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开封市】2018届高三10月定位考试历史试卷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河南省开封市2018届高三10月定位考试历史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张“仁”和“礼”,法家强调“法”和“刑”,老子强调自然的静态平衡,墨子主张“爱无差等”,杂家主张“治国公平”、“为民谋利”,这些主张的共同之处是()A.重视协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B.重视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C.都阐释了各自的“和谐”思想D.都主张“礼”、“法”并用2.南宋时期,商品价格由行户、行头、官府三方制定,将商品质量分为精、次、粗三等,然后按照质量等级确定商品价格,最后将制定好的价格登录在案写成状文,报送官府专门管理价格的部门备案。这表明当时()A.商品经济高度发达B.商品价格由市场决定C.官府操纵商品价格D.政府重视市场的监管3.咸丰十年(1860年),曾国藩上书皇帝说:“自古外夷之助中国,成功之后,每多意外要求。驭夷之道,贵识夷情。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智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由此可知曾国藩()A.继承了“师夷制夷”思想B.认为应全面向西方学习C.强烈的“天朝上国”思想D.主张“中体西用”思想4.辛亥革命后两年里,全国出现了500多家报馆,标榜民主,评价时政。其中胡鄂公就在天津的《大中华报》上“无日不骂项城(袁世凯)”。材料反映了辛亥革命后()A.社会资讯传播方式的改变B.传统社会道德观念被打破C.言论出版自由制度受尊重D.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5.汪敬虞在《中国近代经济史》中统计,从1895年到1898年的4年中,全国各省新开设的资本万两以上的厂矿共62家,资本总额1246.5万两白银,远远超过甲午前20余年的总数,平均每年设厂数超过甲午前的7倍。这主要得益于()A.清政府主导大力推动工业化B.列强放松对华资本输出C.民间“实业救国”思潮兴起D.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高涨6.20世纪30年代,蒋介石向全国发表广播讲话:“我们的态度只是应战,而不是求战。应战,是应付最后关头,必不得已的办法……如果战端一开,就是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有利于动员全民抗日B.全面抗战路线的确定C.妥协退让的对日态度D.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7.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载:“当时,国民党军队向解放区的进攻主要集中在两翼:陕北战场有21个旅,共20万人;山东战场有56个旅,共40万人。两翼之间的兵力十分薄弱,想依仗黄河天险阻挡住解放军南下。”为此,解放军实施了()A.全面防御,打退敌人围剿B.重点防御,粉碎敌人进攻C.战略反攻,挺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发动三大战役8.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正式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原则;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形成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当时这两部宪法的颁布和修订()A.重建和完善了民主制度B.为拨乱反正提供了法律依据C.确立了新型国家的架构D.为经济建设提供了法律依据9.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文件改革农产品统购统派制度,粮食、棉花由统购改为合同定购,逐步取消生猪、水产品和蔬菜派购,允许自由上市交易,按质论价。这些政策措施()A.瓦解了人民公社体制B.扩大了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C.增强乡镇企业的活力D.确立了农村的市场经济体制10.恩格斯评价:梭伦改革“在制度中加入一个全新的因素”,通过改革,有产阶级日益获得势力,旧的血缘亲属团体逐渐遭到排斥。这说明梭伦改革的财产等级制()A.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力B.实现全体公民之间的平等C.便于工商业主参政议政D.成为平民控制政府的工具11.德意志帝建立后,进行了大规模的统一法制建设。德意志帝国国会于1877年颁行《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1896年通过《民法典》,1897年通过《商法典》。这些法律()A。说明帝国国会有完整的立法权B.说明政治民主化能够促进经济工业化C.适应了工业化快速发展的需要D.说明德意志帝国形成了完善的代议制12.苏俄国内战争胜利后,暴动频繁出现。有的暴动者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的口号,还有人认为,这些暴动是对正义的胜利丧失了任何希望的劳动居民的暴动,为此,苏维埃政权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义务劳动制B.推行了农业集体化运动C.取消了自由贸易D.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13.二战后,资本主义各国经历了从凯恩斯主义向新自由主义的演化,中国经历了由照搬苏联模式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探索的改革。这表明()A.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逐渐减少B.企业国有化成为变革的重要内容C.经济危机是推动体制变革的重要原因D.各国经济发展模式趋向一致14.《全球通史》称:“当美国在撤离欧洲时,苏联却正在使自己在其东欧保护区处于稳固地位。由于苏联努力追求这些目标,便与西方列强发生了直接的愈来愈尖锐的冲突。”这种“冲突”产生的深远影响是()A.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B.两极格局逐渐形成C.区域集团化趋势的加强D.世界多极化的形成15.评论家这样介绍某一画派的特色:“如果一幅画必须远远地欣赏,大概就是这个画派的杰作了,因为画家采用的也是从远处看来的眼光,把许多描饰都简化了。”“对色彩的强调,对整个画面色、光效果的重视,是他们的最终目标,随之而来的是空间及事物具体结构的消逝。”“他们对事物的处理,就只管风格不风格,而不管是什么东西。”这个画派应是()A.现实主义B.现代主义C.印象主义D.浪漫主义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6.(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世界各民族中,英国算得上是一个典型,它体现着一种独特的发展方式——英国发展方式。这种方式以和缓、平稳、渐进为主要特色,即使对世界事务不甚了解的人也会有一种模糊的印象,即英国走一个稳重的民族,它注重实际而不耽于空想,长于宽容而不爱走极端,……但正是这个不爱走极端的稳重的民族为现代世界(至少是西方世界)奠定了好几块基石。——钱乘三、陈晓律《在传统与变革之间——英国文化模式溯源》材料二: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简表时间关系1951年4月法国、联邦德国、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及卢森堡六国签订《巴黎条约》,建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60年1月英国与奥地利、丹麦、挪威、葡萄牙、瑞士、瑞典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条约》。1961年9月英国首次申请加入欧洲经济共同体,遭到拒绝。1967年5月英国申请加入欧共体,再次遭到拒绝。1973年1月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1973年10月第一次石油危机爆发,欧洲大陆经济遭受重创,英国也受到严重拖累。1975年6月英国举行留欧公投,最终67.2%的民众选择留欧。2013年1月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讲话,表达了对遭到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2016年6月24日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摘偏自人民日报,2016年6月25日,《英国与欧盟的那些事》(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说明近代英国“独待的发展方式”,并指出英国是如何为现代世界其定基石的。(12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对欧共体(欧盟)态度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原因。(12分)(3)报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影响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的主要原因。(4分)17.(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从图中任选三个关键词,提炼出一个观点,并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史实准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