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与思想和科教文艺第三单元中国现代史知识框架1.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的确立(1949—1956年底)(1)国民经济恢复——奠基1949—1952年,新中国仅用三年时间,就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2)“一五”计划——建设①特点:发展生产力与改造生产关系相结合,优先发展重工业。②成果:初步建立了独立的工业体系,初步形成了合理的工业布局。(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确立①性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②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一、20世纪50—7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曲折探索2.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1956—1976年)(1)中共八大——成功探索①内容: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②评价:是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一次成功探索,但在实践中未能坚持下来。(2)“左”倾泛滥——严重失误①表现: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②原因:急于求成,改变落后局面的心情迫切;没有经济建设经验;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人“左”倾冒进,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③结果:经济比例失调,环境破坏,农民的积极性受挫,是造成三年经济困难的主要原因。(3)“八字”方针——调整恢复1960年冬,提出“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1962年底,经济形势好转。(4)“文化大革命”——严重破坏①实质:“左”倾错误发展成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恶果。②影响:国民经济基本瘫痪,面临崩溃;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徘徊。一语点拨三大改造前,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形式并存;三大改造后,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1.含义又称指令型经济,是对生产、资源分配以及产品消费事先进行计划的经济体制。其基本特征是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以指令性计划和行政管理为主。马克思主义认为计划经济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一个基本原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联首次采用了高度的全民所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和“一五”计划建设,1957年第一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完成的时候,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基本建立起了公有制占绝对统治地位的100%计划经济体制。历史解释计划经济体制2.作用(1)运用这种新的经济体制有助于在短期内医治旧中国遗留下来的经济恶性波动,以顺利地渡过经济困难时期。(2)在经济发展水平低、建设资金严重短缺、国力有限的条件下,运用这种行政集权的计划经济体制,保证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到重点建设上,奠定了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的物质基础。(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进步,“一五”计划期间形成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失去了活力,弊端日益暴露,经济体制改革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改革开放的起步(1978年至20世纪90年代初)(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①背景:“文化大革命”结束,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②内容:拨乱反正,工作重心转移,改革开放。③意义:党和国家历史上的一次伟大转折,成为实行改革开放和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起点。(2)经济体制改革①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原因:人民公社体制阻碍生产力发展,农村稳定是国家局势稳定的基础。意义: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村经济获得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二、改革开放与经济体制改革②国有企业改革内容: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以产权制度改革和股份制改革为主要内容。意义: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解放了社会生产力,国有资产大幅增长,有利于国民经济的稳定和健康发展。(3)对外开放格局的初步形成①过程从1980年起,先后建立深圳、珠海、汕头、厦门和海南五个经济特区。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秦皇岛、青岛等14个沿海港口城市。1985年以后,闽东南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地区又相继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②特点: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再到内地省会开放城市,从东部到中西部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2.改革开放的深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①过程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起来。②作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成为世界上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人民生活发生巨大变化。一语点拨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对内改革,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对外开放,逐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加入WTO,使中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2)对外开放的深入①1990年,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决定,是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标志。②2001年12月11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标志着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过渡时期(1)经济类型:国有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合作社经济(集体经济)、农民和手工业者个体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2)关系: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其余经济仍占很大比重,并为国民经济建设服务,其趋势是最终被改造成社会主义经济。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1)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集体经济。(2)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都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主体。重点深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各时期的经济结构3.改革开放新时期(1)经济类型: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和集体经济、私营经济、个体经济、中外合资和外商独资经济。(2)关系: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主体,其他经济为辅助,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补充,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服务,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形成竞争格局。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1.毛泽东思想的进一步发展《论十大关系》和《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等著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2.邓小平理论(1)酝酿:粉碎“四人帮”后,中国面临着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抉择。在邓小平支持下,思想领域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2)提出:1978年,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号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3)发展: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共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4)完善: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并发表“南方谈话”;中共十五大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一语点拨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围绕什么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怎样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系列问题进行研究,并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进行了不懈探索,从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性飞跃。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3.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历史解释毛泽东思想的特点一语点拨1978年底,我国的改革开放揭开了序幕,中国走上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这一伟大事业中,邓小平理论对毛泽东思想进行继承与发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思想。1.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78年5月思想理论界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主张,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打破了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对人们的思想束缚,重新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2.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2年邓小平的“南方谈话”,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资”姓“社”的问题。3.第三次思想解放运动指的是1997年党的十五大,会议提出非公有制经济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解决了困扰人们的姓“公”姓“私”的问题。重点深化当代中国的三大思想解放运动四、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1.20世纪80年代以前(侧重发展军事科技)(1)“两弹一星”①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②1964年,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③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2)杂交水稻袁隆平于1973年培育出世界上第一个籼型杂交水稻品种“南优2号”。(3)生物技术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2.20世纪80年代后(侧重为经济建设服务)(1)计算机①1983年,中国成功研制出高性能计算机“银河-Ⅰ号”。②1997年,“银河-Ⅲ号”巨型计算机使中国进入世界先进行列。(2)载人航天2003年,“神舟五号”发射成功并安全返回,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1.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是科技发展的政治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为科技事业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前提。3.党和政府对科技发展的重视和正确决策,为科技事业发展提供了重要保证。4.优秀科学家和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开拓创新和无私奉献,为科技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5.社会生产、生活发展的推动和需要是重要动力。6.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和积极引进世界先进技术。重点深化助推新中国科技发展的主要因素五、现代中国教育的探索历程时期政策成就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接管和改造旧学校,掌握学校领导权,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性质的人民教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学校将德育放在首位;全日制教育、半工半读和职业教育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培养了大量的劳动后备军和建设人才受“左”倾思想影响,出现了教育的“大跃进”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导致教育质量下降“文化大革命”时期“四人帮”迫害教育工作者,高考制度被废止教育事业遭到严重破坏改革开放以来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优先发展教育推动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量人才,促进了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1.教育是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基础。科技和教育是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要把我国建设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必须大力发展科技和教育。2.教育的发展推动着科技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也推动着教育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国民经济的发展有利于科技的进步,而科技的发展又带动国民经济的提高。4.教育是培养人才、提高民族素质的基础,因此,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提出了“科教兴国”战略。历史解释教育、科技和经济之间的关系六、新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1.“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表现:毛泽东提出在科学文化工作中实行“双百”方针,作为基础性和长期性的方针。(2)影响:文艺领域出现繁荣景象,文艺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得到了空前发展,大大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2.文艺发展受阻(1)表现:将一些学术问题上升为政治问题,不同的学术观点被认为代表不同的阶级;许多知识分子被划归为“右派”“反动学术权威”。(2)影响:知识分子受到人身和精神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3.重新强调“双百”方针(1)表现:“文化大革命”后,清除文艺工作中的“左”倾错误;邓小平指出“文艺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中央提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2)影响:出现了反映“文化大革命”的文学作品以及反映改革开放和社会生活的影视作品。4.作品更加丰富多样(1)表现: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文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2)影响:中国文化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