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高考地理总复习 第八单元 第一讲 城市空间结构课件 鲁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一讲城市空间结构教学指导意见1.在地图上指出某城市土地的主要利用方式和功能分区,并归纳其分布特点;2.运用实例,概括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解释其成因。3.结合实例,说出地域文化的含义,说明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微专题突破微专题一城市区位因素微专题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微专题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微专题四地域文化对城市的影响微专题一城市区位因素  图说地理一、城市区位的含义城市区位是指①城市所占据的场所,与自然环境和②社会经济环境有密切关系。二、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城市集中分布规律:(1)“沿河设城”是③南方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河流具有④供水、⑤运输和军事防御功能。(2)东部季风区城市密集,因为这里⑥气温适宜、降水适度。(3)从地形上看,⑦平原地区城市较多,因为这里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自然环境优越,利于城市⑧基础设施建设,对外联系方便,利于城市的兴起和发展。除此之外,⑨矿产资源也是影响城市区位选择的重要自然因素,如图中辽宁⑩鞍山就是因铁矿而兴起的城市。2.社会经济因素由图可知,我国东部地区城市数目多,城市化水平较高,与西部相比,东部在 交通区位、 经济基础、生产方式、政治和 历史等社会经济因素中占有优势。区位因素优势条件举例地形①平原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有利于交通联系,节省建筑投资;②热带的高原;③山区的河谷和较开阔的低地①世界三大片城市密集区:大约60°N以南的欧洲地区,东亚的日本、朝鲜半岛以及中国东部沿海和平原地区,美国的东北部地区;②巴西高原的城市分布;③中国汾河谷地、渭河谷地的城市分布气候适度的降水,适中的气温,适宜人类生存世界大城市多位于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影响城市的区位因素(1)自然因素素能提升河流(沿河设城)河运的起点或终点河流上游水道太窄或有瀑布、急流等水运障碍的地方,货物在此转运江西省赣州市河流汇合处具有三个方向上的水运优势,有大量人流、物流在此集散、中转宜宾、重庆、武汉河口处上可与河流相通,下可转向海洋,河海联运便利上海、广州、加尔各答过河点位置水陆交通便利,人流、物流集中伦敦自然资源拥有资源优势,有利于矿产开发,降低成本;影响矿业城市宏观分布的经济条件英国伯明翰、美国匹兹堡、中国鞍山等城市(2)社会经济因素因素城市区位举例交通沿海、沿江,铁路干线和高速公路沿线,往往是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带长江沿岸的重庆、武汉、南京、上海等;格尔木因青藏铁路、青藏公路、青新公路交会而成为交通枢纽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往往对城市的分布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大运河沿岸扬州、济宁等城市的兴衰政治首都、省会等地吸引人口分布石家庄作为河北省省会,发展成为特大城市军事、宗教军事中心促进城市的发展与其政治地位的提高;宗教中心会促进城市形成;但它们对现代城市的影响力已减弱科技、旅游科技、旅游等因素的影响力在增强,如旅游城市桂林、黄山等,科技城美国“硅谷”、印度班加罗尔等市的主要区位因素。如资源的开发促进了资源型城市的形成或发展,但资源趋向枯竭又严重限制了资源型城市的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会不断出现影响城市兴起和发展的新区位因素,如科技、旅游、可持续发展、环境保护等因素。 方法技巧城市区位因素的分析思路分析影响一个城市的区位因素时,首先应考虑该地吸引该城市在此诞生的因素;其次,分析促进或限制该城市发展的因素,这样就能找到某一城20世纪50年代,在外国专家的指导下,我国修建了兰新铁路。兰新铁路在新疆吐鲁番附近的线路如下图所示。读下图,完成下题。典题精练C.河流分布D.沙漠分布1.50多年来,兰新铁路并没有改变该区域城镇的分布,是因为该区域的城镇分布受控于 (B)A.地形分布B.绿洲分布解析本题考查我国西北干旱地区城镇分布的区位因素。图示区域为天山南侧,总体上属于气候干旱区,人口与城镇、农业活动受水源分布制约明显,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近,故B项正确。C选项为易错选项,本区域水源主要来自天山冰雪融水,河流分布很少,故城镇主要分布于绿洲附近。2.[2015福建文综,37(2),12分]下图示意关中地区和楚河地区。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一发源于关中地区的戏剧“秦腔”,历史源远流长。古丝绸之路上的楚河中游地区有一块“秦腔飞地”(乙城附近),当地有数万人是关中地区居民的后裔,至今仍保留着原有的民间文化和风俗习惯。材料二吉尔吉斯斯坦多山地,林木等资源丰富;农业以畜牧业和小麦、棉花等种植业为主。在楚河中游地区,中吉两国合资建设的造纸厂规模与产量居中亚地区前茅。 简述甲、乙城市共同的区位优势。(12分)答案地处河谷平原,地势平坦宽阔;气候较温和;河流较多,水源充足;周边地区农业基础较好,农产品丰富;交通便利;是当地的经济、文化、政治中心。解析描述城市的区位优势,要分别从自然条件(地形、地势、气候、河流、水源)及社会经济条件(农业基础、交通条件、城市等级和相关职能)两方面进行,注意答案的完整性。微专题二城市土地利用和功能分区  图说地理1.城市土地利用类型一般分为①商业用地、②工业用地、政府机关用地、③住宅用地、休憩及绿化用地、交通用地和农业用地等不同类型。2.城市功能分区(1)形成:因同一种土地利用方式对用地空间和位置需求相同,导致同一类活动在城市空间上④集聚。(2)主要类型及分布类型分布⑤住宅区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如图中B处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⑥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如图中A处工业区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⑦交通比较便捷的地带,如图中C处(3)特点无明确的界线;某一种功能区以某种⑧土地利用方式为主,可能兼有其他类型的用地。功能区形态区位特征位置商业区占地面积小,呈点状或条状中心商务区:经济活动繁忙;人口昼夜差别大、建筑物高大稠密、内部有明显的分区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街角路口工业区集聚成片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城市外缘、交通干线两侧住宅区集聚成团状,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工业化后出现分化占地面积最大;建筑质量上中高级与低级住宅区分化;位置上中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高级住宅区在城市外缘,与高坡、文化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在内城工业区附近,与低地、工业区相联系城市三大功能区的比较素能提升 方法技巧1.