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京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第9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建设道路的探索 第25讲 中国社会主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第25讲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曲折发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学科指导意见]知识点一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考点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工业化1.背景(1)新中国的成立,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提供了政治保障。(2)1952年底,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_________建设提上日程。(3)借鉴_______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4)1953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主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2.实施:1953年实施“一五”计划,作出优先发展___________的决定。重工业3.成就(1)到1957年底,初步建立了独立的_____________。(2)初步形成了合理的______________。(3)社会主义工业化由此全面展开。工业体系工业布局“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把一个经济落后的农业国逐步建设成工业国,从哪里入手?经过对政治、经济、国际环境诸多方面利弊得失的反复权衡和深入讨论,中共中央最后确立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这是吸取苏联经验的结果,是基于朝鲜战争爆发后的国际形势变化的考虑,是从国情出发的一种选择。——杨树标《当代中国史事述略》知识点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目的:为了适应国家__________的要求,早日建成社会主义。2.过程(2)手工业:1953年,推进手工业_________运动,后改为一次性合作化的办法,实现了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工业化(1)农业①1953年,试办______农业生产合作社。②1955年,兴办高级农业合作社。初级合作社(3)资本主义工商业①建国后国家采取利用、______和改造的策略,将其纳入______________轨道。②1953年底,实行___________的公私合营。③1956年,实行________公私合营。3.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限制国家资本主义个别企业全行业知识点三经济建设的成就与教训1.中共八大(1956年)农业国(1)内容①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_________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的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②主要任务:把中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_。(2)意义:在“八大”路线的指引下,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蓬勃开展起来。工业国2.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1)背景:中央领导人片面追求经济建设中的__________。高速度(2)内容①总路线:1958年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_________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②“大跃进”:以____________为中心。③人民公社化运动:以“____________”为特点,即合作社的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3)影响①“左”倾错误迅速发展,国民经济和___________遭到破坏。②人民公社化运动不适合农村生产力的实际发展水平,生产效率低下,严重挫伤_____的生产积极性。多快好省地大炼钢铁一大二公生态环境农民3.国民经济的调整(1)背景:1959~1961年连续三年的严重经济困难。(2)方针:1960年冬,党中央提出了“_______、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3)结果:1962年底经济形势_____________,人民生活有所改善。4.“文化大革命”(1966~1976年)对国民经济造成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和破坏国民经济建设,导致人民生活水平长期在低水平线上徘徊,损失约5000亿元。调整开始好转【构图解史】工业化与三大改造的关系信息提取:工业化建设与三大改造是“一体两翼”的关系,其中,主体是工业化,起辅助作用的是三大改造。【漫画解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失误信息提取:“大跃进”运动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必将给国民经济带来严重后患。【辨析比较】“大跃进”与人民公社化运动(1)“大跃进”属于社会生产力发展范畴,错误的根源在于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变革生产关系的范畴,根源在于生产关系变革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2)“大跃进”运动的错误在于违背了经济发展规律,忽视了中国经济落后的国情,与生产关系无关。人民公社化运动的错误在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发展水平不相适应。【构图解史】“文化大革命”信息提取:“文化大革命”是“左”倾错误发展的结果,使国民经济的发展遭受重创。探究1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1)社会主义工业化是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基础。(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三大改造后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经验教训1.(2017·海南单科,12)下图是创作于1950年的宣传画《拖拉机》,该作品反映出()A.农村开始走上人民公社化道路B.农业机械化已在农村得到普及C.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D.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解析人民公社化道路出现在1958年以后,与材料1950年时间不符合,故A项错误;宣传画只能说明当时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但不能推断农业机械化的普及程度,故B项错误;农村已经使用机械,从铁犁牛耕到机械生产,农业生产方式将发生巨大变化,故C项正确;农村掀起社会主义改造是在1953年以后,与材料1950年时间不符合,故D项错误。