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农耕经济 第1课 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1课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首页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我国南稻北粟生产格局的形成2.古代生产工具的演进3.古代中国农业主要耕作方式的演变4.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一农业的起源1.来源原始农业经历了从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的发展。2.产生大约一万年前,农耕经济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出现。3.地域差别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培植粟和水稻的国家之一。北方以粟麦生产为主,南方以水田稻作生产为代表,并在各自的扩展、传播中相互交融。4.结构特点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特点之一。猪、马、牛、羊、鸡、狗等“六畜”常与“五谷”相提并论。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二从耒耜到曲辕犁1.耕作工具的不断改进(1)工具材质的变迁①原始的农具主要是石斧、木耒、骨耜等。进入文明时代,耒、耜仍是重要工具。②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逐渐代替了石制、骨制农具。(2)耕犁的发展:春秋时期,牛耕开始出现。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出现了曲辕犁,这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2.灌溉工具的发明与改进古代的灌溉工具主要有翻车、筒车等。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教材图解观察教材第3页“汉代耕作石画像”和“曲辕犁详图”两幅图片,从中能得到哪些信息?提示“汉代耕作石画像”反映了汉代采用二牛抬杠式犁耕法,直辕使用起来比较费力;“曲辕犁详图”反映了唐代犁改进为曲辕,更加轻便灵活,曲辕犁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三水利设施的逐渐完善1.著名水利工程(1)大禹治水的传说反映了上古先民兴修水利的艰难历程。(2)春秋、秦汉时期兴修了著名的芍陂、都江堰、郑国渠、漕渠、白渠等水利工程。(3)从汉代起,政府经常组织大规模的治河工程。(4)西域地区兴建的坎儿井,是非常具有地方特色的灌溉工程。2.水利经验的积累中国古代农学著作中包含了大量的关于水利建设的内容。自主预习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知识点四知识点四从千耦其耘到个体农耕1.商周时期多采用大规模简单协作方式进行农业生产,称做“千耦其耘”。2.春秋以后:自耕农经济发展起来(1)经营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经营农业,同时以家庭手工业作为补充,形成“男耕女织”的特点。(2)作用影响①积极方面:在一般情况下,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自耕农生活比较稳定,也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②消极方面:很难扩大再生产,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3)自耕农的地位:自耕农是国家赋税徭役的主要承担者。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一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史料导入从整体上讲,中国的农耕经济经过五千余年的磨炼,得到了充分的发育,农业生产技术足以夸示世界。但是从生产力纵向的发展来考察,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铁器农具和牛耕的普遍使用,精耕细作的田间管理,奠定了中国农耕技术的基本格局。——张岱年、方克立《中国文化概论》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结合史实,论证“从生产力纵向的发展来考察,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是战国至汉唐之间”。(2)结合史料,探究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特点。提示(1)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和牛耕普遍使用,尤其汉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都江堰等大型灌溉工程的修建;翻车等灌溉工具的发明等。这些都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从而造就了中国农业的黄金时代。(2)依靠牛耕和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良、生产技术的提高,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精耕细作”在古代中国农业发展中的表现(1)耕作方式的发展: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是精耕细作技术发展的基础。(2)耕作技术的进步:耕作方法、田间管理系统完整;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是精耕细作技术体系的总目标。(3)改善农业环境:重视农田灌溉,改善土壤环境,使农业收成不再完全取决于天气的好坏。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战国时期的《吕氏春秋》载:“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甽(沟)。五耕五耨,必审以尽。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今兹美禾,来兹美麦。”材料表明这一时期()A.铁犁牛耕成为主要耕作方式B.农业生产已经懂得精耕细作C.水利灌溉推动农业迅速发展D.私有制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铁犁牛耕的信息,故A项错误;材料中“上田弃亩(垄),下田弃甽(沟)”“其深殖之度,阴土必得。大草不生,又无螟蜮(虫类)”等信息说明农业种植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水利灌溉的信息,故C项错误;私有制在材料中无从反映,故D项错误。答案B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探究点二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史料导入(王景)迁庐江太守。先是百姓不知牛耕,致地力有余而食常不足。郡界有楚相孙叔敖所起芍陂稻田。景乃驱率吏民,修起芜废,教用犁耕,由是垦辟倍多,境内丰给……是岁,年疫。京师及三州大旱,诏勿收兖、豫、徐州田租、刍稿(汉代的一种税收),其以见谷赈给贫人。——《后汉书》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概括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2)结合史料,探究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因素。提示(1)特征: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铁犁牛耕;精耕细作;受制于自然环境,具有脆弱性。(2)有利因素:政府重视,官员的动员、引导。不利因素:自身具有脆弱性,易受自然条件制约。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名师精讲中国古代小农经济的特点(1)生产规模小,以家庭为单位,精耕细作。(2)分工简单,男耕女织。(3)自给自足,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较少商贸交流。(4)生产力水平较低。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探究点二典例分析民谣:“筛麦子,磨面面,外婆来了吃啥饭?吃燃面,打鸡蛋。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这本质上反映了()A.农民富裕安逸的生活B.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的特征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解析“筛麦子,磨面面”反映了自给自足的经济特点。“杀公鸡,叫鸣哩。杀母鸡,下蛋哩”说明A项不正确;B、D两项与材料无关,排除;民谣反映的是建立在小农经济基础之上的主要是为了满足人们自身生活需要的生产方式,故选C项。答案C当堂检测123451.史书记载:“至于神农,人民众多,禽兽不足。于是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上述材料反映的史实是()A.采集经济的出现B.畜牧经济的出现C.渔猎经济的出现D.种植经济的出现解析根据材料中的信息“神农……制耒耜,教民农作”,分析可知D项符合题意。答案D当堂检测123452.“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数盆,一岁而再获之。”(《荀子·富国》)根据材料,可以得出当时农业生产具有的特点是()A.小农经济B.精耕细作C.铁犁牛耕D.自给自足解析题干材料中提到农业生产中“人善治之”,则每亩收成增加、一年两次收获,故强调依靠人力的投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精耕细作是在限定的田地里增加人力投入,对庄稼作物进行精心耕植,以提高作物的产量,故B项正确。答案B当堂检测123453.“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这句谚语反映的是()A.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B.耕织结合的商品经济C.铁犁牛耕为主的耕作方式D.自给自足的市场经济解析“老婆孩子”代表以家庭为单位,“三十亩地一头牛”代表小农经济,故A项正确。答案A当堂检测123454.《汉书·食货志》在谈到古代的农业生产时说“种谷必杂五种,以备灾害”;“还庐树桑,菜如有畦,瓜瓠果蓏殖于疆易,鸡豚狗彘毋失其时”。它所体现的基本经济特征是()A.精耕细作B.农林业、牧业相互补充C.农业生产结构完备D.自给自足解析题干材料主要强调种植好蔬菜、瓜果,饲养好家禽以满足自己生存,故D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指农业生产技术,材料没有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农林业、牧业相互补充,故B项错误;农业生产结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而材料反映的只是农业生产结构的一部分,故C项错误。答案D当堂检测123455.图文探究:四时田园杂兴(宋)范成大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1)结合图文,探究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主要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这一耕作方式。当堂检测12345参考答案(1)主要特点: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2)男耕女织的耕作方式可以使农民勉强自给自足,农民有较高的生产积极性。但它妨碍了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到近代以后成为阻碍生产发展的因素之一。当堂检测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