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章邯攻打陈胜我们都知道大楚兴,陈胜王(王是动词,称王)。陈胜吴广兴兵之后,秦帝国的中原地区,是一片大乱。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阴历7月,陈胜起兵,当月他就称王了。除了派出张耳陈馀等人北上进入从前的赵国旧地攻伐以外,他还派出周文和吴广两个人,分兵西进。一时之间,陈胜当时是革命形势大好。仅仅一个月,陈胜派出的大将五臣就在赵地称王;9月7日,燕国旧地拥韩广为王,不久五臣就在军队内哄当中被杀了。手下众人就拥立旧王室赵歇代五臣为赵王。同时楚地的项氏叔侄、刘邦等人,各自兴兵,攻城略地。在齐国的旧境,从前的宗室也有人被立为王了。在魏国故地,陈胜派出魏国宗室魏咎,立他为王。因此从前被秦国击灭的六国,纷纷复起。打仗主要是打粮仓,打供给。当时吴广被陈胜委任是假王,所谓假王不是假的王,等于现在一字并肩王的意思。他让吴广在西进过程中,率领一队主力军包围荥阳。为什么要包围荥阳呢?因为荥阳是粮仓。吴广率领军队,猛攻多天,攻不下。荥阳这个粮仓城坚壁厚,而且固守荥阳城的是谁呢?正是秦帝国宰相李斯的儿子李由。本来李由这个人的官职是三川郡的郡守,他的郡是在洛阳。李由,这个人特别有本事,有大局观。他在安抚境内百姓的同时就知道粮仓在战乱的时候非常非常重要。因此他亲自率领军队,他不待在洛阳了,一下子就赶到荥阳来坚守。相比李斯,公子李由真的是文武全才。吴广这样一个低级小军官出身的人,无论是智力还是能力跟李由差的不是一点半点。由此吴广带领的起义军就被拖在荥阳城下,动弹不得了。吴广不行,福兮祸兮,陈胜派出两支西进大部队。吴广不是被李由钳制在荥阳不能动了吗?另外一支大部队是周文率领之下的,一路上势如破竹,屡战屡胜。周文这老汉还真不是什么武将出身,他是文人出身,作战经验实际上不多,但他在楚国的名相春申君黄歇帐下做过宾客,因此,当初项燕举兵对抗秦国部队的时候,他在项燕手下也当过参谋,文韬武略,他还都算在行。最重要的是,周文的组织能力和领导能力挺高,最主要的还是他运气好,因为吴广在荥阳附近替他牵制住了好多的秦军。一路上攻城略地,迅速攻下颍川,还有好多的大城市。大军得胜之后,赶来投奔他的人越来越多。因此起义军就像滚雪球一般,越来越多。周文大军10月底,就到函谷关了。他手下这阵已经数十万兵力了,就连缴获秦朝的超级豪华战车也有千辆之多,当时绝对是盛况空前。六国贵族纷纷起兵,陈胜手下的周文大军,已经打到函谷关了。二、秦二世胡亥听信宦官天下大乱如此,而在秦帝国都城咸阳城内,秦二世作为最高领导人,对这些事情一无所知。我们要知道,这个胡亥是赵高、李斯伪造秦始皇遗诏的情况之下立为帝的,没有任何的治国才能。除了享受以外,他最主要的精力,并不是治国安邦,而是铲除和他有直接血缘关系的兄弟姐妹,把认为对自己地位有威胁的人诛杀殆尽。李斯这个人深知秦始皇晚年严刑酷法,军役劳役都太多了,人民已经苦不堪言了。为此,他知道始皇帝死了,这是个机会。他想在国内政治进行改革,收拾人心。因此他就像秦二世谏言,希望对百姓能够减轻赋税,平息民怨。胡亥是庸才,如果内里没有赵高这个太监,他或许能听得进去李斯这些丞相对他的建议,但赵高这个人,除掉公子扶苏和蒙恬兄弟之后,他就知道现在自己最大的政敌就是他从前的盟友李斯。