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政治家 第6课 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件 岳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中国古代政治家第6课康熙皇帝与多民族国家的巩固课标要求评述康熙帝在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中的作用。基础落实壹深化探究贰内容索引达标检测叁基础落实壹康熙帝全名,出生于1654年,8岁登基,14岁开始亲政,他志向远大,聪明好学,对中外文化均有研究。一、少年天子答案爱新觉罗·玄烨1.平定“三藩”(1)原因:清初,“三藩”割据势力对国家统一构成了威胁。(2)措施:1673年,三藩反叛,康熙用的策略,历时八年,取得平定“____”的胜利。二、巩固统一答案剿抚并行三藩之乱归纳总结康熙初年面临的矛盾(1)统治集团内部矛盾。(2)中国同外国侵略者的矛盾。(3)中央同少数民族(分裂)势力的矛盾。(4)民族矛盾(满族与汉族)。历史评价平定三藩叛乱,消除了大一统国家潜伏的割据、分裂的隐患,加强了国家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也有助于消除积弊,促进经济发展,安定民生。2.收复台湾(1)原因:郑氏政权以为根据地,坚持抗清,使东南沿海地区政局不稳定。(2)过程:在招抚失败后,用武力收复了台湾。(3)管理:在台湾设一府三县,隶属,并实施了“”和轻税政策。(4)意义:①促进了与台湾的联系。②从此,台湾正式隶属于中央政权的行政管辖之下。答案台湾福建省展界开海大陆清朝3.抗击沙俄(1)原因:17世纪中叶,沙俄侵扰流域,并修筑据点,对中国的东北边境构成了极大的威胁。(2)过程:①康熙亲政后,开始采取“”的方法,积极为抗击沙俄侵略做准备。②1685年至1686年,康熙帝组织了两次收复之战,沉重地打击了俄国军队。(3)结果:1689年,中俄签订《》,从法律上确定了中俄东段边界,这是中国和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答案黑龙江永戍黑龙江雅克萨尼布楚条约西方思维点拨抗击沙俄的入侵,在性质上是一场正义的自卫反击战争。《尼布楚条约》的平等协商签订,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维护了边界一百七十多年的稳定。康熙帝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执政期间开疆拓土,统一台湾,打败沙俄侵略军,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三、对康熙帝的历史评价史论要旨康熙帝为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开启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但也进一步延长了业已没落的封建制度,使中西差距进一步扩大。知识图示返回深化探究贰探究点1康熙巩固国家统一的贡献史料康熙帝对事关大局的蒙古事务非常重视,平定“三藩”之后,在内蒙古的中心地带设立木兰围场,满语“木兰”意为哨鹿,康熙帝把这里作为围猎、避暑、练兵,处理民族事务的特殊场所。1702年,开始在北京至木兰围场的途中设立行宫,其中的热河行宫坐落在承德市,后来康熙帝亲笔题名为避暑山庄。乾隆时期进行改造和扩建,将避暑山庄变成引见官吏、接见各民族王公贵族、外国使节及处理朝政的场所。实际上这里是处理民族事务,加强北部边防的政治中心。主题一康熙帝巩固统一的措施康熙帝平定准噶尔时清军向克鲁伦河运送军粮的情形问题思考结合史料及所学,试列举康熙帝在巩固国家统一方面的主要贡献。提示提示平三藩、征蒙古、收台湾、兴文教、开科举、重视民族团结,维护了国家统一,开创了盛世局面。探究点2收复台湾史料一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郑成功:《复台》史料二万里扶桑早挂弓,水犀军指岛门空。来庭岂为修文德,柔远初非黜武功。牙帐受降秋色外,羽林奏捷月明中。海隅久念苍生困,耕凿从今九壤同。——康熙:《中秋日闻海上捷音》提示事件:郑成功从荷兰手中收复台湾;清政府统一台湾。性质:前者是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后者是反对割据分裂的斗争。问题思考(1)史料分别反映了什么事件?性质上有何不同?提示提示举例:反侵略:抗击沙俄。反分裂:平定三藩或平定准噶尔叛乱。(2)结合康熙一生事迹,分别举一例与上述性质一致的活动。提示探究点3抗击沙俄奠定中国版图史料清康熙二十六年七月二十四日,中俄两国签订中俄《尼布楚条约》,条约明确规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以外兴安岭(即斯塔诺夫山脉)至海、格尔必齐河和额尔古纳河为界,凡岭南一带土地和流入黑龙江的河川,全属中国;以北一带土地及河流,全属俄国。乌第河流域划为待议地区,留待以后再议。提示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流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明确划分了中俄两国东段边界,遏止了沙俄对中国黑龙江流域的武装入侵,使东北边疆获得了比较长久的安宁。在条约签订后的150多年间,两国按照这一条约管理边界,使黑龙江流域在此期间没有发生重大的边界冲突。这是中国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平等条约。问题思考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有何重大意义?提示主题二康熙帝的评价史料一康熙帝在上谕中指出:“昔秦兴土石之工,修筑长城。我朝施恩于喀尔喀,使之防备朔方,较长城更为坚固。”“秦筑长城以来,汉、唐、宋亦常修理,其时岂无边患?明末我太祖统大兵长驱直入,诸路瓦解,皆莫敢当。可见守国在修德安民,民心悦则邦本得,而边境自固,所谓‘众志成城’者是也。”——《清圣祖实录》史料二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具备非凡过人的雄才大略。