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政治文明历程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考纲要求1.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1)汉代中朝制度、郡国并行制、察举制、刺史;(2)唐代三省六部制、科举制;(3)宋代二府三司制、通判;(4)元代中书省和行省制。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1)明太祖废丞相,明成祖设内阁;(2)清朝设立军机处。第2讲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考点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点二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考纲呈现考点一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自主学习一、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朝代君主专制的演化中央集权制度的演化汉设立由亲信近臣组成的①“内朝”,拥有决策权,以丞相、御史大夫为首的“外朝”权力受到削弱西汉初年实行②郡国并行制,后引发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③推恩令,最终消除了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唐完善④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尚书省之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实行道、州、县三级制;唐中期以后,在边境重镇设⑤节度使,最终导致安史之乱,平叛后出现藩镇割据的局面宋实行⑥“二府三司制”,二府即中书门下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三司负责财政。另设参知政事为副相实行路、州、县三级制;派文臣做地方官,设⑦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同时抽调地方精兵充实中央禁军,地方权力大大削弱元中央设中书省和枢密院,分掌行政和军事创立⑧行省制度,全国设十个行省,另设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腹里”和宣政院辖区。行省之下设路、府、州、县四级教材补遗外戚干政外戚亦称外家、戚畹,指封建社会中君主的母族、妻族,即君主母亲或妻妾娘家的人。外戚干政是古代皇帝的外戚利用皇帝年幼或者无能而把持朝廷政权的现象。皇帝年幼时,外戚往往干政擅权,中国尤以汉朝为烈。汉武帝晚年立小儿子刘弗陵做太子,命其母钩弋夫人自尽,就是为防外戚专政。汉哀帝、汉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朝政,酿成王莽代汉的结局。中国历代朝政不乏外戚参与的情况,外戚干政常因皇权、宦官、士阀之间争权而导致政权不稳,危害社稷安定而为后世批判。有些外戚干政亦会伴随后宫干政的情况。明朝虽严令限制外戚干政,但仍难以有效遏止宦官擅政。清朝前期则是严格限制外戚与宦官擅政。 轻巧识记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斗争二、选官制度的演化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世代继承祖上的权位。2.察举制(1)含义:由官吏察访合适的人才向中央举荐,最后由中央予以任用的选官制度。(2)实施:汉武帝曾下诏策试贤良;魏晋南北朝时期,以⑨九品官人法为基础选拔官吏。(3)评价:察举制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民意无从体现。3.科举制: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开始,科举制成为历朝主要的选官制度。(1)积极意义: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保证了专制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及文化素养;有益于社会尚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来看,有一定的合理性,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2)消极影响:科举考试的科目及内容大都不出儒家经义的范围,特别是明清⑩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人。教材补遗征辟制汉武帝时开始推行的一种选拔官吏的制度,有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征召两种方式。所征之人不拘一格,凡有专长或被皇帝看中者,皆可随时征召。三、中国古代王朝的监察体制1.演进秦代在中央政府和郡一级的行政机关内,分别设御史大夫和监御史负责监察汉代地方:全国划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称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以监察地方政治中央:御史大夫主管的机关是当时最主要的监察机构汉代以后汉代以后历朝都有监察机构的设置,如御史台、都察院等2.作用(1)积极方面: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败。(2)消极方面: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必然是有限的。思维启迪《晋书·段灼传》记载:(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沉者哉!据此分析九品中正选官制的选拔标准,并指出其弊端。提示:两晋以门第出身为九品中正选官制的标准。下层出身的人才没有出头机会,社会矛盾易激化。主题一从汉到元君主专制的演化史料呈现史料1(汉代)汉哀帝语:“丞相者,朕之股肱,所与共承宗庙,统理海内,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史料2《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合作探究读史指导1.史料1出自汉代皇帝的言论,其中“朕之不逮”指皇帝所不及之处,揭示出汉代丞相的职责是辅佐皇帝,处理政务,这有利于避免皇帝决策失误,也说明秦汉时期,君主的权力还受到了相权一定程度的制约。2.史料2主要反映出中书省负责草拟颁发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尚书省负责执行,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1、2,分析从汉至元,君主专制演变的趋势是怎样的?提示从汉代开始,皇帝通过削弱、限制、分割宰相的权力,不断加强皇权,削弱相权。2.依据史料2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省六部制推广的积极作用。提示减少行政决策的失误;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史论归纳汉唐以来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特点1.皇帝通过不断压制、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相权步步削弱,君权逐渐强化。2.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3.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的是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4.