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第19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指导意见时空定位线索1过渡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经过三年的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一五”计划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1956年底,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开始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道路的探索,逐渐形成了有计划的经济体制。线索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76年,党和国家有着许多正确的探索,取得了许多成就。但是“左”倾思想发展,“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严重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健康发展,给党和国家造成严重危害。线索归纳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历程考点呈现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必备知识1.国民经济的恢复(1)背景: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①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2)结果:到1952年,②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2.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2)措施:优先发展③重工业,先后建成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等企业。(3)结果: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④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误区警示1949—1956年是新中国的过渡时期,其社会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而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到1956年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教材补遗计划经济体制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一项控制粮食资源的计划经济政策。“统购”即“计划收购”;“统销”即“计划供应”。后来,范围扩大到棉花、食油等。这一政策取消了原有的农业产品自由市场,初期有稳定粮价和保障供应的作用,后来变得僵化,严重地阻碍农业经济的发展。3.三大改造(1)措施a.农业: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道路。b.手工业:手工业者参加手工业生产合作社。c.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全行业⑤公私合营的高潮。(2)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变为⑥社会主义公有制。(3)结果:社会主义⑦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图解历史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探究点新中国初期“一五”计划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起步(1949—1956年)合作探究【时空观念】核心观点(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3年,围绕人民政权的巩固,党和国家进行了一系列举措,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以巩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成果;同时,为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条件。(2)1953—19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一五”计划和开展社会主义三大改造。“一五”计划的完成,初步奠定了工业化的基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完成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史料一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特别是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的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史料实证】史料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基本上实现国家的工业化……从1953年起,我们就要进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了,准备以20年时间建成中国的工业化……但是首先重要并能带动轻工业和农业发展的是建设重工业;《论十大关系》实际上是思考开辟一条跟苏联有所不同的中国工业化道路的问题;八大进一步确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尽可能迅速地实现国家工业化”……实现国家工业化是中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史料三1955年12月以后,上海郊区农村基本实现农业合作化,城市手工业合作化迅速发展,私立医院、学校先后改为公立;许多工商业者纷纷申请合营。对此,上海市工商联主委盛丕华挥毫写下一首诗:“二千代表递申请,十万企业尽合营;街街巷巷飘红旗,家家户户贴双喜。”读史提示(1)解读史料一可以从工业化的前提、工业化的重点及主体内容等角度思考。该史料强调了发展重工业的原因,且以优先发展重工业和国防建设为主。(2)史料二可以从“一五”计划时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及与苏联工业化的不同进行分析。该史料谈及了中国发展重工业带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工业化道路。(3)史料三主要叙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该史料表明农业、手工业实行合作化,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公私合营,中国确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问题思考(1)根据史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工业化的基本设想,并分析这一设想与苏联的工业化道路有何不同。提示设想:借鉴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尽快实现工业化。不同:不能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要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的关系,走一条与苏联不同的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2)根据史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提示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意义: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历史原因: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现实需要:我国处于帝国主义国家包围之中,优先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3)苏联影响: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重要地位:重工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史论归纳】2.新中国过渡时期社会的特点(1)社会性质:就政权组织形式和经济基础而言,是新民主主义国家;就实质和发展方向而言,是社会主义国家。(2)经济基础: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非社会主义成分占很大比重;三大改造完成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占主导地位。(3)社会主要矛盾:过渡时期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三大改造完成后,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转变为先进的社会制度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4)政治制度:在过渡时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共同纲领》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并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政协代行人大职权、《共同纲领》临时宪法作用的结束。1.(2017海南单科)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 ()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考点集训C答案C据题干时间和图文信息可知,当时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从铁犁牛耕到机械生产,可判断为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故选C项。2.(2016江苏单科)下图是我国“一五”计划期间为配合大规模建设而绘制的宣传海报。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A.远处的工厂寓意工业化基本实现B.图下的文字宣传了绿色环保观念C.往来的船只说明交通运输业基础良好D.工作的场景展现工人投身建设的热情D答案D“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刚开始起步,没有“基本实现”,A项错误;“绿色环保观念”是改革开放以后才出现的,B项错误;当时我国交通运输业基础薄弱,C项错误;图中工人热情洋溢的表情展现了其投身建设的热情,故D项正确。3.(2014北京文综)“单干邀伴变互助,小组联起变大组,大组变做合作社,领导要靠党支部。”这首歌谣反映了 ()A.人民公社化运动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C.农业社会主义改造D.中共八大经济方针C答案C题干歌谣中的关键信息有“单干……变互助”“小组……变大组”“合作社”。透过这些有效信息可知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措施,即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组织农业生产合作社。故C项符合题意。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特点是“一大二公”;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特点是包产到户、分田单干;中共八大提出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的经济建设方针。A、B、D三项在题干中均未体现,应排除。考点二社会主义建设探索的曲折历程必备知识1.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已经在我国建立起来。(2)内容a.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①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b.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②工业国。(3)影响: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失误探索(1)表现a.总路线: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③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b.“大跃进”:片面要求④大办工业、大办农业。c.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⑤公共食堂。(2)影响: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教材补遗“三面红旗”1958年中共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在1960年5月以前被称作“三个法宝”,5月以后又称为“三面红旗”。在总路线指导下发动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但给我国经济建设和人民生活带来了严重困难,而且还损害了党的建设。对“三面红旗”的产生、发展及其基本思想进行再认识,吸取历史教训,是有现实意义的。概念辨析“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属于生产力范畴,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人民公社化运动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3.纠正错误(1)措施:面对严重经济困难,中共中央开始纠正农村工作中“左”的错误,对国民经济实行“⑥调整、巩固、⑦充实、提高”方针。(2)结果:从1962年起,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到1965年,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4.国民经济的劫难(1)劫难a.原因:“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和政治领域扩展到⑧经济领域。b.表现: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2)调整a.1971年,⑨周恩来着手恢复调整国民经济。到1973年,国民经济出现复苏局面。b.1975年,邓小平提出⑩全面整顿的思想,使国民经济呈迅速回升状态。构图解史1956—1978年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探究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曲折历程社会主义建设十年探索历程【时空观念】核心观点(1)1956—1966年是探索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十年,这一时期既有成就,也有失误,但成绩是主要的。(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探索的十年虽然出现了“左”倾错误,但是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并没有偏离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只是冒进思想、片面追求经济高速度而导致了经济建设的曲折。史料一1952—1965年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图(1952年=100) 【史料实证】——摘编自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编《新中国五十年统计资料汇编》史料二在1956—1966年“文化大革命”前夕这十年的最初探索中,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也由于全党全国人民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缺乏足够的思想和理论准备,以及党在指导方针上存在着正确的、比较正确的和错误的两个趋向,社会主义建设一开始就经历着曲折的发展过程。一方面,这个时期党和国家的指导方针在大部分时间里基本上是正确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这是主要的;另一方面,从1957年起,“左”倾错误日益发展,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现代史(下卷)》读史提示(1)史料一中的国民生产总值指数变化反映的趋势及特点,主要表明了我国经济曲折发展,有增长也有下降。(2)史料二中作者描述了社会主义探索过程中的两个发展趋向。一是此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很大成就并积累了重要的经验;二是此时期由于“左”倾错误,导致社会主义建设呈现出反复和徘徊的局面。问题思考(1)据史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变化,并分析其主要原因。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