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与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DOC 33页)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项目管理与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山东科技大学管理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宏俊1建筑业生产方式概述1.1建筑业生产方式的含义和内容建筑业生产方式是指人类在从事建筑产品生产和提供与建筑产品相关的服务时所采取的方法和形式,是生产方式在建筑行业中的具体应用。当工程价格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出现“基于成本的竞争”;当工程质量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出现“基于质量的竞争”;当建筑产品类型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出现“基于柔性的竞争”;当工程工期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出现“基于时间的竞争”;当建筑企业信誉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出现“基于服务的竞争”;当环保是竞争的主要因素时,将出现“基于环保的竞争”;当建筑产品的功能一体化成为竞争的主要导向时,就出现了“基于过程的竞争”。1.2我国建筑业生产方式变革经历的阶段和类型1.2.1政府指令型生产方式在社会主义发展初级阶段,国家为单一的投资主体,建设项目的决策和实施都由政府审批,政府发布指令指定具体部门承担设计、施工等任务,并且在国家财政预算内拨款,无偿使用,不计成本。被指定的部门临时成立指挥部、基建办或筹备处等,项目结束后立即解体,项目产生的风险完全由政府承担。承担建筑任务纯粹是履行行政任务,根本不存在市场的竞2争,也无法体现市场有效配置资源的积极作用。1.2.2市场竞争型生产方式1984年,招投标制度的推行,开辟了我国建筑业发展的一个新篇章。到1986年,鲁布革工程的成功实施,标志着我国招投标制度的成功应用,更是体现了项目法施工的优势地位。逐步形成了工程监理制和项目法人制建设为中心,以项目经理部为主要形式的施工生产组织管理责任系统的理论。但是由于政府管理体制和市场运作机制的不尽适应,现有招投标制度的实施仍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1.2.3项目管理模式的应用我国的项目管理模式主要经历了以下两种类型:1.传统(Design-Bid-BuildMethod)模式(如图1.1)又称设计一招标一建造方式,在国际上最为通用,世行、亚行贷款项目和采用国际咨询工程师联合会(FIDIC)“土木工程施工合同条件”的项目均采用这种模式。我国目前普遍采用的“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标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基本上参照的是世行、亚行和FIDIC的这种传统模式。32.总承包模式(1)设计-建造(Design-BuildMethod)模式设计-建造(Design-BuildMethod)模式(如图1.2)起源于欧洲,是对传统的承发包模式的变革,是为了解决设计与施工分离的弊端而产生的一种新模式。建筑师∕咨询工程师的顾问建筑师∕咨询工程师(进行可研、设计等工作)发包人银行监理工程师发包人代表承包人分包人分包人承包人分包人分包人供应人管理协调关系合同关系图1.1国际上传统的工程建设管理模式4设计-建造模式是一种相对简捷的工程管理模式。发包人只需明确项目的要求和原则,然后根据要求和原则选定设计—建造承包人(DB承包人)负责项目的设计与施工。在这种模式下,DB承包人对设计阶段的成本负责并以竞争性招标的方式选择分包人,或使用本公司的专业人员自行完成工程施工;同样,设计工作亦可由承包人的内部机构完成,或由与设计-建造承包人签订合同的专业设计机构完成。设计-建造总承包的优点:由于设计与施工比较紧密的搭接,发包人能从包干报价费用和时间方面节约经费,减少利息支出;有利于充分发挥承包人的优势,在项目设计阶段预先考虑施工因素,从而可减少由于设计的错误和疏忽引起的变更;可以采用阶段发包方式,缩短工期,所以项目可以提早投产。设计-建造总承包的缺点:发包人无法参与设计人员的选择;对最终设计和细节效果方面(如建筑美学方面)的控制能力降低;由同一实体负责设计与施工,减弱了工程师与承包人之间的检查和制衡作用;由于是造价包干,可能会影响设计与施工质量。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采购策略的专业咨询公司发包人工程师设计—建造承包人咨询设计分包人供应人供应人分包人分包人合同关系协调关系图1.2设计-建造工程项目管理模式的组织形式5(2)设计-采购-施工模式(Engineering-Procurement-Construction)设计-采购-施工(EPC)模式(如图1.3),是一种重要的承发包模式。