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Ⅰ第十三单元近现代中国的思想与科技文化第35讲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概述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概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对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重要指导意义。课程内容内容索引主干梳理基础夯实概念理解重点深化史料考法定向突破高考感悟预测演练课时作业主干梳理基础夯实一、孙中山的民主追求1.三民主义(1)背景政治鸦片战争后,民族危机不断加深,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救国主张屡屡碰壁阶级19世纪末,以孙中山为代表的_______________登上历史舞台思想孙中山学习西方资产阶级政治理论,大大丰富了民主革命的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派(2)提出①1905年,孙中山提出中国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__________,平均地权”。②在《民报·发刊词》中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统称为“三民主义”。(3)内容①民族主义: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就是用革命手段推翻帝国主义支持的________________。②民权主义:即“创立民国”,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民生主义:即“__________”,主张核定地价,革命后因社会进步所增涨的地价归国家所有,由国民共享。创立民国清朝封建统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平均地权【易错辨析】“平均地权”≠“平分土地”平均地权是孙中山用以解决土地问题的纲领,其用意是打击封建土地私有,核定地价,涨价归公,由国民共享。平均地权的实质是实行资产阶级土地私有制,并不是平均分配土地,更不是满足农民对土地所有权的要求。(4)评价①进步性: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反映了中国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利的愿望,是辛亥革命的重要理论指导。②局限性:没有提出明确的反帝口号,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和阶级局限。(5)实践①辛亥革命: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②《临时约法》:1912年,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③捍卫共和:孙中山先后领导发动了“__________”“护国运动”和两次“护法运动”,但都以失败告终。二次革命2.新三民主义(1)背景①三民主义指导下一系列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使孙中山逐渐认识到,救国必须寻求新途径、新力量。②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处于苦闷与彷徨中的孙中山看到希望。③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与帮助下,与时俱进的孙中山决定吸收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改组国民党。(2)标志1924年1月,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确立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政策,把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联俄、联共、扶助农工(3)内容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民权主义民权为一般_______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生主义平均地权,__________,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4)评价①进步性:与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_______________的旗帜。②局限性:仍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范畴,不能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民主革命的胜利。平民节制资本国民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图示明史】孙中山三民主义二、毛泽东思想1.形成与发展阶段时间著作内容萌芽国民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提出坚持_________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和依靠农民进行革命斗争的主张形成土地革命时期《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提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革命思想,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理论无产阶级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2.地位与影响(1)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取得中国革命胜利的理论武器。成熟抗日战争时期《论持久战》《________________》《论联合政府》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及前景发展解放战争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1)指出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以及党的基本政策和总任务(2)提出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论十大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出一系列富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方针,科学阐明了社会主义社会的矛盾问题新民主主义论人民民主专政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2)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根源,具有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重要历史地位。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与发展1.邓小平理论(1)背景①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②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③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阶段时间内容明确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理论走向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_____________”的判断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形成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改革的下一步目标是建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最终形成1997年中共_______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中国共产党章程》(2)过程十五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个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3)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伟大旗帜。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_____________的根本利益。(2)地位: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产党章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广大人民3.科学发展观(1)内容①第一要义是________。②核心是__________。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_________。④根本方法是__________。(2)地位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中国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把科学发展观列入党的指导思想。以人为本可持续统筹兼顾发展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1)首次提出:2017年10月18日,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2)时代课题: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3)地位:中共十九大通过《中国共产党章程(修正案)》的决议,写入党章;第十三届全国人大第一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4)理论意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行动指南。概念理解重点深化考点一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概念解读五权宪法五权宪法是孙中山提倡的实行“五权制度”的宪法原则。五权制度即“五权分立”的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将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这五种治权分别由立法、行政、司法、考试、监察五个机关独立行使,以防止政府之专权;而同时将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种“政权”由人民掌握,实行所谓“权能划分”。1.多视角认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从时代背景看,三民主义产生于《辛丑条约》签订后,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趋于汇流。(2)从纲领内容看,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是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要求推翻清朝统治。(3)从民生意识看,三民主义借鉴欧美经验,结合中国国情,同情人民疾苦,呼唤社会公平。(4)从民主政治看,三民主义倡导民权,指导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确立三权分立式的责任内阁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动了民主政治的进程。(5)从时代发展看,三民主义与时俱进,由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推动了民主革命的进程。2.新旧三民主义的比较名称旧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新发展民族反对民族压迫,反对满洲贵族统治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民族自求解放;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由不明确反帝到明确反帝;由反满到各民族平等(联俄、联共)民权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封建军阀之个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自由及权利民权由资产阶级掌握到平民共有;明确提出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联共)民生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节制资本更加关注工农的利益(扶助农工)针对练1(2017·黄冈3月模拟)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中宣布了合五族共建民国的思路,但1920年《在上海中国国民党本部会议的演说》中说中国不止五族,应该合各族成为一大民族。1921年,他认为“不能笼统讲五族,应该讲汉族的民族主义,使其他各民族同化为汉族”。1924年,他又指出,中国应通过联合各民族,而成为一个民族。这一变化A.表明孙中山仍然坚持大汉族主义的狭隘观念B.适应了中国民族独立与国家统一的时代要求C.推动了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第一次合作实现D.明确了孙中山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立场√素养感悟家国情怀——孙中山的家国精神孙中山有着深厚的为民情怀,一生坚持以“天下为公”为最高思想境界,致力于“除去人民的那些忧愁,替人民谋幸福”的情怀。这是他追求真理,矢志革命的力量源泉,是他奋斗不息,永不言弃的深厚基础。考点二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1.《论十大关系》(1)提出:1956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了《论十大关系》的报告。(2)内容:报告在总结新中国经济建设经验和借鉴苏联经验的基础上,阐述了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沿海工业与内地工业,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等十大关系,提出要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更多地利用和发展沿海工业,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3)意义:这个报告,实际上提出了开辟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大问题。概念解读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及意义(1)进程①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着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探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②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主题进行了科学回答,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即邓小平理论。③以江泽民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指导思想。(2)重要意义①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获得成功,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面貌,并将长期影响中国的前途和命运。②为凝聚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③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开拓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解析从材料信息可知,毛泽东认为,在内地建立工业,有利于工业布局逐步平衡,这说明当时国家注重缩小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故选B项。改革开放后,国家提出西部大开发经济发展战略,故A项错误;C项中的“解决了”表述与史实不符,排除;D项明显错误。针对练2(2018·河南适应性测试一)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中明确指出:“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这是毫无疑义的。”据此说明当时国家A.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