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发展五十年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发展五十年(1950-2000)(一)(2013-02-1209:50:43)转载▼标签:教育分类:数学教育大视野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发展五十年(1950-2000)(一)人民教育出版社章建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中央政府对中小学课程教材非常重视,要求逐步统一全国教学用书。为此,由出版总署和教育部共同组建,于1950年12月1日成立了人民教育出版社,作为研究、编写和出版中小学教材的专门机构,由教育家、文学家叶圣陶担任社长兼总编辑,并陆续从全国抽调了一批教育专家、教材编写专家和高水平教师专门担任教材编写工作。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五十年,中小学数学课程是全国统一的,教材基本上采用全国“通用版”,由一支专门从事教材研究、开发的专职队伍完成编写工作。其间经历了各种艰难曲折,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本文通过一些有代表性的事例,展现中国中小学数学教材(为简便,以下简称“数学教材”或“教材”)的五十年发展历程,并从中探讨数学教材的基本特点。一、数学教材五十年发展概况(一)教材发展的基本阶段在1950-2000年这五十年间,中国数学教材的改革与发展大致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1949——1951),改编、选用旧教材,包括老解放区课本和国民党统治区的课本,其中许多是西方的译本;第二阶段,翻译、改编苏联教材(1952——1957),这一阶段是先照搬苏联教材,然后再“中国化”;第三阶段,编写符合中国实际的教材的第一次探索与实践(1957——1966),1963年前后编写出版的教材具有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科学性、思想性和系统性较强等特点,初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点的数学教材编写方式;第四阶段,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材(1966——1976),各地方自行编写教材;第五阶段,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编写统编教材(1977——1988),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适应“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要求,在继承“文革”之前教材编写优良传统的基础上,以“精简、增加、渗透”为指针,编写适应改革开放需要的教材;第六阶段,编写与实施九年义务教育相适应的教材(1989——2000),这一阶段主要是为了适应“公民教育”的需要,强调“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为提高国民素质打基础,小学、初中教材初步实现“多样化”。(二)教材发展的几次重要变革中国在1950——2000年这五十年的教材发展历程中,有几次变革需要给予特别关注。1.全面学习苏联,照搬苏联教材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政治形势相适应,1952年,数学课程以当时苏联的数学教学大纲、数学教材为蓝本,通过编译、改编的方式,颁布和出版了《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及其相应的教材,中国课程教材完全进入“一纲一本”的时代。这套教材的主要特点是:(1)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知识面窄,理论深,代数中无理数和几何中无公度线段的阐述,以及二者的配合堪称典型;(2)重视函数,小学就要求“理解数量和数量间的相依关系”[1,55],学习如何依已知数的变化而变化;初中各年级都要“注意那些数与数之间的相依关系”,以使学生打下学习函数的基础[1,355];高中学习基本初等函数;(3)大量减少教学内容,没有解析几何、概率统计,把苏联中小学十年学习的内容拉长为十二年;(4)教材内容的安排,算术重复学习,学七年(苏联是六年);中学代数与几何采用直线式,与三角共学五年(苏联是四年);(5)在教学上,强调理解,要求学生“自觉地”掌握数学知识,不仅要知道是什么和怎么做,而且还要知道为什么;(6)重视应用,小学要求“以算术课及其课外作业全部时间的一半左右来学习解答应用题”,应用题的选材“不应只以日常生活需要的范围为限,还可以加入些必须用特殊算法来解答的应用题。”[1,57]中学要求“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1,355]2.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教材的初次探索由于在学习外国经验时采用“照搬”的方法,存在严重的教条主义,因此受到批判。为了纠正学习苏联经验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解决数学教材知识面窄、内容少、程度低的问题,从1957年开始,教育部决定调整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教学内容,编写中小学数学暂用课本,自此开始了编写适合中国国情的数学教材的探索之路。在1958年“大跃进”运动中,为了贯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中共中央和国务院规定“中小学教科书,由各省、市、自治区组织力量编写”,教育部负责“交流经验,推荐较好的教材,确定全国应该通用的那一部分教材”(见注)。很快地,教育部发现用群众运动的方式编写教材是不行的。1959年上半年,为了研究调整数学课程和教学内容,修订教学大纲和编写通用教材的问题,教育部决定召开全国性的“中小学数学教学座谈会”。为此,组织一些干部进行调查研究,为会议做准备工作。调查内容包括到工厂、农村、学校了解数学的社会需求和现行教材存在的问题,比较了民国时期的数学课程标准和教材,了解东欧一些国家中小学数学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课时等情况。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写出调查报告。1959年11月召开座谈会,会后形成《教育部关于修订中、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和编写中、小学数学通用教材的请示报告》。这一报告在纠正学习外国经验中的教条主义,编写适合中国实际的中小学数学教材方面,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报告得到批准后,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9——1963年,编写、出版了一整套12年制的中小学数学暂用本。这套教材要求小学学完算术,初中学完平面几何,高中恢复了平面解析几何,从而使学习程度大体恢复到1950年的水平,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质量。