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三 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 课时2 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课时2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和思想文化考纲考点魏晋隋唐时期的经济(1)魏晋时期农耕技术与土地制度(均田制)。(2)隋唐时期的农耕技术进步与经济的繁荣。(3)魏晋至隋唐时期手工业、商业发展。魏晋隋唐时期的文化(1)魏晋儒学遭冲击。(2)唐代的“三教合一”。(3)科技:《齐民要术》与南北朝农书。(4)唐代文学艺术的繁荣。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呈现不同的特点,经济重心从江南经济开发到经济重心南移开始。历史解释魏晋时期,佛教、道教兴盛,开始冲击儒学,唐代呈现出“三教合一”的局面,但儒家思想始终占统治地位。史料实证运用历史史料和后世史家评论,解读印证魏晋至隋唐儒学思想特点及地位的变化。唯物史观运用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理论,理解认识佛、道对儒家思想的冲击,理解科技文学艺术与社会环境的关系。考点一魏晋至隋唐时期的经济1.农业(1)生产工具:唐代出现_________,将中国的犁耕技术推向成熟。(2)灌溉工具:隋唐五代北方有立井水车、长江流域发明_________。(3)土地制度:北魏和唐朝前期推行_______,实质是封建土地国有制。曲辕犁高转筒车均田制寺院经济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得到统治者的支持,佛教广为传播,导致寺院经济实力增强。寺院占有许多劳动力,不在国家户籍。寺院经济过度发展,广占田宅,侵夺百姓,与官府争夺劳动力和税收,农民负担加重。寺院经济的发展,也为这一时期佛教文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2.手工业(1)魏晋南北朝:出现_________的炼钢技术。(2)唐代①唐代中期以后,______纺织业具有相当大的规模。②制瓷业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形成“__________”两大系统。灌钢法官营南青北白3.商业(1)发展历程①魏晋: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商业恢复发展,洛阳成为重要的商业城市。②唐代:商船中有“_____________”,陆路商运十分发达,出现客舍、邸店、车坊等辅助性经营场所。(2)“市”的发展①南北朝:在离城镇稍远、交通便利的一些地点自然形成民间集市——“草市”;政府对“草市”也实行______管理。②唐代:“_______”演进为相对集中的地方商业中心;“夜市”繁荣。(3)商业都会①唐代除长安、______的商业最为繁荣外,还有扬州。②地区经济中心杭州、湖州也成为商业发达的都会。俞大娘航船行政草市洛阳考点二魏晋和隋唐时期的思想与科技文化1.思想(1)魏晋南北朝:佛教、道教广为传播,冲击着儒家为核心的正统思想。(2)唐代中后期:韩愈和李翱提出了__________的主张,反对佛教和道教,成为北宋儒学复兴和理学创立的先声。复兴儒学三武灭佛“三武灭佛”指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的合称。这一现象与当时僧侣地主和世俗地主间日益突出的经济利益矛盾有关,也与意识形态领域内的不同文化的碰撞交汇相关。“三武灭佛”一方面是佛教的发展对社会经济正常运转产生负面影响的结果,另一方面也是佛教与中国儒家正统文化和道教文化争夺思想统治权的结果。2.科技(1)造纸术:公元8世纪,________人开始使用中国的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传往欧洲。(2)印刷术①隋唐发明雕版印刷术。②唐代《__________》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有明确刊印日期的印刷品。(3)火药:唐末开始用于军事。(4)药学:唐代医学家孙思邈编写《千金方》。阿拉伯金刚经3.文化(1)文学: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①李白(盛唐):以激情与浪漫著称;后称“_______”,是屈原之后中国最杰出的浪漫主义诗人。