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三古代中华文明的曲折发展——魏晋至隋唐课时1魏晋至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考纲考点魏晋至隋唐的政治制度(1)南北朝时期:①三省制;②九品中正制度。(2)隋唐时期:①中央机构——三省六部制;②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③科举制与监察制度。北魏孝文帝改革*和唐太宗*(1)北魏孝文帝改革*。(2)唐太宗*。素养解读时空观念隋唐三省六部制对秦汉魏晋南北朝中枢权力机构的传承与创新;先秦至隋唐科举制的演变,科举制是古代选官用人制度的成熟,且逐步走向制度化、公开化。历史解释魏晋时期是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制度具有多样化特点;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体现了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的特点,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行政效率;唐末藩镇割据成为五代十国割据局面的根源。史料实证运用图文史料及其他考古遗存,解读印证魏晋南北朝及隋唐政治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唯物史观运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关系理解隋唐制度完善对国家统一、社会发展的影响。考点一魏晋至隋唐的政治制度1.中央机构的演变(1)魏晋:中央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2)隋唐①中央设_________、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最高长官都是宰相,尚书省下设六部。②凡参加_________会议的其他官员的身份也等同于宰相,相权有所分散。中书省政事堂宦官专权中国古代历史上,封建皇帝将君主权力赋予一部分给自己的家奴——宦官,让他们去干预朝政,就会形成宦官专权,也是皇帝与文武官员争权的手段。通常情况下,皇帝年幼,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激烈时,则易形成宦官专权局面。从历史上来说,东汉、唐、明三朝,是中国历史上宦官专权最严重的时期。2.地方行政区划(1)唐代演变为____________三级制度。(2)唐代中期,地方设置节度使,导致“__________”局面。3.监察制度(1)概况:唐代御史台定期到京都各监狱视察执法情况。(2)评价: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监督官员规范执政,防止官员贪污腐化,但专制制度的本质决定了监察体制的实际效能有限。道—州—县藩镇割据4.选官制度(1)九品中正制①实施:魏晋南北朝。②含义:以“________”所评定考察对象的品级授官的制度。③弊端:不注重才能,真正有才学,但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高官。中正士族门阀制度士族门阀制度,萌芽于东汉后期,形成、盛行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后期开始衰落,随着隋唐科举制的推行逐渐退出历史舞台。门阀政治成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特征。士族门阀制度是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选官用人制度的主要依据。其最大的特征是按门第高低、血缘选拔任用官吏,世袭传承。(2)科举制①实施:隋朝创立,唐代完善。②实质:将知识分子引入统治集团,且被最高掌权者控制的制度。③评价a.破除了___________垄断官场的情形。b.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和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c.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一定程度上有利于社会的___________。世家大族公平公正有关蛋白质知识的三个魏晋九品中正制(两晋)九品访人,唯问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隋唐五代史论集》考点二选修部分1.北魏孝文帝改革(选修1)(1)背景①439年,北魏统一了北方,结束了北方多年来分裂混乱的政治局面。②北魏面临危机:经济落后;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尖锐。③掌握实权的冯太后和孝文帝积极推动北魏改革。(3)性质:少数民族学习中原先进文化,促进自身封建化的改革。(4)评价: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2)措施①实行均田制,增加收入,缓和矛盾,促使游牧民族农耕化,对后代田制影响深远。②实行三长制,健全行政体制,国家控制编户农民,加强中央集权。③整顿吏治,为改革提供有利的政治局面,推动北魏王朝走向兴盛。④迁都洛阳,加强了对黄河流域的控制,推动了改革的深入,促进了民族融合。⑤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2.唐太宗(选修4)(1)地位:大唐盛世的奠基人,统治期间出现盛世——“贞观之治”。(2)措施:制度调整,完善科举制,善于用人;重视农业生产,减轻徭役赋税;开明的民族团结政策。(3)影响:统治期间出现封建社会的盛世局面——“贞观之治”,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史料史论]三省六部制运作程序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付门下。或有未当,则门下缴驳,又上中书,中书又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又下门下。若事可行,门下即下尚书省。尚书省但主书填“奉行”而已。——朱熹《朱子语类》核心观点:(1)三省六部制行政运作程序反映了唐代皇权与相权的制约与平衡,反映了中枢机构的程序化和规范化。(2)具有西方“分权”政治特色,但有差异,其隐含的前提是“得旨”(按皇帝旨意),体现出“集权”的特色。[微点拓展]藩镇割据的影响(1)藩镇割据造成了唐代中央政府实际管辖地区的缩小,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但延续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2)唐末农民起义后,割据的藩镇空前增多,藩镇立即转入互相兼并的战争中,后演变为五代十国,成为唐代藩镇割据的延续。(3)藩镇割据,相互征战,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唐中央政府财政收入受到一定影响,但藩镇注重自身工商业的发展,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史家观点]科举制对社会阶层变动的影响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摘编自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核心观点:(1)打破了九品中正制形成的士族门阀垄断仕途的阶层固化局面,使出身贫寒的知识分子获得从政机会,改变社会地位。