由此他就劝胡亥:你做帝王陛下,应该享受生活。陛下,您身居深宫之内,享受人生,像外面这些政事儿,都是琐事儿,小事儿,由微臣我和丞相李斯等人一起去办理就好,您就去玩儿吧。胡亥一听,赵高对我太好了,太知道心疼人了。于是他就在后宫纵情淫乐,一切大事都委任赵高办理。现在赵高能把胡亥玩弄于股掌之上,他又开始削夺李斯等人的这些权利。对于宫廷政治,虽然说这是个阉人,但天下乱起,烽火处处,这大宦官这时是一点办法都没有,一点才学都没有,发昏当死。唯一一个办法是,严禁宫内把外面的乱象告知秦二世,他只想隐瞒祸乱四起这样的真相。结果当陈胜手下大将周文,率领数十万起义军,抵达戏水驻扎的时候,这事儿就瞒不住胡亥了。戏水(今天临潼县以东)基本上就是秦帝国都城咸阳的大门口儿了。我们大伙儿想一想,千乘万骑,几十万造反者汹汹而来,那动静估计在咸阳的高处基本都能听得见。这个时候赵高也没有办法不让胡亥不知道了,惊慌之余,赵高先严加谴责丞相李斯,说你们这些人办事不力,然后他才把叛军抵达戏水的消息通知了胡亥,该轻描淡写的轻描淡写,该添油加醋的就添油加醋,对于李斯办事不力添油加醋。赵高本人在汇报当中,他根本没有任何过错,但是军情如此紧急,叛军已经攻打到首都门口了,胡亥确实吓了一大跳。他赶紧升殿坐朝,招集大臣商议着这件事该怎么处理。非常奇怪的是,面对如此重大的危机,史书上没见李斯等人站出来有什么真知灼见。我们都知道,在秦朝历史上,李斯但凡有大事儿,都会侃侃而谈,这时他什么都没说。那是谁出来了呢?章邯出来了。他当时的职位是少府,少府这个官名,从战国时期就有了,秦汉也有这个官名。他是朝廷的九卿之一,也是高级官僚,他的主要职责,实际上不是管军队的,是负责国家山海地泽收入的,监督皇室的手工业制造的收入和支出,实际上就是皇帝私人的金融顾问,皇帝个人小金库的负责人,是这样一个官员。按理说他是属于国家政治的外围官员,章邯文官出身,但他一直对关东流寇有切身感受。他本身的素质很高,而且他对全国赋税收入急剧减少这个情况感同身受,他早就知道国家现在已经面临极大的危机。因此他对国内政治乱局一向能保持清醒的思考,危机迫在眉睫了,章邯站出来了,果断说出他自己的判断和建议。陛下,如今大批盗贼已经到了戏水,人多势众,即使我们征伐周围的郡县来支援首都,实际上根本来不及。但是近在骊山,有多达70多万做苦役的刑徒,请陛下对这些人予以大赦,然后给他们发放武器,肯定能抵抗住盗贼,抵抗住那些起义军。当然讲到这里,当时,包括我们现代人都有疑问,在骊山服苦役,给秦始皇修陵的那些刑徒和犯人,即使有70多万,但这些人能有战斗力吗?别忘了,在这70万人当中,肯定也有许多从前的秦帝国的职业军人,特别是先前的扶苏、蒙恬这些人自杀之后,跟他们有牵连的,肯定有无数军内的官员。这些人一旦被赦免,他们的战斗力和军事领导能力肯定不是周文所率领的那些杂牌军所能抗衡的。因此在朝廷之上,章邯话不多,但有强劲的风头。书中当时没有记载任何李斯和赵高的反应,估计他们当时也都是顺水推舟。为什么呢?因为这个事儿不是他们的强项。李斯当时是文官之首,肯定也是当做章邯的后台。蒙恬兄弟,我们都知道,已经被秦二世杀掉了,秦国实际上当时已经没有军事领袖了。李斯虽然善于处理政事,但他毕竟是文官,军事战略根本不是他的长项,赵高更不用说了,他是高级的内廷官员。宫廷权术啊,交个招啊,换个帝王啊,这个东西绝对他是能手,抗敌作战,他根本完全没有任何经验。