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主题二从汉到元中央集权的演化史料呈现史料1(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辄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史料2宋代地方行政机构示意图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朱子语类》史料3《元史》载:“(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读史指导1.史料1主要介绍了汉武帝时期为解决王国问题而采取的措施,其中信息“私恩自裂地”是指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汉武帝推行“推恩令”,解决了汉初分封的王国对中央的威胁,加强了中央集权。2.史料2中的文字信息“路”“通判”说明北宋王朝对地方行政进一步细化。综合表明,宋朝将地方的军、政、财、刑罚、仓储、运输设置官员,直属中央控制,空前加强了中央集权,基本解决了地方割据的威胁。3.史料3中信息“凡钱粮、兵甲……无不领之”反映出行省具有地方上的财政、军事、行政、司法等事权;“与都省为表里”表明行省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元朝通过创设行省制度,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1、2,分析封建国家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特点。提示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中央集权逐步强化。2.元代行省制的创立,是古代中国地方行政管理体制走向完善的标志。综合以上三则史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地方管理体制演变的认识。提示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巩固,但如果地方完全失去独立性,绝对服从中央,不利于地方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史论归纳从汉到元地方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与影响1.特点(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2)中央通过多层次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2.影响(1)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2)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保证了多民族封建国家的统一和封建经济的发展。(3)中央集权过度强化,造成了地方官对中央和君主的绝对依赖;地方没有相应自主权,也难以发挥管理的实效。史料呈现史料1(先秦)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礼记》史料2(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主题三选官制度的演化史料3科举制一方面扩大了专制统治的社会基础,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读史指导1.史料1引自《礼记》,其中关键信息“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说明先秦推行的是世袭选官制,其并不能选拔出真正为国所用的人才。2.史料2主要介绍了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其中信息“德行”“学通”反映出察举制下选拔官吏把道德、品行、才学作为举荐标准。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选拔出一批有才能的官员,但由于教育的不公平,真正的寒门子弟并没有被选中的机会。3.史料3为后世学者对科举制的评价,其中信息“扩大了”“冲破了”指出了科举选官的范围、标准的变化。“开放性”指的是科举选官原则的变化,也反映了官吏的来源的基础扩大了。科举制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官员的主要依据,体现了“公开竞争,公平考试”的原则。问题思考1.依据史料1、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世官制、察举制选拔人才的弊端。提示世官制与察举制都是以官举士,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2.伏尔泰认为:科举制“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据此并综合以上三则史料,分析科举选官的积极作用。提示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员的权力,从地方世家大族手里集中到中央政府,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政局的稳定和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史论归纳古代中国选官制度发展的影响1.选官标准从注重家世门第到注重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的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2.选官制度的变化,特别是科举制的实行,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免权,既树立起中央的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的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3.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1.(2018课标Ⅱ,26,4分)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考点集训C解析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可以大大降低宰相专权乱政的风险,有利于皇帝更全面地控制朝政,故C项正确。武则天改变了中书、门下二省的名称,并未扩大其职权,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中枢机构名称的变化,与为官员晋升提供机会无关,B项错误;D项中“强化”表述有误。2.(2018课标Ⅰ,25,4分)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 ()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唐代后期中央集权统治特点和影响的理解。观察表格,从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类型、数量、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等基本情况看,除河朔型藩镇公开与唐中央对抗外,其他几类藩镇至少在表面上仍服从唐中央的政令,说明唐朝“安史之乱”后,虽然藩镇割据林立,但唐朝的政治统治并未结束,这表明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延续了唐朝的政治统治,故选D项。从材料看,不上供或少上供的藩镇占大多数,但并不能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