1959年上半年,在“大跃进”的政治环境下,国家要求进行学制改革试验,提出中小学学习年限由12年缩短为10年的试验,一些省市和高等学校积极响应,提出各自的教材改革方案并进行试验。由于试验教材“内容要求过高,教材体系改变过大,编写时间仓促,对许多问题研究得不够透彻,处理得不够理想,加上试验面过大,又套级过渡,在教学上遇到了很大困难。”[3,132]中宣部、教育部很快发现问题,于1961年初作出调整,并指示人民教育出版社总结经验,在1960年下半年制定出《十年制学校数学教材的编辑方针》,编写十年制学校数学课本,并从1961年秋季开始在全国少数学校进行实验。1961年,中央文教小组指示,在总结已有经验的基础上,“重新编写一套质量较好的全日制十二年制中小学数学教材”。[3,160]据此,教育部从1961年6月开始进行准备工作。期间,人民教育出版社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对20世纪上半叶中国数学课程设置演变史的追溯(从教学要求、教材内容、教学时数、教学方法等四个方面),国际(苏联、民主德国、美国、日本等)数学课程教材比较;对1958年以来数学教学改革进行深入调查,写出大量调查报告;从1961年开始起草“教学大纲草案征求意见稿”,1962年开始编写课本,并于1962年秋在京津一些中小学进行试教,同时送教育部聘请的教材审阅人华罗庚、关肇直、丁尔陞等审阅;1963年上半年根据试教发现的问题进行修改,并于1963年秋季正式出版使用。1963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全日制中学暂行工作条例》,要求“全日制中学必须以教学为主,加强基础知识的教学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升学打好必要的文化基础。”“数学课应该使学生在小学学好算术,初中学好代数和平面几何,在高中学好大代数、三角、立体几何和平面解析几何,正确地理解数学概念,巩固地掌握定理公式,计算正确、熟练,能够进行综合运算。”[2,702]根据这些要求,通过总结1950年以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经验教训,吸收各种教改方案和试验教材的优点等,教育部在已有“教学大纲草案征求意见稿”的基础上,按照专题研究的结果,经过反复讨论、修改后,于1963年5月颁发了《全日制小学算术教学大纲(草案)》和《全日制中学数学教学大纲(草案)》,作为今后一个时期编写教材和学校教学的依据。1963年的教学大纲和这一时期的教材,全面而深入地总结了中国“双基”教学的经验,对中国数学教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具体表现在:第一,创建了教学大纲的新体系,这一体系在后续教学大纲的制定中得到继承和发展;第二,教学内容和要求趋于合理、科学,小学完成算术学习,初中完成实数、二次方程、函数初步和全部平面几何的学习,高中恢复平面解析几何等;第三,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三大能力,即“正确而且迅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2,434];第四,小学不分科,中学分代数、平面几何、立体几何、三角、平面解析几何等科直线式安排教材体系;第五,教材“扎扎实实地加强了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程度已经提高到中国近几十年的最高水平,内容充实,理论严谨,编排科学,讲解细致,注意抓关键、抓重点、分散难点,例习题充足,易教易学”。[3,210]值得说明的是,小学完成算术教学、初中完成平面几何教学,改变了延续50多年的初中学算术、高中学平面几何的习惯做法,这是中国“中小学数学课程和教材上的一次重大改革”[5,160]。特别是算术教学的改革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因为中国语言文字一音一字,表达简洁,使乘法口诀朗朗上口,学生可以轻松地学会十以内的乘法,因此可以更快地把口算与笔算结合起来,比较容易地学会竖式笔算。通过这样的改革,减少了多位数不必要的循环。这样做的结果,使中国学生的计算能力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可以认为,中国学生数学双基扎实,与整数计算能力强有很大关系,而这又与上述教材的改革直接相关。[4,84;5,序3]另外,这一时期教材编写者注重学习和贯彻辩证法,辩证地处理教学中的各种矛盾关系,强调讲清概念和原理,突出重点、抓住关键、解决难点,切实加强训练以保证学生牢固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这些要求在教材和教学中得到落实,形成了中国数学教育注重双基和数学基本能力的传统。3.拨乱反正与改革开放初期编写统编教材1977年,“文化大革命”后的中国百废待兴,科技和教育受到高度重视,邓小平亲自抓教育、抓教材。他提出“关键是教材。教材要反映出现代科学文化先进水平,同时要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教育部于1977年9月成立了教材编审领导小组,并在全国范围抽调专家、学者和骨干教师,制定新的教学大纲,编写全国中小学通用教材。拟订大纲、编写教材过程中,数学组研究了美国、英国、法国、德国和日本等先进国家的数学课程教材共36种,其中美国12种(包括“新数学”);广泛征求了数学家和教师的意见。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教材改革的“精简、增加、渗透”的六字方针。也就是在1963年的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基础上,精选传统内容、删除繁琐的计算和用途不大的内容;小学增加简单的正负数运算、简易方程和直观几何,中学增加微积分、概率统计、逻辑代数的初步知识;适当渗透一些现代数学的思想,小学要通过直观,尽早让学生接触集合、函数、统计等思想,中学要把集合、对应等思想渗透到教材中去。这一方针也成为这一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特点。这份教学大纲和相应的教材结束了“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中小学数学教学的混乱状态,起到拨乱反正的作用,在中国数学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为了迅速扭转混乱局面,这套教材采取边编写边试用的方式,于1978年秋季开学起,在全国的小学、初中和高中的起始年级同时试用,到1980年基本编写完成。这套教材“吸取了国内数学教材改革的经验,借鉴国外数学教材改革的经验,注意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训练,对拨乱反正,统一全国中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起了积极作用。”[3,278]“精简、增加、渗透”的方针体现了教材改革的大方向,对今后的数学教材改革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是,在师资遭到严重破坏、学生基础参差不齐、教学设施破坏殆尽的情况下,这套教材在使用中遇到了很大困难,不少学校和教师反映它存在“深、难、重”的问题。于是,从1981年开始对这套教材进行全面修订,并进一步编写6年制小学、3年制初中和3年制高中的数学教材,到19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