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鱼细胞膜中糖组分的影响【摘要】: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vironmentalEndocrineDisruptors)是一类能干扰机体激素正常分泌,引起人和动物生理机能紊乱并导致生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等系统功能发生障碍的外源性化学物质。它具有类激素效应,可影响生物体内内源性激素与其受体的正常结合,进而在生殖发育、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致癌性等方面对人和动物产生影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来源广泛,种类繁多,因其化学性质稳定而不易被生物降解,可对生物体及周边环境产生较大危害,且造成的危害有可能具有延迟性。本文选取17β-雌二醇(E2)、睾酮、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双酚A(BPA)四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鲤鱼进行染毒,研究了鲤鱼肝胰脏、性腺和肾脏细胞膜上糖组分含量的变化,进而说明了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细胞膜中糖组分的影响,为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毒性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一个新的切入点。实验结果表明,E2,BPA以及E2和睾酮混合后对鲤鱼肝胰脏的质量造成了显著性影响,同时E2和睾酮混合后产生的效应也造成了鲤鱼肾脏质量的明显改变。这说明经过一定时间的暴露后,某些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体的毒性作用可能体现在某些器官器质性的改变上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可对鲤鱼各器官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中D-甘露糖、D-半乳糖、L-岩藻糖、N-乙酰-D-半乳糖胺、N-乙酰-D-葡萄糖胺和N-乙酰神经氨酸的浓度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主要对鲤鱼肝胰脏和肾脏细胞膜上糖蛋白和糖脂中N-乙酰神经氨酸浓度的影响较为显著,并且睾酮对鲤鱼各器官细胞膜上各糖基浓度的影响要大于E2。E2和睾酮在细胞膜糖脂的各糖基浓度上主要表现为拮抗作用。E2、睾酮、BPA以及E2和睾酮混合后所产生的效应可使鲤鱼肝胰脏细胞膜上糖蛋白中六种糖基的比例发生变化,而睾酮、DBP、BPA以及E2和睾酮混合后所产生的效应则可使鲤鱼肝胰脏细胞膜上糖脂中六种糖基的比例发生变化,这种变化可能进一步影响糖蛋白和糖脂中糖链的功能发生改变。【关键词】: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糖蛋白糖脂N-乙酰神经氨酸【学位授予单位】:山西大学【学位级别】:硕士【学位授予年份】:2013【分类号】:X174【目录】:中文摘要10-11ABSTRACT11-13第一章绪论13-25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概述13-171.1.1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来源和种类13-151.1.2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作用机制15-161.1.3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生物体的危害16-171.2国内外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研究动态17-191.2.1筛查和检测方法17-181.2.2生物学效应181.2.3环境行为18-191.2.4防治措施191.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和双酚A(BPA)概述19-211.3.1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概述19-201.3.2双酚A(BPA)概述20-211.4生物体内糖链的功能21-241.4.1糖蛋白21-231.4.2糖脂231.4.3蛋白聚糖23-241.4.4小结241.5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24-25第二章鲤鱼的染毒和解剖25-282.1鱼种的选择252.2鲤鱼的驯养252.3鲤鱼的染毒25-262.4鲤鱼的解剖26-272.5结果及小结27-282.5.1实验结果272.5.2小结27-28第三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鲤鱼器官细胞膜中糖蛋白的影响28-453.1材料与方法28-303.1.1仪器与试剂283.1.2试剂配制方法28-293.1.3样品制备293.1.4糖组分测定29-303.1.5定性、定量测定303.1.6统计方法303.2结果与讨论30-433.2.1定性分析303.2.2鲤鱼器官细胞膜上糖蛋白中糖组分的测定30-403.2.3鲤鱼器官细胞膜上糖蛋白中糖组分相对含量分析40-433.3本章小结43-45第四章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对鲤鱼器官细胞膜中糖脂的影响45-594.1材料与方法45-474.1.1仪器与试剂454.1.2试剂配制方法45-464.1.3样品制备464.1.4糖组分测定46-474.1.5定性、定量测定474.1.6统计方法474.2结果与讨论47-574.2.1定性分析474.2.2鲤鱼器官细胞膜上糖脂中糖组分的测定47-554.2.3鲤鱼器官细胞膜上糖脂中糖组分相对含量分析55-574.3本章小结57-59第五章总结59-61参考文献61-67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67-68致谢68-69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69-71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