因此秦二世胡亥只能听从章邯的建议,大赦天下,他派章邯作为军事统帅,命令他到骊山,拿着诏书赦免70万刑徒,即刻编成作战军团,赶赴函谷关、戏水,这些前线地区。三、戏水之战那么章邯这个时候,接受命令之后呢,部署得当。骊山那70万刑徒改编之后,大开府库。把秦军传统的黑色战服发给这些从前还是劳改犯的人。迅速带领这些新的大军,抵达前线。章邯这个人,实际上他对即将到来的大战是胸有成竹的。周文这个时候,带着几十万人在戏水这个地方骄傲的不得了。咸阳城内,他忽然看见冲出来这么多军队,这些人跟从前不一样了,武器精良,斗志旺盛,而且秦帝国的军队,旗帜一片黑色,周文有点害怕。结果不出所料,双方刚一交战,周文手下一路上汇集的数十万流民组成的部队,哪经得住骊山刑徒这些人打啊。章邯军队里有战斗素质的军官多不说,这些刑徒这么多年在那儿修墓,他们身体的素质也很强壮。因此,双方军队一交手,周文的流民军队,一下子就被击退了。败出函谷关之后,周文的手下军队当时还好,因为周文这个人的指挥能力还行,还没有打一下就到处乱跑,他们就驻军曹阳,得以喘息了一阵。曹阳在哪呢?曹阳在今天的河南陕县,就是陕西交界处。周文军队对退出函谷关之后,咸阳秦帝国首都的直接威胁就没了,关中地区也暂时得以保全,从此章邯名声就大了,没人质疑他作为统帅的职务了。因此他当时就拥有了指挥秦国军队众大军事力量的权利。章邯这个人用兵也是属于老成持重。文人的缜密和他多年干练的这种经验,使得他具有深刻的军事洞察力,知道戏水之战主要依靠护卫帝国首都的中卫军,有了这支作战核心部队,那些仓促武装起来的骊山刑徒和那些犯人行军,就处于中位军的驱赶和监视之下,不敢不用力,不敢不卖命。大胜之后,如果轻举妄动,驱使这些骊山刑徒组成70万大军出关,继续打曹阳的那些起义军,周文当时就成了穷寇了,说不定这帮人拼死反扑,胜负难料。四、渑池大战于是收复函谷关之后,章邯马上命令秦朝大军停止进军,采取守势,同时他火速调动各地秦朝的正规军,源源不断地到首都咸阳附近来协防。而且就全面镇压全国各地的起义,作出了统一的部署。我们要知道,秦始皇一统天下之后,当时的军事布置是属于虚内实外。他当时帝国最强力的部队都移向南北两大边疆,30万大军住北边,防卫匈奴;50万军民屯住岭南。由此边疆特别安定,但是关东空虚了,属于外重内轻。因此陈胜吴广,在大泽乡一呼,一下子起义了,四处乱起。昔日六国的割据力量,忽然一下子死灰复燃了。因此章邯得知,这个时候,帝国对内对外的军事部署,一定要推倒重来。等他把所有的这一切都部署完毕之后,章邯果断出击,一下子在曹阳大败周文一军。过后章邯又乘胜追击,新集结的秦帝国军在渑池进击,与周文军队激战十多天,最后还是秦帝国的军队有本事,有能量,有力量。那几十万张楚大军,就是周文率领的起义军一下子被打得烟灰四散。完了,败局已定,这老汉周文60多岁,也绝望了,他不能被秦军俘虏啊。结果就在溃败的阵中给自己脖子来了一刀自杀了。今天我们介绍了陈胜大军是怎样打败能文能武的李由,另一边,在李斯无所作为的时候,秦朝百官中又出来一位章邯,献计,打赢了戏水之战。秦二世胡亥,得知章邯胜利之后,大喜过望,那么这位长期不务正业的最高领导人,又有什么指示呢?最终的战局又会走向何方?下一讲将为大家揭晓。-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