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专版)2019中考历史高分复习 第二部分 专题03 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柳州专版专题(三)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关系)【时政链接】天地英雄气,浩然壮国魂。烈士纪念日向人民英雄敬献花篮仪式,于2018年9月30日上午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临近10时,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来到天安门广场,随后登上纪念碑基座,在花篮前驻足凝视,仔细整理花篮缎带,缓步绕行,瞻仰人民英雄纪念碑。鲜艳挺拔的红掌、芬芳吐蕊的百合、轻盈绽放的文心兰,寄托着对人民英雄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回顾历史,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队浴血奋战,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建立了彪炳史册的卓著功勋。中考专题解读【专题综述】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分为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属于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这一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是辛亥革命;1919年-1949年属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及国共关系是重点。本专题探究的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主要有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探索历程及国共关系等。中国共产党对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探索,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并逐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独特的革命道路。对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历程内容的考查,各地中考在近年来多次出现。复习时要注意夯实基础,理清线索,以小专题形式进行归类复习。中考专题解读考点知识整合考点一历史分期及重大历史事件历史时期重大历史事件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年—1919年)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1949年)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1919年)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1921年—1923年)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成立)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国共第一次合作:黄埔军校建立、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红军长征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国共第二次合作、中共“七大”召开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内战(粉碎国民党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挺进大别山、三大战役、渡江战役)考点知识整合考点二辛亥革命1.孙中山的主要革命活动时间主要革命活动1894年11月在美国檀香山成立兴中会,确立了推翻清朝的政治目标1905年8月在日本东京组建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1906年提出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1911年领导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1912年1月1日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就任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的性质)1924年推动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创建黄埔军校考点知识整合2.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三民主义: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3.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1911年10月10日爆发,后全国有十几个省份宣布独立,清朝统治迅速崩溃。(2)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在南京成立,而后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3)结果: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袁世凯建立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考点知识整合4.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1)性质: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2)功绩: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2000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推动了近代中国社会变革。(3)教训:资产阶级革命道路不能救中国。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5.对孙中山的革命活动有何认识?应如何评价?从孙中山身上学习到哪些精神?(1)认识:顺应历史潮流的革命是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途径。(2)评价:孙中山领导了辛亥革命,创建了中华民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3)我们应该学习他的爱国精神及永不放弃、追求真理的奋斗精神;树立刻苦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的远大志向。考点知识整合考点三五四运动1.五四运动的爆发(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2)时间:1919年5月4日。(3)地点:前期在北京,后期(6月5日后)在上海。(4)主力军:前期是学生,后期是工人(无产阶级)。(5)斗争口号:“外争国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等;要求惩办卖国贼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6)结果:取得了初步胜利。北洋政府释放了被捕学生;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的职务;拒绝在对德和约上签字。考点知识整合2.五四运动的意义(1)性质: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的反帝爱国运动。(2)作用:运动波及全国各地,具有广泛的群众性。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中国工人阶级在运动中发挥了关键性作用。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3.五四精神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伟大的爱国主义。五四运动孕育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伟大精神。五四精神是忧国忧民、不屈不挠、乐于奉献、敢于斗争的精神。4.新时代的青年学生如何继承五四精神?关心国家前途、民族命运,树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的坚定信念,认识到只有把个人的前途同国家民族的前途紧密结合起来,把个人奋斗与集体奋斗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大的人生价值。考点知识整合考点四中国共产党的成立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2)阶级基础: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和工人运动的发展。(3)组织基础: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年8月,陈独秀等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10月,李大钊在北京组建了共产党早期组织。)