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专用)2020版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五单元 区域发展与区域联系 第36讲 区域发展比较课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36讲区域发展比较2017版课程标准内容要求2017级四省市教学内容建议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水平3-4]结合实例,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和区域关联性的角度,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说明因地制宜对于区域发展的重要意义[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知识体系构建][主干知识整合]一、比较不同区域发展的异同1.不同区域的产业结构差异一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人口分布特点第_______产业人口占绝对优势第_______产业人口比重大第_______、_______产业人口比重大产业分布特点________经济占有相当大的比重_______经济比重上升第三产业增长速度____第二产业二二三农业工业超过农业地区工业地区城市地区产业结构特点第______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第______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第____产业和第____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对外经济联系对外经济联系较____对外经济联系加强对外经济联系_____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主要是____________主要是__________主要是环境污染一二三二少密切生态破坏环境污染[易误辨析]1.如何区别第一、二、三产业?提示第一产业: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和渔业)。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工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气、热水、煤气)和建筑业。第三产业: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2.不同区域的发展方向——以海南岛为例受地势高低和距海远近的影响,海南岛的自然环境具有环带状分布特点,由沿海向内陆依次为_______带、丘陵和台地环带及________带三部分,如下图所示。各环带资源特色不同,因此开发其资源需要充分研究、认识各环带资源和环境特征,因地制宜,合理布局产业。具体如下所示:海岸山地丘陵名称地形开发条件产业活动海岸带低于_______m经济基础和运输条件好加强____建设,建立________区,推动城市化和第三产业发展丘陵和台地环带______~500m面积大、地形平坦、土壤较好_____带农业山地丘陵带500~______米物种丰富、水源区、少数民族聚居区恢复和保护植被,利用热带山区的自然风景和民族风情发展______业,适当发展______业100港口工业加工100热1000旅游特色工二、因地制宜谋求区域发展1.原因: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地区的自然环境、____条件,社会历史和_______背景千差万别,各地区都存在着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的因素。我国各地区______发展不平衡。2.措施本区域发展条件→区域主导因素和_______产品与其他区域的联系→大力开展________和经济文化交流3.意义生产各自的名优产品→提高___________高效地配置资源→获得最大的________效益商品价格低廉、丰富→提高人们的_______水平促进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文化经济优势贸易生产效率经济生活[易误辨析]2.你是如何理解因地制宜的?提示因:依据;制:制定;宜:适当的措施。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例1】(2017·江苏地理改编)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同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长率变化图。据此完成(1)~(2)题。考点一不同区域发展的比较(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的特征有()①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一直领先全国②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呈加快的态势③1978~1990年,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相同④1978~1990年,西部地区与全国的人均GDP年均增速最接近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2)1978~2015年我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反映了()①改革开放对东中西部的影响呈现区域差异性②基础设施的改善促进西部地区的发展不断加快③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中西部增速④21世纪以来,三大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局发生了变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尝试自解](1)________(2)________[错因诊断]对题干材料信息解读错误。选项B、C、D错误是因为:①图示在2000年以前,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小于东部地区,说明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增速;②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人均GDP年均增速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解题步骤]第(1)题,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图像信息“东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由约8.2%→13.1%→12.5%”“中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由约7.2%→9.2%→13.5%”“西部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速由约7.9%→8.8%→13.9%”。第二步,思维路径:读图比较图示三个时期人均GDP年均增速,对比四个选项是否符合题干要求。第三步,筛选答案:D。第(2)题,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人均GDP年均增速变化”。