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专题三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第二讲 大气受热过程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二讲大气受热过程与热力环流地理(浙江选考专用)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浙江卷题组考点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下图为北半球锋面气旋系统示意图(单位:百帕)。完成下题。1.(2018浙江4月选考,5,2分)雨过天晴后,若图中甲地清晨出现浓雾天气,原因是 ()A.大气吸收强B.大气逆辐射弱C.大气反射强D.地面反射减弱答案B甲地位于冷锋锋后,雨过天晴,大气逆辐射弱,近地面水汽遇冷凝结,易出现浓雾。故正确答案为B。火星是地球的近邻,表面大气稀薄,大气成分以CO2为主,昼夜长短接近地球,而昼夜温差却超过100℃。几十年来人类对火星的探测一直没有停止过。下图为太阳系示意图。完成下题。2.(2017浙江11月选考,25,2分)造成火星昼夜温差大的主要原因有 ()①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小②白天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多③夜晚大气阻挡火星表面辐射多④夜晚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本题考查大气的保温作用。因为火星表面大气稀薄,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小,气温高;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差,大气逆辐射弱,火星表面吸收大气辐射少,导致气温低。故正确答案为D。3.(2017浙江4月选考,11,2分)1960年以来,青藏高原的积雪厚度呈现出大—小—大的年际变化。下列地理过程因果关系正确的是 ()A.积雪厚度大—大气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B.积雪厚度大—地面吸收量多—年平均气温高C.积雪厚度小—大气吸收量少—年平均气温低D.积雪厚度小—地面反射量少—年平均气温高答案D积雪厚度大,反射太阳辐射多,地面吸收热量少;地面辐射弱,大气吸收热量少,大气逆辐射弱,年平均气温低。反之,则年平均气温高,故D正确。规律总结积雪厚度大(小)对太阳辐射的反射率大(小),地面接收到的太阳辐射少(多),地面热量吸收少(多),近地面的大气温度低(高)。根据上述地理原理,如果青藏高原的地表积雪多,则地面反射多,气温低;如果青藏高原的地表积雪少,则地面反射少,气温高。4.(2015浙江10月选考,2,2分)霜冻往往出现于深秋至第二年早春晴朗的夜晚,因为此时 ()A.地面辐射强,地表降温慢B.空气中水汽多,地表降温快C.大气逆辐射弱,地表降温快D.大气保温作用强,地表降温慢答案C本题考查大气逆辐射的知识。深秋至第二年早春,如果是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地面降温快,空气中的水汽以固体形式凝结,出现霜冻,C选项正确。逆温是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气温随高度上升而升高的现象。某校气象兴趣小组在十月下旬晴朗的夜晚对我国南方山区谷地进行逆温测定。下图为该小组多次观测所得的逆温时空变化平均结果。完成下面两题。5.(2015浙江文综,9,4分)下列关于该地逆温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逆温强度近地面较大,向上减小B.逆温强度午夜达到最大,后减弱C.逆温现象日落前出现,日出前消失D.强逆温前半夜增速慢,后半夜降速快答案A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根据图示,强逆温层上界海拔低,故A对;逆温强度在4点左右达到最大,而不是午夜,B错;逆温现象15点左右出现,10点左右消失,C错;强逆温前半夜曲线陡、增速快,后半夜曲线缓、降速慢,D错。故选A。6.(2015浙江文综,10,4分)造成逆温层上界峰值在时间上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的主要原因是()A.大气吸收地面辐射存在昼夜差异B.大气散射反射在高度上存在差异C.空气上下热量传递存在时间差异D.下垫面反射率在时间上存在差异答案C本题考查大气受热过程。逆温层上界峰值滞后于强逆温层上界峰值,是因为夜晚山风将冷空气带到谷底,且冷空气向上运动需要一个过程,空气热量上下传递存在时间差异。C项正确。考点二大气热力环流和水平运动下图为某地近地面垂直方向气温、气压分布示意图(图中虚线为等温线、实线为等压线)。完成下面两题。1.(2019浙江4月选考,13,2分)若该地位于我国西北沙漠地区,则其成因和空气垂直运动正确的是 ()A.动力辐合上升B.热力辐合上升C.动力下沉辐散D.热力下沉辐散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的原理。根据图中近地面等压线向下弯曲的分布特点,可以判断近地面为低压,空气垂直方向上辐合上升;再根据等温线向上弯曲的分布特点,可判断该地气温较高,空气受热膨胀上升使近地面形成低压,因此为热力作用。知识拓展低压、高压的形成分为热力和动力作用两种类型,一般可分为热低压、冷高压、冷低压和热高压四种情况。因空气受热膨胀上升近地面形成的低压则为热低压,如赤道低压,就是热力作用形成的热低压;因空气冷却收缩下沉近地面形成的高压则为冷高压,如极地高压和亚洲高压,就是热力作用形成的冷高压;副极地地区因气流被迫抬升近地面形成的副极地低压,就是动力作用形成的冷低压;副热带地区因气流被迫下沉近地面形成的副热带高压,就是动力作用形成的热高压。具体气温、气压分布情况如下图:答案D本题主要考查热力环流原理的应用。夏季白天内陆湖面增温慢,气温较低,气压较高,与图中热低压不吻合,A错;冬季晴朗夜晚,由于山坡上冷空气滑向谷底,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动力作用),谷底气温较低,与题意不吻合,B错;郊区气温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都比城区要低,城区气流受热上升,郊区气流冷却收缩下沉,因此C错;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气温较高,气流受热上升,D正确。易错警示该题容易误选B,注意该地近地面空气是因受热上升,而冬季晴朗夜晚谷地空气是因山坡上冷空气滑向谷地暖空气被迫抬升,谷底空气较上层空气温度低。2.(2019浙江4月选考,14,2分)易形成这种大气物理状况的是 ()A.夏季白天的内陆湖面B.冬季晴朗夜晚的谷底C.夏季晴朗白天的郊区D.冬季暖流流经的海面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完成下题。3.(2016浙江4月选考,24,2分)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答案D本题考查天气的影响因素。因为造成大气水平运动的原动力是水平气压梯度力,所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下题。4.