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1)时间、地点:1921年7月;先在上海,后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2)主要与会代表:毛泽东、董必武、李达等13人。(3)主要内容: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党的奋斗目标是以无产阶级革命军队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实现共产主义;消灭资本私有制,没收生产资料社会公有。确定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为中央局,陈独秀任书记。党成立后的中心任务是开展工人运动。(4)中国共产党的性质:无产阶级政党。(5)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考点知识整合3.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意义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考点知识整合考点五南昌起义、八七会议、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1.南昌起义(1927年8月1日)(1)背景:国民大革命失败,为了反抗国民党的恐怖统治。(2)领导人物: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刘伯承等人。(3)意义:南昌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2.八七会议(1)时间:1927年8月7日。(2)地点:汉口。(3)内容: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起义的总方针。考点知识整合3.秋收起义(1927年9月)(1)地点、领导人:湘赣边界、毛泽东。(2)三湾改编:确立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3)意义:决定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农村进军,1928年初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4.井冈山会师(1928年4月)(1)经过:朱德、陈毅率领的部队到达井冈山,与毛泽东领导的队伍会师。两军会师后,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2)意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考点知识整合考点六红军长征1.时间:1934年10月—1936年10月。2.原因: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实行战略转移。3.路线:中央革命根据地—遵义—赤水河—金沙江—大渡河、泸定桥—雪山、草地—吴起镇—会宁。4.遵义会议(1935年1月)(1)内容:会议认为反“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是军事领导和战略战术的错误;批评了博古等人在军事上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指挥红军作战的基本原则。(2)意义:挽救了革命,成为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考点知识整合5.历史意义:红军长征,是历史上的壮举。长征的胜利,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骨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新局面奠定基础。红军在长征中表现出的牺牲精神和英雄气概,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考点知识整合考点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1.九一八事变(1)时间、地点:1931年9月18日,沈阳。(2)标志: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开始。2.一二·九运动:北平学生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掀起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3.西安事变(1)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城联合行动,扣押了蒋介石,实行“兵谏”。要求蒋介石停止内战,联共抗日。(2)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4.卢沟桥事变(七七事变)(1)时间、地点:1937年7月7日,北平卢沟桥。(2)标志:中华民族进行全国抗战从此开始,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爆发。考点知识整合5.全民族抗日(1)台儿庄大捷——抗战以来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最大胜利。(2)百团大战——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战役。(敌后战场的最大胜利)6.中共“七大”(1)时间、地点:1945年4—6月、延安。(2)主要内容: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即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通过的新党章规定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选举出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委员会。(3)作用:中共“七大”指明了抗战胜利以后中国的光明前途,为争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考点知识整合7.抗日战争的胜利(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9日在南京递交投降书。(2)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极大地增强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中国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和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巨大贡献。考点知识整合8.人民解放战争(1)重庆谈判:1945年8月,毛泽东、周恩来与蒋介石在重庆进行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了《双十协定》。(2)内战①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②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先后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重点进攻。③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解放军战略反攻的序幕。(3)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共歼敌150多万人,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基础。(4)渡江战役(1949年4月)①千里战线:东起江苏江阴,西至江西湖口。②战果:1949年4月23日解放南京,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1927年-1949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考点知识整合9.国共关系(1)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时期关系原因影响(结果)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合作反帝反军阀的共同任务取得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基本消灭北洋军阀的统治,打击了帝国主义、封建统治土地革命时期(1927年—1937年)分裂蒋介石等叛变革命,镇压人民导致国民革命失败,形成十年内战的局面;内战给日本入侵以可乘之机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合作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取得抗日战争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解放战争时期(1946年—1949年)分裂蒋介石发动内战,实行独裁给全国人民造成巨大灾难;祖国至今未能完成统一考点知识整合(2)两次国共合作的比较国共两次合作第一次国共合作第二次国共合作不同点时间国民革命时期(1924年-1927年)全民族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1945年)背景封建军阀割据,阶级矛盾尖锐中日民族矛盾已成为最主要的社会矛盾,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生死关头斗争对象打倒北洋军阀打倒日本帝国主义结果取得北伐战争的初步胜利,但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合作破裂,革命失败取得了抗日战争的完全胜利,成为抗日战争胜利的保证相同点(1)都发生在半殖民地半

1 / 2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