该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出现,得到了那些希望尽早确定投资总额和建设周期的业主的重视,在国际工程承包市场中的应用逐渐扩大。FIDIC于1999年编制了标准的EPC合同条件,这有利于EPC模式的推广应用。EPC模式是指发包人招投标选择承包人,承包人向发包人提供包括融资、设计、施工、设备采购、安装和调试直至竣工移交的全套服务。在这种模式下,承包人承担了更大的责任和风险,整个工程不再聘请工程师,只由发包人或发包人代表对项目进行直接较宏观的管理。EPC主要应用于以大型装置或工艺过程为主要核心技术的工业建设领域,如大型石化、化工、橡胶、冶金、制药、能源等项目,这些项目共同的特点即工艺设备的采购与安装成为投资建设的最重要、最关键的过程,而工艺设备的采购与安装又与工艺的设计紧密相关。6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优点:充分发挥了生产专业化协作的长处,减少了计划、设计、施工等项目建设过程各阶段之间可能出现的矛盾,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工期、节约投资;对于发包人来说,从繁琐的管理工作中解放出来,也有利于其进行合同管理和组织协调,对于缺乏工程管理经验的发包人更适用。因此这种模式在欧美国家占有10%—15%的市场。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的缺点:不利于发包人进行细节的控制管理,因此发包人对承包人的监控手段的落实十分的重要;合同一般为总价包干合同,承包人获得发包人变更令及追加费用的弹性很小,承包人承担的风险高,所以工程造价也高。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确定项目采购策略的专业咨询公司发包人发包人代表EPC交钥匙总承包人咨询设计分包人供应人供应人分包人分包人合同关系协调关系图1.3EPC交钥匙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的组织形式7由于工程总承包模式的上述特点和优势,在未来将会成为越来越多的发包人在建设项目时首选考虑的实施模式。2建筑业企业生产方式的发展与变革建筑业企业生产方式的核心问题是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和方法来组织项目建设中的各种生产要素,以达到资源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建设项目目标的最大化。从宏观上看,我国建筑业企业生产方式的演变经过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由政府行政指令配置资源和市场经济体制下通过招投标由市场配置资源两个阶段。从微观上看,主要是指围绕建设项目全过程,采取某种具体工程实施模式和组织形式,以项目管理原理为理论基础,以项目经理部为管理核心来优化资源配置。2.1建设业企业生产方式的演变与发展第一阶段是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这一阶段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生产部门,国家统一下达生产任务,调拨建设资金,建设完成后交付使用单位直接使用。这一时期主要的组织模式有以下几种:(1)建设单位自营模式建设单位自营模式就是由建设单位自己设置基建机构,如成立筹备处、指挥部、基建处等单位负责支配建设资金,对工程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组织管理,自行组织设计、施工力量,配置采购施工机械材料。这种方式的优点是保证了建设单位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统一管理,有利于调动建设单位搞好施工的积极性。其缺点是建设单位的基建机构是由非专业人员构成8的专业化管理部门,项目实施和管理的专业性较差,缺乏管理工程建设的经验和能力,设计、施工力量十分薄弱和分散,并且施工经验得不到积累,只有一次教训,没有二次经验,容易造成浪费和损失,难以实现工程建设专业化管理。尽管在较短的时间里,采用建设单位自营模式顺利地完成了建国初期的建设工作,但由于建设单位自营方式是典型的封闭式的小生产管理模式,与社会化、专业化的生产方式根本不相容,在实践过程中产生的弊端非常多。(2)学习苏联模式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兴起,各主管部门在学习借鉴苏联基本建设经验的基础上,逐步集中了分散的设计和施工力量,组建了施工企业和设计院。当时的工程项目建设方式也从建设单位自营模式向甲、乙、丙三方制模式转变(中央财委1952年1月9日颁发的《基本建设工作暂行办法》规定,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脱钩,实行甲(建设单位)、乙(设计单位)、丙(施工单位)三方制模式)。甲方由政府主管部门负责组建,乙方和丙方分别由各自的主管部门进行管理。建设单位自行负责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具体管理。设计、施工任务分别由各自的政府主管部门下达,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许多技术、经济问题,由政府有关部门直接协调和负责解决。