②杜甫(唐帝国由盛转衰):凝重与沉郁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忧患意识与人道主义色彩;诗有“_______”之誉,人有“诗圣”之名。诗仙诗史(2)书法①魏晋时期:书法进入自觉时代,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王羲之、王献之等。②唐代:风格多样,______、______流行,出现了欧阳询、_______、柳公权、张旭、怀素等书法名家。(3)绘画①魏晋时期:士大夫文人画出现,主要代表人物是_______。②唐代:绘画艺术进入了繁盛时期,山水画发展。钟繇楷书草书颜真卿顾恺之[史料观点]汉唐时期地方政治中心的变化与经济重心南移东汉后期和唐朝前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县城数量表(单位:座)时间区域东汉后期唐朝前期黄河流域765669长江流域342611核心论点:(1)东汉后期,县城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数量较少。(2)唐朝前期与东汉后期相比,黄河流域县城数量减少,长江流域数量增加,表明经济重心开始南移。[图证历史]唐代“三教合一”图核心论点:(1)魏晋时期,道教、佛教思想盛行,一度冲击了儒学的正统地位。(2)唐代出现了“三教合一”的局面,但这不表明儒学失去了封建正统思想的地位,只是出现了三教融合、并存的特点。[规律总结]唐朝社会变迁对诗歌风格的影响(1)盛唐时诗风开朗奔放、刚健清新,反映了唐朝国力强盛、文化开放的社会背景。(2)中唐时诗风平实浅近、讽喻诗作大量涌现,反映了唐朝的社会弊端日益暴露。(3)晚唐时期,诗风凝重忧郁,反映了唐帝国的由盛转衰。探究1魏晋至隋唐经济发展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2017·课标全国Ⅲ,26)下表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该地()土地规模(亩)户数户数比例20以下2417.3%20~13010374.1%131~300107.2%300以上21.4%小计139100%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答案A点评本题运用史料,借助小农经济占有土地的情况,考查唐代小农经济发展的特点,主要考查解读获取信息的能力。审题解题关键是紧扣表中户数比例的大小与小农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角度作出判断。解题由表格数据可以看出:土地规模在20~130亩的农户占绝大多数(占比为74.1%),土地特别多和特别少的比例较小,由此可知占有适量土地的自耕农盛行。故A项正确,B项错误。唐朝中期,实行“两税法”后,均田制瓦解,题干为唐朝后期,均田制已经瓦解,C项错误;仅凭拥有不同土地规模的户数及所占比例,无法判断农业生产效率,D项错误。『史论链接』角度1先秦至唐代城市发展的特征(1)市坊分开,商业活动受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官府直接管理市场交易。(2)城市的职能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商业贸易和市场的规模不大。(3)唐代商业都市有所发展,农村集市贸易也进一步发展。角度2魏晋至唐代商业发展的特点及原因(1)特点:①魏晋时期,商业发展一度中断;孝文帝改革后北方商业恢复和发展。②隋唐时期,商业繁荣,但商业活动受到限制,坊市分离;城市发展具有多元化。(2)原因①魏晋南北朝:曹魏、北魏一度统一北方黄河流域,南朝南方相对稳定,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商业发达发展;统治者的重视等。②唐代:国家统一,社会稳定;经济发达;具有开放性、包容性;道路畅通等。『即时体验』1.(2019·吉林统测)唐后期,武进开凿孟渎,引江水溉田四千顷。《新唐书》记载:“天下大计,仰于东南。”这表明当时()A.兴修水利是江南发展的唯一因素B.我国经济重心已转移到江南地区C.江南地区的粮食生产居全国首位D.江南粮食高产推动地域商帮出现解析据题干材料中“天下大计,仰于东南”,可知东南对全国十分重要,故选C项。A项中的“唯一”两字,太过绝对,排除;南宋之际经济重心转移到江南地区,B项错误;商帮是在明清时期出现的,D项错误。答案C2.(2019·安徽合肥模拟)北魏均田制规定奴婢授田与平民相同,耕牛也可授田。至唐初,唐高祖下令推行均田制,但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这一变化主要反映了()A.门阀氏族势力的衰落B.政府掌握土地的减少C.均田制度的逐渐衰落D.