作为政治手段。(2)1927年6月,白里安向美国国务卿凯洛格提出建议:两国庄严宣布谴责和摒弃战争,不以战争作为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两国之间的一切争端。(3)1927年底,美国照会法国,建议将美法双边条约改为多边条约。(4)1928年8月27日,15国在巴黎签署《非战公约》,即《白里安—凯洛格公约》。一二三3.主要内容(1)各缔约国“斥责用战争来解决国际纠纷,并在它们的相互关系上,废弃用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2)缔约国之间的“一切争端或冲突,不论其性质或起因如何,只能用和平方法加以处理或解决”。(3)关于批准的手续问题。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4.评价(1)《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2)帝国主义国家纷纷提出自己的保留条件,这就为它们不履行此条约做了准备。(3)《非战公约》既有虚伪性和欺骗性的一面,又包含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这一国际法准则的积极方面,对蓄意发动侵略战争的法西斯国家具有一定的制约作用。一二三《非战公约》的主要倡议者是谁?为什么要倡导签订这样一个条约?提示:主要倡议者:法国外长白里安。原因:洛迦诺会议之后,法国国际地位不断下降,法国政府决定发动一次和平运动,以重新提高法国的国际地位。问题1问题2应如何评价《洛迦诺公约》?(1)《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在欧洲安全问题上对凡尔赛体系所做的一次较大调整。它暂时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改善了法国与德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了相对稳定时期,为20世纪20年代中后期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继续发展创造了条件。(2)《洛迦诺公约》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产物。①德国是最大的赢家,它恢复了国家尊严,重新加入强国的行列,在国际关系中重新获得相当大的自由度和平等地位。②英国取得了平衡欧洲格局的有利地位,成了法德之间的仲裁者和法国的保证人,进一步巩固了在欧洲的领导地位。③法国则丧失了对德国的制裁权,东欧同盟体系遭到削弱,并将自身的边界安全置于英意两国的空头保证之下。问题1问题2因此,《洛迦诺公约》不能解决《凡尔赛和约》中战胜国同战败国间的根本矛盾。随着它们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妥协必将被新的争夺所代替。问题1问题2【例题1】《洛迦诺公约》缓解了欧洲安全问题,主要是指()A.解决了法国的安全问题B.签订《莱茵保安公约》,并签订了以非战方式解决争端的条约C.德国加入国联,成为政治大国D.法德关系得到改善解析:《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改善了德国同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使欧洲国际关系进入相对稳定时期。答案:B点拨《洛迦诺公约》的签订是帝国主义国家暂时妥协的结果,德国是公约的主要受益者。这个公约仅仅是缓解了德国与法国以及其他战胜国的关系,并没有彻底化解它们之间的矛盾,因此,它并不能保证和平。问题1问题2应如何全面认识《非战公约》?(1)历史意义:①《非战公约》是在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渴望和平的压力下缔结的。它反映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错综复杂的矛盾,也反映了当时帝国主义国家中高涨的和平主义倾向。②它在历史上第一次以普遍性国际公约的形式,正式宣布废弃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③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审判德、日战犯及处理国际战争问题的重要法律依据。④公约是宣示性的国际文件,无有效期限的规定,已成为一项国际惯例。它所反映的关于限制战争的基本原则,为后来的国际文件所继承,从而推进了宣布侵略战争违法的历史进程。问题1问题2(2)局限性:①它笼统地使用“战争”一词,而未明确区分侵略战争与自卫战争、正义战争与非正义战争。②它曾提出“废弃战争”一词,而不是“禁止使用武力”,这就使侵略者可能以不宣而战为手段或借口它所进行的武装侵略不是“战争”而开脱罪责。③公约的约束力因英、法、美等国的“保留条件”而受到削弱。公约很难真正地解决国际纠纷,更不能起到阻止帝国主义战争的作用,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④公约未规定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实际上并没有起到制止侵略战争的作用。问题1问题2【例题2】美国认为《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主要是因为该公约()A.由美国领导签订B.使美国攫取了世界霸权C.使美国既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而又不承担任何义务D.使美国承担起维护欧洲各国和平的历史重任解析:美国签订《非战公约》的初衷是避免卷入欧洲纠纷和提高美国的国际地位。《非战公约》的签订实现了美国的愿望,但是《非战公约》并没有强大的约束力,不需要美国承担任何义务。答案:C点拨《非战公约》的签订是美国外交的一大胜利,他们认为公约使美国掌握了“和平的领导权”,但该公约并无制裁侵略的具体措施和承担裁军的具体义务。因此,《非战公约》对缔约国并无强制约束力,这就决定了它不可能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