(3)工程指挥部模式从1965年开始,工程建设全面推行工程指挥部模式,把建设的职能与9管理生产的职能分开。工程指挥部模式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产物,在“三线建设”中得到发展,我国的大型工程项目和重点工程项目多采用这种模式进行建设。指挥部通常由政府主管部门指令各有关单位委派代表组成,负责建设期间设计、采购和施工的管理工作,项目建成后移交给生产管理机构负责运营,建设指挥部即完成历史使命。这种项目模式类似于军事组织,是一种通过行政手段搞项目会战的形式,至今这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在我国仍比较常见。工程指挥部模式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作为一个整体来管理,初期对于集中资源、加快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地作用,但由于其采取的手段是严重违背商品经济关系的行政办法,最终还是不可避免地导致了各种弊端。如工程建设的决策者不承担决策风险,工程指挥部的主要负责人多由政府行政机构的领导兼职,在管理过程中过于强调使用行政手段而忽视其他管理办法等。这些弊端在实践中往往导致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投资无底洞,质量无保证,工期马拉松”现象。(4)工程项目管理模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改革开放”方针以后,随着大量引进国外成套设备、国外资金,同时国外承包商也大量进入我国建设市场,国外较为通行的项目管理理论首先从原西德和日本传入我国。其后,由于世界银行、亚洲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商投资建设项目的大量增多,以及国际文化交流的进一步发展,工程项目管理理论和实践经验在我国进一步得到10推广应用。尤其是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建设的项目,按其贷款规定,必须按国际惯例实行项目管理,这进一步加速了项目管理理论在我国的推广应用,也促进了我国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投资体制等方面的进一步改革,工程项目管理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现阶段我国常见的工程项目管理模式有传统模式、D-B模式、EPC模式、BOT模式、PMC模式等。2.2我国建设项目管理模式的现状与发展2.2.1建设项目承发包模式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国主要采用的是设计-招标-施工的传统模式。由发包人委托设计单位完成施工图设计后,进行施工招标选择施工单位。这种发包模式的优点是适应了追求“标准化”和“高效率”的社会化大分工的趋势。但是这种分离的组织生产方式越来越成为发包方、设计方和施工方之间推诿责任的根源和阻碍行业创新的障碍。2.2.2工程总承包模式的推行及存在的问题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改革,培育发展专业化的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建设部印发了《关于培育发展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企业的指导意见》(建市[2003]30号),具体阐述了推行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明确了工程总承包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式,并提出了推行的具体措施。这是建筑业的一项新的改革,有利于促进和加快我国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方式的国际化发展。1.工程总承包在我国的发展情况第一阶段:从1984年到1990年为工程总承包的研究探索和试点阶段111984年国务院颁发的《关于改革建筑业和基本建设管理体制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国发[1984]123号)明确指出:“工程总承包公司对项目建设的可行性、勘察设计、设备选购、材料订货、工程施工、生产准备直到竣工投产实行全过程的总承包或部分承包”。1987年国家计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批准第一批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试点企业有关问题的通知》提出,要有步骤地调整改组施工企业,逐步建立智力密集型的工程总承包公司。共确定了18家试点企业,试点企业可以对工程项目实现设计、采购、施工全过程的总承包。1989年至1990年,国家

1 / 3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