答案C2.(2015·海南单科)1956年,浙江温州有合作社曾实行包产到户,到1957年温州地区实行包产到农户占入社农户的15%,与此同时,四川、广东、安徽等省一些农业社也先后实行了包产到户。此后直到70年代,仍有一些地方曾实行包产到户。这一现象反映了()A.农村基层政权管理体制薄弱B.市场经济在农户经营中起重要作用C.基层的探索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奠定基础D.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自下而上推进解析A项不符合材料的经济主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1992年才明确,故B项错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从1978年以后才开始,故D项错误;四川、安徽、广东等地出现的包产到户现象为1978年我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提供了借鉴,故选C项。答案C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一五计划”的原因和特点1.“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需要看,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2.“一五”计划的特点(1)改造与建设并举(或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并举)。(2)工业化建设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并举。(3)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之间的关系。(4)渐进性和长期性。(5)一体(主体:工业化)两翼(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相辅相成。(2018·课标全国Ⅰ,31)下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解析材料漫画反映了1953年大规模经济建设背景下,矿产资源勘探工作的展开,D项正确。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是在“一五”计划完成之时,排除A项;对矿产资源的开采在古代就已经开始了,排除B项;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排除C项。答案D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认识“大跃进”运动的教训“大跃进”运动是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悲剧性探索。这次探索从理性的认识出发,最终滑向非理性的歧途。其中的复杂原因和深刻教训包括:工作重点的转移受到了“政治统率经济”的干扰;“以苏为鉴”误入回归革命经验的歧途;解放思想、破除迷信为唯意志论所扭曲;赶超战略走向极端等。——李付安《“大跃进”运动悲剧命运探源》核心论点:“大跃进”运动实质上是党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次悲剧性探索;“大跃进”运动的原因与教训:工作重点转移受政治干扰;学习苏联误入歧途;解放思想变为唯意志论;赶超战略走向极端。(2014·山东文综,20)下图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解析从图片材料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对“大跃进”仍然持有高度肯定的评价,没有提及它所带来的危害,故C项符合题意。通过图片内容可知,评价不是很客观,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答案C考法1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考题1】(2015·课标全国Ⅰ,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答案A★明立意从中外经济增长对比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一个表象: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超过英美国家,实质是中国工业基数小。★清误区本题为柱状图类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一五”计划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的认识不清,其根本目的在于加快摆脱工业基础薄弱的现状,为工业化建设奠定基础。『方法突破』考法2“统购统销”政策与计划经济体制的形成【考题2】(2014·课标全国Ⅱ,31)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市场。粮食的统购统销()A.加快了我国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B.有力地促进了各地农村的政权建设C.将农民经济生活纳入国家计划体制D.为国家工业化建设提供劳动力资源答案C★明立意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计划体制的特征与“计划收购”“由国家严格控制”相符。★清误区本题属于文字信息提取类试题,难度较大。考生容易对中央政府实施粮食统购统销的历史背景理解不到位。1953年10月,农村经济已恢复和发展,为解决工业粮食短缺问题而实施国家计划管控。『方法突破』考法3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与教训【考题3】(2018·河南高考适应性测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我国工业是在五年或者更短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和超过英国;使我国农业在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基础上,迅速地超过资本主义国家。——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材料二“高产卫星”是“大跃进”时期的常用词。有人以《人民日报》为例做统计,“高产卫星”一词,1957年未有文章使用,1958年有85篇,1959年有15篇,而1960年只有1篇,并且还是“陕西长安县的一个学习组说1958年种的‘三亩六分高产卫星田’不尊重‘庄稼生长的规律’了”。材料三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成为群众性的行动,进一步提高了五亿农民的共产主义觉悟;公共食堂、幼儿园、托儿所、缝衣组、理发室、公共浴堂、幸福院、农业中学、红专学校等,把农民引向了更幸福的集体生活,进一步培养和锻炼着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思想。——1958年4月3日《人民日报》社论(1)材料二反映了“大跃进”的哪些特点?(2)综合三则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答案(1)“高产卫星”折射出“大跃进”运动时期浮夸风盛行;1958年,“大跃进”运动快速推进;1960年,基层群众对“大跃进”运动有所反思。(2)中共八大二次的错误决议直接滋长了“大跃

1 / 3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