然而,他最终却没能跨越封建体制雷池半步,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盛极而衰,很快滑向萧条冷落的帝国黄昏。——王龙《天朝向左,世界向右:近代中西交锋的十字路口》问题思考(1)康熙帝“施恩于喀尔喀”指的是什么?康熙帝怎样看待两个“城”?提示提示帮喀尔喀蒙古驱逐噶尔丹,平定噶尔丹叛乱。“众志成城”比长城更坚固。(2)为什么说康熙帝是一个运筹帷幄、力挽狂澜的中国皇帝?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原因。提示提示内弥纷争、外抗沙俄,维护和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开创“康乾盛世”。(3)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所开创的盛世王朝,与工业革命失之交臂”的原因。提示提示强化君主专制,固守重农抑商,推行文化专制,实行闭关锁国。史论总结全面评价康熙帝(1)历史贡献①政治方面:平定三藩叛乱,统一台湾,平定西北噶尔丹叛乱,确立中央对西藏的册封制度,两次反击沙俄侵略。康熙帝为维护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做出了杰出贡献,基本上奠定了近现代中国的版图。②文化方面:康熙帝推崇程朱理学,组织编撰《康熙字典》等要著,弘扬了中国传统文化。③经济方面:康熙帝统治时的中国,政局稳定,领土广阔,生产力有所恢复和发展,农业经济也趋于繁荣,最终促成了中国历史上长达一百多年的“康乾盛世”。(2)不足之处:康熙帝统治时期,世界历史逐步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正是在这一时期,中国封建君主专制独裁(设南书房、大兴文字狱)进一步加强,实行闭关政策,中国和西方的差距不断拉大,出现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全面落后于西方的局面,为中国在19世纪遭受西方的侵略埋下了隐患。返回达标检测叁解析玄烨聪明好学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严格管教下,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跟随默尔根学习骑马射箭;设讲官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为君之道;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并编纂一批科学书籍,购置科学仪器,①②③④均符合题意,D正确。1.青少年时期的玄烨聪明好学,志向远大,下列有关他刻苦奋斗的是①在祖母孝庄太皇太后的严格管教下,认真学习满汉文化、骑射军旅之技和帝王统治之术②跟随默尔根学习骑马射箭③设讲官为他讲解儒家经典和为君之道④学习西方自然科学,并编纂一批科学书籍,购置科学仪器A.①②B.①③C.②③④D.①②③④解析答案√1234562.康熙平定三藩,显示了他过人的军事才能,当时他采用的军事策略是A.武力征服B.剿抚并用C.先和平谈判,然后进行武力剿灭D.和平招抚解析答案√123456解析康熙平定三藩,康熙实行剿抚并用措施,B正确;其他策略不符合史实。3.康熙帝统一台湾后,“国家初设郡县,管辖不过百余里,距今为四十年,而开垦流移之众,延袤二千里,糖谷之利甲天下”这说明①台湾府的设置促进了台湾经济的发展②大陆移民是清朝开发台湾的重要力量③清朝时台湾主要出产粮食和食糖④国家统一是台湾发展繁荣的保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答案√解析主要利用材料的信息解答,特别是注意“这说明”中的“这”所代指的事件。123456解析康熙曾两次亲赴塞外,抗击沙俄最有效的方法是永戍黑龙江,进行前线亲征,C正确;A和B不是康熙时期的措施;D属于结果。4.为抗击沙俄的侵略,康熙曾两次亲赴塞外,积极为抗俄做准备,采用的方法是A.在黑龙江设立伊犁将军B.和平解决东北边境C.永戍黑龙江D.一举歼灭沙俄侵略者解析答案√1234565.康熙帝在位时基本上奠定了中国的版图,他采取的措施和政策有①统一台湾②打败沙俄侵略军③加强民族团结④平定三藩之乱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②③④解析答案√123456解析加强民族团结是开疆拓土,维护国家统一的一项基本政策。康熙帝在此政策上的表现有多伦会盟等。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康熙元年(1662年)七月派都司王维明等人前往(台湾)劝说“朝廷诚信待人,若释疑遵制,削发登岸,自当厚爵加封”,然郑经(郑成功之子)提出“依朝鲜例,称臣纳贡”。康熙皇帝明确指出“朝鲜系从来所有之外国,郑经乃中国之人,台湾乃中国之领土”。康熙六年五月,招抚人员赴台湾,郑经称台湾远在海外,“非属(中国)版图之中”。材料二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月,施琅到福建前线主持归台大计。二十二年六月率精兵2万、战船300只,跨海取澎湖;后郑军全军覆没。同年八月十三日,施琅率军入台。郑克塽(郑经之子)缴械投降,施琅进入台湾。——摘编自《康熙统一台湾档案史料选辑》123456(1)根据材料,概括在台湾问题上康熙帝与郑氏集团的观点并指出他们之间的根本分歧。123456答案观点:康熙认为大陆和台湾之间是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必须实现中国的统一;郑氏集团企图把台湾和朝鲜相提并论,实质是要分裂台湾,实行台湾独立。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台湾是中国的领土”。答案答案返回123456(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康熙帝在台湾问题上政策的变化及原因。答案变化:由政治招抚或劝降(和平统一)到武力统一。原因:郑氏集团坚持分裂台湾。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