第二步,思维路径:图示1978~2015年,即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东中西三大地区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不同,前期东部地区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而东部地区最先开放,故能体现改革开放对区域影响的差异性,则①正确;2000年后,即西部大开发后,随着政策倾斜,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得以改善,使西部地区人均GDP增速明显加快,则②正确;图示在2000年以前,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大于中西部地区、小于东部地区,说明全国人均GDP年均增速主要取决于东部增速,则③错误;进入21世纪以来,虽然人均GDP年均增速中西部地区大于东部地区,但经济发展水平仍然是东部地区高于中西部地区,故④错误。第三步,筛选答案:A。1.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根据自然条件、历史基础、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对外开放程度将我国划分为三大经济地带。2.我国三大经济地带的差异我国东、中、西部地带的经济发展差异表现在:产业结构、工业化和城市化、对外开放等许多方面。下图为我国某年东、中、西部GDP分布、网民数分布和人口数分布比较。据此完成1~2题。1.三大经济地带中,网民分布的密度最大的是()A.东部B.中部C.西部D.无法判断2.图中信息反映出()A.我国东部经济地带的经济发展水平高,故互联网发展基础好B.我国中西部地区因人口相对较少,故网民比重较低C.我国中西部地区的网民比重均超过人口所占比重D.我国东部地区的网民比重是其人口比重的两倍多解析第1题,由图中数据可计算出,网民数分布密度最大的是东部经济地带。故选A。第2题,东部经济地带经济发展水平高,互联网发展基础好,故网民所占比重较大,A对、B错;由图可知,中西部经济地带的网民比重并未超过人口所占比重;东部经济地带的网民比重为57.8%,人口比重为38%,不到两倍。故选A。答案1.A2.A【例2】(2014·北京文综)中国工业布局受政治、资源、市场等因素影响而不断变化。“十二五”期间,依据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要依托黄金水道,建设长江经济带。读图,回答问题。考点二区域发展应因地制宜、优势互补与长三角地区相比,概述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错因诊断]容易漏答要点,导致失分。[解题步骤]第一步,获取信息:题干信息“川渝地区发展的地理优势”;文本信息“政治、资源、市场”“黄金水道”“国家区域发展新棋局”;图像信息“地理位置”“面积”“矿产资源”。[尝试自解]第三步,写出答案:川渝地区位于长江上游,土地广阔(面积大),价格较低;矿产、能源、水力等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劳动力丰富;市场广阔;经济发展潜力较大。第二步,思维路径:1.区域发展分析发展区域经济时,应首先分析地区发展的条件、主导因素和优势产品,才能使经济得到健康、快速的发展。2.我国东西部优势互补的意义(1)可以实现东西部的优势互补,更好地贯彻因地制宜的方针。(2)西部为东部经济发展提供资源,优化能源结构,方便人民生活。(3)东部为西部发展提供资金、技术、人才,增加就业机会。(4)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2018·广东佛山二模)江苏省处于东部沿海地区,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苏南、苏中、苏北地区间出现了区域发展不均衡现象。“十三五”期间,江苏省制定了全面提升交通路网的战略规划。下图是江苏省主要铁路规划图,完成3~4题。3.相对于苏北、苏中地区,苏南地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优势条件是()A.土地和水热资源更加充足B.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C.受上海经济辐射带动作用大D.开发较早,政策更加优惠4.江苏省“十三五”铁路网规划的实施,将带来最主要的影响是()A.加强与上海的联系,促进苏南地区快速发展B.实现南北联动,推动三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C.加强东西联系,减少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差别D.拉动内需,提升铁路沿线的土地和房产价值解析第3题,通过材料可知,苏南地区确实水热更充足,对于土地来说,苏北更廉价充足,排除A;南部人口应该多于苏北,但不成为其经济发达的主要原因,排除B项;江苏,对苏南和苏北的划分是长江,历史上苏北地区靠近中原,开发更早,苏北也是超过苏南的,但是因为历史上黄河夺淮入海导致苏北衰落,现代主要因长江天堑阻碍了苏北与上海等地交流,并且黄海水浅,不能形成大的港口,所以对外优势不明显,所以排除D;苏南靠近上海,受上海影响大,因此选C项。第4题,不难发现“十三五”铁路网确实有铁路连接上海,对苏北发展具有推动作用,但是苏南地区经济已经较为发达,铁路修建很难再推动其快速发展,A错误;东西部之间也有铁路规划,但不论南方还是北方,东西方向上差异都不大,江苏主要在南北差异,排除C;铁路的修建对提升沿线土地价格和房产价值有限,排除D项;所以“十三五”规划的线路有很多都是跨越长江南北的,对推动南北地区的发展帮助很大,故B正确。答案3.C4.B1.农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与地理环境关系最为密切,各地自然条件不同,适宜发展的农业类型也不同。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上图甲、乙、丙、丁分别适宜发展哪种农业类型?并说出理由。答案甲:草地广布,坡度小,地势较平坦,适宜发展畜牧业,这叫做“宜牧则牧”。乙:山区,地形陡峭,易水土流失,宜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这叫做“宜林则林”。丙: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宜发展种植业,这叫做“宜粮则粮”。丁:水域广阔,适宜发展渔业,这叫“宜渔则渔”。读宁夏农业区划图,完成1~2题。1.贺兰山对Ⅰ区自然环境的主要影响是()①阻挡西部沙漠入侵②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③提供冰川融水补给④抬升冬季风增加降雪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③2.图中Ⅰ~Ⅳ区域()A.Ⅰ区干旱少雨,不适宜发展种植业B.Ⅱ区水源缺乏,不宜发展畜牧业C.Ⅲ区降水丰沛,可大力发展种植业D.Ⅳ区温凉湿润,适宜发展林牧业解析第1题,贺兰山阻挡西部沙漠入侵,①对;贺兰山阻挡西北寒冷气流入侵,减少了寒潮灾害,②对;银川平原主要灌溉水源是黄河径流,不是冰川融水补给,③错;抬升冬季风不能增加位于背风坡一侧的银川平原的降雪量,④错。第2题,Ⅰ区虽然气候干旱,但为冲积平原,地形平坦,有黄河流经,适宜发展灌溉农业;Ⅱ区虽水源较为缺乏,但畜牧业对水源要求不高,可发展畜牧业;Ⅲ区降水较多,可发展种植业,但“大力发展种植业”可能造成该地水土流失加剧;Ⅳ区为贺兰山—六盘山地区,因位于夏季风迎风坡,水草丰美,适宜发展林牧业。答案1.A2.D2.表一东部和西部比较综合思维、区域认知指标内容东部西部国土面积28.671.4人口数量71.928.1国民生产总值82.817.2人均国民生产总值1600610每万人大学生数1680人(北京)361人(全国)126人(西藏)190人(贵州)表二西部的矿产储量占全国储量的比例矿种天然气煤炭锰矿铬矿锌矿钾矿磷矿铅矿西部储量(%)57.661.267.389.464.599.658.556.3(1)东西部地区分别具备哪些优势?(2)你认为东西部地区应如何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合作和交流,实现共同发展?答案(1)东部:经济较发达,高等教育发达。西部:面积广阔,资源丰富。(2)东部地区应对西部地区在资金

1 / 55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