奴婢社会地位的下降解析据题干可知,唐朝均田制取消了对奴婢、耕牛的授田,迁移所学知识,魏晋时期门阀士族的势力强劲,门阀士族具有荫宾客、奴婢的特权,使得大量土地落入门阀士族手里,加重了土地兼并,唐朝的措施说明在一定程度上门阀氏族的势力衰弱,故选A项。答案A探究2魏晋至隋唐儒学发展的特点及唐代儒学复兴『史论链接』角度1魏晋至隋唐儒学发展的特点(1)儒学危机: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造成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渴求,佛教、道教相继兴盛并迅速传播,儒学也因此受到冲击。(2)唐代“三教并存”:唐代实行三教并存的文化政策,儒、佛、道三教得以独立发展,并在独立发展中进一步相互争论、相互融合;在三教的争论和发展中,儒学日益处于劣势。(3)唐代儒学的发展:韩愈、柳宗元等掀起古文运动和复兴儒学运动,批评佛教,吸收新的思想,光复儒学。角度2唐代复兴儒学的作用(1)韩愈对佛教进行了批判,他提出以“仁、义”为儒学之“道”的内容,以尧、舜、禹、汤、文、武、周公、孔、孟为儒家的传授谱系,并且自己以继道统自任,开儒学讲“道统”之先河,所有这些都启发后来的儒者产生一种复兴儒学的意识。(2)柳宗元以“阴阳元气”为“天道”、以“仁、义”为“人道”,并由此构筑了一个以“道”为核心范畴的合天地自然、社会伦理一体化的理论体系,实开宋明理学之端绪。(3)韩、柳等人企图建立一个能融汇“百家之学”的学说来取代佛、道的愿望,为宋代理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史料实证』史料一南北朝时期占统治地位的骈文,一味追求声律、词藻、用典,文风萎靡,形式僵化,内容空洞,已成为表达思想的障碍,严重束缚了文学的发展。随着唐朝经济的发展,庶族地主势力日益占据优势,士族地主势力迅速衰弱,唐代出现了韩愈等人倡导的古文运动。所谓古文运动,名义上是恢复周秦两汉的古代散文体,好像是一个复古运动,实际上却是要在继承古代散文优秀传统的基础上,以自由质朴、注重内容的新散文体来代替骈文,是一个试图使文体、文风和文学语言适应时代要求的革新运动。——摘编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史料二长期的战乱、分裂、民族杂糅,中原价值观,尤其是儒学价值观被破坏。……继续开展儒学复兴运动。它和西方的文艺复兴运动一样,采取的相同方式,越过汉唐诸儒,回复到先秦儒典,去重读圣贤著作。这个复兴,不是单纯的一种回复……它确实和先秦时代的儒学有很大的不同。——摘编自彭永捷《漫谈唐宋儒学复兴运动》(1)史料一主要阐述了唐代古文运动的社会背景,解读可以从材料反映的经济、阶级关系、思想及文学特点角度分析。(2)史料二主要从思想角度说明了儒学复兴运动兴起的背景。解读史料主要从长期战乱使唐代传统儒学价值观受到破坏,佛教传入、和道教一起挑战儒学地位等角度分析。1.据史料一,概括唐代古文运动兴起的背景。归纳唐代古文运动的社会价值。提示:背景:唐代经济发展和阶级关系的变动;南北朝以来的骈体文格式束缚了思想的表达和文学的发展等,推动了唐代古文运动的兴起。价值:适应了新兴阶层的需求;改变了人们的观念,推动了儒学的复兴和思想解放;是人类文化的宝贵遗产,对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儒学复兴运动的特点。提示:采用复古方式,重视传统经典价值;受到外来文化影响,实现思想文化创新;适应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等。『即时体验』1.(2019·重庆诊断)北魏寇谦之在“以礼度为首”的总原则指导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这表明()A.儒道开始出现融合趋势B.儒学正统地位受到佛道的挑战C.道教主动适应社会变革需要D.修身齐家治国成为道教的宗旨解析解读题干,材料反映北魏寇谦之对道教进行改革,强调修身以求内圣外王,并教生民,佐国扶命,说明了主张道家主动适应社会改革的需要,故选C项。题干材料未反映儒道之间的相互融合,排除A项;从材料看,说明当时儒家思想影响依然很大,B项错误;修身齐家治国是儒家的宗旨,D项错误。答案C2.(2019·湖北宜昌模拟)唐代书法中“楷书”规矩之森严、法度之完备、风格之繁复令后世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唐代所孕育并产生的狂草“纵放恣肆、奇宕瑰伟”,完全可以和楷书艺术平分秋色。这反映了()A.唐代草书否定了楷书的法度规范B.唐书完全满足了时人的审美需求C.唐书既“尚法又尚情”的艺术特质D.

1 / 4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