(2016浙江文综,9,4分)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 ()A.③至④B.④至⑤C.⑥至⑦D.⑨至⑩答案A由材料可知,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时间间隔相同的相邻两点的距离越远,表明气球漂移的速度越快,即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力越大。图中③点与④点相距最远,故A项正确。解题导引充分理解题目设问的意图,找到正确解题方向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平时所学知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则风力强;风力强,则探空气球的漂移速度快。材料信息“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说明了“时间间隔相同”,则观察图中移动轨迹的路线距离,即可找到移动轨迹距离最长是③到④,即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③到④。5.[2018浙江11月选考,26(3),3分]读图,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下图为美国部分区域略图。图中等压线反映某日7时天气形势。材料二苜蓿是一种上等饲料,它的根部具有固氮作用。乙地附近某农场采用苜蓿与玉米轮作,用秸秆、残茬覆盖地表,成为一种成熟的保护性耕作方式。此时甲地吹风,其风力比乙地,乙地将迎来(天气系统)天气。(3分)答案东北(1分)小(1分)冷锋(1分)解析观察图中甲地附近的等压线数值,根据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并向右侧偏转,判断出是东北风。甲地等压线比乙地更稀疏,水平气压梯度力相对小,风力也小。乙处的等压线从数值小向数值大的方向弯曲,推断此处是“低压槽”,该低压槽受西北侧冷气团的影响,形成冷锋天气系统。解题思路判断风向的一般操作口诀是“垂直等压线,从大指向小;地转偏向力,北右与南左;近地四十五,高空九十角。”判断风速的一般口诀是“先看比例尺,辨别实地距;密集风速大,稀疏风速小。”B组统一命题、省(区、市)卷题组考点一对流层大气的受热过程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Ⅰ图Ⅱ1.(2019江苏单科,20,3分)受云海影响,三峡库区大气受热过程对应于图Ⅱ中(双选) ()A.①增大B.②增大C.③减小D.④减小答案BC大气受热过程图中,①表示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④表示被大气反射的太阳辐射,③表示地面辐射,②表示大气逆辐射。云海增强了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即④增大,导致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即①减少,A、D项错误;到达地表的太阳辐射减少,使地表温度较晴天低,地面辐射减弱,即③减弱,C项正确;云层中的水汽会加强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增强大气逆辐射,即②增大,B项正确。 我国某地为保证葡萄植株安全越冬,采用双层覆膜技术(两层覆膜间留有一定空间),效果显著。下图中的曲线示意当地寒冷期(12月至次年2月)丰、枯雪年的平均气温日变化和丰、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据此完成下面两题。2.(2017课标Ⅰ,9,4分)图中表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答案B本题考查气温日变化规律。膜内温度高于自然状态下的温度,且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膜外自然状态下的平均温度日变化,故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有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要小于无积雪时的温度日变化,则②为枯雪年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曲线。3.(2017课标Ⅰ,10,4分)该地寒冷期 ()A.最低气温高于-16℃B.气温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C.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D.膜内温度日变化与气温日变化一致答案C图示①②为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且二者变化差异较大;又因①②分别为丰雪年和枯雪年的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因积雪状况差异较大,即C正确。④最低平均气温接近-16℃,则该地最低气温可能在某些时期短暂低于-16℃,故A错误。图示③④曲线变化一致,说明积雪状况对气温日变化影响不大,则B错误。同时膜内平均温度日变化要小于平均气温日变化,则D错误。方法技巧本题还可以采取下列思维分析:积雪具有保温作用,则积雪覆盖下的膜内温度日变化较小,故膜内温度日变化必然因是否有积雪而差异较大。南半球某岛国面积700多平方千米,由170多个岛屿组成,某首都是全球最早迎接新年的城市。据此完成下题。4.(2017海南单科,14,3分)该国首都月平均气温最高的月份为 ()A.1月B.2月C.7月D.8月答案B南半球最高气温在当地夏季,即12月到次年2月;由170多个岛屿组成,首都位于海岛上,受海洋影响大,最高气温滞后一些,故气温最高的月份为与海洋最高月份一致,为2月。考点二大气热力环流和水平运动2019年1月某日三峡库区出现云海日出奇观,图Ⅰ为某记者拍摄的照片。图Ⅱ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Ⅰ图Ⅱ1.(2019江苏单科,19,3分)三峡库区云海形成原理与下列大气热力环流模式相符的有(双选)()答案AD夜晚因无太阳辐射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A、C项表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A项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A项正确、C项错误;B、D项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陆地温度较海洋温度高,形成海风,夜晚相反,形成陆风,B项表示白天的海风,D项表示夜晚的陆风,故B项错误、D项正确。答案AD夜晚因无太阳辐射收入,地面温度和近地面大气温度均不断下降,在日出前后,地表温度为一天中的最低值;库区水域热容量较大,降温慢,相对于库区周围地区温度高,空气上升,水汽凝结而形成云海;选项中,A、C项表示的是山谷风,白天山坡增温快,山坡温度较山谷温度高,表现为谷风,而夜晚相反,表现为山风,A项表示山风,与库区云海日出形成原理相符,A项正确、C项错误;B、D项表示的是海陆风,白天陆地增温快

1 / 6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