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学习目标思维脉络1.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程度的影响。2.结合实例理解人类活动对受灾体的易损程度的影响。3.结合示意图分析理解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作用。4.理解社会不同发展阶段的灾情变化。一二三四一、人类活动影响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程度影响举例合理进行生态环境建设增加环境的稳定性修建水库可以稳定局部地区水循环,减轻旱涝灾害的发生;植树造林和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少滑坡、泥石流的发生不合理超强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造成环境恶化,致使环境更不稳定破坏森林和草场植被,使洪水和沙尘暴加剧;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震或塌方;严重的环境污染导致酸雨、赤潮等一二三四二、人类活动影响受灾体的易损程度1.受灾体人类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产物2.人自身的易损程度(1)人口是最脆弱的受灾体。(2)影响因素灾前防范意识灾中应急措施灾后自救互救行为3.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易损性(1)建筑用地与耕地:同级地震,建筑用地易损性远远大于耕地。(2)城市用地规模:城市用地迅速扩大,耕地、林草用地减少,洪水径流增加,加重城市洪水灾害。4.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一二三四思考讨论根据教材案例1,分析人类怎样减轻自身的易损程度。从教材案例2中,我们又可以得出什么结论?提示:通过案例1可以看出,加强灾前防范意识,采取灾中的应急措施、灾后的自救互救行为,会减轻人自身的易损程度。通过案例2可以看出,不同抗震系数的房屋导致不同灾情,建设防灾减灾工程可以改变受灾体的易损程度,从而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一二三四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1.不同地区的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地区人类活动灾情影响经济基础雄厚、政治稳定的地区建设防灾系统,迅速救援缩小社会经济基础薄弱、时局动荡、人心失稳的地区减灾不力放大2.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1)高风险区是人类活动对灾情“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2)具体影响人类活动进入高风险区——“放大”灾情人类活动迁出高风险区——“缩小”灾性一二三四思考讨论结合教材图1.30“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机制”,分析为什么人类合理利用土地对灾情有“缩小”作用。提示:可以通过列举实例,说明人类合理利用土地,能够改善孕灾环境和受灾体条件,从而减少灾害损失。例如,我国的防护林建设、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等工程措施,改善植被条件,直接或间接减少水土流失、荒漠化、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强度,减小灾情损失。一二三四四、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1.地质历史时期(1)只有“灾变”没有“灾害”。(2)主要灾变:火山喷发、岩浆活动、海侵与海退、气候剧变、生物灭绝以及陨石撞击等。2.人类历史时期一二三四思考讨论结合教材图1.32“自然灾害随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分析在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影响到人类的灾害种类分别有哪些?为什么存在这样的区别?提示: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由低向高发展,从以畜牧业、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服务业经济为主发展;人类对于自然资源、环境的利用程度逐渐加深,范围增大,活动范围从地表向地下和空中、从陆地向海洋发展,资源利用从土地资源、生物资源向矿产资源、能源资源发展。因此,越来越多的自然异变影响到人类生产、生活,即更多种的自然灾害影响到人类。在原始社会,影响人类的灾种主要是地震、滑坡、泥石流。到农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洪涝、旱灾、病虫害、寒潮、台风、风暴潮等。到工业社会,除了上述灾种外,还有赤潮、海水入侵、海冰等。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人类活动对地表形态稳定程度的影响问题导引材料一:在防洪区上游河道适当位置兴建水库,利用水库库容拦蓄洪水,削减进入下游河道的洪峰流量,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水库对洪水的调节作用有两种不同方式,一种起滞洪作用,另一种起蓄洪作用。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材料二:某河流修建水库前后径流量的变化图。结合材料探究: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修建水库前后,河流径流量有何变化?提示修建水库后,枯水期径流量相对增加,洪水期径流量相对减少,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减小。(2)修建水库可以减少哪些自然灾害的发生?提示减少汛期发生洪水灾害、枯水期发生旱灾的频率。(3)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为何多建有规模大小不等的水库?提示我国东部季风区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大,修建水库可以调节径流,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人类活动使环境的稳定性增加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人类活动导致环境的稳定性降低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1某学校师生在某区域公路修筑前后,对该区域自然条件进行调查分析。结合所学知识及图示,完成下列各题。(1)修路后,小河的含沙量有何变化?为什么?(2)修路后,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是,为什么?(3)在目前情况下,你认为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是,长远措施是。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结合图示可知,修建公路破坏了植被,使岩体、土体变得疏松,且坡度增加,该区域可能面临滑坡的危害,因而要加固山坡和恢复植被。答案:(1)含沙量增加。修建公路破坏了植被,使山体变陡,岩体和土体变疏松,水土流失加剧。(2)滑坡岩体、土体疏松,山坡变陡。(3)加固山坡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方法技巧从地理环境整体性上认识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稳定程度的影响地理环境整体性是指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人类活动对地表环境的稳定程度的影响也是如此。人类活动对其中某一个要素产生影响,就会诱发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甚至产生自然灾害,如图。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问题导引楼兰古城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族自治州若羌县北境,罗布泊以西,孔雀河道南岸7千米处,整个遗址散布在罗布泊西岸的雅丹地貌之中。楼兰古城的消失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当年楼兰人在罗布泊边筑造了10多万平方米的城市,他们砍伐掉许多树木和芦苇,这无疑会对环境产生负面作用。