(2)推动了社会阶层的变动,稳定了社会和政治局面,但占社会多数的劳动者仍改变不了原有的社会地位。[构图解史]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迁核心观点:(1)选官标准从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体现了选官制度化。(2)选拔方式从世袭、推荐、荫亲到考试选拔,客观上体现了选官用人制度的公正、规范化。探究1魏晋隋唐政治文明的传承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1】(2018·课标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答案C点评本题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三省六部制的演变,意在考查考生获取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读的能力审题解题关键是理解题干材料信息,认识武则天改变中央机构的本质目的。解题题干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故选C项。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项错;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项错;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项错。『史论链接』角度1唐代三省六部制的运作特点及评价(1)特点①相权三分,互相牵制,加强君权。中书省拟定政令,门下省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三省之间互相制衡,从而分散了宰相的权力,加强了君权。②职权分明,分工合作,行政效率高。三省职权按行政程序划分,一切政令从起草(中书省)、审核(门下省)至执行(尚书省),都经由三省处理。三省之间既能互相牵制,也能分工合作,从而提高行政效率。③节制君权,减少施政失误。皇帝所颁政令,未经政事堂通过,不能施行,以相权节制君权,可弥补君主才干的不足。(2)评价①三省六部制是一套较为完备严密的封建官僚体系,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防止个人权力过分膨胀,加强了中央统治力量。②三省的分工,使宰相的权力一分为三,这就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使封建中央集权制度更加完善,为此后历代王朝沿用。③随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恶性发展或朝政腐败,权力失去制约和平衡,三省六部制也就失去了维护封建统治的积极作用。角度2中国古代地方行政机构演变的规律性认识(1)中央集权是推动地方行政层级变化的主因。王朝建立初期,一般都要强化对地方的控制,对地方机构进行改革;王朝的后期,中央集权制受到破坏,对地方的控制也随之减弱。(2)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改革的基本方法。比如宋代设置通判监督知州,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权;明代设置三司分掌地方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等,但分权易导致效率降低的局面出现。(3)沿袭变革是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主线。中国历代地方行政层级变迁的一条主要线路是对前代地方行政制度的基本沿袭和改进,沿袭为主,变革为辅。(4)下稳上动是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的特征。纵观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史,县作为地方行政层级的基层政区,是相对稳定的,而县之上的州、府、省则变化很大。『即时体验』1.(2018·广东珠海模拟)政事堂制度始创于唐初,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唐高宗时期,迁政事堂于中书省,唐玄宗时期,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这一制度的变化()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B.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C.缓解了皇帝与宰相的对立D.使六部的权限受到削弱解析据题干材料“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中书省与门下省的职权合而为一,政事堂改为中书门下”等关键信息,可知唐代三省六部制的协调性不断强化,有利于行政效率的提高,故选B项。答案B2.(2019·辽宁大连模拟)唐在隋的基础上完善三省六部制度,在礼部的下面又特设了“采风使”一职,主要的任务是到民间去采集民歌民谣,以观地方吏治与民风。这反映了唐朝()A.礼部执掌官员监察B.政府关注民情民意C.文化建设得到加强D.儒学地位更加突出解析据题干关键信息“观地方吏治与民风”,可知体现了政府关注民情,故选B项。由礼部的“采风使”任务不能判断礼部监察职能,A项错误;文化建设内涵太大,C项错误;材料丝毫体现不了儒学,D项错误。答案B探究2汉至唐选官制度演变的特点及影响『考题例证』【典例2】(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答案D点评本题创设情境,从历史解释和唯物史观角度,考查对古代科举制影响的理解,主要考查分析认识政治的影响。审题解答此题的题眼是对比以前的察举制、九品中正制,紧扣科举制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特点,分析判断。解题据题干及所学,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察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史论链接』角度1辩证分析科举制的影响积极影响社会整合功能打破了历史上的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推动儒学发展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与繁衍巩固国家统一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推动世界文明早在唐朝时,科举制就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并成为这些国家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后来还被西方国家所吸收,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消极影响重才轻品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