“六看法”判断城市三大功能区(1)看面积:住宅区面积最大,其次是工业区,商业区面积最小。(2)看距市中心远近:一般情况下,距离市中心由近及远依次为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3)看形态:商业区一般呈点状、条状,住宅区和工业区一般呈片状。(4)看人口变化:商业区昼夜人口差别最大,白天人口多,晚上人口少;住宅区与商业区变化相反;工业区人口昼夜差别最小。(5)看建筑物密度:商业区建筑物高大稠密,住宅区次之,工业区建筑物密度最小。(6)看分布趋势:住宅区、工业区不断向郊外移动,市中心比例逐年下降;商业区虽也有向郊区交通便捷处移动的趋势,但幅度较小,在市中心上升幅度较大。2.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方法在合理布置功能区时要考虑很多因素,在合理协调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之间的关系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如下图): (1)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有便利的交通。(2)合理安排工业用地的位置,减少对居住区的污染,基本原则:①基本无污染的技术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内居民区。②用地规模大,对空气有轻度污染的工业可以布局在城市边缘或近郊区。③严重污染或有重大安全隐患的工业远离城市,并考虑盛行风向和水源地。在盛行风的下风向或者垂直方向上,远离水源地并布局在河流的下游。(3)在工业区与住宅区之间设置防护带。3.功能区分布是否合理的评价判断功能区的布局是否合理,主要从工业区和住宅区的布局,如距城市的远近、常年盛行风向、河流流向等方面来判断。(1)根据材料信息,如图中的经纬度及相关的地理事物、图中的指向标等判断风向。(2)根据等高线、河流的粗细变化等判断河流的流向。(3)注意高级住宅区和行政区、文教区相连;高新技术产业区应接近高等院校,建在环境优美、交通便利的地方。 自20世纪50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3000平方千米的“绿心”——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20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下面三题。典题精练1.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解析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由此可知该地区的城市职能清晰明确,这限制了各核心城市服务种类的随意变动,故A项正确。2.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B)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解析由于各核心城市分工明确,所以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显著促进了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空间集聚,故B项正确。分工明确对技术创新、市场拓展、产品升级影响很小,故A、C、D项错误。3.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D)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解析提高乡村人口比重与城市化水平有关,和经济发展有关,与城市空间规划无关,故A项错误。地区人口密度变化与人口增长有关,与城市空间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该地区空间规划的实施,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各城市,加强了区内各城市的协调,而不是竞争,并由此提高了整体的国际竞争力,形成了城市群,故C项错误。该地区城市在外围,中心有面积较大的“绿心”,且各城市之间有不可侵占的绿地,这种规划有利于优化城乡用地结构,故D项正确。城市某区域土地利用强度,可以用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表示。读下图,回答下面两题。 某大城市土地利用强度空间差异示意图4.该城市 (A)A.Ⅰ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B.Ⅱ区适宜建垃圾填埋场C.Ⅲ区商业网点最为密集D.Ⅳ区城市热岛效应最强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建设。建设用地面积占该区域土地面积的比值越大,说明土地利用强度越大。Ⅰ区土地利用强度最大,应该是商业区,高档写字楼密度大,商业网点最为密集,A项正确,C项错误;Ⅱ区域土地利用强度较大,生活、经济活动较为密集,不宜建垃圾填埋场(造成污染),B项错误;Ⅳ区土地利用强度小,生产、生活活动少,释放废热少,热岛效应弱,D项错误。5.甲处土地利用强度增大,最可能的原因是 (D)A.建设民俗博物馆B.划定耕地保护区C.增加种植业投入D.扩大卫星城规模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保护耕地和种植业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减弱,与题意不符,B、C项错误;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不会引起土地利用强度的明显增大,A项错误;卫星城的扩大会导致土地利用强度增大,D项正确。城市居民往返于居住地和各功能区之间所耗费的能量总和,即出行能耗。下图示意某大城市居民月出行次数与出行能耗的组合关系。读图,回答下题。6.据图推断 (B)A.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靠近住宅区B.乙是位于郊区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C.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服务半径小D.丁为中心商务区,能耗昼夜差异大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分区。若甲区多公共服务设施,则出行次数应该多,A项错误;一般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于环境优美、交通便捷的郊区,则出行次数多,又加上距离住宅区远,出行能耗较高,B项正确;若丙区商业网点等级低,则出行次数应该多,C项错误;若丁为中心商务区,则出行次数多,距离住宅区较远,出行能耗较高,D项错误。微专题三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图说地理1.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在城市中,不同功能区的①分布和组合构成了城市内部的空间结构,也叫城市地域结构。2.影响因素(1)经济因素: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城市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活动,主要取决于各种活动愿意付出租金的高低。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②交通便捷程度和③距离市中心远近两个方面。各类土地利用付租能力随距离递减规律是商业递减最快,住宅次之,工业最慢。(2)社会因素:④收入、知名度和

1 / 8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