罗布泊的最终干涸,则与新中国成立后塔里木河上游的过度开发有关。当年在塔里木河上游大量引水后,致使塔里木河河水入不敷出,下游出现断流。罗布泊由于没有来水补给,便开始迅速萎缩,最后消亡。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1)什么因素加速了楼兰古城的消失以及罗布泊的消亡?提示过度的人类活动,如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过度利用水资源等。(2)由此可以看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或“缩小”的最敏感区域是哪些地区?提示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人类活动对灾情的影响2.在自然灾害的高风险区,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和“缩小”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2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从图甲到图乙受灾体发生了什么变化?(2)在相同的灾害强度下,甲、乙两图中,灾情较大的是。(3)图中反映出哪些人类活动“放大”了该区域的灾情?(4)针对洪水发生的原因,结合区域的特点,人类应怎样合理利用土地以“缩小”灾情?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引起受灾体的变化,结合图例可以看出,图乙中农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人类活动进入洪水高风险区就会“放大”区域灾情,迁出高风险区就会“缩小”区域灾情。答案:(1)在洪水高风险区,农田面积扩大,房屋建筑增多,经济密度明显增大。(2)图乙(3)在洪水高风险区开辟耕地;在洪水高风险区发展居住用地。(4)植树造林,恢复林业用地,涵养水源;退耕还湖,增强湖泊的调节作用;迁出行洪区,减少灾害损失。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社会发展不同阶段的灾情变化问题导引2015年1月,民政部、国家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同有关部门对2014年全国自然灾害情况进行了会商分析。经核定,2014年各类自然灾害共造成全国24353.7万人次受灾,1583人死亡,235人失踪,601.7万人次紧急转移安置,298.3万人次需紧急生活救助;45万间房屋倒塌,354.2万间不同程度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24890.7千公顷,其中绝收3090.3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373.8亿元。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结合材料探究:除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大之外,当前自然灾害造成损失大的原因是什么?提示当前由于生产力水平较高,人口、财产高度集中,资产密度大,所以灾害中受灾体的损失大。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名师精讲1.人类与自然灾害关系的变化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2.自然灾害随社会发展的阶段性变化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农业社会工业社会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财产密度低经济有所发展,人口相对集中人口、财产高度集中,资产密度大抗灾能力抗灾能力极弱抗灾能力不高抗灾能力提高,灾后恢复加快灾情人员伤亡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巨灾伤亡人口增多,普通灾害伤亡人口减少,财产损失巨大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例题3读某次震级为里氏7.8级地震构造图及资料统计资料表,完成下列各题。总人口万人建筑面积104m2地震中灾后死亡人数/人伤亡人数人经济损失亿元倒塌建筑/104m2A127811974634762176.3103187789187B166883714873.4623416377C0.23362560.00087217.232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1)此次地震中城市A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远高于县城B和乡村C,试分析原因。(2)地震造成的建筑损毁最严重的是,说明判断的根据。(3)分析灾后死亡人数占伤亡总人数的比重,说明特点并分析原因。(4)根据材料,为减轻地震灾情,地震多发区应做好哪些工作?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解析:第(1)题,人口越集中,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灾情越严重。第(2)题,经计算,建筑损毁比例最大的是乡村C,这与建筑抗震能力有关。第(3)题,灾后人员的伤亡与灾后救援及救助、自救水平有关。第(4)题,从灾害预报,加强抗灾、救灾能力等方面分析。答案:(1)城市A人口多、密度大,经济发展水平高。(2)乡村C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建筑水平低,房屋建筑抗震能力差。(3)由A→B→C比重增大。城市医疗水平高,救助能力强,对灾中伤员救治及时到位,而县城、乡村相应条件变弱。(4)①加强灾害的监测和预报、警报;②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设计,加固建筑物;③加强救灾队伍和设施建设;④加强民众自救训练,增强应对灾害的能力。探究一探究二探究三方法技巧认识不同的人类社会时期灾情的差异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主要有三个: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减灾能力。一般而言,经济发展水平、灾害种类(强度)与灾情呈正相关,减灾能力与灾情呈负相关。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由于以上三个因素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成灾特点是不同的。12-34-561.赞比亚的卡里巴水库坝高128米。施工前仅发生过小地震,水库蓄满水后的30年间,库区周围地区地震达2000多次,绝大多数地震震中都位于库区下部。关于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原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类活动对灾情的“放大”作用B.岩石上部重量增加引发地震C.水对地下深处岩石的滑动起了润滑作用D.修建水库增加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解析:修建水库后,地震次数增多,显然是人类活动改变了地表环境的稳定性,从而对灾情起到了“放大”作用。答案:D12-34-56下面一组剖面示意图反映了我国华北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由t1至t4时期的变化过程(t1至t4时期气候变化甚微,可忽略不计,图中河流断面位于中游处)。读图,完成第2~3题。12-34-562.图示t4时期河流断面处的河水年径流量变化情况与t1时期相比,可能出现的现象是()A.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B.年径流量季节变化不大C.洪峰流量减小,且出现频率降低D.春夏季流量增大,秋冬季流量减小3.造成该河流下游地区洪涝灾害多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①过度放牧致使草场涵养水源、调节径流的功能减弱②围湖造田导致湖泊调蓄洪峰的能力下降③过度砍伐、开垦山地,地表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④城镇面积扩大,加大了地表径流量,加快了径流汇集的速度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解析:第2题,从示意图来看,t1至t4时期出现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